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170名高职学生的依恋质量进行测评,结果发现性别、是否独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及同伴依恋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离异和未离异学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分数差异接近显著。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支持早期依恋是后期人际交往的基础。
关键词:亲子依恋 ;同伴依恋 ;高职学生
依恋指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特定他人建立的强烈、持久、同步互动的情感联结[1]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孩子和主要照看者之间。在儿童期之后,亲子依恋行为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减弱,依恋行为会扩展到教师、同伴或伴侣身上。
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社会适应、安全感和自我概念等有重要的影响,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情绪依恋,建立起同伴依恋。同伴能提供青少年必要的支持与鼓励,重要的同伴关系品质,能提供青少年正向的情绪依恋。本文将对高职生的亲子依恋、同伴依恋进行探索和分析,为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四川某职业学院学生187名,收回有效问卷170份。其中男生125人,女生45人。
1.2研究工具
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量表由 Armsden等编制,包括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 3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 25个条目,涉及三个维度信任、沟通与疏离。信任指被试自觉被依恋对象了解与尊重,以及彼此相互信任的程度。沟通指被试自觉与依恋对象语言沟通的程度与品质。疏离指被试会对依恋对象生气,以及自觉与依恋对象情感分离、孤立的程度。依恋总质量等于信任总分加沟通总分减去疏离感分数。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t检验。
2结果
2.1高职生依恋的基本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得分比较接近,母亲的依恋得分最高。
2.2 高职生依恋在人口学统计指标上的差异
可以看出性别、父母是否离异、独生与否均对依恋类型不存在影响,但离异和未离异学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分数差异接近显著。
2.3 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看出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两两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讨论
3.1 高职生的依恋特征
根据调查结果,母亲依恋分数均高于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由此可以看出母亲依旧是高职生最信任和最亲密的人。
不同性别、独生与否等人口学变量的父母同伴依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 05),这与王月琴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说明性别,是否独生子这些外在变量并不会影响亲子同伴依恋的质量,可能更多地跟依恋双方的人格特征、相处模式等有关联。
同时本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对学生的依恋质量有不同的影响,离异的母亲和高职生的依恋分数明显高于未离异的母亲和学生。相对父亲来说,这种影响却是相反的,即离异的父亲和高职生的依恋分数明显低于未离异的父亲和学生。
可以看出离异这一事件使得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却使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疏远。离异后,母亲的愧疚感和责任感更强,更会注重和孩子的关系维持。而父亲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或者新的家庭中,同时缺乏情感沟通的技巧,使得父子关系质量变得更糟。
3.2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
对于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的关系,曾经有三种不同观点,互相消长说认为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呈负相关。相互独立说认为两者互不影响,毕竟家庭和同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相互促进说认为两者呈正相关,很明显本研究支持第三种说法。
根据内部工作模式理论,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石,孩子将会用亲子关系中学到的方式去应对日后新的关系。如果亲子之间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孩子将会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更受同伴的欢迎。
邹泓(2009)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安全型依恋学生的交往目标与友谊质量显著高于回避型与恐惧型学生[3]。徐君怡(2001)的研究表明,高安全同伴依恋关系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友谊概念发展[4],低安全同伴依恋关系学生在友谊概念上表现出负面的情绪反应。由此可知,亲子关系是否良好对儿童与同伴间的依恋关系将有很大的影响。
4 结论
性别、独生不会影响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但是离异对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有着不同的作用。小时候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个人日后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因素有重要的影響。
参考文献:
[1]VAN STRIEN T,FRIJTERS J E R,BERGERS G,et al.The Dutch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EBQ) for assessment of restrained,emotional,and external eating behavior[J].Int J Eat Disord,1986,5(2):295-315.
[2]王月琴,张宇,王青. 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 2017,38(2):219-223.
[3]邹泓. 中学生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社会交往目标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3:33-37.
