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双飞,画栏人静晚风微。记得去年门巷风景依稀:绿庑庭院,细雨湿苍苔;雕梁尘冷春如梦,且衔得芹泥,重筑新巢傍翠帏,栖相稳,软语呢喃话夕晖。参差双剪,掠水穿帘去复回。魂萦杨柳弱,梦逗杏花肥,天涯草色正芳菲!楼台静,帘幕垂。烟似织,月如眉。其奈流光速,莺花老,雨风摧,景物全非。杜宇声声唤道:不如归!
这是民国21年(1932年)在成都少城公园内大光明电影院上映的早期国产电影片《芸兰姑娘》的插曲(高天栖词曲)。该片是描述一位云南姑娘芸姑远嫁北方,家庭初还和谐,后因她无生育,为公婆不容,复遭丈夫遗弃,最终郁愤而死的社会悲剧片。剧情凄美动人,加之男女主角孙敏、孙玉梅表演细腻到位,当时蓉城观众为之倾倒。而插曲的词曲构思,分别取材于宋代词作和江南民调,婉约优雅,缠绵悱恻,至今仍为国内乃至海外曾经的老观众们所深情传唱。
电影,作为一门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并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综合性艺术,它动感、直观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很快就征服了地处西南内陆成都市的观众。史料记载,早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成都就开始有电影放映活动,放映场所在春熙路新街后巷子(1925年开街后的称谓)。当时电影被市民称作电光戏、西洋影戏、活动写真。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南京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山东齐鲁大学、北平燕京大学等院校陆续内迁至蓉城,盛大的人文荟萃,给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名城,注入新的现代文化元素,也推动了成都电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民国初年,成都有正式场所放映电影的单位有可园(会府北街)、育智电影社(三义庙巷)、蜀舞台(东大街)等;20世纪30年代,全市有新明、智育、大光明、昌宜4家电影院;40年代,发展到新明、智育、蜀一、国民、蓉光、大华、中央7家电影院,直至1949年12月成都解放。
20世纪40年代,成都7家影院除堂厢外,全部设有楼厢,座位有1200—1400个不等。其地址:新明电影院(后青年宫电影院),原正门开在城守东大街,后改在大科甲巷口,1936年新建落成;智育电影院(后红旗剧场),在总府街,1926年建成开业;蜀一电影院,在湖广馆街(现总府路的一段),1938年开业;大华电影院(后新闻电影院),在春熙路北段,1930年开业;国民电影院(后军区电影院),在提督西街,1942年开业;蓉光电影院(后西南影都),在下西顺城街,1943年开业;中央电影院(后新声剧场),在西御街,1937年开业。7家电影院中,经营资历较长的,如“新明”是1924年成都正式以电影院命名的第一家影院;其他如“智育”(1926年)、“大华”(1930年)、“蜀一”(1938年)等,均是当时蓉城影院中的“元老”。影院环境富有特色和情趣的,首推“智育”。影院正门前辟一“小公园”式园地,林木成荫,园中心有座手擎火炬、象征光明自由的女神塑像,像前有圆形喷水池,四周有几个裸身活泼的“小天使”塑像,娱乐休憩两便,对电影观众很有吸引力。影院设计布局考究,装修华丽,座位舒适的,如1936年新建的“新明”,仿上海卡尔登影院格局:堂厢两壁门窗镶嵌彩色壁灯、望顶吊球型灯,楼座为包厢,设花式藤编靠背座椅。“智育”的银幕宽阔白亮,外面罩以银纱,望板上盘绕几大圈彩色“灯泡阵”,彩光闪烁。“蜀一”的银幕外罩大红天鹅绒,由电动开关启闭。还有灵活转变经营方式,以谋求生存发展的,如“国民”在抗战期间,受日机频繁轰炸蓉城影响,实行白天停映,晚上营业;复因经营发生亏损,改为电影、话剧交替上演,前后有重庆怒吼剧社、上海影人剧团演出话剧《牛郎织女》《雷雨》《棠棣之花》《孔雀胆》等。
