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叙事生涯辅导在现代生涯规划理论中的影响日益增大。本文回顾了叙事生涯辅导的发展状况,探讨了高校应用叙事生涯辅导的过程和技术等问题,这对于改进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叙事辅导技术 大学生生涯辅导 应用
1.引言
许多青年学子在进入大学学习时,发现缺乏自我认知,难以形成明确的生涯及职业发展方向,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感到困难。由叙事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叙事生涯辅导技术,因其以当事人为中心、对过去经历的建构性解释等特点开启了生涯辅导的新篇章。从叙事辅导的工作坊到个体生涯辅导,叙事生涯辅导技术在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可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2.叙事生涯辅导的概念和内涵
叙事生涯辅导是以叙事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涯辅导技术,是叙事心理学应用的一个主要范围。人们的生活故事是叙事生涯辅导的载体。叙事生涯辅导主要是通过引导当事人进行故事叙说,对当事人的叙说内容进行分析,可反映出故事叙说者本身的生涯重要课题,以帮助当事人明确生涯目标。
叙事生涯辅导的核心内容是“自我”,叙事生涯辅导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的创造历程。叙事生涯辅导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辅导者的态度和当事人的态度互动的过程,反映世界观的变化过程。“通过语言、象征等,重新梳理个人经验,使个人追求意义的精神冲动冲决固定观念的束缚,开放心态,探索新的生活道路,自我通过叙事完整起来”。[1]
3.叙事生涯辅导的技术要点和流程
3.1叙事生涯辅导技术特点
以往的生涯辅导技术强调生活故事的结构,却不重视故事的内容。高校里的生涯未定向学生往往陷入问题故事之中,产生焦虑和迷茫,容易把自身定位成消极角色。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把问题作为外在的东西加以体验,并寻找生活故事中的精彩之点,从而放弃对原有消极角色的认同。在建构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大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他人的故事而获得启发,获得积极力量的支持。以叙说自己的故事(表达)、书写和听读他人的故事作为手段的心理治疗,就构成了故事治疗、写作治疗和阅读治疗。尽管这些手段开始于医疗情境而在英文表达中更多以“治疗”名目出现,但它们运用于教育情境中便成为辅导手段[2]。
3.2叙事生涯辅导技术过程
叙事生涯辅导秉承了叙事心理治疗的工作流程,经过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技术和策略性原则。金树人教授归纳的大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叙事生涯辅导的过程[3]
3.2.1例外性事件
人们受到社会论述、传统文化中负向力量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固定化的模式即主导故事,用问题的叙事诠释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问题内化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在面临生涯发展困境时,有一些主导故事影响大学生,形成各种非理性信念。高校辅导员需要在支配大学生具有支配性的主导故事中找到可以替代的故事,即新的、积极体验的、独特的变化。
3.2.2解构和问题外化
“问题与人的分离”指的是问题与人的关系不应该是拥有或者从属,问题不是人的一部分,而是一种独立的存在[4]。高校辅导员首先要解构那些宰制了大学生生活的主流叙事,去解问题叙事的主题、人物和情节,协助大学生看到新的故事讲述方式的可能性,并让大学生洞察到故事背后的权利机制。叙事辅导的一个解放性意义在于经由询问问题的背景及背景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充分展现主流话语的压制性作用。
3.2.3正向的故事
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将问题和人剥离,并发现主导叙事之外的新的故事,然后可以协助大学生建构和丰富一个不同的、更具积极意义的新的叙事,即正向的故事。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科尔斯认为:“每个个案背后,都有一个生活故事。每个标签背后,都站着一个有着独一无二记忆和生长环境的人……鼓励她讲述她的故事……这种方法更人性化,也更有效[5]。”
4.个案分析
