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而言,其主要部位在胃脘近心窝处,痛时可牵连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泛酸,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症。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受寒邪,病邪犯胃所为,冬季气候寒冷,平素患有慢性胃肠疾患者更易发生,故散寒止痛为常用方法,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外治对本病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
云南白药制剂: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天;或用棉球蘸云南白药酊适量放置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1换。可活血通络,散寒止痛。
风油精:取本品数滴,滴于肚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可散寒止痛。
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方由川芎、冰片等組成,有芳香温通,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之功,除冠心病心绞痛之外,其对胃痛、腹痛也有明显治疗效果。疼痛发作时,单纯使用本品即可达到止痛效果,方法是:疼痛发作时,取本品2~4粒舌下含服,再取本品5粒研为细末,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贴肚脐孔或关元、气海穴,每日1换,一般用药5~20分钟疼痛可止。可活血化淤,散寒止痛。
逍遥丸:取本品10粒,研细,清水适量调糊,外敷于肚脐孔处,放食盐少许,再用黄豆大小艾粒施灸,酌灸3~6壮,隔日1次,连续1~3次。可疏肝健脾,温中和胃。
(编辑 方 舟)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受寒邪,病邪犯胃所为,冬季气候寒冷,平素患有慢性胃肠疾患者更易发生,故散寒止痛为常用方法,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外治对本病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
云南白药制剂: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天;或用棉球蘸云南白药酊适量放置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1换。可活血通络,散寒止痛。
风油精:取本品数滴,滴于肚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可散寒止痛。
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方由川芎、冰片等組成,有芳香温通,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之功,除冠心病心绞痛之外,其对胃痛、腹痛也有明显治疗效果。疼痛发作时,单纯使用本品即可达到止痛效果,方法是:疼痛发作时,取本品2~4粒舌下含服,再取本品5粒研为细末,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贴肚脐孔或关元、气海穴,每日1换,一般用药5~20分钟疼痛可止。可活血化淤,散寒止痛。
逍遥丸:取本品10粒,研细,清水适量调糊,外敷于肚脐孔处,放食盐少许,再用黄豆大小艾粒施灸,酌灸3~6壮,隔日1次,连续1~3次。可疏肝健脾,温中和胃。
(编辑 方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