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并不能阻碍中国自主品牌新车获得成功,目前已在中低档车型和二、三线市场获得成功的它们正不断进军中高级、一线城市和国际市场,对合资和外资品牌造成了一定障碍。
短短几年,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已成长为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强劲对手,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占据了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的三成。为此, 《汽车观察》杂志联合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机构从2006年开始进行“爱我中国车”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以下简称自主评选),而两年的评选结果也表明中国自主品牌从外观到品质都在不断进步。为了衡量2007自主评选参评车型在市场中的表现,同时也为2007年自主评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汽车观察》杂志联合TNS经过三个月的调查,日前发布了“2007自主品牌汽车新车成功指数”。
如何衡量市场成功?
毫无疑问,随着自主品牌新车型的不断面世,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在本土市场变得更为成功。但是,关于成功的定义,却不能单纯地解释为市场份额。TNS汽车研究北亚区区域总监包亦农(Klaus PAUR)表示,规模较小、能力较弱的制造商也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所以市场份额是测量成功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全部。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对于成功的评价需着眼于消费者对消费认知的评价,它指的是对于新车型的正面感知以及购买意愿。它包含Power in the mind(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无形地位)和Power in the Market(品牌在市场中的有形地位)。其中,前者构成要素有三个:认知、喜好和购买意向;后者除代表市场中有形地位的汽车销量以外,还取决于购买前车辆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
包亦农认为,认知程度的高低帮助我们理解目标人群(潜在消费者)中有多少人听说过此款汽车,并对之有所了解,在评价汽车的渗透率时,时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面世时间长的车型比时间短的车型更易为消费者考虑购买;喜好程度显示了目标群体对车型的看法,理论上讲,喜好度越高意味着该车被考虑购买的机会也越大;购买意向指的是潜在消费者购买此车的可能性。
在制定衡量标准方面,包亦农表示:“考虑到销售数据的重要性,市场份额在市场成功指数中占据了50%的比重。余下部分由“Power ln the Mind”三项内容(认知度、喜好度和购买可能性)构成。在计算认知的过程中,投放时间被列在考虑之中”。调研中的各车型数据以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其中比亚迪F3-R和长城哈弗CUV(柴油版)的销售数据参考的是比亚迪F3和长城哈弗的销售数据。
最后,计算公式为:“爱我中国车”2007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参评车型新车成功指数=认知度15% 喜好度15% 购买意向20% 市场份额50%,这就是衡量的标准。
谁是最成功的自主品牌年度新车?
《汽车观察》杂志联合TNS,于2007年9~11月开展了上述专业调查,希望通过市场成功指数,找出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自主品牌车型。
调查数据显示:
1.自主品牌车型在市场中的平均知晓数7.5;
2.“爱我中国车”2007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参评车型新车成功指数排名分别为:比亚迪F3-R、长城哈弗柴油版CUV、海马3、长安奔奔、奇瑞QQ6、天津一汽威志、华晨酷宝、哈飞新路宝、吉利远景、奇瑞A1、江淮瑞鹰、力帆新520和双环小贵族;
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vs合资品牌汽车:优势(低廉的购买价格8 3%);劣势(质量差41%);
同时,调查研究发现:
1.中国消费者在最终决定购买某一车型前,通常会“货比三家”,考虑三个不同的品牌/车型,然后从中选择一款,其中“多进三”对企业很重要。
2.认知、喜好和购买意向三要素相互依存,随着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某一车型的潜在购买者的人数会逐渐递减。
3.前几年,中国自主品牌的成功仅仅表现在微车市场,而本次的获奖车型则代表了更高一线的车一一小型车、低中档车和SUV。
4.从销售架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购买者相对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而合资品牌却占领了一线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城市。
5.购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消费者多以价格为导向,而对品牌的考量较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那些对品牌有忠诚度的消费者中表现相对较弱,这一点与合资品牌恰恰相反。
6.成功指数排名靠前的车型代表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卫设计乃至新的发展趋势,两厢车和SUV在新兴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体中受欢迎程度日益上升。
三大挑战考验自主进程
然而,当TNS对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尤其是与合资品牌和外国品牌对比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自主品牌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考验一:进军中高级车尤其是高级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优势不在于更高层次的细分市场,它们在低档车市场占有强势地位。与大中型车(中高级车)的车主相比,小车(中低档)车主对自主品牌汽车了解的更多,他们更喜欢自主品牌汽车。同时,小车车主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喜爱程度远高于大车车主。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购买可能性则随着车辆级别的提升而减小。
考验二:获得一线和沿海城市的认可。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二、三线城市取得了成功的市场地位,它们的认知度、喜好度以及购买可能性都比一线城市高。对自主品牌而言,获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十分重要:首先,获得一线城市的认可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一样被消费者认可;其次,获得一线和沿海城市消费者的认可,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也被赋予高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第三,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而言,在一线和沿海城市取得成功意味着它们具备进军其他国家的成熟汽车市场并取得成功的极大可能性。
考验三:争夺国际品牌汽车车主的未来市场。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车主,相对国际品牌汽车车主,对自主品牌更了解。和国际品牌相比,中国自主品牌的优势在于价格,这也是自主品牌厂家目前考虑最多的地方。但是,价格对国际品牌汽车车主影响不如汽车质量和品牌,而这正是大多数自主品牌厂家考量较少的地方。
市场研究显示,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品牌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而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却对品牌的选择十分开放。持续成功的惟一保证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巩固品牌忠诚度,对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品牌的建立是他们在本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取得成功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高质量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是建立强势品牌的重要条件。可喜的是,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已在产品层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品牌的建立工作也必将持续下去。
短短几年,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已成长为国际汽车制造商的强劲对手,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占据了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的三成。为此, 《汽车观察》杂志联合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机构从2006年开始进行“爱我中国车”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以下简称自主评选),而两年的评选结果也表明中国自主品牌从外观到品质都在不断进步。为了衡量2007自主评选参评车型在市场中的表现,同时也为2007年自主评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汽车观察》杂志联合TNS经过三个月的调查,日前发布了“2007自主品牌汽车新车成功指数”。
如何衡量市场成功?