叙事生涯辅导可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而使研究能够揭示出一般的规律或独特的意义。
4.1生涯叙事摘要
小北(化名)是某高校民办学院大四学生,年龄24岁,比同班快要毕业的同学大两岁。小北两个眼睛无神,散发出一种无力感。无所谓的表情和低头闷声不语是辅导员刚见到小北的印象。小北的成绩在退学试读的边缘。班级同学也反映小北经常旷课,和同学鲜有交流,整个人状态都很松散。
小北在回顾个人成长历程时说:“我的生活基本上是依靠父母安排的,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什么让我选的。我现在穿的衣服都是我妈给我买好的。”因为高考成绩没有达到省控线,就只能上三本。小北说:“我不想上大学是我爸非让我上,专业也是他帮我选的。进了大学以后,我发现本专业并不是想象的偏管理的课程,很难学,一看到力学什么的,我头都大了!高中的时候,物理本来就是我的弱项,这个专业我一点都不想学。”问及父母与小北的关系,小北说:“我和他们聊得很少,我的爱好和想法,他们也不关心。我爸对我的要求不切实际,还要求我考研,我专业都学不进去,还考研呢!根本没办法和他们说。”
小北说:“我现在对将来没什么想法,家里人也不会管我有什么想法,我的想法也没有用,能混一天是一天吧!”谈到心痛的地方,小北难以压抑自己的感受,泪流满面。
4.2叙事生涯辅导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在该阶段所将面临的难题,个体若能克服该阶段的核心冲突,即可获得顺利的发展,否则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青少年期是第五阶段,发展顺利则形成角色同一性,如果发展困难则陷入角色混乱,这时“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6]。
可以看出,主导小北的生涯故事是自己的生活无法选择,现状表现是厌学、逃避,而其本质上是选择能力和责任的丧失。在成长阶段中,小北的父母采用代替小北做决定的方式来保证小北选择的“正确性”,而同时则不断弱化了小北的选择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一方面让孩子在众多信息面前学会选择,另一方面就是形成孩子对事情的负责态度。虽然让孩子学会做选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否则就形成了孩子归罪于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只会逃避。
辅导员帮助小北来分析“无法选择”这个旧故事的核心内容,让小北认识到无法选择不是固化在他身上的个性,而是家庭环境影响的结果。如果以前因为年龄尚小不知道怎么选择,现在已经成人可以学会自我选择,从而把问题外化。
考虑到小北和父母的关系是小北生涯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征询了小北意见之后,辅导员和小北的父亲做了交流,请小北的父亲放下成见,重新接纳小北,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值加在小北的身上,让小北慢慢重建自信。在辅导员的建议下,小北的父亲和小北就过去的一些做法开诚布公地交流,表达了希望小北能够完成学业的愿望。
小北受旧故事的影响难以把握现在。生涯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恶劣旧故事的根基,并促动小北珍视现在面向未来做出承诺,成为小北新故事的开始。
5.结语
就像麦克亚当斯(1993)指出:“我们并不是在叙事中‘发现’自我,而是在叙事中‘创造’自我。”一方面,叙事生涯辅导强调语言、情境对于自我建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强调以时间为主线串起个体生命中各种特定情境下看似杂乱无章的事件,就构成了个体完整的生命叙事。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本人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自己故事的讲述者和编写者。
作为大学生生涯故事的听众、新的故事的协商者或者新的故事的共同建构者,辅导员通过对话和倾听帮助大学生建立了正向的故事,是大学生生涯故事发生变化的重要见证人。因为家庭对于大学生生涯信念的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根据大学生生涯未定向情况,辅导员有必要依靠大学生的家长共同来见证,给予大学生更多积极和正向的反馈。
在共情和同感的基础上,叙事生涯辅导还可以通借助仪式、庆祝及电子邮件等工具,帮助辅导员和大学生多样化进行叙事辅导。
参考文献:
[1]尤娜,杨广学.试论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4,(4).
[2]施铁如.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J].教育导刊,2006.1月号上半月。
[3]金树人.生涯辅导与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202.
