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新媒体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摘要:新媒体可以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它增加了信息传播和人们接收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新媒体技术发展基石,在全社会正能量的影响下新媒体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关键词:新媒体;创意产业;发展
近年来,新媒体这个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早期的论坛(百度贴吧为代表),博客(新浪博客为代表),SNS(以人人网为代表),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微淘、微视都可以囊括到新媒体之中。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新媒体与广播传统媒体融合之后,信息会以声、光、电、文字、图片、数字等多种样态呈现出来,各种信息的刺激,增加了信息传播和人们接收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也都是信息的接收者,打破了职业和业余媒体人的区别和界限,对新闻的定义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快捷、简单、及时,图文并茂、声效合一是现在媒体表现出来的主要形式。随着新媒体对用户在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提升,尤其是当互联网正在以绝对优势吸引受众眼球的时候,传统的广播媒体意识到了危机,甚至业内还有一种新媒体将要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可是,事情并非如此,在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更多体现了一种竞合的态势。
一、基于大数据的新媒体发展
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具有多种形态。数字电视、手机报、微博、微信、I V等,均属于新媒体。这些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媒体无一例外都具有微型化、社会化、即时化、海量化和共享化的特征。正因如此,使得新媒体正广泛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目前,在三网融合、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新媒体又将出新的发展趋势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加入,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个数据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全球企业2010年存储了超过7 E B的数据,消费者存储了超过6 E B数据(1EB等10亿GB)。对于这种现象即大数据。对于其他新媒体,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同样可以深度挖掘用户的使用过程,使得新媒体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甚至可以依照用户的习惯和爱好创新新媒体。
二、新媒体的发展之路
(一)开放、自主和互动的新媒体发展
麦克卢汉认为,过去的媒介会成为新媒介的内容。新媒介正在将过去媒介纳入它的内容范围,将传统媒介如电话、广播等的功能转移,并以超链接的方式集中和再次扩散。从传播模式上观察,超链接使网络新媒体传播呈现出一种马赛克的拼接效果,迥异于书本媒介线性传播模式。由于超链接的延伸效果,任何一个页面都处于一种中间站点的状态。网络超文本通过超链接处理文本之间的关系,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特点、是网络媒介文化潜力活力与灵活性的来源。使用超文本指针可使顺序存放的文件具有一定程度上随机的能力,这种随机性更加符合人类非线性的、跳跃的、交叉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了使用者的思维路径。超文本模式下意义的生产没有边界,它不断地被建构、被解释、被补充,且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时时刻刻可能发生变化。新媒体研究学者弗洛 (Terry Flew)在定义新媒体时强调新技术的融合功能以及它的文化内涵,根据弗洛的定义,新媒体是三种技术的结合体:传播技术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媒体技术 。新媒体可被认定为数字媒体,数字媒体形式将资料、文本、声音、图像等整合在一起,以数字的方式存储,通过宽带光缆、卫星、微波等传送系统进行传输,它以可操控、网络化、压缩、中立的特点重新定义了媒体的平等精神。新媒体的网状传播模式基于超链接原则,超链接使原先散落于各处 的相关信息通过简单的点击就可及时获取,它不仅让用户拥 有获取和储存信息的便利,且使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思想踪迹”。即技术开发将更多地围绕服务个人化媒体的修改需求,新媒介不仅能满足日常交流,“还处于经济界、实业界的数据、信息处理的延长线上的地位”。
(二)提高新媒体的互动性
现在新媒体艺术正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以及大众对于新媒体的依赖,人们已经离不开各种新媒体以及其产生的互动沟通方式,大众对于这种“新新媒介”的依赖程度更高。比如,2009年上线的新浪微博,在其上线之后便以50 %的速度增长,截至 2012年12月,其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已经成为最为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而2011年腾讯推出具有语音功能的微信,在2013年不到两年时间,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越5亿; 目前其活跃用户也有两亿。微博带动了新闻、图片等信息的传播;而微信则掀起了语音、图片、微电影、短片等各种微影像的传播和流行。归根结底,“互动”成为网络时代的关键词汇。而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点则是其互动性和联结性。新媒体作品好坏的判断标准就以作品是否让受众参与,具有新的艺术思维,也就是艺术体验。好的新媒体作品可以在观众和作品之间形成一种连接或者纽带关系,而这种关系甚至可以成为其作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以及信息的接受等方面相比传统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几种类型的大众传播形式都属于单一方向的传播形式,都是旧媒体的代表。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传统的单一式,一点对多点传播形式已经开始落伍,逐渐被新兴的互动传播媒体形式所替代。
