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刘益谦:上博对我的收藏如此关注让我感到受宠若惊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刘益谦感到不解的是:我一个中国人,出于对中华文明的热爱,花了5000多万从海外购回一件国宝级文物,上海博物馆作为官方文物机构,对此事没有任何评价或鼓励,还在不恰当的时机,把结论性的观点通过大众媒体发布,这是为什么?
  Q:刘先生在媒体发表的声明大家都看到了,这些文字与观点表明了你的积极态度,但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A:请你相信我的真诚。首先,我要感谢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的学术团队能够群策群力、集合老少研究员的学术力量,并且代表上海博物馆这样备受世人瞩目的博物馆的官方组织,如此关注一个私人收藏家的收藏行为。不仅先在大众媒体发表粗放的研究结论,激发广大民众的热切关注,还对媒体表示将有详尽的学术文章在数天内公布,引起相关人士的期待。对我这样一个从事中国书画收藏20余年的藏家来说,真可说是受宠若惊了。在我以往的概念中,官方博物馆的从业人员由于受文物法等相关法律的约束,是不能随意对艺术市场的交易和艺术品发表有针对性的评判的。
  Q:上博研究员单国霖先生不是龙美术馆的学术顾问团的成员吗?他在与其他几位专家对此件拍品进行真实性鉴定时,就没有向你透露过半点信息吗?
  A:没有透露过任何信息。我要强调的是,单先生是我们龙美术馆的学术顾问团成员,我与他以及钟银兰先生认识都比较早,我对他们的人品与学术水平向来十分尊敬。但是顾问团成员只对美术馆的学术负责,我个人的收藏品,或者我准备竞拍某件拍品前,从来没有向他们咨询过具体的关于真伪或优劣的意见。这是我一贯的态度,也顾虑给这两位研究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因此,当他们以官方名义对《功甫帖》的真伪发出强大的集体声音时,我颇感突然相当惊讶。我也曾琢磨过这起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但另一个更理智的声音提醒我:要尽量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比方说,我认为他们的意见不仅可以使我个人避免可能的损失,而且对整个艺术市场而言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们主动对一件民间藏品进行学术研究,或许意味着以上海博物馆为代表的官方权威机构将为艺术品市场保驾护航、指引方向。这样一来,广大收藏家就不必有赝品伪作的担忧了,艺术市场也可望越来越纯净。
  Q: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宋书画艺术品传流至今很少,省市级博物馆如果有的话也堪称镇馆之宝了。在你收藏的古代书画艺术品中,像《写生珍禽图》、《功甫帖》这样高年份的藏品多吗?
  A:经过20多年的苦苦寻访,这个历史时期的书画还是有几件的。我准备在龙美术馆(西岸馆)2014年3月份开馆时,专门做一次宋元书画珍品展。这个想法不是心血来潮,不是拍脑袋的,可以说是我的夙愿。也因此,当我从苏富比的拍卖图录封面上看到《功甫帖》时,感觉就是它为我而来,是缘分到了,就与我相约而至。《功甫帖》我也请专家一起看过,它的来龙去脉也是清晰无误的,此前有张葱玉、徐邦达等前辈泰斗级专家对此作品的一致肯定。据张葱玉先生在《张葱玉日记·书稿》里回忆,建国前就有人向他表达了出让意愿,索价两万大洋,而当时《平复帖》在交易时也不过四万大洋。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称它“神采飞扬”、“神品”。如果这两位饱学之士存有疑问,会这么说吗?
  Q:你能肯定张葱玉与徐邦达两位先生亲眼见过的这件珍品就是苏富比上拍的这件吗?
