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冬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于2008~2009年在淮北砂姜黑土区,设置玉米秸秆不还田(CK)和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翻埋还田(HM)、旋耕还田(HX)、覆盖还田(HG)4种处理方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麦成熟期籽粒是干物质和养分的主要积累器官,其次为茎秆和叶片;在成熟期,籽粒积累的干物质、氮、磷、钾素分别占地上部总积累量的43.31%~46.13%、75.14%~76.83%、75.79%~77.99%、12.37%
其他文献
报道了四川省香薷属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1种——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 Benth.)。四方蒿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广西)至东南亚及南亚的热带地区,在四川为新记录,且是该
NAD/NADP-苹果酸酶(NAD-ME/NADP-ME)是C4植物光合途径的关键酶。采用RT-PCR技术对籽粒苋NAD-ME基因进行克隆,获得了籽粒苋NAD-ME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表明,该序列开放可读框长
本文作者探索出带昆虫针的扫描电镜样品台的制作方法,既可以方便地定位观察特定部分,又可以不破坏昆虫体长期保藏昆虫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