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屏山净慈寺禅窟考察记 一个奇特的蘑菇状石窟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erine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16日上午,我们在杭州师范大学凌玉建先生和陈越、陈媚两位同学的陪同下,前往杭州凈慈寺后的南屏山慧日峰考察。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正好在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寺内钟声宏亮,“南屏晚钟”因此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听说这个寺庙的后面山崖间还保存有千年前的石窟,我们便想前去看个究竟。
  石窟形状奇特,国内仅此一例
  进入寺院,穿过佛堂,来到寺院后的山麓下。上山的路有两道铁栅栏门,看上去锁着。有一个僧人走来,随手一推,门就开了,然后他沿着一条小路往山上走去。哦,原来此锁是虚掩着的。
  我们转过两道弯,大约也只有一两百米吧,便来到山腰间的一处岩石前。山岩前有一小块平地。这块裸露在丛林间的岩石,高度有两米六七;底部杂乱,部分岩石裸露,部分为石砌台阶,部分被山土掩盖,总体可能有三米宽;岩石的中上部大约有两米宽。由这块岩石开凿的洞窟,其形状很像一朵蘑菇;半圆形的顶部,也有点像伞盖。这种形状的洞窟,非常奇特,不仅我们从未见过,估计国内外也仅有此一例。
  更为奇特也是令人不解的是,窟内的空间非常狭小。面积仅约1平方米,高度只有87厘米,仅能供一个身材瘦小的人在里面勉强地蹲着。这么狭小的空间,其用途让人感到疑惑。唯一的解释是,空间可以容纳一个人坐在里面,或许是供僧人坐禅修行之地,即禅窟。
  三身雕像,千年历史
  窟内左侧的正壁(东壁)凿有一圆拱形小龛。这个佛龛宽56厘米,深10厘米,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坐像。中间的佛像通高30厘米(包括莲座、背光),佛像右侧的菩萨像通高28厘米,左侧的菩萨像通高26厘米。三身造像的面部均残,均为结跏趺坐,身后都有圆形头光与舟形背光。其中佛像双手施禅定印;右侧菩萨以左手仰掌置腹前,右臂弯曲将手掌放于胸前;左侧菩萨残毁严重,但依稀可以看出造型、身姿、手印与右侧菩萨相同。


  这三身雕像的布局、造型、手印等,与杭州飞来峰青林洞第2、10等龛五代吴越国时期雕造的西方三圣像非常相似(根据有关题记,第10龛为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滕绍宗施造),由此可知这铺造像和这个洞窟的年代也应该是五代吴越国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观像坐禅,绝佳场所
  净慈寺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是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所建,原名永明禅院。
  禅师,禅院,禅窟,莫非这中间有什么关系?飞来峰青林洞第10龛开凿于951年,净慈寺创建于954年,不知这个蘑菇状的小小禅窟是开凿于这两者之前呢,还是之后,或是这两者之间?
  如果这个小禅窟开凿在净慈寺创建之前,那么这个窟很有可能就是永明禅师本人曾经修行之所;如果在净慈寺创建之后,那么既有可能是永明禅师修行之所,也有可能是净慈寺其他僧人坐禅修行之处。
  这是一个非常适宜修行的场所,在狭小的洞窟内观像静思,蘑菇状的窟顶也好似伞盖,正好遮风挡雨;窟外的小块平地,可以偶尔活动一下筋骨;在山间林荫小道漫步,可与鸟虫对话;遥望山下波光粼粼的西湖,倍感宇宙的辽阔。
  洞窟高度的几个疑团
  窟内顶部平整光滑,而雕刻造像的东壁则凹凸不平,由此可见岩石的纹路是横向,当初开凿此窟的工匠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比较容易地将其顶部开凿成为蘑菇状(或伞盖状),可以遮风挡雨。窟内地面并不是整块,即不是从原来的岩石开凿出来的,显然是后期用一些不规则的小石板铺就而成。再看窟外的三层台阶大约共有一米的高度,突然脑海中产生一个想法:莫非窟内地面本来和外面地面是平行的?也就是说,窟内空间本来可能有大约1.8米的高度。换句话说,以前窟内空间不是只容纳一个人在里面坐着或勉强蹲着,并且进出洞窟也需要艰难地蹲着移进移出;相反,实际上是可以在里面站着,同时也可以比较随意地走进走出。
  面对这个情况,又让我们产生了几个疑问:


  一、将窟内地面填土(石)增高、缩小空间,这个“改建工程”是什么时候搞的?是洞窟开凿后不久,还是之后的宋、元、明、清、民国,或是现代?不知有无这方面的资料?
  二、为什么要将空间缩矮?难道是为了增加修行的难度,故意让人在里面只能坐不能站,故意让人进出不便?
  三、为什么要在窟内原来的地面上填土填石,仅仅是为了缩小空间,限制人身活动?有没有这样一个可能,即当时窟内存放了一些物品,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把这些东西埋藏下来,为此在上面填土填石,再用一些小石板铺装新的地面?
  四、被掩盖的部分另外有没有造像雕刻或题记、游记之类?
  不过,我们的另外一个疑问则由此解决了。当我们刚钻进窟内,蹲在矮小的空间里,看着东壁那三身雕像,便猜想当初工匠是如何进行雕凿工作的,是匍匐在地,还是蹲着,坐着?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当初的窟内空间足可以供一个人在里面站着进行雕刻工作。
  一叶一菩提,一窟一世界
  虽然只解决了一个疑团,但我们也非常高兴。至于其他的疑团,以及这个小禅窟和附近石佛洞之间的关系,与西湖周边其他石窟、石刻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只有期盼有关学者的进一步关注、研究,或许能有所解疑。


