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的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明确地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文章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具有辛辣的讽刺特色。
【妙语采撷】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欣赏品茗: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①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②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③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欣赏品茗:句①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句②“总”暗示社会的黑暗和英雄的悲壮。“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意思是泯灭了光辉,牺牲了生命。句③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个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全称命题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表现出作者对错误论调的强烈愤慨。
【边学边用】
1.示例1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3.将复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改成一个单句,并说说这里为什么不用单句这种更简练的句式?
單句:
理由: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妙语采撷】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欣赏品茗: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①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②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③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欣赏品茗:句①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句②“总”暗示社会的黑暗和英雄的悲壮。“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意思是泯灭了光辉,牺牲了生命。句③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个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全称命题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表现出作者对错误论调的强烈愤慨。
【边学边用】
1.示例1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3.将复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改成一个单句,并说说这里为什么不用单句这种更简练的句式?
單句:
理由: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