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蓝领的非典型成才路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不屈才
  说起来,李峰到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当工人,颇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
  他是正经的大学本科生,学的工程预算专业。1998年大学毕业,正巧亲戚的铆焊厂缺人手,李峰前去帮忙。
  铆焊是一门技术活,跟之前所学完全是两码事,亲戚并未对李峰做太多要求。不过天天接触,李峰反而产生了兴趣。“两个铁片哗哗就焊到一块了,感觉挺有意思。”他开始跟在老师傅身后,学着焊接一些工件,渐渐成了技术纯熟的老手。
  可好景不长。2010年亲戚厂子效益不好关停了,李峰在家待了近一年。他再次面临择业难题:35岁了想再捡起工程预算,难;学点其他新技术,更难。2011年3月末,恰好沈鼓集团招聘容器焊工,李峰毫不犹豫报了名。
  “你一个本科学历来当工人,是不是有点屈才了?”报名时,招聘部门人员惊讶地问。李峰回答不屈才,“一是我年龄在这摆着,第二我要养家糊口,第三如果咱们工人都是本科生了,那企业发展不更好了?”李峰就此成为沈鼓集团容器公司的电焊工。
  以前在亲戚小厂里,李峰干的是交流焊机,到了新单位气保焊、氩弧焊、直流焊,技术要求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他一头扎了进去,学得不亦乐乎。一个月后就正式出师,开始自己焊接产品,而其他人学徒期最少都要一年。“算是创下记录了吧!”
  李峰觉得进了沈鼓集团这样的大国企,就像是签下了一个隐形契约:你给我提供各种福利和保障,我就为你奋力打拼,双赢。
  一击即胜
  真正让李峰实现跨越式飞跃的,是参加沈阳市职业技能大赛。
  当初招聘考试,笔试和实际操作李峰得了双第一,领导挺看好他,“你今年就去参加技能大赛。”入职后他才知道,沈阳市焊工高手大多出自沈鼓集团,而沈鼓集团的焊工高手大都集中在容器车间。“只有掐尖的人,才有资格去参赛。”
  气氛熏染之下,李峰有了挑战一把的冲动。工作之余,他开始主动加班加点练习。跟平常实际工作不同,技能大赛增加了许多难度,比如平时平放的工件斜45°摆放,或者干脆悬空挂着。练习时,李峰就得仰着脸焊。
  电焊,蹲着操作时溅起的是火花,仰着时掉下来的是铁水。虽然穿着工作服,李峰的胳膊还是未免于难,“烫得全是伤疤”。凭着这股劲头,他迅速掌握了各项技术要点,攻坚克难。
  这些练习都是在沈鼓集团的焊培中心完成的。“各种工具、材料无偿使用,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啊。”之前曾参加过比赛的老师傅,也会到中心去传授心得经验。背靠如此坚实的平台,李峰的成长突飞猛进。
  4个月后,第一次参加沈阳市“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职业技能大赛,李峰就斩获了电焊工桂冠,获得技术大王称号。“这个速度,可能也是咱们公司史上最快的吧。”至今回忆起这次比赛,他依然难掩得意之情。
  李峰说如果没有公司提供的平台和帮助,即便拿着大学学历,他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实现自我价值。“给你机会,让你展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最大的公平。”
  这条路走对了
  在沈鼓集团,一线车间的技术工人有1000多名,像李峰这样的大学生蓝领还不足10人。
  李峰说,初进车间时老师傅就挺器重他,“高看一眼”。他也表现出强于他人的聪明与老道,“师傅说一遍咱就懂了,不费劲。”等到夺冠后,他更加成了领导眼中的顶梁柱。公司新成立一个项目部,专门承接制作出口的器件,各车间抽调技术能手加入,李峰第一个入选。
  车间的计薪方式是算工时,出口产品的工时费相对都要高一些。也曾有人私下嘀咕,为啥李峰总干“肥活”。领导反问,人家经手的产品探伤检测百分百合格,你行吗?对方不吱声了。“在咱这有实力才有话语权,歪门邪道的东西不好使。”
  入职第一年,李峰就评上了高级技师,这是国家为技术工人职称设置的最高级别。出于重视,沈鼓集团在此之上还设有技术带头人、专家等数个层级,相当于中层管理者的待遇。假以时日,李峰也许就是此中的一员。
  不过, 电焊工整天蹲着干活,噪声震耳、光线刺眼、产生的烟尘还对呼吸系统有害,工作既苦且累。领导有次提议把李峰调到管理岗位去,对这个很多工人梦寐以求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婉言谢绝了。“那样可能会把我的特长淹没了,我更愿意待在一线。”
  凭着技术大王称号,李峰先后被评为铁西区先进个人、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与许多争抢着要坐办公室的大学生不同,李峰走出了一条非典型成长路,“当个工人其实挺自豪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