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突发性环境事故而言,水污染事故最为突出,严重时会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正常生活。要想有效控制污染范围,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应该在较短时间内找出污染源头,那么就需要快速了解到污染物类型、浓度和污染特性。相关部门同时也需要重视并且做好配合工作,全面充分控制住污染并解决污染问题。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监测
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意义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中,可以迅速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类型,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污染的一般程度和基本范围,为后续的污染事故处理和控制提供强大的前期支持,对于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和后续的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后,应及时总结所涉及的应急监测结果。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具有一定污染风险的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相应的救援行动很难开展。因此,记录突发环境污染的监测结果,及时对突发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判断,加强应急处理效率,减少突发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威胁和财产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
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有着较大的区别。普通的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由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料等产生的,而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多种污染物长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的较为严重的爆发性事故。目前,我国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主要分成以下几类:第一,在油气或油田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溢油或气体泄漏所带来的海洋或大气污染;第二,一些化工企业所生产的含有剧毒的产品原料,突然泄露到大气当中,造成大气或水污染;第三,城市下水道管网出现破裂,大量的废水或其他污染水迅速涌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第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周边大范围的核污染,上述几个方面是基本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处理上述污染压力更大、难度更高,所以必须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3 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监测目标
关于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监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对事故进行定性。在事故发生的一定时间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污染物的基本情况和事故的类型做出准确地判断;其次,针对事故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及基本含量作出有效地检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大致划分几个不同的污染区域和污染事故边界;再次,在现场展开环境监测工作。可以携带一些便携式的仪器在着装安全的情况下,针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地区展开第一手数据资料的采集,从而判断事故的危害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范围以及浓度的确切情况;最后,从当前的事故特征来推断后续的事态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应急监测工作,例如采用化学比色法或红外光谱法针对污染物种进行及时地监测。
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应急监测工作的优化策略
4.1 建立相对健全的事故档案以及预警体系
在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污染物为化工产品或石油等高度污染或毒性的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的生物、生态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在一些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工厂或生产基地周围,提前建立配套的预警机制,配备一定数量的预警设备和预警人员,安装适当规格和数量的自动感应装置,一旦监测到突发性的污染,必须向有关部门及时发送预警信号,并及时启动相应的预警方案,护送周边人群及时撤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相应的事故档案,在档案内部记录不同区域所分布的危险品数量、种类和位置。在出现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以后,应及时制定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应急监测的范围和方向,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工作。
4.2 选择科学的应急检测设备
一般情况下,突发的环境污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人们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求建设的应急监测体系必须能够尽快反应,及时投入运转。根据历史经验看,建设的应急监测设备要具备操作简单、设备编写读取数据方便等特点。操作简单便捷,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应急监测人员及时携带设备,快速抵达现场开展相关工作,现场读取数据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对影响范围和污染物种类进行定位,并将有效信息及时反馈给应急处理中心,从而能更加迅速地开展各项工作,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所带来的生态剧变。
4.3 加强监测采样分析的精确程度
在污染物采样过程中应急监测的准确性与检测结果密切相关,所以广大工作人员必须要科学应对,到达现场以后首先判断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例如污染物的种类和当前污染的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定位采样,定位的地点要设立在敏感地区,例如居民区或水源等,这样才能反映出环境污染的最大影响范围。除此之外,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扩散,所以在监测过程中要采取多频次的方式进行检测,密切跟踪污染的扩散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在污染区域稳定以后,还要进行相应的后期跟踪,判断是否发生其他的二次污染。
4.4 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应急监测系统
为了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时效性,相对于常规环境监测工作来说,在应急监测部门普遍配备大量的分析仪器设备,但这些仪器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次数相对较少,同时维护和日常保养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可以组建区域性的应急监测网络,使不同地点的应急监测部门能够统一协调,共同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大,所以有必要建设区域性的应急监测网络,这将有助于一体化的应急污染防控工作。
4.5 规范化应急监测评价报告
从制定程序角度来讲,需要对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开展程序、监测评价报告制定程序进行明确规定,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应急监测工作质量与评价报告真实性的影响。例如明确自动预警程序、现场应急监测程序以及监测报告审核程序等。对于应急监测评价报告的形式,部分应急监测部门与人员在制定评价报告过程中,并没有对各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全面记录,且普遍存在缺乏补充环境治理与事故解决建议及措施的问题,导致应急监测评价报告缺乏实际的参考价值。
4.6 定期开展事故隐患调查工作
一些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与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设备运行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当地政府部门要督促辖区内的环境风险企业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检查环境风险源单位是否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是否开展评估,检查风险源单位是否对照环评及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防控措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是否达标排放等,并及时分析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态势和可能出现的原因,防患于未然,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预防体系,对于保障广大职工及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许多高污染企业一旦突然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往往会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并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所以广大环境工作人员要加强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跟踪污染的基本情况,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判断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广海军,张贺.浅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及应急监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3):40-41.
[2]汪玉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6):173+175.
[3]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0):102-104.
