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双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生物学在中学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根据在国际学校中学生物双语教学中的经历,分析了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限制因素,包括生物学科特点、学生知识结构、师资综合素养、双语教材资源等。我国的双语教学体系尚未成熟,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队伍建设、功能定位、制度保障、教材优化出发,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生物 双语教学 限制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011-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并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更多的人希望通过在国外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多数中国学生选择留学英国、美国等国家。为了使学生顺利通过出国考试并适应国外的生活,国内发达地区兴办国际学校,引入国外的原版课程,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是当今国际上通用的教育术语。明确双语教育的含义是研究双语教育的前提。国际上的教育学者对双语教育含义的界定持有不同的意见。《朗文应用语言辞学词典》给出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with equal competence”[1]。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斌华教授认为,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是“学校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英语(外语)教授学科知识”[2]。加拿大著名的双语教育学者麦凯和西班牙著名双语教育学者西格恩在《双语教育概论》这本书中对“双语教育”作出解释:“将教育系统中存在两种教学媒介语,并且其中一种语言不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3]。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国际学校在中学阶段开设生物双语课程,可以更早与国际教育接轨。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目前还存在很多限制因素,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生物学科特点的限制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内容体系庞杂,同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开展。在生物理论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是生物专业词汇,学生为了在生物考试中获得A或者A ,必须熟记生物专业词汇。英语中的许多生物专业词汇来源于拉丁文,学生在识记专业词汇的过程中普遍感觉十分困难。一方面,生物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定义、概念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并记忆。在数学、物理等理科中,学生只要充分理解公式的意义和作用,无论题型怎样千变万化,学生都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但生物学科不同于数学和物理等理科课程,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定义、概念及结构,才可能在生物考试中获得满意的分数。另一方面,生物是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在生物试卷的简答题或论述题中,会出现许多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比如,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人在连续奔跑后为什么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与这道题相关的知识点是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没有被消化的乳酸导致肌肉酸痛。在回答这道题时,不仅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描述乳酸产生的过程,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写作和表达能力,可以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对学生无疑是一个挑战。
二、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生物知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开展。国内学生接受双语教育的时间不同,将会导致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国内的国际学校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针对儿童的双语幼儿园及小学,幼儿教师使用汉语及少量英语教授幼儿知识;第二种是针对初中生的国际学校;第三种是针对高中生的国际学校。接受双语教育较早的学生对语言的熟练掌握程度明显好于接受双语教育较晚的学生,究其原因,是因为语言的学习要通過日常的积累才能取得进步,学生要想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充足的时间是必要的。
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积累,对于生物双语教学活动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越多,生物教学进度就会相对越快。在国内,生物不以一门单独的学科出现在小学课程,而是与物理、科学综合在一起形成科学课程。在很多小学里,科学课程的教师为退休的语文或数学教师,他们不熟悉科学课程,而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及喜好教授科学课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直到初中阶段生物才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但由于生物课程只在初一、初二阶段开设,并且生物不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因此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对生物课程不够重视,有的中考必考科目老师甚至占用生物课堂。生物成为高考中理科必考科目后,家长、学生和老师才开始重视生物这一学科。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严重不足,当学生接触国际学校的生物课程时,经常感到学习吃力,很容易一点点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三、师资综合素养的限制
国内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沉浸式双语教学,当学生走进校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语言都是英语,这种模式只在少数国际学校中得以使用;另一种是维持式双语教学,允许学生将汉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以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占整个课堂的50%—90%,大多数国内的国际学校使用这种教学模式。[4]
在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中,所有教师都被要求使用英语,这就表示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全英授课制的国际学校中,更倾向选择母语是英语的外籍教师和海归学者作为学校的任教教师,学校希望通过这些优秀教师流利、正确的发音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全英授课制的国际学校中,并非所有教师都是外籍教师或留学归来的学者,还有少部分教师是国内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教师大多担任助教。国际学校之所以招聘这些教师,是因为外籍教师的工资过高,影响学校的利润空间。在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中,对于教师英语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教师能正确读、写生物专业词汇,并能简单陈述生物的知识要点、概念即可。国内教师在这种国际学校中占有很大比例。教师在课堂中将重要的生物知识点用英语传授给学生,并用汉语解释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这些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或许熟悉生物知识,但英语语言水平一般;或许熟悉英语语言,但对生物知识很陌生。教师对生物知识和英语语言掌握的片面性,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5]比较国际学校的两种教学模式,前者的教学效果要远远优于后者,学生在全英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学习语言,形成英语的思维模式。 四、双语教材资源的限制
