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笔者做了如下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学习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这个课程标准是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基础上,又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标、全新的框架和有效的指导大大前进了一步,使人感到面目一新。
  
  一、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坚持工具性,坚持人文性,坚持科学人文相融。三者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但观点已经相当接近。坚持工具性者,不排斥人文性;坚持人文性者,不排斥工具性。2000年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认为,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也有同志认为这一表述不尽理想。现在课程标准又加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句,应该说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也是语文教学界绝大多数同行所认同的。
  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这里,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课程标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把过程和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更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例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上述种种,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一,自主性。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第二,合作性。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写同一个题目的作文,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也不免千差万别。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不消说,除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还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是一个读者,他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他写"下水"作文,述说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带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第三,探究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标准特别提倡综合性学习。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综合性学习都是同阅读、、口语交际并列的。这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是从未有过的。
  
  四、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的特点
  
  (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1、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语文实践。
  3、重视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为此,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十分正确的。这一观念比过去的教学大纲大大前进了一步。
  整体把握的能力,与现代汉语的综合性有关。由于现代汉语有综合性,所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把握。我体会,整体把握似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敲碎打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现在有些地方的语文教学,还在搞"尸体解剖""碎尸万段",一篇课文化作几十道题,搞烦琐的零碎的题海训练,这种做法显然应该尽快抛弃。
  当然,强调培养语感,强调整体把握,不是说不搞一点分析。分析还是必要的。问题是分析要科学;局部分析还要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分析,才能受欢迎。
  最后,应该指出,这个课程标准除了具有鲜明的理念和明晰的教学目标以外,框架是全新的。有些部分,例如评价建议,几乎是全新的尝试。如此等等,都值得我们充分注意和认真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期刊
【摘要】现代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在于启发诱导学生,向学生充分展现这些数学知识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我们不能直接地传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的展开"。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維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
期刊
【摘要】由于升入普通中学的学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特别是传统的班级教学采取统一的要求,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教法,统一的练习,无法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要,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21世纪的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差异,弘扬个性,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就势必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富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分层教学满足了这种需要。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关键词】教学过程;探索;中学教学    新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显得更为重要:宽容造就信心,和谐稳固关系,知识赢得爱戴,人格魅力成就学生优良的品质。  【关键词】教师素养;人格魅力;化学兴趣 ;学习品质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老师的课上的非常好,上他的课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
期刊
【摘要】唐诗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珍爱最应当世代承传的一宗珍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仅采撷唐诗世界中的一片雪花--咏雪诗,赏析它们所蕴含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咏雪诗;审美意蕴;形象;意境     唐代许多诗,它们那形象逼真的自然景观、真挚深厚的情感、韵味深远的意境,引发了人们多维向的联想,让人获得多层面的审美观照,给人们带来了情感的愉悦、审美的享受。笔者以为,这独特的意境、这动人的情感就是唐诗所具有的审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技术装备在素质教育中定位作用的论述,探讨教育技术装备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技术装备;素质教育     在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化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以计算机和通讯为核心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正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它更新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拓展了教学
期刊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 数学 中的创新教 学, 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 知识的形成 过程, 不断求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以下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  【关键词】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自主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性人才
期刊
【摘要】运用市场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白银市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从健身俱乐部的本身与外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对白银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良性发展提供建议,以求达到推动白银市经营性健身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白银市体育行政部门规划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白银市;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前景    一、白银市健身俱乐部现状    目前,白银市共有健身俱乐部3所,
期刊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表达心声,作文教学应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从培养兴趣入手,以"引起兴趣,激发兴趣,发展兴趣,"作为教学程序培养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愉快地写作文。  【关键词】信心;积累;兴趣;愉快;作文    "兴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