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上海天际线 钮一新 摄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而在远离战争的当代中国,为了将照片拍得足够好,我们选择用上帝的视角看世界。 当下,在这样一个同质化的时代里,每个城市、每一条街道都出奇的相似,人人有手机,人人可以拍照发朋友圈,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的是独立的思考意识和独立的执行力,航拍给了我们一个有别于相机的独特视角。 从
其他文献
f4.5,1/4000 秒,ISO 100 严格来说,我不是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各家的小型微单相机已经如火如荼的热卖了很多年,在商业拍摄中我还是只接受旗舰级单反相机和电影机。而今年十一的国庆长假,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旅行改变了我的想法。 临近十一,由于几个小变故让整个假期闲了下来,于是我决定自驾前往内蒙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没有工作在身,对于拍摄紧张的神经也松懈下来,我随身带了一台体
追求电影质感是每一个视频玩家的追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购置起昂贵的电影拍摄设备。在如今Vlog盛行的时代,假如想用手机拍出特色、拍出精彩,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加个特殊的滤镜、加个帅气的转场,或者加个特别的背景音乐,但是这些软件上的修缮都无法让你在遍地的16:9视频里脱颖而出,哪怕裁切成电影21:9的画幅也是徒有其表。 思锐给出了自己的答卷,在发布手机使用的VD-Ol宽荧幕变形镜头之余,也推出了筹备已久
一次又一次的考古成果,往往会将我们对历史坐标的原本认知不断推翻,转而向更早的时间点更新。自法国于1839年官方宣布摄影术诞生以来,短短180年的摄影史,也在艺术史学家和学者们对文献和遗留实物等的考据与论证中不断被修正。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Library)刚结束不久的展览“蓝晒:安娜·阿特金斯的先锋影像”(AnnaAtkins,1799~1871),就以其长达半年的超长展期
在科技速度起飞的时代,连手機都开始追求一亿像素,为什么有人依然对中画幅胶片相机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摄影除了快,还有一种郑重其事的魅力——按下·决门前留下更多思考的余地,留下只取一张的认真与果断。 其实中画幅胶片相机并非只是一种相机,而是一类相机:底片画幅的大小通常小于4×5英寸而又大于135画幅,有时也会被称为120画幅,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900年,布朗尼(Frank A.Bro
桑·帕德龙(Xan Padrón)01 | 西班牙摄影师桑·帕德龙( Xan Padron)经常穿梭在世界各地,擅长通过人物来描绘一个城市的肖像。在少年时代,他就受到教父的影响爱上了摄影,透过相机的取景器,学会成为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安静地观察拍摄对象,并从中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他2012年开始拍摄的系列作品《时间流逝》(Time Lapse),就是观看的结果。普通的街头景象毫无新奇,但对视角独
11月7日,伊士曼柯达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报告,数据给人带来了惊喜。其中,柯达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为3.15亿美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季度净亏损5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季度净亏损1900万美元;同时胶片业务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21%。 柯达在报告中所指的胶片业务部分,并非仅仅是销售35毫米和120规格摄影胶片,还包括销售电影胶片及柯达乐芮(KodakA Laris)负责销售的其
2019年10月10日至12月22日 当代摄影博物馆,芝加哥,美国 这个展览由总部位于上海的Far East Far West基金会发起,汇集了中国、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当代艺术家们2004~2019年的部分作品,希望展现东亚地区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及该地区艺术家们关注的艺术观念。展览不仅包括照片,也有录像、装置和行为艺术等类别作品。 Far
大众阅读既浓缩了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憧憬与渴望,又折射了社会的变迁。由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特别策划的“寻找北京书店70年的5个时态”北京阅读空间漫游10小时快闪活动,9月27日在北京的五个特色空间展开。 此次北京阅读空间行走邀请了不同领域的行走嘉宾,在北京5家不同形态的阅读空间“打卡”,通过游戏、手工制作、朗诵和论坛等多种形式体验北京70年的文化韵味。百万庄图书大厦,嘉
10月22日 这是航拍的萨摩亚阿皮亚中心车站。萨摩亚的大部分公交车由来自各国的老式卡车改装而成,车身多为纯木制的“大盒子”。这些公交车色彩斑斓,车身图案充满创意。 新华社记者 郭磊摄 点评:司机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开着移动的彩虹。10月13日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胜利博物馆,学员在2019年度的军校舞会上跳舞。 新华社发(马克西姆切尔纳夫斯基摄) 点评:守护美好,为之战斗,是一种荣耀
01美国加州棕榈沙漠Mustafah Abdulaziz穆斯塔法阿卜杜勒阿齐兹(Mustafah) 当美国摄影师穆斯塔法·阿卜杜勒阿齐兹开始着手准备关于“水”的拍摄项目时并未想到,在8年后,这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鸿篇巨制,而且可能还要继续再拍摄8年。不过,哪怕只完成了一半,这个由联合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所赞助的长期项目“水”,已经问鼎过世界上诸多重要的摄影奖项,并在《明镜周刊》、《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