[4]徐君怡.不同依附关系之国小六年级学童友谊概念之研究[D].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课题项目:高职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的关系研究, 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MBXH17YB51)
(1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关键词:亲子依恋 ;同伴依恋 ;高职学生
依恋指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与特定他人建立的强烈、持久、同步互动的情感联结[1]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孩子和主要照看者之间。在儿童期之后,亲子依恋行为的频率和强度会逐渐减弱,依恋行为会扩展到教师、同伴或伴侣身上。
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社会适应、安全感和自我概念等有重要的影响,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情绪依恋,建立起同伴依恋。同伴能提供青少年必要的支持与鼓励,重要的同伴关系品质,能提供青少年正向的情绪依恋。本文将对高职生的亲子依恋、同伴依恋进行探索和分析,为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四川某职业学院学生187名,收回有效问卷170份。其中男生125人,女生45人。
1.2研究工具
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量表由 Armsden等编制,包括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 3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括 25个条目,涉及三个维度信任、沟通与疏离。信任指被试自觉被依恋对象了解与尊重,以及彼此相互信任的程度。沟通指被试自觉与依恋对象语言沟通的程度与品质。疏离指被试会对依恋对象生气,以及自觉与依恋对象情感分离、孤立的程度。依恋总质量等于信任总分加沟通总分减去疏离感分数。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及t检验。
2结果
2.1高职生依恋的基本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的得分比较接近,母亲的依恋得分最高。
2.2 高职生依恋在人口学统计指标上的差异
可以看出性别、父母是否离异、独生与否均对依恋类型不存在影响,但离异和未离异学生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分数差异接近显著。
2.3 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的相关性分析
可以看出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两两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讨论
3.1 高职生的依恋特征
根据调查结果,母亲依恋分数均高于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由此可以看出母亲依旧是高职生最信任和最亲密的人。
不同性别、独生与否等人口学变量的父母同伴依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 05),这与王月琴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说明性别,是否独生子这些外在变量并不会影响亲子同伴依恋的质量,可能更多地跟依恋双方的人格特征、相处模式等有关联。
同时本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对学生的依恋质量有不同的影响,离异的母亲和高职生的依恋分数明显高于未离异的母亲和学生。相对父亲来说,这种影响却是相反的,即离异的父亲和高职生的依恋分数明显低于未离异的父亲和学生。
可以看出离异这一事件使得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却使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疏远。离异后,母亲的愧疚感和责任感更强,更会注重和孩子的关系维持。而父亲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或者新的家庭中,同时缺乏情感沟通的技巧,使得父子关系质量变得更糟。
3.2 高职生亲子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关系
对于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的关系,曾经有三种不同观点,互相消长说认为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呈负相关。相互独立说认为两者互不影响,毕竟家庭和同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相互促进说认为两者呈正相关,很明显本研究支持第三种说法。
根据内部工作模式理论,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石,孩子将会用亲子关系中学到的方式去应对日后新的关系。如果亲子之间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孩子将会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更受同伴的欢迎。
邹泓(2009)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安全型依恋学生的交往目标与友谊质量显著高于回避型与恐惧型学生[3]。徐君怡(2001)的研究表明,高安全同伴依恋关系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友谊概念发展[4],低安全同伴依恋关系学生在友谊概念上表现出负面的情绪反应。由此可知,亲子关系是否良好对儿童与同伴间的依恋关系将有很大的影响。
4 结论
性别、独生不会影响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但是离异对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有着不同的作用。小时候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个人日后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因素有重要的影響。
参考文献:
[1]VAN STRIEN T,FRIJTERS J E R,BERGERS G,et al.The Dutch 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DEBQ) for assessment of restrained,emotional,and external eating behavior[J].Int J Eat Disord,1986,5(2):295-315.
[2]王月琴,张宇,王青. 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 2017,38(2):219-223.
[3]邹泓. 中学生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社会交往目标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3:33-37.
[4]徐君怡.不同依附关系之国小六年级学童友谊概念之研究[D].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课题项目:高职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性心理的关系研究, 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MBXH17YB51)
(1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