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展开了论述,分析了临时用电的特点和用电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离不开电,工程设备、施工机具、现场照明、电气安装等,都需要电能的支持。电能在给建筑施工带来方便的同时,危险性也很大。施工现场由于用电设备种类多、电容量大、临时使用等特点,在电气线路的敷设、电路的设置等方面容易存在短期行为,容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范用电,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1.建筑工程临时用电的特点
  1.1临时性
  一般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短,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设施马上拆除,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等,在实际操作中就不可能像永久性供电设施那样牢固可靠,而且还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做阶段性的改变。
  1.2危险性
  施工现场自身环境较差,人员、设备进出较为频繁,多工种交叉作业较多,随时都有碰触供电线路的可能性,稍不留意,极易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1.3流动性
  伴随着工程的进行、工作面的延伸拓展,电气线路、电气设备以及手持电动工具不断移动,同时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再加上现场环境差、临时用电组织管理跟不上或者操作人员的麻痹大意,很容易造成触电。
  1.4变化性
  在工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电量也是不一样的。在开工阶段用电量比较少,在主体施工阶段用电量较大,在工程竣工阶段用电量较小。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不到位
  一是对施工现场用电的“临时”观念较重,认识不到位,认为没必要投入那么大的设备和人力。二是没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有设计而不按照设计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2005)操作。三是现场用电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用电乱拉乱接,电线要么没有架空,要么架空高度不够,也没有实行保护措施,有的电线电缆还浸泡在水中或压埋在砂石中、材料下。
  2.2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不过关
  建筑工地上直接作业的电工具备资质的不多,既没有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也没有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电工证。同时,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电意识。
  2.3设备使用不当
  一方面,电气设备检修执行不好。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设施和绝缘用具,无定期检修计划或有计划而不执行。另一方面,电气设备选型不合理。有的工地选择的断路器额定电流值过大,发生短路或过载时根本不能动作。
  2.4技术不过关
  2.4.1电气设备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有的施工人员用电知识缺乏,临时用电施工只接了三相火线。人体电阻R1若取800Ω时,通过人体的电流IR =U/(R1+ R2)=220/(800+4)=274mA。根据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50mA时,心脏就会停止跳动,有致命的危险。一旦设备漏电,人体触及漏电设备外壳时,将对人身安全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2.4.2接零线时粗心大意,导致零线断线
  个别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连接TN—S系统,在接零线时粗心大意,出现零线阻抗过大或断线的情况,使零线上产生接触电压,即设备外壳带电,电击的危险性很大。同时,零线断线也会导致负载中性点“漂移”,可能烧毁一相或两相以上的用电设备。
  2.4.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方式混用
  当实行保护接地的设备万一发生了碰壳故障,则零线的对地电压会升高到电源箱电压的一半或更高。这时,实行保护接零的所有设备上,便会携带同样高的电位,使设备外壳等金属部分将呈现较高的对地电压,从而危及操作人员安全。
  3.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建筑工地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用电的基础性安全技术资料。为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实现安全用电的目的,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需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如果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计算负荷小,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且配电线路简单的小型施工现场,可不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只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为了明确职责,临时用电(或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和编制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a、现场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和工程的位置以及临设和用电设备的位置。
  b、确定电源进线,选择变配电室的位置及线路走向。
  c、利用简化估算法进行负荷计算。
  d、选择变压器容量,异线截面、电器的类型和规格。
  e、绘制电气平面布置图并作为临时用电施工的依据。
  f、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3.2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不致危及人身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即为防止因触电造成人身直接伤害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等级,一般分为42V、36V、24V、12V、6V。安全电压应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选用。
  a、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b、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场所作业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c、建议在施工现场的职工临时宿舍内尤其是金属板材的临建宿舍内的照明电源电压采用36V。
  d、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式安全隔離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3.3临时用电的接地保护
  一是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该系统安全可靠性高。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系统中专用零线连结。专用保护零线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二是潮湿或条件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随着TN—S系统的普及,相对于三相四线制系统而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成本有所上升,但对于保护零线绝不可敷衍应付。保护零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积,同时还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任何时候,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如有电气设备,需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应与保护零线相连结。