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材编写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教材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参考资料,而且是学生课前预习课程、课后复习课程的重要工具。国际学校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教材的内容全部使用英文撰写。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知识含量上,国外生物教材容纳的知识要多于国内生物教材。国内生物教材注重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教材直接告知学生知识点,忽视知识点的演绎和论证。国外的生物教材恰恰相反,存在着大量的实验案例以及演绎、论证的过程,主张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逻辑思维上,国内生物教材更加注重模块教学,严格规定知识的分布。如国内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修部分,教材发展轨迹是从微观到宏观。国外教材的难度要高于国内教材,如在国内高一生物教材第二章第四节中,学生只需掌握纤维素是多糖,纤维素是由若干个葡萄糖分子作为基本结构单元连接而成,但国外教材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以上知识,还要掌握葡萄糖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优质双语教材的缺乏,影响着双语教学的质量。[6]
五、结语
限制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探讨的生物学科特点、学生知识结构、师资综合素养、双语教材资源等仅仅是一部分。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限制因素有待进一步发现。学生对一个学科是否感兴趣,一方面取决于学科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个人魅力体现在生物知识的储备、教学方法的多样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等方面,教师想要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要持续不断地学习生物知识来充实自己,用自身的知识涵养去影响学生,而且要不断尝试改变教学方式,用多样和有趣的教学方法替代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7]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在萌芽和初级发展阶段,应尽快借鉴国外先进經验,从队伍建设、功能定位、制度保障、教材优化等方面出发,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Platt J,Webber H.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5:58-59.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5.
[3](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 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中译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4-45.
[4]陈财明.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8(1):115-117.
[5]孙刚,韩德复,房岩.提高生态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5):141-142.
[6]赵晓东.高中生物双语教学的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147-148.
[7]黄真池,曾富华.生物课堂双语教学之浅见[J].生物学杂志,2007,24(4):77-78.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中学生物 双语教学 限制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011-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并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更多的人希望通过在国外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多数中国学生选择留学英国、美国等国家。为了使学生顺利通过出国考试并适应国外的生活,国内发达地区兴办国际学校,引入国外的原版课程,采取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是当今国际上通用的教育术语。明确双语教育的含义是研究双语教育的前提。国际上的教育学者对双语教育含义的界定持有不同的意见。《朗文应用语言辞学词典》给出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with equal competence”[1]。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斌华教授认为,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是“学校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英语(外语)教授学科知识”[2]。加拿大著名的双语教育学者麦凯和西班牙著名双语教育学者西格恩在《双语教育概论》这本书中对“双语教育”作出解释:“将教育系统中存在两种教学媒介语,并且其中一种语言不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3]。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国际学校在中学阶段开设生物双语课程,可以更早与国际教育接轨。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目前还存在很多限制因素,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生物学科特点的限制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内容体系庞杂,同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开展。在生物理论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是生物专业词汇,学生为了在生物考试中获得A或者A ,必须熟记生物专业词汇。英语中的许多生物专业词汇来源于拉丁文,学生在识记专业词汇的过程中普遍感觉十分困难。一方面,生物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定义、概念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并记忆。在数学、物理等理科中,学生只要充分理解公式的意义和作用,无论题型怎样千变万化,学生都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但生物学科不同于数学和物理等理科课程,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定义、概念及结构,才可能在生物考试中获得满意的分数。另一方面,生物是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在生物试卷的简答题或论述题中,会出现许多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比如,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人在连续奔跑后为什么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与这道题相关的知识点是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没有被消化的乳酸导致肌肉酸痛。在回答这道题时,不仅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描述乳酸产生的过程,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写作和表达能力,可以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对学生无疑是一个挑战。