蓉城各影院上映的电影,早期为无声片(默片),如国产电影《姊妹花》《一剪梅》《野玫瑰》《银汉双星》《南国之春》《天明》《母性之光》《神女》《体育皇帝》《天伦》;外国电影《人猿泰山》《非洲历险记》《摩登时代》《淘金记》《城市之光》等。20世纪30年代起至40年代,在蓉城上映的国产有声电影约100余部,按其出品时间和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时间段:1.1930~1937年:是国产电影初创时期。代表性的影片如:《芸兰姑娘》《渔光曲》《桃李劫》《风云儿女》《大路》《飞花村》、《狂欢之夜》《都市风光》《化身姑娘》《花烛之夜》《夜半歌声》《狼山喋血记》《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浪淘沙》等;2.1937~1945年:是国产电影探索开拓,形成早期商业电影丰富类型时期。代表性影片如:《香江歌女》《红粉飘零》《三笑》《凤凰于飞》《云裳仙子》《孟丽君》《夜深沉》《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渔家女》《鸾凤和鸣》《正气歌》《游击进行曲》《解语花》《长恨天》《塞上风云》《秋海棠》《蔷薇处处开》《少奶奶的扇子》等;3.1945~1949年:是国产电影走向成熟,产量多质量高,而且是进步电影兴旺发展时期。代表性影片如:《莺飞人间》《青青河边草》《歌女之歌》《彩虹曲》《莫负青春》《花外流莺》《松花江上》《遥远的爱》《摩登女性》《天堂春梦》《乘龙快婿》《一江春水向东流:上部~八年离乱,下部~天亮前后》《八千里路云和月》《清宫秘史》《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关不住的春光》《白衣战士》《中华儿女》《无形的战线》《十三号凶宅》《乌鸦与麻雀》《风雨江南》《丽人行》《丧乐中年》《恋爱之道》《三毛流浪记》等。上述影片,就其内涵、结构和性质,又可分为爱情、悲情、喜乐、惊悚、古装、神怪、进步、武侠、侦探、歌唱片等类型。
30—40年代,在蓉上映的外国影片,品种繁多,数量相当于国产电影的1—2倍。除英国(《红菱艳》、《月宫宝盒》等)、苏联(《凤羽飞马》、《万能技师》等)影片外,主要是美国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联美、雷电华公司生产的黑白、彩色影片。其类型可分:西部(武侠打斗)、文艺、音乐、歌舞、恐怖、滑稽、幽默、神话、历险、传记、伦理片等。
那时的进口影片,由于科技条件限制,人物对话和剧情全靠银幕侧边打出幻灯字幕表达,虽观赏不便,却给影片宣传和商业炒作带来很大空间。首先是影片译名。为了改变原片名的平实、直白,译名多运用历史典故,或浪漫、华彩的笔调,来概括剧情。如《蝴蝶梦》,原片名Rebeca(瑞贝卡),不过是该片中曼德利庄园女主人的名字;而译成《蝴蝶梦》,则是采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人生那种梦中化蝶、醒时还人的意韵。《乱世佳人》原片名Gone with the wind,直译为“随风而去”(亦译“飘”)。译后的片名,自然比原名更能确切传达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境界。《红菱艳》原片名Red shoes,直译“红鞋子”。译名化用古诗词“秋风吹芰荷,红菱殒香魂”句,点染出一代名舞星不幸殒落的悲剧气氛。其他如:原片名为Waterloobridge,直译“滑铁卢桥”,译名改为《魂断蓝桥》;原片名Thegreatwaltz,直译“伟大的华尔兹”,改译《翠堤春晓》;原片名Thewizardofoz,直译“奥茨的魔法师”,改译《绿野仙踪》;原片名ThethiefofBagdad,直译“巴格达窃贼”,改译《月宫宝盒》等。影片译者基于剧情脉络,运用文学手段将片名内涵加以升华,使其主题更加丰富、“扯眼”,以提高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除了在影片译名上的着力开掘外,各影院在放映设备、技术及宣传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电影放映机,早期一般采用上海“百代”放映机;30年代末,更换为美国“辛泼莱克斯”牌。1940年起,由蜀一、智育等影院率先启用款式新颖的美国“明朗风”声机,在影院、报纸上大肆宣传此机“声光并美,细微毕闻”、“声光独霸,远东第一”。40年代,各影院在上映“首轮”进口彩色片,如《出水芙蓉》《歌舞大王齐格飞》《月宫宝盒》等片时,除运用大幅图片、剧照、影片说明书等外,还雇请乐队在街头作宣传。各影院自40年代在银幕侧设幻灯字幕后,对影片的解读加工更是别出心裁,各有千秋。如《魂断蓝桥》中,女主人公玛拉误闻爱人在前线阵亡,万念俱灰沦为舞女,自认无颜重逢而留信出走。留信按原(英)文,语句表达较直白平淡,而智育电影院的字幕上则显示为:“妾本秋菊,复遭风雨,而惹草沾泥。