[4]何雪松.叙事治疗: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爱尔兰]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7.5:69.
[6][美]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37-4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 叙事辅导技术 大学生生涯辅导 应用
1.引言
许多青年学子在进入大学学习时,发现缺乏自我认知,难以形成明确的生涯及职业发展方向,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感到困难。由叙事心理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叙事生涯辅导技术,因其以当事人为中心、对过去经历的建构性解释等特点开启了生涯辅导的新篇章。从叙事辅导的工作坊到个体生涯辅导,叙事生涯辅导技术在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可以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2.叙事生涯辅导的概念和内涵
叙事生涯辅导是以叙事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涯辅导技术,是叙事心理学应用的一个主要范围。人们的生活故事是叙事生涯辅导的载体。叙事生涯辅导主要是通过引导当事人进行故事叙说,对当事人的叙说内容进行分析,可反映出故事叙说者本身的生涯重要课题,以帮助当事人明确生涯目标。
叙事生涯辅导的核心内容是“自我”,叙事生涯辅导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的创造历程。叙事生涯辅导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辅导者的态度和当事人的态度互动的过程,反映世界观的变化过程。“通过语言、象征等,重新梳理个人经验,使个人追求意义的精神冲动冲决固定观念的束缚,开放心态,探索新的生活道路,自我通过叙事完整起来”。[1]
3.叙事生涯辅导的技术要点和流程
3.1叙事生涯辅导技术特点
以往的生涯辅导技术强调生活故事的结构,却不重视故事的内容。高校里的生涯未定向学生往往陷入问题故事之中,产生焦虑和迷茫,容易把自身定位成消极角色。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把问题作为外在的东西加以体验,并寻找生活故事中的精彩之点,从而放弃对原有消极角色的认同。在建构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大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他人的故事而获得启发,获得积极力量的支持。以叙说自己的故事(表达)、书写和听读他人的故事作为手段的心理治疗,就构成了故事治疗、写作治疗和阅读治疗。尽管这些手段开始于医疗情境而在英文表达中更多以“治疗”名目出现,但它们运用于教育情境中便成为辅导手段[2]。
3.2叙事生涯辅导技术过程
叙事生涯辅导秉承了叙事心理治疗的工作流程,经过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技术和策略性原则。金树人教授归纳的大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叙事生涯辅导的过程[3]
3.2.1例外性事件
人们受到社会论述、传统文化中负向力量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固定化的模式即主导故事,用问题的叙事诠释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问题内化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在面临生涯发展困境时,有一些主导故事影响大学生,形成各种非理性信念。高校辅导员需要在支配大学生具有支配性的主导故事中找到可以替代的故事,即新的、积极体验的、独特的变化。
3.2.2解构和问题外化
“问题与人的分离”指的是问题与人的关系不应该是拥有或者从属,问题不是人的一部分,而是一种独立的存在[4]。高校辅导员首先要解构那些宰制了大学生生活的主流叙事,去解问题叙事的主题、人物和情节,协助大学生看到新的故事讲述方式的可能性,并让大学生洞察到故事背后的权利机制。叙事辅导的一个解放性意义在于经由询问问题的背景及背景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充分展现主流话语的压制性作用。
3.2.3正向的故事
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将问题和人剥离,并发现主导叙事之外的新的故事,然后可以协助大学生建构和丰富一个不同的、更具积极意义的新的叙事,即正向的故事。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科尔斯认为:“每个个案背后,都有一个生活故事。每个标签背后,都站着一个有着独一无二记忆和生长环境的人……鼓励她讲述她的故事……这种方法更人性化,也更有效[5]。”
4.个案分析
叙事生涯辅导可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而使研究能够揭示出一般的规律或独特的意义。
4.1生涯叙事摘要