作者简介:邹建初,1971年出生,男,大专,助理工程師,主要从事科室现场监测室工作。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监测
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意义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中,可以迅速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类型,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污染的一般程度和基本范围,为后续的污染事故处理和控制提供强大的前期支持,对于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和后续的蔓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后,应及时总结所涉及的应急监测结果。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具有一定污染风险的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相应的救援行动很难开展。因此,记录突发环境污染的监测结果,及时对突发环境污染进行研究判断,加强应急处理效率,减少突发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威胁和财产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
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有着较大的区别。普通的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由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料等产生的,而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多种污染物长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的较为严重的爆发性事故。目前,我国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主要分成以下几类:第一,在油气或油田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溢油或气体泄漏所带来的海洋或大气污染;第二,一些化工企业所生产的含有剧毒的产品原料,突然泄露到大气当中,造成大气或水污染;第三,城市下水道管网出现破裂,大量的废水或其他污染水迅速涌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第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造成周边大范围的核污染,上述几个方面是基本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处理上述污染压力更大、难度更高,所以必须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3 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监测目标
关于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监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对事故进行定性。在事故发生的一定时间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污染物的基本情况和事故的类型做出准确地判断;其次,针对事故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及基本含量作出有效地检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大致划分几个不同的污染区域和污染事故边界;再次,在现场展开环境监测工作。可以携带一些便携式的仪器在着装安全的情况下,针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地区展开第一手数据资料的采集,从而判断事故的危害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范围以及浓度的确切情况;最后,从当前的事故特征来推断后续的事态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应急监测工作,例如采用化学比色法或红外光谱法针对污染物种进行及时地监测。
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应急监测工作的优化策略
4.1 建立相对健全的事故档案以及预警体系
在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污染物为化工产品或石油等高度污染或毒性的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的生物、生态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在一些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工厂或生产基地周围,提前建立配套的预警机制,配备一定数量的预警设备和预警人员,安装适当规格和数量的自动感应装置,一旦监测到突发性的污染,必须向有关部门及时发送预警信号,并及时启动相应的预警方案,护送周边人群及时撤离。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相应的事故档案,在档案内部记录不同区域所分布的危险品数量、种类和位置。在出现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以后,应及时制定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应急监测的范围和方向,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工作。
4.2 选择科学的应急检测设备
一般情况下,突发的环境污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人们和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要求建设的应急监测体系必须能够尽快反应,及时投入运转。根据历史经验看,建设的应急监测设备要具备操作简单、设备编写读取数据方便等特点。操作简单便捷,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应急监测人员及时携带设备,快速抵达现场开展相关工作,现场读取数据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对影响范围和污染物种类进行定位,并将有效信息及时反馈给应急处理中心,从而能更加迅速地开展各项工作,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所带来的生态剧变。
4.3 加强监测采样分析的精确程度
在污染物采样过程中应急监测的准确性与检测结果密切相关,所以广大工作人员必须要科学应对,到达现场以后首先判断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例如污染物的种类和当前污染的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应的定位采样,定位的地点要设立在敏感地区,例如居民区或水源等,这样才能反映出环境污染的最大影响范围。除此之外,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扩散,所以在监测过程中要采取多频次的方式进行检测,密切跟踪污染的扩散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在污染区域稳定以后,还要进行相应的后期跟踪,判断是否发生其他的二次污染。
4.4 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应急监测系统
为了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时效性,相对于常规环境监测工作来说,在应急监测部门普遍配备大量的分析仪器设备,但这些仪器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次数相对较少,同时维护和日常保养工作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可以组建区域性的应急监测网络,使不同地点的应急监测部门能够统一协调,共同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大,所以有必要建设区域性的应急监测网络,这将有助于一体化的应急污染防控工作。
4.5 规范化应急监测评价报告
从制定程序角度来讲,需要对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开展程序、监测评价报告制定程序进行明确规定,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应急监测工作质量与评价报告真实性的影响。例如明确自动预警程序、现场应急监测程序以及监测报告审核程序等。对于应急监测评价报告的形式,部分应急监测部门与人员在制定评价报告过程中,并没有对各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全面记录,且普遍存在缺乏补充环境治理与事故解决建议及措施的问题,导致应急监测评价报告缺乏实际的参考价值。
4.6 定期开展事故隐患调查工作
一些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与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设备运行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当地政府部门要督促辖区内的环境风险企业定期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检查环境风险源单位是否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是否开展评估,检查风险源单位是否对照环评及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防控措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是否达标排放等,并及时分析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态势和可能出现的原因,防患于未然,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预防体系,对于保障广大职工及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论
许多高污染企业一旦突然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往往会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并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所以广大环境工作人员要加强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的建设,及时跟踪污染的基本情况,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判断污染物的种类和影响,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广海军,张贺.浅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及应急监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3):40-41.
[2]汪玉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6):173+175.
[3]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0):102-104.
作者简介:邹建初,1971年出生,男,大专,助理工程師,主要从事科室现场监测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