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全面小康社会要如期建成,当务之急乃是补上“三农”的短板。农业人才的匮乏便属于短板的一部分。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农业复合型人才,扮演着农业CEO的角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这一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将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职业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由于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向城镇二、三产业,大片农村土地被弃耕,“谁来种地”以及农业“后继无人”等一系列农业问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由于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土地流转加快,城市工商资本逐渐汇集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了千百亩地。然而,这些规模性的土地资源如何经营、如何管理成为了农业生产经营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迫切急需农业复合型人才。于是,农业职业经理人便由此诞生。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上,第一,能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定量方面的研究;第二,能丰富关于职业化的理论研究;第三,能丰富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实际意义上,有助于分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困扰,为政府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制度和政策机制提供实践指导意义,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夯实的人力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职业化
关于职业化的研究,国外学者基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行业职业化研究,如司法行业等;二是具体从业人员职业化研究,如企业家、经理人等。
从行业职业化角度来看,Carr-Saunders[1]认为职业化应具备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获得培训的机会,限定薪酬最低水平,有专门的职业专业协会,具有行业职业规范等。从某个行业从业者职业化角度来看,Goffman[2]指出,职业化应全职从事本职行业,通过教育或培训的方式,具备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Eliot Freidson[3]认为,具备从业的职业资格是职业化必不可缺的过程,它能让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而且进一步规范职业市场的运作。
2.就業能力研究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于1909年由经济学家Beveridge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从业者为获取或保持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4]。随后,权威人士Knight&Yorke[5]提出了有名的USEM模型,该模型由四个方面组成:知识的理解力、通用的专业技能、个人特质、灵活性。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通用基本胜任力、沟通理解力、组织协调能力、环境适应力、影响力等五类十六项技能。
关于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Hillage &Pollard[6]认为个人特质、个人展示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影响从业者的就业能力。Fugate[7]从个体的自身出发,分析就业能力受工作鉴别能力、环境适应性、人力与社会资本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农业职业经理人概念、发展
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指掌握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专门从事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农业生产经营,是“理性”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属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
关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问题及对策方面。任霜等[8]、董杰等[9]以崇州模式为例,指出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面临的问题:队伍来源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低、收入水平低且来源窄、扶持力度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发展,并提出优化队伍知识结构、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和扶持、调整政策支持重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
2.职业化与职业化水平测度
“职业化”,指由于工作性质、内容、形式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种类工作岗位。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职业化的管理者应获得职业认证,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胜任力,遵守职业道德[10]。
史雪琳[11]借鉴胜任力模型构建出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引入具体案例,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评价出人力资源者X的职业化水平。黄明知,徐倩[12]通过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从“德、能、勤”三个维度甄选出具体指标,构建出了中国海外项目经理职业化体系,采用几何平均法、topsis法对中国海外项目经理职业化水平进行测评。
(三)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笔者发现:第一,由于农业职业经理人诞生不久,国内关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层面的分析(如定义、对策等);第二,以职业化为基点,定量分析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研究鲜有;第三,就业能力的研究以从业者个体保持或获得工作为对象,聚焦于“能力”,它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结语
由于我国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层面,缺乏定量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应增加农业职业经理人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Carr-Saunders, A.M. Profession. Their Organization and Place in Society [M].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28:3-31.
[2]Goffman,E.1959.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NY:Doubleday
[3]Eliot Freidson.1973.The Professions and Their Prospect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4]陈光辉.就业能力解释维度、概念、内涵、研究历程及评述[J].教育与职业,2011 (12):80-82.
[5]Yorke,M.,& Knight,P.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Higher Education Academy,York:2004:4-5.
[6]Hillage J, Pollard E.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R].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7]Fugate, Kinickil A J. Employability: 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18.
[8]任霜,张文秀,彭洪宣. 崇州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5):88-89.
[9]董杰,张社梅.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粮食合计与经济,2015,40(2):24-27.
[10]赵曙明.我国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史雪琳.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12]黄明知,徐倩.中国海外项目经理职业化水平测度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69.