万难再傍君子,萎谢听之,勿以薄命之人为念也!”每映至此,场内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表明译者对剧情理解深刻,译词言简意深,自然得到观众的共鸣和赞赏。新明电影院上映卓别林系列片《淘金记》,当卓别林为了“淘金”,蹒跚走在崎岖的雪山坡上,四顾茫然,若无其事地掏出一指南针胡乱搬弄,字幕解读为“此乃余自制之指南针,正不正确概不负责,盖余乃乐天之人也”,于是便一瘸一拐“跟着感觉”走了。演员的表演加上字幕解读,诙谐幽默,令观众发出欢愉的笑声。在上演伦理悲情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各影院在字幕及报纸广告上称:“欲观此片的观众,请勿忘多带手巾!”而每当映至女主人公素芬跳江自杀等处,场内就会出现一片唏嘘、感叹和哭声。经过如此包装渲染,的确使电影内容深入人心,以至出现“万人空巷”看新片的局面。比如“首轮”、“新颖”巨片映后,成都街头和公共场所,总能听到人们哼唱这些影片插曲(主题歌):如“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马路天使》)、“浮云散,明月照人来”(《西厢记》)、“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古塔奇案》)、“老朋友怎能忘记掉,过去的好时光“(《魂断蓝桥》)等。
当然,作为那时时新、优秀的中外影片,之所以感动蓉城观众而且经久不衰,除了大事宣传推介外,最主要的还得力于影片本身编导、摄制、舞美等高超技艺产生的综合效应。而更不能忘怀的是那些献身电影艺术事业的艺精业勤的中外电影明星们的作用。如中国女星黄宗英、胡蝶、王人美、阮玲玉、黎灼灼、周璇、王丹凤、上官云珠,40年代的“电影四大名旦”白杨、舒绣文、张瑞芳、秦怡;男星金焰、赵丹、孙道临、袁牧之、陶金、蓝马、白云、梅熹、谢添、舒适、石挥、顾也鲁。外国女星葛丽泰·嘉宝、费雯·丽、伊莉莎白·泰勒、莉黛·海华丝、凯瑟琳·赫本、英格丽·褒曼、琼·芳登、玛丽莲·梦露、伊素·蕙莲丝、裘蒂·迦兰、秀兰·邓波儿;男星加利·古柏、泰隆·鲍华、克拉克·盖博、格里高利·派克、马隆·白兰度、约翰·韦恩、劳伦斯·奥立弗、罗伯特·泰勒、卓别林等等。他(她)们的名字、演技和个人魅力为蓉城观众所耳熟能详,津津乐道,至今仍在电影文化的历史上,闪烁着永不磨灭的熠熠光芒!
作者:四川省蒲江县志办原主编
这是民国21年(1932年)在成都少城公园内大光明电影院上映的早期国产电影片《芸兰姑娘》的插曲(高天栖词曲)。该片是描述一位云南姑娘芸姑远嫁北方,家庭初还和谐,后因她无生育,为公婆不容,复遭丈夫遗弃,最终郁愤而死的社会悲剧片。剧情凄美动人,加之男女主角孙敏、孙玉梅表演细腻到位,当时蓉城观众为之倾倒。而插曲的词曲构思,分别取材于宋代词作和江南民调,婉约优雅,缠绵悱恻,至今仍为国内乃至海外曾经的老观众们所深情传唱。
电影,作为一门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并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综合性艺术,它动感、直观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很快就征服了地处西南内陆成都市的观众。史料记载,早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成都就开始有电影放映活动,放映场所在春熙路新街后巷子(1925年开街后的称谓)。当时电影被市民称作电光戏、西洋影戏、活动写真。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南京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山东齐鲁大学、北平燕京大学等院校陆续内迁至蓉城,盛大的人文荟萃,给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名城,注入新的现代文化元素,也推动了成都电影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民国初年,成都有正式场所放映电影的单位有可园(会府北街)、育智电影社(三义庙巷)、蜀舞台(东大街)等;20世纪30年代,全市有新明、智育、大光明、昌宜4家电影院;40年代,发展到新明、智育、蜀一、国民、蓉光、大华、中央7家电影院,直至1949年12月成都解放。
