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博:茶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1日,在第二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重点活动之一的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第十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众多茶界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领导、茶业从业人员共聚一堂,以“机遇·使命·担当”为主题,从一片“绿叶子”出发,描绘未来茶业新天地。
  为分享会议的精彩内容,本刊特推出系列稿件,将与会嘉宾的观点摘编刊发。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源于中国。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茶叶的产销第一大国,目前我国的茶叶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之首,面积占60%左右,产量占40%左右。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渗透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翻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画卷,每一幅都散发着清韵茶香。
  近几年,中国的茶文化蓬勃发展,茶产业链逐步延伸,产业融合度逐渐融合,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茶经济与茶文化的互动发展正在不断提升着我国茶产业的竞争力。
  当前,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现在、今后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殷切期望,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茶产业发展之路。
  我理解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共同思考、共同研究、共同推进:
  第一,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十年,中国的茶叶生产快速发展,据统计,去年全国茶园面积4710万亩,比2010年增加了1800多万亩,茶的产量是2930万吨,比2010年翻了一番。按照最新人口普查的人口算,我国人均茶占有量是4斤,扣除出口的30多万吨,人均占有量还有3斤半。此外,还有7000万亩左右的茶园没有进入盛产期。应该说总量是够的,甚至已经是多了。一些地方茶产业发展低水平重复,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今后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以质取胜,不断提升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质量上,要大力实施茶叶的“三品一标”行动,引导茶叶生产聚焦品种的提优、品质的提升、品牌的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三品一标”的茶叶生产基地。我特别要强调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点,茶叶的发展不能与粮食争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是国之大者。发展产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不能下旱地,与玉米、小麦去争地;不能下水田,与水稻争地;要利用荒山荒坡,加強规划引导,统筹各类作物的协调发展。
  第二,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要用适宜的区域生产最优的产业,用健康的土壤生产健康的产业,用安全的方式生产最优的产业,聚焦产业优势区,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取代化学防控,特别要避免茶叶产品的华丽包装和过度包装,尽可能简洁、实用、安全、环保。这些都是产业发展本身的要求,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需要。
  第三,坚持走共赢发展之路。茶产业链长,从一片鲜叶到一杯香茗,从遥远的茶山到百姓的餐桌,经历了多个环节,要让每个环节的从业人员都从中受益,特别是要让茶农分享整个产业的增值收益。
  第四,坚持走大众化之路。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引导茶叶回归期饮用的本质属性,防止囤积居奇、资本炒作,要做老百姓喜欢的茶、老百姓喝得起的茶,要更多发展大众茶、口粮茶,让茶叶真正走进每位百姓的日常生活。此外,要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产品引领年轻一代认识茶、了解茶、喜爱茶。要让茶叶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课本,把我国悠久、优秀的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传承好、发扬好,使之后继有人、源远流长。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上的讲话整理)
其他文献
从农业科技的角度谈品牌的重要性。新的“三品一标”从品种、品质到品牌跟原来的三品有很大的差别,确实是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但是,所有这些都要建立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不仅仅要有绿色的产地环境,而且要有绿色的投入品,生产过程是绿色的,产品是绿色的,不能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必须是资源高效、绿水青山。所以“三品一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都要在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框架下才能真正实现。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崔建玲)为加快脱贫地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5月8日,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下,农业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联合
期刊
我谈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需要农业品牌,二是地方政府该做些什么.rn为什么需要品牌,是农业高质高效的需要,是消费者的需要,也是生产者的需要.rn一是农业高质高效的需要.今年中
期刊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海南自贸港发展需要的商职财务管理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优化和完善的问题。本文从为海南自贸港培养优秀财务管理人才的角度,对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海南自贸港对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推动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优化对策,旨在为促进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提供参考与借鉴。
于西湖邊上赏美景、于茶博会上品香茗,让我想起苏轼的两首诗。一首是赞赏西湖的,一首是赞赏新茶,把两首诗中分别两句话集在一起就是一幅绝妙的对联。上联是“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联是“从来佳茗似佳人”。上联以西施喻西湖美景,下联以佳人喻茶香茶韵,两句诗分别对应杭州的两大名片:西湖和龙井,对仗工整,绝对是神来之笔,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研究时,提出了要把茶
期刊
一座座山岭连绵起伏,一丘丘杂木林郁郁葱葱,几头健硕的黄牛和一群山羊在山间林地自由觅食——6月4日一大早,笔者来到重庆市万州区熊家镇万家村1组时,乡亲们还没下地,年逾五旬的张世才已顶着晨露在山上忙活。  “收入稳定,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张世才笑着说,近几年来,在政府扶持下,他在当地利用山多地广的资源优势,养了40只羊,5头牛、300只鸡,一年的纯收入超过5万元。  在熊家镇,像张世才一样通过
期刊
5月15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首期深远海养殖探索与实践高级研修班”在烟台市举行。本届研讨会以“科技赋能产业·创领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探索深远海绿色养殖模式,为建设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集思广益”。  “当前我国近海养殖容量趋于饱和,养殖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部分养殖区域水质受到一
期刊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连云港市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经济实力,需要对连云港市现有特色农产品品种进行筛选。本文结合连云港市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设定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连云港市特色农产品品种进行筛选,选定草莓、樱桃、西瓜、葡萄等品种作为连云港市优先重点扶持发展的特色农产品,这也启示了江苏省其他地区应重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运用有效、合理的方法筛选优先重点扶持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品种,并通过实践检验。
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在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进程中,紧紧围绕北大荒集团“1213”高质量发展工程体系,以培育绿色健康产业、提升经营效益为核心,积极谋划转型发展新思路,着力破解耕地资源瓶颈束缚,依托充足的林业资源优势,统筹制定林区生态经济保护与经济产业转型发展规划,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通过同步建设红松苗木基地、林下中草药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等产业项目,推动十万亩红松基地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现已取得初步经营成效,探索出一条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