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的语言,辛辣的讽刺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的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明确地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文章语言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具有辛辣的讽刺特色。
  【妙语采撷】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欣赏品茗: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①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②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③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欣赏品茗:句①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句②“总”暗示社会的黑暗和英雄的悲壮。“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意思是泯灭了光辉,牺牲了生命。句③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个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全称命题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表现出作者对错误论调的强烈愤慨。
  【边学边用】
  1.示例1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3.将复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改成一个单句,并说说这里为什么不用单句这种更简练的句式?
  單句:
  理由: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其他文献
悦读  “笨”向未来  我想,可能很少有一个家长会说,宝贝,一会儿吃过了饭,用脑袋撞会儿墙,妈妈想让你变笨一点。但今天,我就是要在这儿,想和大家商量商量,变聪明,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去年年底,遇到一个法国教授,他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太聪明了,你们不创造,光靠复制就挣了这么多钱。这是第一次,“聪明”这个我一向认为的“褒义词”刺痛了我。  今年夏天,晚上很热,我和哥们儿出去吃串。当时很晚了,我们走到一
期刊
暮云四合,晚霞帶着无尽的沉思。云无语,草也沉默,侧耳倾听着那一方净土,那一片空灵,还有那一句纯粹的乡音。  雨声淅沥,浸润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地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儿都在欣喜地啜饮着天降的甘露。啊,我久违的故乡!  正值夏季,田野上挤满了人。“哎呀,小玲啊!好久不见,长这么高了啊!”王大妈的脸上挤满了笑容。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大声朝着田野那头喊道:“陆大姐,你小孙女回来喽!”
期刊
(总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窥望(kuì) 趱行(zǎn)  怄气(òu) 聒噪(ɡuō)  B.嗔怒(chēn) 恁地(nèn)  勾当(dàng) 撇下(piē)  C.怨怅(chànɡ) 计较(jiào)  兀自(wù) 桑梓(xīn)  D.尴尬(ɡà)
期刊
文题呈现  路边的小草,沒有大树的伟岸,但我懂你的青翠。  天上的白云,没有苍穹的广袤,但我懂你的洒脱。  平凡的爸妈,没有富豪的地位,但我懂你的深情。  朴实的老师,没有明星的光环,但我懂你的奉献。  …………  因为懂你,所以珍惜;因为懂你,所以坚持;因为懂你,所以幸福。  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考场原作  懂 你  初春微暖的阳光,带着温情的倦意照耀着窗台的绿植。
期刊
文题亮相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初次的遇见。遇见美好,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遇见美好,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你有过怎样的美丽遇见,又有怎样的感悟?  请以“遇见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
期刊
夏至涟漪冷清,微風入耳凉意。  余音悠悠绕梁,念想遥遥无尽。  记忆里,你的笑声总是那么爽朗。每个夏日的夜晚,你常常坐在家门前的树下与我谈笑。你总是说:“燕儿,爸给你讲个故事吧,在爸小时候啊……”你喜欢叫我燕儿,每天乐呵呵地叫我,憨憨地笑着,声音很硬朗,透着你阳刚的气息。  后来啊,耳边总响起的,就是你每日的念叨了:“燕儿,天气转凉了,你要记得多加衣呀……”“燕儿,要不今天放学还是爸去接你吧,路上
期刊
有人说,纸质阅读,品味的是一种阅读之美、纸质之美,书页翻转间,散发的馨香会熏染人的灵魂。面对汹涌来袭的网络,你我到底该如何阅读?网络阅读被冠以碎片化浅阅读的骂名,我们是否该回归传统阅读?其实,不论是网络阅读还是传统阅读,都是一种方式;阅读时,只要关注阅读的内容,你也许就不再会为“如何阅读”而纠结。  ■古人阅读众生相  ●苦读有乐的圣人  春秋时期的书,在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
期刊
一、层层深入论证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中间用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递进复句,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作两层,有两个段内小论点,层层论证中心论点。第三、四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
期刊
书桌上一本本厚厚的习题集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偶一抬头,看到了夹在其中的《作文周刊》的一角。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抽出,摊开在桌子上,在柔和的灯光下,那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栏目,一篇篇妙语连珠的文章,就像一股清泉,给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份清凉。这一刻,我不禁思绪万千……  与它初相识  和《作文周刊》的相识很偶然,那是我刚上初一的時候,有一天,我看到同学的课桌上放着一本《作文周刊》的合订本,我停
期刊
“学霸”逢考必“开挂”,凌驾于考试之上,历来为众生所津津乐道。那么,你想知道“学霸”的时间安排表吗?有一位热心的“学霸”武思宇分享了自己的中考时间安排:  每天6点起床。打开收音机边听英语,邊洗漱吃饭。  到校后利用课前时间预习今天要讲什么,回顾昨天的学习内容。  充分利用每堂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多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和解题方法。  中午要养成午睡的习惯,大约半小时左右。剩下的时间用于背历史和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