20世纪40年代,成都7家影院除堂厢外,全部设有楼厢,座位有1200—1400个不等。其地址:新明电影院(后青年宫电影院),原正门开在城守东大街,后改在大科甲巷口,1936年新建落成;智育电影院(后红旗剧场),在总府街,1926年建成开业;蜀一电影院,在湖广馆街(现总府路的一段),1938年开业;大华电影院(后新闻电影院),在春熙路北段,1930年开业;国民电影院(后军区电影院),在提督西街,1942年开业;蓉光电影院(后西南影都),在下西顺城街,1943年开业;中央电影院(后新声剧场),在西御街,1937年开业。7家电影院中,经营资历较长的,如“新明”是1924年成都正式以电影院命名的第一家影院;其他如“智育”(1926年)、“大华”(1930年)、“蜀一”(1938年)等,均是当时蓉城影院中的“元老”。影院环境富有特色和情趣的,首推“智育”。影院正门前辟一“小公园”式园地,林木成荫,园中心有座手擎火炬、象征光明自由的女神塑像,像前有圆形喷水池,四周有几个裸身活泼的“小天使”塑像,娱乐休憩两便,对电影观众很有吸引力。影院设计布局考究,装修华丽,座位舒适的,如1936年新建的“新明”,仿上海卡尔登影院格局:堂厢两壁门窗镶嵌彩色壁灯、望顶吊球型灯,楼座为包厢,设花式藤编靠背座椅。“智育”的银幕宽阔白亮,外面罩以银纱,望板上盘绕几大圈彩色“灯泡阵”,彩光闪烁。“蜀一”的银幕外罩大红天鹅绒,由电动开关启闭。还有灵活转变经营方式,以谋求生存发展的,如“国民”在抗战期间,受日机频繁轰炸蓉城影响,实行白天停映,晚上营业;复因经营发生亏损,改为电影、话剧交替上演,前后有重庆怒吼剧社、上海影人剧团演出话剧《牛郎织女》《雷雨》《棠棣之花》《孔雀胆》等。
蓉城各影院上映的电影,早期为无声片(默片),如国产电影《姊妹花》《一剪梅》《野玫瑰》《银汉双星》《南国之春》《天明》《母性之光》《神女》《体育皇帝》《天伦》;外国电影《人猿泰山》《非洲历险记》《摩登时代》《淘金记》《城市之光》等。20世纪30年代起至40年代,在蓉城上映的国产有声电影约100余部,按其出品时间和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时间段:1.1930~1937年:是国产电影初创时期。代表性的影片如:《芸兰姑娘》《渔光曲》《桃李劫》《风云儿女》《大路》《飞花村》、《狂欢之夜》《都市风光》《化身姑娘》《花烛之夜》《夜半歌声》《狼山喋血记》《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浪淘沙》等;2.1937~1945年:是国产电影探索开拓,形成早期商业电影丰富类型时期。代表性影片如:《香江歌女》《红粉飘零》《三笑》《凤凰于飞》《云裳仙子》《孟丽君》《夜深沉》《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渔家女》《鸾凤和鸣》《正气歌》《游击进行曲》《解语花》《长恨天》《塞上风云》《秋海棠》《蔷薇处处开》《少奶奶的扇子》等;3.1945~1949年:是国产电影走向成熟,产量多质量高,而且是进步电影兴旺发展时期。代表性影片如:《莺飞人间》《青青河边草》《歌女之歌》《彩虹曲》《莫负青春》《花外流莺》《松花江上》《遥远的爱》《摩登女性》《天堂春梦》《乘龙快婿》《一江春水向东流:上部~八年离乱,下部~天亮前后》《八千里路云和月》《清宫秘史》《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关不住的春光》《白衣战士》《中华儿女》《无形的战线》《十三号凶宅》《乌鸦与麻雀》《风雨江南》《丽人行》《丧乐中年》《恋爱之道》《三毛流浪记》等。上述影片,就其内涵、结构和性质,又可分为爱情、悲情、喜乐、惊悚、古装、神怪、进步、武侠、侦探、歌唱片等类型。
30—40年代,在蓉上映的外国影片,品种繁多,数量相当于国产电影的1—2倍。除英国(《红菱艳》、《月宫宝盒》等)、苏联(《凤羽飞马》、《万能技师》等)影片外,主要是美国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联美、雷电华公司生产的黑白、彩色影片。其类型可分:西部(武侠打斗)、文艺、音乐、歌舞、恐怖、滑稽、幽默、神话、历险、传记、伦理片等。
