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杨义在《鲁迅作品论》曾作如是评价:废园中的老梅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茶花亦在雪中如火如荼,此时的“我”如果没有“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强烈反差的心灵伤痛,也定有微雪、梅花、茶花再美亦不过是废园一角哀愁与无奈。先生的解读似乎有点牵强。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赢得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茶花,陆游赞道:“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苏轼说其“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可见宛如牡丹的“花中娇客”山茶,给人们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
中国传统文学虽有以乐景写悲情的技巧,但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用此艺术技巧的似乎不多,到是见到几处以花来表示希望之意的。
先生的《呐喊》自序中有这么一句话: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意欲疗救民族的灵魂,但苦于“我的力气太稀薄了”,只能在满世界灰色的底子上装点“欢容”,增加“亮色”。于是夏瑜坟顶上添上了一圈美丽的花环,这是对英雄斗争精神高度的肯定和赞美,其积极性就在于寓意革命者是不会被杀绝的,且以此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单四嫂子总幻想明天会变好,鲁迅先生太善良了,不忍破坏了她的梦。
其实,这样的曲笔,鲁迅先生还在其他作品里也多次运用。当“我”离开令我心碎的故乡时,却“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那“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是快乐、幸福、美好的象征,那里充满生机,没有隔阂,没有辛苦恣睢,没有……;
还有那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过客”,尽管前方是荒凉破败的丛葬,但他毅然沿这那条似路非路的痕迹昂了头,奋然前进,因为“那前面声音”,因为那“野百合蔷薇”。
文中“竟”言出乎意料,“斗”话不屈,“显”说生命力的旺盛;“满树”“赫赫”描绘出蓬勃生机;“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的拟人和比喻,更刻画出那份不甘。
呂纬甫、“我”是鲁迅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外化,这是一个矛盾的鲁迅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犹疑。“我”是一追求进步的青年,但在这艰难的追寻过程中,虽是四处奔波,但却难以找到精神的归属:“觉得北方故不是我的故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客子。”原先那点怀旧的心绪也已因旧同事的早散,旧景的生疏、堂倌的漠然而意兴索然、无聊的“我”略带些哀愁了。
鲁迅先生到底为什么哀愁?难道真因为物是人非?渍痕斑驳的墙壁?枯死的霉苔?堂倌的“懒懒”?如若真是这样,未免有点儿女情长了。
这篇作品写于1924年,鲁迅先生于1906年怀着满腔激情从日本回国,提倡文艺运动,意欲医治国民的精神。但辛亥革命的失败,让他怀疑,对社会改革颇感失望,沉迷埋头抄古书,校古籍,直到五四以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然而军阀的倒行逆施让他痛苦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吕纬甫就是在这场斗争中“思路因此轰毁”的失败者,但我们不难从“掘开来”这声大呵中看到吕纬甫骨子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命令,尽管“踪影全无”,但仍继续开掘。还有那道“射人的光”,让我看到了学校时代的激进的吕纬甫,而这道“射人的光”偏偏就是废园赋予的。废园的什么让他的眼睛有了“射人的光”?不是“竟斗雪开着”的几株老梅?不是“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的那茶花?
尽管“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留了许多血”。我也“只得走!”去寻“没有地主”,“没有驱逐和牢笼”,没有“皮面的笑容”,“没有眶外的眼泪”的理想世界。
文末“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所以残酷环境中的这抹亮丽色彩,解读为在追寻梦想征程中奋力搏击的希望更好,它们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光明。
刘翠华,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杨义在《鲁迅作品论》曾作如是评价:废园中的老梅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茶花亦在雪中如火如荼,此时的“我”如果没有“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强烈反差的心灵伤痛,也定有微雪、梅花、茶花再美亦不过是废园一角哀愁与无奈。先生的解读似乎有点牵强。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赢得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茶花,陆游赞道:“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苏轼说其“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可见宛如牡丹的“花中娇客”山茶,给人们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
中国传统文学虽有以乐景写悲情的技巧,但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用此艺术技巧的似乎不多,到是见到几处以花来表示希望之意的。
先生的《呐喊》自序中有这么一句话: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意欲疗救民族的灵魂,但苦于“我的力气太稀薄了”,只能在满世界灰色的底子上装点“欢容”,增加“亮色”。于是夏瑜坟顶上添上了一圈美丽的花环,这是对英雄斗争精神高度的肯定和赞美,其积极性就在于寓意革命者是不会被杀绝的,且以此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单四嫂子总幻想明天会变好,鲁迅先生太善良了,不忍破坏了她的梦。
其实,这样的曲笔,鲁迅先生还在其他作品里也多次运用。当“我”离开令我心碎的故乡时,却“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故乡那“碧绿的沙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是快乐、幸福、美好的象征,那里充满生机,没有隔阂,没有辛苦恣睢,没有……;
还有那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过客”,尽管前方是荒凉破败的丛葬,但他毅然沿这那条似路非路的痕迹昂了头,奋然前进,因为“那前面声音”,因为那“野百合蔷薇”。
文中“竟”言出乎意料,“斗”话不屈,“显”说生命力的旺盛;“满树”“赫赫”描绘出蓬勃生机;“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的拟人和比喻,更刻画出那份不甘。
呂纬甫、“我”是鲁迅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外化,这是一个矛盾的鲁迅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犹疑。“我”是一追求进步的青年,但在这艰难的追寻过程中,虽是四处奔波,但却难以找到精神的归属:“觉得北方故不是我的故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客子。”原先那点怀旧的心绪也已因旧同事的早散,旧景的生疏、堂倌的漠然而意兴索然、无聊的“我”略带些哀愁了。
鲁迅先生到底为什么哀愁?难道真因为物是人非?渍痕斑驳的墙壁?枯死的霉苔?堂倌的“懒懒”?如若真是这样,未免有点儿女情长了。
这篇作品写于1924年,鲁迅先生于1906年怀着满腔激情从日本回国,提倡文艺运动,意欲医治国民的精神。但辛亥革命的失败,让他怀疑,对社会改革颇感失望,沉迷埋头抄古书,校古籍,直到五四以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然而军阀的倒行逆施让他痛苦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吕纬甫就是在这场斗争中“思路因此轰毁”的失败者,但我们不难从“掘开来”这声大呵中看到吕纬甫骨子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命令,尽管“踪影全无”,但仍继续开掘。还有那道“射人的光”,让我看到了学校时代的激进的吕纬甫,而这道“射人的光”偏偏就是废园赋予的。废园的什么让他的眼睛有了“射人的光”?不是“竟斗雪开着”的几株老梅?不是“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的那茶花?
尽管“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留了许多血”。我也“只得走!”去寻“没有地主”,“没有驱逐和牢笼”,没有“皮面的笑容”,“没有眶外的眼泪”的理想世界。
文末“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所以残酷环境中的这抹亮丽色彩,解读为在追寻梦想征程中奋力搏击的希望更好,它们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光明。
刘翠华,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