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笔者做了如下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学习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这个课程标准是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基础上,又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和有效的指导大大前进了一步,使人感到面目一新。
一、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坚持工具性,坚持人文性,坚持科学人文相融。三者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观点已经相当接近。坚持工具性者,不排斥人文性;坚持人文性者,不排斥工具性。2000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认为,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同志认为这一表述不尽理想。现在课程标准又加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句,应该说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也是语文教学界绝大多数同行所认同的。
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这里,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课程标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和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更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例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上述种种,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一,自主性。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第二,合作性。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也不免千差万别。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消说,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还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是一个读者,他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他写"下水"作文,述说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带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第三,探究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标准特别提倡综合性学习。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综合性学习都是同阅读、、口语交际并列的。这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是从未有过的。
四、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的特点
(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1、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语文实践。
3、重视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为此,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十分正确的。这一观念比过去的教学大纲大大前进了一步。
整体把握的能力,与现代汉语的综合性有关。由于现代汉语有综合性,所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把握。我体会,整体把握似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敲碎打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现在有些地方的语文教学,还在搞"尸体解剖""碎尸万段",一篇课文化作几十道题,搞烦琐的零碎的题海训练,这种做法显然应该尽快抛弃。
当然,强调培养语感,强调整体把握,不是说不搞一点分析。分析还是必要的。问题是分析要科学;局部分析还要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分析,才能受欢迎。
最后,应该指出,这个课程标准除了具有鲜明的理念和明晰的教学目标以外,框架是全新的。有些部分,例如评价建议,几乎是全新的尝试。如此等等,都值得我们充分注意和认真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学习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这个课程标准是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基础上,又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和有效的指导大大前进了一步,使人感到面目一新。
一、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坚持工具性,坚持人文性,坚持科学人文相融。三者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观点已经相当接近。坚持工具性者,不排斥人文性;坚持人文性者,不排斥工具性。2000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认为,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同志认为这一表述不尽理想。现在课程标准又加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句,应该说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也是语文教学界绝大多数同行所认同的。
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这里,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课程标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和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更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例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上述种种,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一,自主性。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第二,合作性。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也不免千差万别。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消说,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还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是一个读者,他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他写"下水"作文,述说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带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第三,探究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标准特别提倡综合性学习。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综合性学习都是同阅读、、口语交际并列的。这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是从未有过的。
四、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的特点
(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1、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语文实践。
3、重视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为此,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十分正确的。这一观念比过去的教学大纲大大前进了一步。
整体把握的能力,与现代汉语的综合性有关。由于现代汉语有综合性,所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把握。我体会,整体把握似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敲碎打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现在有些地方的语文教学,还在搞"尸体解剖""碎尸万段",一篇课文化作几十道题,搞烦琐的零碎的题海训练,这种做法显然应该尽快抛弃。
当然,强调培养语感,强调整体把握,不是说不搞一点分析。分析还是必要的。问题是分析要科学;局部分析还要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分析,才能受欢迎。
最后,应该指出,这个课程标准除了具有鲜明的理念和明晰的教学目标以外,框架是全新的。有些部分,例如评价建议,几乎是全新的尝试。如此等等,都值得我们充分注意和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