毫无疑问,随着自主品牌新车型的不断面世,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在本土市场变得更为成功。但是,关于成功的定义,却不能单纯地解释为市场份额。TNS汽车研究北亚区区域总监包亦农(Klaus PAUR)表示,规模较小、能力较弱的制造商也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所以市场份额是测量成功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全部。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对于成功的评价需着眼于消费者对消费认知的评价,它指的是对于新车型的正面感知以及购买意愿。它包含Power in the mind(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无形地位)和Power in the Market(品牌在市场中的有形地位)。其中,前者构成要素有三个:认知、喜好和购买意向;后者除代表市场中有形地位的汽车销量以外,还取决于购买前车辆在市场中的接受程度。
包亦农认为,认知程度的高低帮助我们理解目标人群(潜在消费者)中有多少人听说过此款汽车,并对之有所了解,在评价汽车的渗透率时,时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面世时间长的车型比时间短的车型更易为消费者考虑购买;喜好程度显示了目标群体对车型的看法,理论上讲,喜好度越高意味着该车被考虑购买的机会也越大;购买意向指的是潜在消费者购买此车的可能性。
在制定衡量标准方面,包亦农表示:“考虑到销售数据的重要性,市场份额在市场成功指数中占据了50%的比重。余下部分由“Power ln the Mind”三项内容(认知度、喜好度和购买可能性)构成。在计算认知的过程中,投放时间被列在考虑之中”。调研中的各车型数据以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其中比亚迪F3-R和长城哈弗CUV(柴油版)的销售数据参考的是比亚迪F3和长城哈弗的销售数据。
最后,计算公式为:“爱我中国车”2007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参评车型新车成功指数=认知度15% 喜好度15% 购买意向20% 市场份额50%,这就是衡量的标准。
谁是最成功的自主品牌年度新车?
《汽车观察》杂志联合TNS,于2007年9~11月开展了上述专业调查,希望通过市场成功指数,找出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自主品牌车型。
调查数据显示:
1.自主品牌车型在市场中的平均知晓数7.5;
2.“爱我中国车”2007中国自主品牌年度车型评选参评车型新车成功指数排名分别为:比亚迪F3-R、长城哈弗柴油版CUV、海马3、长安奔奔、奇瑞QQ6、天津一汽威志、华晨酷宝、哈飞新路宝、吉利远景、奇瑞A1、江淮瑞鹰、力帆新520和双环小贵族;
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vs合资品牌汽车:优势(低廉的购买价格8 3%);劣势(质量差41%);
同时,调查研究发现:
1.中国消费者在最终决定购买某一车型前,通常会“货比三家”,考虑三个不同的品牌/车型,然后从中选择一款,其中“多进三”对企业很重要。
2.认知、喜好和购买意向三要素相互依存,随着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某一车型的潜在购买者的人数会逐渐递减。
3.前几年,中国自主品牌的成功仅仅表现在微车市场,而本次的获奖车型则代表了更高一线的车一一小型车、低中档车和SUV。
4.从销售架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购买者相对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而合资品牌却占领了一线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城市。
5.购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消费者多以价格为导向,而对品牌的考量较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那些对品牌有忠诚度的消费者中表现相对较弱,这一点与合资品牌恰恰相反。
6.成功指数排名靠前的车型代表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卫设计乃至新的发展趋势,两厢车和SUV在新兴的年轻时尚消费群体中受欢迎程度日益上升。
三大挑战考验自主进程
然而,当TNS对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尤其是与合资品牌和外国品牌对比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自主品牌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考验一:进军中高级车尤其是高级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优势不在于更高层次的细分市场,它们在低档车市场占有强势地位。与大中型车(中高级车)的车主相比,小车(中低档)车主对自主品牌汽车了解的更多,他们更喜欢自主品牌汽车。同时,小车车主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喜爱程度远高于大车车主。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购买可能性则随着车辆级别的提升而减小。
考验二:获得一线和沿海城市的认可。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二、三线城市取得了成功的市场地位,它们的认知度、喜好度以及购买可能性都比一线城市高。对自主品牌而言,获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十分重要:首先,获得一线城市的认可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一样被消费者认可;其次,获得一线和沿海城市消费者的认可,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也被赋予高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第三,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而言,在一线和沿海城市取得成功意味着它们具备进军其他国家的成熟汽车市场并取得成功的极大可能性。
考验三:争夺国际品牌汽车车主的未来市场。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车主,相对国际品牌汽车车主,对自主品牌更了解。和国际品牌相比,中国自主品牌的优势在于价格,这也是自主品牌厂家目前考虑最多的地方。但是,价格对国际品牌汽车车主影响不如汽车质量和品牌,而这正是大多数自主品牌厂家考量较少的地方。
市场研究显示,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品牌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而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却对品牌的选择十分开放。持续成功的惟一保证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巩固品牌忠诚度,对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品牌的建立是他们在本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取得成功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而高质量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是建立强势品牌的重要条件。可喜的是,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已在产品层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品牌的建立工作也必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