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与自然的互动问题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促进城市与自然的不断互动,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化解城市与自然间的矛盾。这不仅需要借用古代建筑理论对城市和建筑进行规划和选址,同时还要运用仿生学原理,使自然与城市形成一个开放的巨系统,以及对自然资本进行投资,不断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本的存量。从而使城市与自然互动起来,达到相互的融合;使市民普遍安居乐业,幸福感增加。
   关键词:城市;自然;互动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2011)32-0086-03
  
   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等问题的不断提出,城市与自然的问题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一、城市与自然互动的提出
   城市与自然互动,实质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自然应形成有机的整体,两者不断地互动,最终使人与自然和协相处,这才是解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方法。正如生态学中讲的那样,持续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生态系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城市与自然整体上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两者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得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的相处,使得城市更富于活力,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而在2010年5月广州遭遇的暴雨和7月百余城市因暴雨发生的内涝[2],以及 2011年北京发生六次的暴雨使多处路段发生积水,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交通严重的受阻,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尽管很多,但实质上却表明了城市与自然的互动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城市建设的问题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显得“弱不禁风”。由此,解决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其良性互动成为了首要的事情。
   二、城市与自然的矛盾
   1.自然本体论走向人类本体论的迷失
   中国在商周时期就制订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建设措施,来指导城市的建设。古代城市的建设思想属于“自然本体论”,风水理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汉刘熙《释名》曰:“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古人曾经说过:“山水广大,出度量宽宏之人;山川狭窄,出胸襟狭隘之人;四山端正,水清净,出光明正大之人。”古人认为,生活的环境对人的生活、心情、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3]。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早期朴素生态观的影响,决定了古代城市建设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在大自然面前是处于劣势的,所以人要顺应自然。
   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人类尝到了征服自然的甜头,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潮迅速兴起。房屋,耕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片的树林被砍伐,河道被侵占,对于自然资源人类一点都没有手下留情,与此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也是一次强过一次,这促使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城市与自然应是有机整体的思想开始被唤醒。对我国而言,城市的空前繁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混杂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浮躁,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现在的大都市和城市群很多都建在不宜筑城建宅的地方,不仅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江沿海地带, 甚至在江海会合处,而且许多新兴城镇也在地势低洼之处拔地而起。这就包含了自然对其报复的隐忧,一旦洪水、海啸、暴雨等自然灾害到来,首先就是这些城镇会遭受冲击,人民生命和财产会受到损害。虽然人类本体论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中仍处于主流,但也开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城市建设理论,如“生态城市”[4]“山水城市”[5]的提出。这些构想虽然已经频频出现,但无论从理论的完善程度,还是从实际的操作,并没有完全走向城市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的理论核心。因此说,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理论仍迷失在人类本体论中。
   2.个体走向整体的不足
   我国13亿人口聚居创造了许多“大都市”、“城镇密集区”、“城市群”[6]。在前些年,大约每年有2 000万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这理应迫使我国的城市建设理论视野从个体城市转向整体区域。但是,因为条块分割等多种因素,目前对于区域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和对整体的引导基本没有在城市的建设理论体系中体现出来,尤其是实践的行动计划几乎没有在相应的职能部门中体现出来。协调自然和城市之间关系问题往往就靠少数规划单位的专题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仅仅是包含在庞杂的规划成果之中。例如,目前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新修建的排水管网,一般是将雨水和污水分流。而老城区的排水管网大多数是雨水和污水合流,排水的管径小,并且人口的不断增加,使老城区的服务性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不断加大,原有的管网同时还承载着污水的排放,已处于了满负荷的排放状态,一旦遭遇暴雨或持续时间稍长的中雨,管网就无力承载了。还有些老城区的排水管道是根据当时的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来考虑排放量的。但随着旧城区的改造,环境的改变,使原主干管应能承载的输送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即配套建设了很多接入主干管的排水支管,而主干管仍旧是20世纪70—80年代甚至是50—60年代修建的排水管道,一旦遭遇大到暴雨,排水未形成系统的地段即被积水所困[7]。
   3.从量走向质的乏力
   从对城市建设关注的外在表现来看,我国已经逐渐重视城市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但是各种建设行为缺乏正确建设的理论指引。近年打着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等旗号下,“大树进城”、“城市化妆”等建设行为屡屡出现。虽然这类建设行为初衷良好,但问题的关键是用大量的生态建设行为(量)代替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水平(质)的提高。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整洁、漂亮,小街就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我国大部分城市一般为“1—2年一遇” (1年一遇是指每小时排雨达到36毫米)标准,重要地区为“3—5年一遇”标准。而在实际施工时,多数城市一般取标准的下限。北京最常用的设计标准是1年一遇,有些偏远地方甚至达不到1年一遇,天安门才是10年一遇的标准。降雨一旦超过标准,路面就会积水,从而引发城市内涝。国外的城市排水标准普遍较高,美国纽约是“10—15年一遇”标准,日本东京是“5—10年一遇”标准,并在1970年专门颁布了《下水道法》,对技术指标和排水能力均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法国巴黎对下水道排水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实时监控体系;甚至是地处沙漠的沙特,对排水系统的设计也达到了特大暴雨标准。城市的防洪能力应与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然而,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亮化工程等,将时间、资金、精力用在出GDP的项目上。将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到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顾此失彼,忽视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8]。城市的建设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给城市的安全带来更多的保障,让市民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不是只做大量的表面文章,对于实质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这样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化解。