作者简介:
吴双双 (1993-),女,壮族,广西来宾人,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领域研究。
关键词: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职业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由于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向城镇二、三产业,大片农村土地被弃耕,“谁来种地”以及农业“后继无人”等一系列农业问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由于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土地流转加快,城市工商资本逐渐汇集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了千百亩地。然而,这些规模性的土地资源如何经营、如何管理成为了农业生产经营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迫切急需农业复合型人才。于是,农业职业经理人便由此诞生。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上,第一,能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定量方面的研究;第二,能丰富关于职业化的理论研究;第三,能丰富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实际意义上,有助于分析出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困扰,为政府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制度和政策机制提供实践指导意义,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夯实的人力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职业化
关于职业化的研究,国外学者基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行业职业化研究,如司法行业等;二是具体从业人员职业化研究,如企业家、经理人等。
从行业职业化角度来看,Carr-Saunders[1]认为职业化应具备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获得培训的机会,限定薪酬最低水平,有专门的职业专业协会,具有行业职业规范等。从某个行业从业者职业化角度来看,Goffman[2]指出,职业化应全职从事本职行业,通过教育或培训的方式,具备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Eliot Freidson[3]认为,具备从业的职业资格是职业化必不可缺的过程,它能让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而且进一步规范职业市场的运作。
2.就業能力研究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于1909年由经济学家Beveridge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从业者为获取或保持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4]。随后,权威人士Knight&Yorke[5]提出了有名的USEM模型,该模型由四个方面组成:知识的理解力、通用的专业技能、个人特质、灵活性。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通用基本胜任力、沟通理解力、组织协调能力、环境适应力、影响力等五类十六项技能。
关于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Hillage &Pollard[6]认为个人特质、个人展示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影响从业者的就业能力。Fugate[7]从个体的自身出发,分析就业能力受工作鉴别能力、环境适应性、人力与社会资本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农业职业经理人概念、发展
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指掌握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专门从事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农业生产经营,是“理性”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属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
关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问题及对策方面。任霜等[8]、董杰等[9]以崇州模式为例,指出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面临的问题:队伍来源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低、收入水平低且来源窄、扶持力度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发展,并提出优化队伍知识结构、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和扶持、调整政策支持重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
2.职业化与职业化水平测度
“职业化”,指由于工作性质、内容、形式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种类工作岗位。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职业化的管理者应获得职业认证,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胜任力,遵守职业道德[10]。
史雪琳[11]借鉴胜任力模型构建出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引入具体案例,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评价出人力资源者X的职业化水平。黄明知,徐倩[12]通过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从“德、能、勤”三个维度甄选出具体指标,构建出了中国海外项目经理职业化体系,采用几何平均法、topsis法对中国海外项目经理职业化水平进行测评。
(三)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笔者发现:第一,由于农业职业经理人诞生不久,国内关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层面的分析(如定义、对策等);第二,以职业化为基点,定量分析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研究鲜有;第三,就业能力的研究以从业者个体保持或获得工作为对象,聚焦于“能力”,它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结语
由于我国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层面,缺乏定量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应增加农业职业经理人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化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Carr-Saunders, A.M. Profession. Their Organization and Place in Society [M].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28:3-31.
[2]Goffman,E.1959.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NY:Doubleday
[3]Eliot Freidson.1973.The Professions and Their Prospect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4]陈光辉.就业能力解释维度、概念、内涵、研究历程及评述[J].教育与职业,2011 (12):80-82.
[5]Yorke,M.,& Knight,P.T.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M].Higher Education Academy,York:2004:4-5.
[6]Hillage J, Pollard E.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R].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7]Fugate, Kinickil A J. Employability: 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18.
[8]任霜,张文秀,彭洪宣. 崇州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5):88-89.
[9]董杰,张社梅.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粮食合计与经济,2015,40(2):24-27.
[10]赵曙明.我国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史雪琳.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12]黄明知,徐倩.中国海外项目经理职业化水平测度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69.
作者简介:
吴双双 (1993-),女,壮族,广西来宾人,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