  A:纽约苏富比是有着很高资质的老牌拍卖行,他们对这样一件拍品肯定是十分慎重的。再说在拍卖会上,从30万美元起拍,一直叫到800多万美元,其间竞叫声此起彼落,场内与我竞争的就有五六位收藏家,他们都是行家,决不可能在云遮雾罩的形势下举牌子。
  Q:据悉,上海市政府对你的回购行为还是支持的。
  A:是的,市领导相当重视,《功甫帖》进关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作为海外回流文物经由外高桥文化贸易基地艺术品报税仓库进入上海,经由保税仓库出入境并借展。
  Q:众所周知,上海博物馆自建馆以来一直鼓励民间收藏家的捐赠行为,在如今展出的重要文物中,也有不少是近年来海内外人士的无私捐赠。
  A:其实在龙美术馆举办过的几场古代书画展览中,我都对海内外文博专家莅临指导充满期待。今天,上海博物馆的学术团队对《功甫帖》的研究方式也让我大开眼界,仅凭与拓本的比较就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并且连翁方纲的题跋也认为是伪作,这是很不慎重的。或许以上海博物馆这样强大的学术实力,可能从未展出过伪作,也从未花巨资购入赝品,但对龙美术馆这样成立仅一年的美术馆而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而对上海博物馆在《功甫帖》上所投入的劳师动众的学术力量,我仍然只有感谢。
其他文献
@尤洋:看作品时先判断一下这位创作者是归纳型的还是总结型的,否则面对那些自我经验无法处理的图像就会被拐弯深渊。但中国艺术家似乎用归纳比较多,因为我们这个民族自古就爱玩直觉经验,就爱玩格物致知。
期刊
不要不相信,在甚嚣尘上的当代艺术圈,仍然有一些艺术机构有着理想主义的情怀,踏实做着不问收割的事业。它们不图什么大声誉,也不以营利为目的,它们小而美却坚韧有力,它们在现有的相对成形的艺术体制之外,探索着新鲜力量生长的可能性。它们在其中享受尝试和创造的快乐,以及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之趣。它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   9平米美术馆,将空间、展览和作品相融合  当“9平米”这个定语与“美术馆”联系在一起,难免
期刊
吹响全球春季艺事的号角  2014年元旦以来,美国东部地区屡遭暴风雪袭击,纽约更是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寒冷的冬天。然而尽管严寒未去,休眠了一冬的全球艺术市场却准时苏醒了。军械库艺博会总监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说,每年3月的纽约军械库艺术周堪称全球春季艺术市场的首场战役,以其非凡的能量和吸引力,直接激活、引爆了一年里全球各地的大型会展、拍卖活动。  纽约的艺术界不负重望,将这首
期刊
@王轶琼:有人说水墨艺术没方向,有人说方向不明,有人觉得方向很乱。其实艺术的确是没有方向的,但有风向标,具体的表达在每个人内心,如果你的内心连风向标都没有,那要好好琢磨琢磨了。否则会真的很乱的。 新水墨是思想,是立场,是自然意识和生态,是新的结构,是人和艺术的对话方式。
期刊
2014年1月18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徐震:没顶公司出品”展览发布会。徐震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对今天极尽庞杂交汇的全球信息有着强烈求知欲和独特的整合能力。徐震的艺术实践涉及众多媒介,包括绘画、雕塑、机械装置、录像、摄影和行为等,且经常糅杂于一件作品中。“徐震:没顶公司出品”在UCCA大展厅和大堂呈现,包括逾50件装置、10件录像、40件绘画、拼贴和多件行为作品
期刊
2014年1月15日,第四届“艺术登陆新加坡”艺博会(ArtStage Singapore)在新加坡启动。本届艺博会有156家画廊参展,其中80%的画廊来自亚太地区。新加坡,愈来愈成为亚洲地区的艺术中心和国际艺术交易市场。  “艺术登陆新加坡”在2011年由国际展览会职业经理人洛伦佐·鲁道夫创办。这个每年一月举办的为期4天的艺博会,以“我们是亚洲”为主题,发掘顶级亚洲当代艺术。今年最大亮点在于增设
期刊
马,寓意着奔腾不息与励精图治。在巴黎LV品牌秀场上,模特在旋转木马上尽显时尚与奢华;在韩国开阔江边,新年第一次日出正迎着2014的白马雕塑踏福而来;在德国勃兰登堡大门上,青铜的奔马拨开时光的面纱…… 本刊在此借用世界各地的马祝各位读者马年吉祥!马到成功!
期刊
@批评家王林:什么是展览氛围?就是包围你身体和精神让你浸渍呼吸其中的某种气息,是虚是空而非仅仅为实,是艺术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空间象征。对此体会,只要去敦煌、云冈、龙门大佛石窟就会明白,这些巨大雕像当年都在面积有限的石洞和建筑里,为的不仅是让人观看而且是让人感受,而真正重要的恰恰是现场的“感受”。
期刊
@康剑飞:艺术就是自说自话,只有脆弱的人才会轻易受人影响!就好像美院的讲座,场场听,你会觉得都有道理,回到教室你准懵!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自己!选择如何做艺术必须由自己说了算,但是否能成功,是否被社会选择,则多少有些宿命的味道!所以艺术需要先顾己,后念他!
期刊
@朱其在这里: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同情那个砍自己手的宋庄画家,他是对自己的生命以及养育他的父母(如果还有妻儿)不负责任,如果艺术圈还对这种事赞赏、佩服,就更不负责任。另外,在这个时代,还执著做一个梵高式的油画家本身就是一件很无知的事情。这都是美院的愚昧教育造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