   三、使城市与自然交融
   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劳动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纽带。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变中,产生了会劳动的人,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同时自然界也因人的活动而发生着改变,从天然自然转向人化自然。正是由于人有意识的劳动,才把这种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人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性活动能力的主体,但也要清楚地明白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自然规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所以说,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首先,运用古代建筑理论对城市和建筑进行规划和选址。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会有利于城市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会有效的防灾减灾。我国古代城市的建筑设计是有一些历史局限性,但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众多考古资料证明,古代建筑理论的重点就是重视人的居住环境。“环境选择”的倾向,主要表现有:靠近水源,便于生活、农业用水;位于河流交汇处,便于交通;处于河流阶地上,有肥沃的耕作土壤,并能避免洪水侵袭。墓地要在居民区以外,择高而建,忌在低凹处、易受洪灾、不易防御、不通风、易污染、易高温的地方建房。所以说古代建筑理论追求的是自然的情怀,提倡“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要求建筑物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主张整个环境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机结合[3]。总之,其目标是面向自然的,也是面向整体的。古代建筑理论对于建筑选址模式的论述,其本质就是对自然环境进行审慎周密的考察,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更适于人类的居住环境,使城市因为融入了自然而更美丽。
   其次,运用仿生学原理,模仿自然界的食物链和循环模式,使自然与城市形成一个开放的巨系统。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是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性的科学。简言之,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9]。蝙蝠拥有回声定位的技能,即使在黑暗中、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同样不会碰到障碍物,就此原理人类展开研究,从而发明了雷达。在高达42℃的撒哈拉沙漠上,白蚁能够正常的生活,于是人类通过研究蚁穴的构造,建造了津巴布韦的自然降温建筑[10]。有人说自然界,生物的进化史就是一部解决困难化解危机的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向绿叶学习如何制造能源,向贝壳学习如何制造材料,向森林学习如何管理群体,向自然学习如何自我修复,如何系统的看待问题。例如,对于内涝问题可利用仿生学原理对城市的新开发区或旧城改建区进行规划设计时,在建筑物周围适当设置高位花坛和下凹式绿地。高位花坛可以对初期的雨水净化,提高后续渗透系统的安全性。而下凹式绿地对降雨的拦蓄率很高,蓄渗效果明显,减峰效果突出。如果城市能更多地像自然界一样工作,人类也就更多地接近生存之道。
   最后,向自然资本投资,不断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本的存量[11]。自然资本是资本的第四种形式,由自然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构成。 只有向自然资本投资,才能使生物圈生产出更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生态系统的服务,朝着使城市范围免遭巨大破坏的方向努力。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主要是控制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强度,把土地主要归结到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属性,忽视了土地的自然属性,使自然资源频频被侵占。城市内的水面减少,大量的建筑建建在原有的绿地和水域上,降低了城市防洪调蓄能力,城市雨水得不到调蓄或滞留,导致排涝能力不足。并且湖泊、塘堰大多处于地势低洼处,是天然的雨水聚集地。而目前留存的湖泊和水体大多数被堵截或修建成游乐、休闲的景点,失去其调蓄功能。作为城市中留存的湖泊或水体,尤其是处于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段的湖泊,应将地面收集雨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就近排放湖泊水体,还其调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免遭内涝的侵害,市民才能更好的生活。
   城市问题是我们身边的问题,是民生问题,是与每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大问题。因此,使城市与自然互动起来,相互提升自身的活力,相互融合,才会使人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提高,才是真真切切的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1.
  [2] 周展.“百余城市内涝”并非全因天灾[EB/OL].人民网, 2010-07-10.
  [3] 丁文剑.现代建筑与古代风水[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91-92.
  [4] 杨立新,张新宇.论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4).
  [5] 鲍世行,顾孟潮. 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7.
  [6]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1999,(1).
  [7] 朱明安,李颖.城市积水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4).
  [8] 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灾难[EB/OL]. 光明网, 2010-10-11.
  [9] 孙毅.仿生学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
  [10] 不用空调的恒温建筑[EB/OL]. 中国广播网, 2009-11-05.
  [11] 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505.[责任编辑 王 莉]
其他文献
构建绿色图书馆是构建和谐校园与服务科研的必然要求,绿色图书馆的构建和绿色服务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为适应绿色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员工应在图书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是支持向量机(SVM)的一种扩展,其算法简练,计算速度快;利用LS-SVM进行特征提取,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入样本维数,缩减模型的运算时间,同时LS-SVM又具有优越的非线性回归能力;为实现氧化铝高压溶出过程中苛性比值在线测量,建立了一种基于LS-SVM的软测量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实际生产;工业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范化能力,能满足在线检测、实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复杂系统工程。系统建设发展到目前阶段,研究探讨对系统的协调组织、加强管理和科学决策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区分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种类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4例血培养阳性(单一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积极地采取了许多措施。通过对几种评价均等化的方法的总结,指出了其中的不足,然后采取了一种综合
根据某型冲压空气涡轮的试验要求,并结合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测控技术,设计了采用PID闭环控制的寿命考核试验器测控系统,开发的应用软件满足试验技术指标、测控精度高、操作维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