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祛黄”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初衷,为官场辟谣
  
  在创作《抹黄》之前,砚清曾在某媒体任职。一次,他编发了一篇报道女贪官生活糜烂的稿子,没想到却引起官司,女贪官称媒体“抹黄”了她,最终还打赢了这场官司。砚清很不服气,萌发了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愿望,书名就叫《抹黄》,为媒体正名。
  在构思过程中,他去拜访一位老领导,老领导得知他创作《抹黄》的初衷后,感叹道:“如今,抹黄真是无处不在啊!”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官员有性功能障碍,机关里却风传他玩弄女性,他拿出医生的诊断书贴在办公楼里也平息不了风波,谣言反而越传越猛。原因有二:一是诊断书真假难辩,让医生做个假证明还不容易;二是性无能也可以玩弄女性,古代太监还可以妻妾成群呢!他真是百口难辩,只得提前退居二线,谣言这才有所减弱。
  听了这个故事,砚清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怀疑,诊断书确实可以做假,性无能确实可以玩弄女性,现代性学表明,性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老领导看出他的疑惑,让他去找一个知道内情的医生。经医生证实,该官员确实不能行男女之事,因为他是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他本可以继续怀疑下去,这个医生是不是被那个官员买通了,帮着“色官”做假?可是,当这个念头袭上心头时,他心里产生了莫大的悲哀。他想到近年来发生的处女卖淫案中,处女因为有那层膜,最终还能证个清白。可官员呢?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社会心理机制下,在“无官不贪,无官不色”的社会假想语境下,谁要给谁抹那么一下,那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沿着这个思路,他进一步去做社会调查,大量走访机关、团体,发现在职官员中的抹黄的确很严重,几乎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哪个单位都有对单位领导关于男男女女的传闻,绝对不亚于明星的绯闻。明星的绯闻多半是自己造的,目的是博取上位,就怕人不传播,而官员的绯闻却是被人编造的,捕风捉影,小众传播,谁也不用对谣言负责。当事人却遭殃了,轻则败家,重则败业。抹黄,成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就像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先生在《抹黄》一书的评论中指出的:“能在官场上站得住的,一定是人中精华,而在官场上倒下去的,未必是人渣。”他为曾经的本位主义而汗颜。他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被抹黄的贪官不起诉媒体——连在职的官员都无可奈何,何况是已成阶下囚的他们。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缺乏权利保护观念,一个人若犯了错误或是成为阶下囚,其他人就可以把他打翻在地,并且踏上一脚,至于他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就不重要了。一些媒体也不免受这种思想流弊的影响,报道贪官生活糜烂的文章往往就经不起生活真实的拷问,甚至认为与贪官祸害人民的事相比,这点“黑色幽默”算得了什么。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这必然导致反腐的庸俗化。
  有了这种认识后,砚清改变了写作初衷,决定由替媒体说话,声讨“性贿赂”转为辩证地看待此问题,替善良者辟谣,为正义者摇旗助威。
  
  不掉“官袋子”,不掉“婚袋子”
  
  真要动手这样写作时,他又陷入了苦恼。身为媒体工作者,却跳出来揭媒体的短,同行们会怎么看待他?很多贪官生活腐化,有目共睹,新闻媒体如何行使监督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真黄还是抹黄,谁能说得清?立意虽好,可写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啊!但要他放弃显然不可能。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终于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跳出是非,直指人心。
  近年来,官场抹黄愈演愈烈,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贪官大搞权色交易,贪官与绯闻如影随行,败坏了党风廉政建设,败坏了官员阶层的形象,形成了不利于官员的社会语境,这是抹黄产生的社会根源。另一方面,抹黄是人性的弱点。按照现代传播学理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最容易传播,所以抹黄言论最容易传播,否则,就算我想抹你,没人跟随,也难以形成气候,也难以成为投枪和匕首,这是抹黄产生的人性根源。
  分析清楚了这两大根源,砚清决定立足于人性根源,写人性的这一弱点,这就不仅仅是写官场,写婚姻,而是写人,以人为剖析对象。
  纵观当今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主要是官场小说和婚恋小说,官场小说的官员人物形象概念化,他们所代表的不是人的形象,而是各自阶层和利益团体的形象,是职位人,不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而文学恰恰是人学,对官员来说,做官是一时,做人是一生,他们身上除了有某一个阶层的烙印外,更多的还是人的烙印。砚清决定另辟蹊径,不因循当下流行的官场小说写法。再者,目前的婚恋题材大多是为了写婚姻而写婚姻,很少把婚姻与大事件联系起来,而人是一个政治、经济的综合体,是不可能脱离大事件的干扰而独自风花雪月的。
  有了这些想法后,他脑海里就产生了新的创作基调:从家庭视角、平民立场透视官场,不掉“官袋子”,不掉“婚袋子”,写官场不为官场,写婚姻不为婚姻,目的直指人心,表现人性的弱点,从而反思近年来一呼百应愈演愈烈的官场抹黄现象。
  