互动并不是指动作的反应, 而是指相互感应。对于人的互动来说,一方的行动、传递的信息或者表达的意愿得到另外一 方的应答,这样的过程就构成了交互 。如果因为距离,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进行交互,那么就可以通过媒体。因此产生了人与媒体的交互。人与媒体的交互就像是苏格拉底所说,一篇文章写出来以后通过传播流传,但是不能控制传播的对象也不知道传播的效果,也“无力辩护自己.无力保护自己。”相比之下,计算机技术带动下的新媒体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其一开始就具有人机交互的特征从对计算机命令输入到运算以及最终的输出本身都是一种互动或者交互行为。互动的形式在当代艺术领域也很流行,像互动装置艺术、网络互动艺术等形式都是艺术家善于采用的互动交流方式。黄鸣奋提出“数码每天为人们自由发表意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文化产业的总实力。随着以网络科技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广泛使用新媒体传播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播方式、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相信在全社会正能量的影响下新媒体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张绍乐,周瑞兰.2011年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尹韵公,刘瑞生.成长中的新媒体: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融合[J].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
[3]何建平.新媒体与中国动漫产业互动机制研究[J].当代电影,2007
作者简介:
陈峰(1979- ),男,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文学学士;
闫启文,(1963- ),男,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文学学士;
袁思源(1994- ),女,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
摘要:新媒体可以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它增加了信息传播和人们接收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新媒体技术发展基石,在全社会正能量的影响下新媒体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关键词:新媒体;创意产业;发展
近年来,新媒体这个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早期的论坛(百度贴吧为代表),博客(新浪博客为代表),SNS(以人人网为代表),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微淘、微视都可以囊括到新媒体之中。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以后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新媒体与广播传统媒体融合之后,信息会以声、光、电、文字、图片、数字等多种样态呈现出来,各种信息的刺激,增加了信息传播和人们接收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也都是信息的接收者,打破了职业和业余媒体人的区别和界限,对新闻的定义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快捷、简单、及时,图文并茂、声效合一是现在媒体表现出来的主要形式。随着新媒体对用户在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提升,尤其是当互联网正在以绝对优势吸引受众眼球的时候,传统的广播媒体意识到了危机,甚至业内还有一种新媒体将要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可是,事情并非如此,在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更多体现了一种竞合的态势。
一、基于大数据的新媒体发展
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具有多种形态。数字电视、手机报、微博、微信、I V等,均属于新媒体。这些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媒体无一例外都具有微型化、社会化、即时化、海量化和共享化的特征。正因如此,使得新媒体正广泛地参与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目前,在三网融合、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新媒体又将出新的发展趋势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加入,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个数据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全球企业2010年存储了超过7 E B的数据,消费者存储了超过6 E B数据(1EB等10亿GB)。对于这种现象即大数据。对于其他新媒体,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同样可以深度挖掘用户的使用过程,使得新媒体更加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甚至可以依照用户的习惯和爱好创新新媒体。