二、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生物知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开展。国内学生接受双语教育的时间不同,将会导致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国内的国际学校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针对儿童的双语幼儿园及小学,幼儿教师使用汉语及少量英语教授幼儿知识;第二种是针对初中生的国际学校;第三种是针对高中生的国际学校。接受双语教育较早的学生对语言的熟练掌握程度明显好于接受双语教育较晚的学生,究其原因,是因为语言的学习要通過日常的积累才能取得进步,学生要想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充足的时间是必要的。
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积累,对于生物双语教学活动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掌握的生物知识越多,生物教学进度就会相对越快。在国内,生物不以一门单独的学科出现在小学课程,而是与物理、科学综合在一起形成科学课程。在很多小学里,科学课程的教师为退休的语文或数学教师,他们不熟悉科学课程,而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及喜好教授科学课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直到初中阶段生物才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但由于生物课程只在初一、初二阶段开设,并且生物不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因此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对生物课程不够重视,有的中考必考科目老师甚至占用生物课堂。生物成为高考中理科必考科目后,家长、学生和老师才开始重视生物这一学科。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严重不足,当学生接触国际学校的生物课程时,经常感到学习吃力,很容易一点点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三、师资综合素养的限制
国内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沉浸式双语教学,当学生走进校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语言都是英语,这种模式只在少数国际学校中得以使用;另一种是维持式双语教学,允许学生将汉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以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占整个课堂的50%—90%,大多数国内的国际学校使用这种教学模式。[4]
在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中,所有教师都被要求使用英语,这就表示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全英授课制的国际学校中,更倾向选择母语是英语的外籍教师和海归学者作为学校的任教教师,学校希望通过这些优秀教师流利、正确的发音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全英授课制的国际学校中,并非所有教师都是外籍教师或留学归来的学者,还有少部分教师是国内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教师大多担任助教。国际学校之所以招聘这些教师,是因为外籍教师的工资过高,影响学校的利润空间。在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中,对于教师英语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教师能正确读、写生物专业词汇,并能简单陈述生物的知识要点、概念即可。国内教师在这种国际学校中占有很大比例。教师在课堂中将重要的生物知识点用英语传授给学生,并用汉语解释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这些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或许熟悉生物知识,但英语语言水平一般;或许熟悉英语语言,但对生物知识很陌生。教师对生物知识和英语语言掌握的片面性,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5]比较国际学校的两种教学模式,前者的教学效果要远远优于后者,学生在全英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学习语言,形成英语的思维模式。 四、双语教材资源的限制
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材编写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教材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参考资料,而且是学生课前预习课程、课后复习课程的重要工具。国际学校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教材的内容全部使用英文撰写。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知识含量上,国外生物教材容纳的知识要多于国内生物教材。国内生物教材注重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教材直接告知学生知识点,忽视知识点的演绎和论证。国外的生物教材恰恰相反,存在着大量的实验案例以及演绎、论证的过程,主张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逻辑思维上,国内生物教材更加注重模块教学,严格规定知识的分布。如国内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修部分,教材发展轨迹是从微观到宏观。国外教材的难度要高于国内教材,如在国内高一生物教材第二章第四节中,学生只需掌握纤维素是多糖,纤维素是由若干个葡萄糖分子作为基本结构单元连接而成,但国外教材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以上知识,还要掌握葡萄糖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优质双语教材的缺乏,影响着双语教学的质量。[6]
五、结语
限制中学生物双语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探讨的生物学科特点、学生知识结构、师资综合素养、双语教材资源等仅仅是一部分。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限制因素有待进一步发现。学生对一个学科是否感兴趣,一方面取决于学科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个人魅力体现在生物知识的储备、教学方法的多样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等方面,教师想要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要持续不断地学习生物知识来充实自己,用自身的知识涵养去影响学生,而且要不断尝试改变教学方式,用多样和有趣的教学方法替代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7]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在萌芽和初级发展阶段,应尽快借鉴国外先进經验,从队伍建设、功能定位、制度保障、教材优化等方面出发,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Platt J,Webber H.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5:58-59.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5.
[3](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 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中译本)[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4-45.
[4]陈财明.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8(1):115-117.
[5]孙刚,韩德复,房岩.提高生态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5):141-142.
[6]赵晓东.高中生物双语教学的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147-148.
[7]黄真池,曾富华.生物课堂双语教学之浅见[J].生物学杂志,2007,24(4):77-7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