小北(化名)是某高校民办学院大四学生,年龄24岁,比同班快要毕业的同学大两岁。小北两个眼睛无神,散发出一种无力感。无所谓的表情和低头闷声不语是辅导员刚见到小北的印象。小北的成绩在退学试读的边缘。班级同学也反映小北经常旷课,和同学鲜有交流,整个人状态都很松散。
小北在回顾个人成长历程时说:“我的生活基本上是依靠父母安排的,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什么让我选的。我现在穿的衣服都是我妈给我买好的。”因为高考成绩没有达到省控线,就只能上三本。小北说:“我不想上大学是我爸非让我上,专业也是他帮我选的。进了大学以后,我发现本专业并不是想象的偏管理的课程,很难学,一看到力学什么的,我头都大了!高中的时候,物理本来就是我的弱项,这个专业我一点都不想学。”问及父母与小北的关系,小北说:“我和他们聊得很少,我的爱好和想法,他们也不关心。我爸对我的要求不切实际,还要求我考研,我专业都学不进去,还考研呢!根本没办法和他们说。”
小北说:“我现在对将来没什么想法,家里人也不会管我有什么想法,我的想法也没有用,能混一天是一天吧!”谈到心痛的地方,小北难以压抑自己的感受,泪流满面。
4.2叙事生涯辅导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在该阶段所将面临的难题,个体若能克服该阶段的核心冲突,即可获得顺利的发展,否则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青少年期是第五阶段,发展顺利则形成角色同一性,如果发展困难则陷入角色混乱,这时“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6]。
可以看出,主导小北的生涯故事是自己的生活无法选择,现状表现是厌学、逃避,而其本质上是选择能力和责任的丧失。在成长阶段中,小北的父母采用代替小北做决定的方式来保证小北选择的“正确性”,而同时则不断弱化了小北的选择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孩子做决定的能力,一方面让孩子在众多信息面前学会选择,另一方面就是形成孩子对事情的负责态度。虽然让孩子学会做选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否则就形成了孩子归罪于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只会逃避。
辅导员帮助小北来分析“无法选择”这个旧故事的核心内容,让小北认识到无法选择不是固化在他身上的个性,而是家庭环境影响的结果。如果以前因为年龄尚小不知道怎么选择,现在已经成人可以学会自我选择,从而把问题外化。
考虑到小北和父母的关系是小北生涯态度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征询了小北意见之后,辅导员和小北的父亲做了交流,请小北的父亲放下成见,重新接纳小北,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值加在小北的身上,让小北慢慢重建自信。在辅导员的建议下,小北的父亲和小北就过去的一些做法开诚布公地交流,表达了希望小北能够完成学业的愿望。
小北受旧故事的影响难以把握现在。生涯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恶劣旧故事的根基,并促动小北珍视现在面向未来做出承诺,成为小北新故事的开始。
5.结语
就像麦克亚当斯(1993)指出:“我们并不是在叙事中‘发现’自我,而是在叙事中‘创造’自我。”一方面,叙事生涯辅导强调语言、情境对于自我建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强调以时间为主线串起个体生命中各种特定情境下看似杂乱无章的事件,就构成了个体完整的生命叙事。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本人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自己故事的讲述者和编写者。
作为大学生生涯故事的听众、新的故事的协商者或者新的故事的共同建构者,辅导员通过对话和倾听帮助大学生建立了正向的故事,是大学生生涯故事发生变化的重要见证人。因为家庭对于大学生生涯信念的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根据大学生生涯未定向情况,辅导员有必要依靠大学生的家长共同来见证,给予大学生更多积极和正向的反馈。
在共情和同感的基础上,叙事生涯辅导还可以通借助仪式、庆祝及电子邮件等工具,帮助辅导员和大学生多样化进行叙事辅导。
参考文献:
[1]尤娜,杨广学.试论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4,(4).
[2]施铁如.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J].教育导刊,2006.1月号上半月。
[3]金树人.生涯辅导与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202.
[4]何雪松.叙事治疗: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爱尔兰]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7.5:69.
[6][美]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37-4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