  抹黄无处不在
  
  许多人读完故事梗概,觉得文中公安局长詹发权与“重庆打黑”中暴露出的黑社会保护伞公安局副局长文强有些相似。最后都是借助外地警力来破了本地的案子。砚清说,这可真是巧合,《抹黄》的初稿完成时,“重庆打黑”还没对外报道呢。这说明他写的是人,是活生生的人,他的笔触已经深入到现实生活,而不是公式化的人,概念化的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评论家白烨先生看完书稿后评论道:“这部以‘抹黄’的阴招为主线的小说,看起来是表现官场歹人的龌龊与下作,官场生态的倾斜与失衡,但当一身正气的佟大伟、年轻有为的蓝红玉相继因之殉命之后,这一暗潮汹涌、诛锄异己的官场争斗就显露出了它草菅人命、狰狞无比的本来面目,让人人胆寒,令人震惊,激人奋起,引人反思。”
  2010年5月,《抹黄》出版,中国作家网、新華网、中国网等权威网站都以“《抹黄》再掀官场小说阅读高潮”为题,进行了报道。
  抹黄,表现的是人性的弱点。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抹黄,每一个人又都可能抹黄别人。湖北省某省直机关一位女干部看完此书后,通过朋友找到砚清,向他倾诉自己的苦恼。她在升职过程中也遭遇到蓝红玉似的抹黄,痛不欲生,夫妻关系十分紧张。看完此书后,她明白了,抹黄是人性的弱点,抹黄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但是,对自己抹黄最厉害、伤害最深的人却是丈夫。她把此书推荐给家人和朋友阅读,家人和朋友也深受启发,对她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她泪流满面地对砚清说:“《抹黄》现在成了我解脱自己的工具,这本书要是早点推出就好了,我就不会受那么多痛苦了!”
  砚清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抹黄就像吃饭一样平常。人与人之间的常用见面语是‘你吃饭没有’,随着的发达、网络、通讯业的发达,抹黄也会越来越容易,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见面语会是‘你今天被抹黄了吗?”绯闻是平凡生活的兴奋剂,调节所有人的神经。抹黄无处不在。我们茶余饭后的一番噱谈,也许正在谋杀某一个人……”
其他文献
小区里有一位退休的司机,自称“成功人士”.大家常常感到奇怪:此人何来成功?老人自豪地说,他在几十年的司机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安全行车的记录。为了修身养性,克服急躁,他几十年如一
对于地球而言,没有阳光,就没有了光明,没有了色彩,没有了生命。  对于人来说,没有相互欣赏,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鼓励,没有了进步。  欣赏,是进入心灵的阳光,是融化坚冰的暖流,是沟通人与人关系的桥梁,也是做人的必修课。  学习欣赏,必须打开心灵的窗户;学会欣赏,首先要学会尊重。想要每一天的生活、工作和情感,都在幸福、快乐、愉悦中度过,就必须让欣赏的阳光进入心灵,善待生活、工作和他人……  欣赏,是
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以民营企业为核心,以"一镇一品"为特征的企业集群现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民营企业尤其
不起眼的“蚁穴”在德国,令一批又一批政治家黯然落马、结束政治生涯的不是滥用职权、收受贿赂、权色交易等耸人听闻的巨大丑闻,而是一张薄薄的工资对账单。
左向移位结构又称前置法,是指将句中的某一成分移至句首,而原来的位置则由一代名词来标记的句法结构。左向移位结构有典型的结构和特定的语篇功能。从认知角度看,左向移位结
荀子曰:“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取得局部执政地位后,为了“求可节”,曾经毫不留情地向干部队伍挥刀刮骨去毒,以严刑峻法遏制腐败变质分子的贪婪私欲,在历时两年零八个月的反腐肃贪斗争中,查处大案要案25起,处决大小贪官13人。在这场反腐斗争中,涌现出了“苏区反腐三杰”。    何叔衡:大开杀戒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
中国总工会日前要求,各级工会要力争到2012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对未建工会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努力提高覆盖比例。  近阶段在中国内地多处爆发工厂停工事件后,政府此项举措的用意非常清楚,即试图通过强化工会组织在劳资协商当中的核心地位,将各地不断蔓延的停工事件约束在体制范围内,由此既能化解社会风险和政府压力,又有助于重振工会在工人当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