  这个小小的禅窟,充满了谜团,令人产生许多遐想,产生许多期望。
  当离开这个奇特的蘑菇状石窟,转身往山下走时,忽然看见西湖边那巍峨耸立的雷峰塔,又是一番联想……
  (作者胡同庆为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义芝为敦煌研究院资料员)
其他文献
2002年,重庆涪陵小田溪墓地出土了一件鸟形铜器。整体呈鸟形,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铸饰细密的羽纹,在羽纹上有规律的镶嵌绿松石,铸造工艺极其精湛华美。  按照古代青铜器类型划分,这件铜器本应是酒器“尊”,但该器物通体上下除鱼形嘴外,了无一孔,并不具备容器的实用性,只能暂定名为“鸟形尊”,现珍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鸟形尊的发现地小田溪巴王墓地,位于涪陵白涛镇陈家嘴村小田溪乌
期刊
制陶工作室是城市生活中体验创作,寓教于乐的好去处。现代城市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制陶工作室,各大学也纷纷开设陶艺课程。工作室通常会为制陶者准备好塑性适宜的陶泥、易于操作的手动轮盘和电动拉坯机,以及用于烧陶的电窑炉。人们期望能在制陶这一传承悠久的工艺中体味到古趣,那么古人最早的制陶场所又是什么样呢?  目前所知中国境内最早的陶片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为一万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西近代工业中有着普遍共性的一些个案进行分析,描述了近代广西工业的产生背景、办厂发展过程、历史变迁,指出了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广西内部各种自然、人文因素对广西近代工业布局与发展承载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近代工业;崛起;经验教训;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151(2006)08-0190-03
期刊
阳摩山石窟(又称灵嵩寺石窟)位于山西寿阳县解愁乡羊摩寺村南崖壁上。在崖壁500多米的范围内自东向西横列着东魏、隋、唐、北汉等时期雕凿的窟龛及摩崖造像共计约40处,根据地势可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该石窟是晋中地区一处较为重要的佛教石窟,198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2017年,在寿阳县文物局的支持下,我们多次赴阳摩山石窟进行调查,对现存窟龛造像进行测绘。由于内容较多,故将调查报
期刊
【摘要】三维CAD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欣赏现代工程图学具有美的特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文章介绍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的具体举措,旨在配合、支持和丰富基于三维CAD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更多的兴趣,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CAD;机械制图;美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TH126;G40.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常州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东望东海,西靠茅山,是典型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地貌。随着唐宋时期常州地区的自然改造和经济发展,其政治地位不断提升,逐渐发展为“中吴要辅、八邑名都”。陆游在《常州奔牛闸记》中称:“苏常熟,天下足”,又在《常州开河记》中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常州地区更是市浮于农、人文荟萃,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州境内现存各类古井150余座,年代从
期刊
陈棚墓地位于南阳市区孔明南路与医圣祠街交叉口东北,原属陈棚村范围,地势平坦,土壤为黄老土和沙土。2005年7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一区域钻探时发现并清理了17座汉代古墓葬,大部份已残,其中两座(M2、M17)保存相对完好。  M2  墓葬形制  M2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墓道位于墓室的东侧,墓道口距地表1.9米,呈长斜坡式,坡度11°。墓室平面略呈方形,单室,口大底小,四壁倾斜向下。坑内填
期刊
【摘要】文章阐述了《工程力学》多媒体CAI课件的研究背景、系统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基本设计思路、开发环境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工程力学;多媒体CAI课件;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151(2006)08-0107-03
期刊
郑门村位于开封晋安路中段的南北两侧,以路为界,北侧为北郑门村,南侧为南郑门村。2012年,南郑门村搬迁,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在原址发现了清代的南郑门村遗址。  考古发现的清代南郑门村遗址埋藏在距地表4—5米深的地下,遗址之上的堆积,除地表现代遗存外,全部为纯净的沙土层和淤积土层。整个发掘区堆积基本一致,从上到下依次为:现代堆积层—淤积层—沙土层—沙土层—淤积层—清代村落遗存。  综观发掘区的平
期刊
随着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主动性发掘尤其是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这使考古绘图的工作量日益繁重,从而容易导致绘图简单化、随意化,考古学研究的科学性随之降低。因此,在保证绘图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探索高效便捷又不失艺术性的绘图方案,是迫在眉睫的学术课题。数位板为我们的绘图工作带来了便利,这里选择功能齐全、品质较高的Wacom PTH-6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