  三是应对整个工地上所有施工设备金属外壳及金属构件实行可靠的等电位联结。四是采用同一供电系统的施工工地,绝不允许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3.4配电箱电器按规定配置及接线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根据现场需要,也可做到“多级配电、三级保护”,因大多施工现场末级箱数量不足、违章接线普遍存在,建议二级箱内亦设漏电保护器,切实做到安全用电。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电源隔离总开关,置于电源进线端,不能用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作隔离开关,必须选用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四极开关,单相回路应采用两极开关。
  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还应注意开关箱内负荷隔离开关与漏电保护器的匹配问题。
  配电箱内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保证端子数与进出线数保持一致。
  箱内配线线径要与相应开关的负荷匹配。
  工地常用的起重机、卷扬机等用电设备常紧急停车,因此必须在设备配电箱中设紧急开关以迅速及时地断开电源。
  因工地用电设备的多样性要求,可适当放宽相应开关和保护电器的选择容量,以适应各种用电设备的需求。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选用0.2s为最佳,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乘积不应大于30mA.S。
  3.5控制好临时用电线缆的安装与敷设
  室外电缆线路应采用具有保护性能的带护套电缆,埋地、架空或穿管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沿瓷瓶绝缘槽、穿管或鋼索敷设;禁止将电源线直接绑在钢管等金属物上。
  电缆垂直敷设上下楼层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空洞等。
  电缆线尽量短且无接头。如不可避免的会有,则须采取防止接头拉伸的加固措施,避免线路端子接头受力。
  线路的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如因受现场等原因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增设屏障、遮拦、围栏或保护网并做好接地等防护措施,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电缆芯线数应根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的相数和线数确定:三相四线时,应选用五芯电缆;三相三线时,应选用四芯电缆;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具时,应选用五芯电缆;单相二线时,应选用三芯电缆。
  3.6加强日常维护与检查
  对现场的用电设备、供电设施、线路等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持证上岗,用电设备、闸箱等的接线、日常维护检查均须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专职电工进行操作,并作好巡视、维修记录,严禁无证上岗。
  定期对用电设备、供电线路、设施等的绝缘进行检测,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或更换。
  定期对供电系统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大风、雨雪,前后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蒋礼堂,包立芳.三相过电压保护断路器保护死区不可忽视[J].建筑电气.2006,1.
  [2]苑尚尊.浅谈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J].安防科技.2006,10.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目前在建核电机组以M310技术改进堆为主,且其设计规范RCC-M 2000&2002是采用等面积法进行管道开孔补强设计的。RCC-M规范在使用等面积法时,对其限制范围、限制条件以及不同管道承压介质工况参数和安全分级的使用区别没有明确说明。从等面积法的理论依据、适用范围、疲劳工况下的应用以及RCC-M规范B篇和C/D篇的规定差异出发,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等面积法适用范围、限制条件以及注意点,
【摘 要】楼房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1m。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其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所以,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加以控制,以下论文主要介绍了裂缝的形式及成因,并提出了几点施工建议。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建筑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由
摘 要:现代化的科技馆许多展项具有大耗电的投影设备、LCD大屏幕等,但对电缺乏适当的自动管理系统,耗电成为科技馆运营中一个非常大的支出。根据科技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科技馆自动用电系统核心建模做一探索。  关键词:科技馆 供电 建模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12-02  科技馆属于公益设施,科技馆的支出由财政承担。正因为如此,在科技
摘 要:介绍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对掺烧焦化厂附产品——焦炉煤气的研究和首次成功应用。焦炉煤气在大容量、高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上取得成功,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 焦炉煤气 正压 床温 床压  中图分类号:TK22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14-03  1 工程概况  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为2€?00MW国产
期刊
【摘 要】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本文就当前我国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加以论述。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建筑节能真正得以实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
【摘 要】本文通过对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检查验收的重点。  【关键词】钢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素质良莠不齐,建设监管不到位,钢筋工程施工中普遍都存在着问题。虽然隐蔽工程强制性验收和实体检测的实施,钢筋工程的质量有明显提高,但在钢筋加工、绑扎到检查验收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作者根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提几点
摘 要:壳牌煤气化装置目前已达到稳定长周期生产设计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锅炉给水水质是保证壳牌煤气化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保证高质量的水质对壳牌煤气化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锅炉给水 壳牌煤气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TQ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19-03  义煤集团开祥化工甲醇生产煤气化装置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壳牌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