那时的进口影片,由于科技条件限制,人物对话和剧情全靠银幕侧边打出幻灯字幕表达,虽观赏不便,却给影片宣传和商业炒作带来很大空间。首先是影片译名。为了改变原片名的平实、直白,译名多运用历史典故,或浪漫、华彩的笔调,来概括剧情。如《蝴蝶梦》,原片名Rebeca(瑞贝卡),不过是该片中曼德利庄园女主人的名字;而译成《蝴蝶梦》,则是采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人生那种梦中化蝶、醒时还人的意韵。《乱世佳人》原片名Gone with the wind,直译为“随风而去”(亦译“飘”)。译后的片名,自然比原名更能确切传达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境界。《红菱艳》原片名Red shoes,直译“红鞋子”。译名化用古诗词“秋风吹芰荷,红菱殒香魂”句,点染出一代名舞星不幸殒落的悲剧气氛。其他如:原片名为Waterloobridge,直译“滑铁卢桥”,译名改为《魂断蓝桥》;原片名Thegreatwaltz,直译“伟大的华尔兹”,改译《翠堤春晓》;原片名Thewizardofoz,直译“奥茨的魔法师”,改译《绿野仙踪》;原片名ThethiefofBagdad,直译“巴格达窃贼”,改译《月宫宝盒》等。影片译者基于剧情脉络,运用文学手段将片名内涵加以升华,使其主题更加丰富、“扯眼”,以提高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除了在影片译名上的着力开掘外,各影院在放映设备、技术及宣传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电影放映机,早期一般采用上海“百代”放映机;30年代末,更换为美国“辛泼莱克斯”牌。1940年起,由蜀一、智育等影院率先启用款式新颖的美国“明朗风”声机,在影院、报纸上大肆宣传此机“声光并美,细微毕闻”、“声光独霸,远东第一”。40年代,各影院在上映“首轮”进口彩色片,如《出水芙蓉》《歌舞大王齐格飞》《月宫宝盒》等片时,除运用大幅图片、剧照、影片说明书等外,还雇请乐队在街头作宣传。各影院自40年代在银幕侧设幻灯字幕后,对影片的解读加工更是别出心裁,各有千秋。如《魂断蓝桥》中,女主人公玛拉误闻爱人在前线阵亡,万念俱灰沦为舞女,自认无颜重逢而留信出走。留信按原(英)文,语句表达较直白平淡,而智育电影院的字幕上则显示为:“妾本秋菊,复遭风雨,而惹草沾泥。万难再傍君子,萎谢听之,勿以薄命之人为念也!”每映至此,场内总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表明译者对剧情理解深刻,译词言简意深,自然得到观众的共鸣和赞赏。新明电影院上映卓别林系列片《淘金记》,当卓别林为了“淘金”,蹒跚走在崎岖的雪山坡上,四顾茫然,若无其事地掏出一指南针胡乱搬弄,字幕解读为“此乃余自制之指南针,正不正确概不负责,盖余乃乐天之人也”,于是便一瘸一拐“跟着感觉”走了。演员的表演加上字幕解读,诙谐幽默,令观众发出欢愉的笑声。在上演伦理悲情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各影院在字幕及报纸广告上称:“欲观此片的观众,请勿忘多带手巾!”而每当映至女主人公素芬跳江自杀等处,场内就会出现一片唏嘘、感叹和哭声。经过如此包装渲染,的确使电影内容深入人心,以至出现“万人空巷”看新片的局面。比如“首轮”、“新颖”巨片映后,成都街头和公共场所,总能听到人们哼唱这些影片插曲(主题歌):如“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马路天使》)、“浮云散,明月照人来”(《西厢记》)、“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古塔奇案》)、“老朋友怎能忘记掉,过去的好时光“(《魂断蓝桥》)等。
当然,作为那时时新、优秀的中外影片,之所以感动蓉城观众而且经久不衰,除了大事宣传推介外,最主要的还得力于影片本身编导、摄制、舞美等高超技艺产生的综合效应。而更不能忘怀的是那些献身电影艺术事业的艺精业勤的中外电影明星们的作用。如中国女星黄宗英、胡蝶、王人美、阮玲玉、黎灼灼、周璇、王丹凤、上官云珠,40年代的“电影四大名旦”白杨、舒绣文、张瑞芳、秦怡;男星金焰、赵丹、孙道临、袁牧之、陶金、蓝马、白云、梅熹、谢添、舒适、石挥、顾也鲁。外国女星葛丽泰·嘉宝、费雯·丽、伊莉莎白·泰勒、莉黛·海华丝、凯瑟琳·赫本、英格丽·褒曼、琼·芳登、玛丽莲·梦露、伊素·蕙莲丝、裘蒂·迦兰、秀兰·邓波儿;男星加利·古柏、泰隆·鲍华、克拉克·盖博、格里高利·派克、马隆·白兰度、约翰·韦恩、劳伦斯·奥立弗、罗伯特·泰勒、卓别林等等。他(她)们的名字、演技和个人魅力为蓉城观众所耳熟能详,津津乐道,至今仍在电影文化的历史上,闪烁着永不磨灭的熠熠光芒!
作者:四川省蒲江县志办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