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常州市委瞄准青年“创新创业中的烦恼”,积极构建“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成果孵化”的链式服务体系,打造职校青年创新创业新引擎,先后建成“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15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中心等5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突出产教融合,实现青年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一是培养职业精神。分阶段推进职业精神教育,组织新生开展“生涯设计、点滴做起”主题团日活动,组织老生开展“学会和谐相处、与人团结协作”素质拓展训练,组织毕业生进行“做名合格公民、做名优秀员工”系列强化教育活动;分专业开展教育活动,按照相关行业入职要求,推出“轨道交通梦想讲述团”“建筑设计大师”宣讲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精神。二是提高职业技能。围绕培养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实施校政企合作办学项目,推动政府出引导资金,企业出设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出场地和师生,共同打造“青年职业技能实践基地”;开展“双走进”活动,组织中职校学生带着技能进企业找职业岗位,组织青商企业家进校园找技能人才,实现资源有效对接。三是拓展技能服务。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和企业, 每年开展100多场专业技能服务活动,组织卫生专业学生开展“导医导诊”活动,组织机电专业学生进社区开展“雷锋科技服务”行动,通过广泛开展服务“倒逼”技能的提升;开展校企合作,承接合作企业技术外包项目,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展开协同攻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实践能力。
成立中职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安装实践平台的“助推器”
在省内率先成立常州市中职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着力构建三大平台。一是搭建综合实训平台。依托联盟加强对“财富梦”学生创业街、“美乐地”创业园、“创客空间”等校园实训平台的规划和指导,整合形成全方位、阶梯型、专业化的综合实训平台,在办公场地、项目孵化、市场对接、技术升级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每学期在实训平台定期举办“幸福集市”“创课嘉年华”等专项活动20多场,为职校学生培养创业兴趣、明晰创业思路,熟悉创业流程,培养创业能力提供了便利。二是搭建竞赛牵引平台。以“挑战杯——彩虹人生”等创新创业大赛和“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为牵引,先后指导成立了“聂荣正工作室”等一批创新导师工作室和“机器人特长生工作室”等一批专业技能拓展室,制定完善工作室管理办法和考核激励制度,吸收优秀学生组成研发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三是搭建社团活动平台。联盟现有各类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27个,覆盖全市16所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入驻实训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学生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社团通过参与各类竞赛,举办论坛、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打造线上“创新创业伙伴圈”,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提供多元服务,架设成果孵化的“快车道”
一是提供智力支持。依托常州青年创新创业学院,开设职校学生专场班,举办“职职帮”创业大咖进校园活动,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导师辅导、素质拓展、模拟实战、结对帮扶、网上咨询等方式,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智力帮扶;二是助推金融服务。联合财政推出贴息政策,对10万以下青年创业贷款享受基准利率贴息、10-50万贷款享受贴半息政策;量身定制“江南恒生贷”“草根贷”等金融产品,引导“青商1号”股权基金投资优质项目,通过“政府引导+信贷支持+创投投资+担保保险”组合拳,使职校青年创业的融资难题得以解决。三是对接青创空间。依托“常州市青年众创空间联盟”,与“嘉壹度”“新动力”“青武创客”等12家青年众创空间签订合作协议,发掘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其入住孵化;同时推动“互联网众创园”等9家职校众创空间的对接服务,通过联合路演、精准招商、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让更多的职业院校青年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突出产教融合,实现青年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一是培养职业精神。分阶段推进职业精神教育,组织新生开展“生涯设计、点滴做起”主题团日活动,组织老生开展“学会和谐相处、与人团结协作”素质拓展训练,组织毕业生进行“做名合格公民、做名优秀员工”系列强化教育活动;分专业开展教育活动,按照相关行业入职要求,推出“轨道交通梦想讲述团”“建筑设计大师”宣讲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精神。二是提高职业技能。围绕培养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实施校政企合作办学项目,推动政府出引导资金,企业出设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出场地和师生,共同打造“青年职业技能实践基地”;开展“双走进”活动,组织中职校学生带着技能进企业找职业岗位,组织青商企业家进校园找技能人才,实现资源有效对接。三是拓展技能服务。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和企业, 每年开展100多场专业技能服务活动,组织卫生专业学生开展“导医导诊”活动,组织机电专业学生进社区开展“雷锋科技服务”行动,通过广泛开展服务“倒逼”技能的提升;开展校企合作,承接合作企业技术外包项目,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展开协同攻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实践能力。
成立中职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安装实践平台的“助推器”
在省内率先成立常州市中职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着力构建三大平台。一是搭建综合实训平台。依托联盟加强对“财富梦”学生创业街、“美乐地”创业园、“创客空间”等校园实训平台的规划和指导,整合形成全方位、阶梯型、专业化的综合实训平台,在办公场地、项目孵化、市场对接、技术升级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每学期在实训平台定期举办“幸福集市”“创课嘉年华”等专项活动20多场,为职校学生培养创业兴趣、明晰创业思路,熟悉创业流程,培养创业能力提供了便利。二是搭建竞赛牵引平台。以“挑战杯——彩虹人生”等创新创业大赛和“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为牵引,先后指导成立了“聂荣正工作室”等一批创新导师工作室和“机器人特长生工作室”等一批专业技能拓展室,制定完善工作室管理办法和考核激励制度,吸收优秀学生组成研发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三是搭建社团活动平台。联盟现有各类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27个,覆盖全市16所中等职业学校,全部入驻实训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学生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社团通过参与各类竞赛,举办论坛、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打造线上“创新创业伙伴圈”,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提供多元服务,架设成果孵化的“快车道”
一是提供智力支持。依托常州青年创新创业学院,开设职校学生专场班,举办“职职帮”创业大咖进校园活动,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导师辅导、素质拓展、模拟实战、结对帮扶、网上咨询等方式,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智力帮扶;二是助推金融服务。联合财政推出贴息政策,对10万以下青年创业贷款享受基准利率贴息、10-50万贷款享受贴半息政策;量身定制“江南恒生贷”“草根贷”等金融产品,引导“青商1号”股权基金投资优质项目,通过“政府引导+信贷支持+创投投资+担保保险”组合拳,使职校青年创业的融资难题得以解决。三是对接青创空间。依托“常州市青年众创空间联盟”,与“嘉壹度”“新动力”“青武创客”等12家青年众创空间签订合作协议,发掘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其入住孵化;同时推动“互联网众创园”等9家职校众创空间的对接服务,通过联合路演、精准招商、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让更多的职业院校青年实现创新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