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课堂练习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差异性、基础性和深入性等几个方面,以确保练习的实用、高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51-1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课上少不了课堂练习,数学课堂练习是很重要,但如何设计更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一点感悟。
一、课堂练习要注重趣味性
课堂练习的设计如果不具有多样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久的兴趣,因此,设计课堂练习不仅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填空、选择、解答、证明分别运用,而且应注重实践,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性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到概率的時候,就可以设计这样下面的问题:
(1)试着计算我们国家发行的体育彩票中奖的概率;
(2)七位数的彩票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让有兴趣的孩子计算一下发行彩票的赢利率,从而让孩子对彩票,抽奖一类的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贴近生活的数学也可以激发孩子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有趣。
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当设计有趣的问题性境时,便有了焕发然一新之感,从而大大激起学生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的欲望,这类练习的关键是问题的筛选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尽可能“跳一跳”就可以摸得着,但在考虑问题的富有挑战性时,不能为追求问题的挑战性而一味增大问题的难度,致使学生望而生畏。
二、课堂练习要注重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一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生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具有差异性,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所有学生发
例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设计的课堂练习;
(1)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2)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3)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多少?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
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
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词;
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的课堂练习时要注意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新授课练习要注重基础性
一般说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通过下列四种练习来达到的:一是基础性练习:即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在“突破”二字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在课堂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性练习,以便为后续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例如教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二是单项练习:即在学习新课内容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做文章。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可以用表格法或线段图法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三是操作性练习,即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两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练习的目的。四是口述性练习。即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证明时,教师在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进行讲解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理由,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条件出发推出结论,如何从结论出发找出问题成立的条件,对几何证明有个完整的认识。
四、复习课练习要注重深入性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此时一般采用下列练习来强化巩固:一是巩固性练习,即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二是比较性练习,即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找最大公因式与最简公分母,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三是变式练习,即摆脱学生一味机械的模仿,克服思维定式,一题多变。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训练,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四是开拓性练习,即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如在教学证明线段相等时,除了可以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方法外,还可用等角对等边的方法等等,把新知和旧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总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设计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练习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达到数学课堂的优质高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51-1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课上少不了课堂练习,数学课堂练习是很重要,但如何设计更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一点感悟。
一、课堂练习要注重趣味性
课堂练习的设计如果不具有多样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久的兴趣,因此,设计课堂练习不仅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填空、选择、解答、证明分别运用,而且应注重实践,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性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到概率的時候,就可以设计这样下面的问题:
(1)试着计算我们国家发行的体育彩票中奖的概率;
(2)七位数的彩票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让有兴趣的孩子计算一下发行彩票的赢利率,从而让孩子对彩票,抽奖一类的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贴近生活的数学也可以激发孩子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有趣。
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当设计有趣的问题性境时,便有了焕发然一新之感,从而大大激起学生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的欲望,这类练习的关键是问题的筛选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尽可能“跳一跳”就可以摸得着,但在考虑问题的富有挑战性时,不能为追求问题的挑战性而一味增大问题的难度,致使学生望而生畏。
二、课堂练习要注重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一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生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具有差异性,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所有学生发
例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设计的课堂练习;
(1)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
(2)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
(3)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
(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多少?
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
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
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词;
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的课堂练习时要注意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新授课练习要注重基础性
一般说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通过下列四种练习来达到的:一是基础性练习:即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在“突破”二字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在课堂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性练习,以便为后续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例如教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二是单项练习:即在学习新课内容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做文章。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可以用表格法或线段图法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三是操作性练习,即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两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练习的目的。四是口述性练习。即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证明时,教师在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进行讲解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理由,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条件出发推出结论,如何从结论出发找出问题成立的条件,对几何证明有个完整的认识。
四、复习课练习要注重深入性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此时一般采用下列练习来强化巩固:一是巩固性练习,即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二是比较性练习,即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找最大公因式与最简公分母,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三是变式练习,即摆脱学生一味机械的模仿,克服思维定式,一题多变。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训练,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四是开拓性练习,即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如在教学证明线段相等时,除了可以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方法外,还可用等角对等边的方法等等,把新知和旧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总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设计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练习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达到数学课堂的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