二、新媒体的发展之路
(一)开放、自主和互动的新媒体发展
麦克卢汉认为,过去的媒介会成为新媒介的内容。新媒介正在将过去媒介纳入它的内容范围,将传统媒介如电话、广播等的功能转移,并以超链接的方式集中和再次扩散。从传播模式上观察,超链接使网络新媒体传播呈现出一种马赛克的拼接效果,迥异于书本媒介线性传播模式。由于超链接的延伸效果,任何一个页面都处于一种中间站点的状态。网络超文本通过超链接处理文本之间的关系,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等特点、是网络媒介文化潜力活力与灵活性的来源。使用超文本指针可使顺序存放的文件具有一定程度上随机的能力,这种随机性更加符合人类非线性的、跳跃的、交叉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了使用者的思维路径。超文本模式下意义的生产没有边界,它不断地被建构、被解释、被补充,且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时时刻刻可能发生变化。新媒体研究学者弗洛 (Terry Flew)在定义新媒体时强调新技术的融合功能以及它的文化内涵,根据弗洛的定义,新媒体是三种技术的结合体:传播技术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媒体技术 。新媒体可被认定为数字媒体,数字媒体形式将资料、文本、声音、图像等整合在一起,以数字的方式存储,通过宽带光缆、卫星、微波等传送系统进行传输,它以可操控、网络化、压缩、中立的特点重新定义了媒体的平等精神。新媒体的网状传播模式基于超链接原则,超链接使原先散落于各处 的相关信息通过简单的点击就可及时获取,它不仅让用户拥 有获取和储存信息的便利,且使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思想踪迹”。即技术开发将更多地围绕服务个人化媒体的修改需求,新媒介不仅能满足日常交流,“还处于经济界、实业界的数据、信息处理的延长线上的地位”。
(二)提高新媒体的互动性
现在新媒体艺术正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以及大众对于新媒体的依赖,人们已经离不开各种新媒体以及其产生的互动沟通方式,大众对于这种“新新媒介”的依赖程度更高。比如,2009年上线的新浪微博,在其上线之后便以50 %的速度增长,截至 2012年12月,其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已经成为最为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而2011年腾讯推出具有语音功能的微信,在2013年不到两年时间,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越5亿; 目前其活跃用户也有两亿。微博带动了新闻、图片等信息的传播;而微信则掀起了语音、图片、微电影、短片等各种微影像的传播和流行。归根结底,“互动”成为网络时代的关键词汇。而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点则是其互动性和联结性。新媒体作品好坏的判断标准就以作品是否让受众参与,具有新的艺术思维,也就是艺术体验。好的新媒体作品可以在观众和作品之间形成一种连接或者纽带关系,而这种关系甚至可以成为其作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以及信息的接受等方面相比传统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几种类型的大众传播形式都属于单一方向的传播形式,都是旧媒体的代表。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传统的单一式,一点对多点传播形式已经开始落伍,逐渐被新兴的互动传播媒体形式所替代。
互动并不是指动作的反应, 而是指相互感应。对于人的互动来说,一方的行动、传递的信息或者表达的意愿得到另外一 方的应答,这样的过程就构成了交互 。如果因为距离,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进行交互,那么就可以通过媒体。因此产生了人与媒体的交互。人与媒体的交互就像是苏格拉底所说,一篇文章写出来以后通过传播流传,但是不能控制传播的对象也不知道传播的效果,也“无力辩护自己.无力保护自己。”相比之下,计算机技术带动下的新媒体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点,其一开始就具有人机交互的特征从对计算机命令输入到运算以及最终的输出本身都是一种互动或者交互行为。互动的形式在当代艺术领域也很流行,像互动装置艺术、网络互动艺术等形式都是艺术家善于采用的互动交流方式。黄鸣奋提出“数码每天为人们自由发表意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文化产业的总实力。随着以网络科技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广泛使用新媒体传播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播方式、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相信在全社会正能量的影响下新媒体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张绍乐,周瑞兰.2011年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尹韵公,刘瑞生.成长中的新媒体: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融合[J].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
[3]何建平.新媒体与中国动漫产业互动机制研究[J].当代电影,2007
作者简介:
陈峰(1979- ),男,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文学学士;
闫启文,(1963- ),男,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文学学士;
袁思源(1994- ),女,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