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进曾经向我提起,想要研究美国的汉学—特别是海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情况,问我的意见,我颇为犹豫,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呢?然而他提醒我,对于中国大陆的学者而言,海外汉学是绝对值得借镜的,至少它提出了不少新的话题、方法和理论,值得国内同行参照。我一向主张学术无国界,只有语言的隔阂,应该多鼓励互相交流,最好超越国界。我被他说服了。如今读季进、余夏云写的《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真是获益良多。
经夏志清、刘绍铭等先生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海外起步,可谓筚路蓝缕。本书“绪论”的总标题是“海外汉学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言下之意似乎已经把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海外汉学的一部分,其实不然,因为这个学科的成熟,或曰“理论转向”,是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同步的。这一新的学科,几乎把文学、视觉媒体、性别、种族等议题合在一起,并以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理论”为其理论基础,但很快地就扩展到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新一波的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的范畴。而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不能像传统汉学一样,闭关自守,其背后原因是,美国学院的现当代中国研究,本属于“地区研究”(Area Studies)的一部分,而它却是冷战时期设立的研究项目,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所谓“中国专家”(China Expert / China Watcher)者,大多如此。如今时过境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就有学界人士提倡废除“地区研究”,因为它没有专业学术训练的基础,如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所以在严格的专业学科上站不住脚。因此,“地区研究”的学者需要在另一个专业中找到栖身之处。这个现象在社会科学方面最为明显,譬如不少研究当代中國经济的专家,也必须得到经济系的认可才行。那么中国文学呢?古典文学的教授有的也在比较文学系授课,如哈佛的宇文所安;有的则置之不理。但现代文学不可能自闭,所以很快地就和“文化研究”挂上钩,开始了“理论转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也做了一点“理论转向”,然而转得不够全面,因为我至今对西方文化理论的“适用性”有所保留,因此我对理论的态度也十分暧昧。当时没有想到,“文化研究”这个新的学科(一开始就是一个“跨学科”)如今几乎凌驾文学研究本身了,经过各种理论的洗礼以后,它已经从一种“方法”变成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专业。而文化研究的趋势一向紧跟当代,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如今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学术界也难免受到影响,因此“文化研究”学科本身也要跟着转型,变得越来越“当代化”,几乎不理会任何历史传统。甚至有人认为“后现代”理论本身已经过时,要被各种全球化理论取代。生活变化日新月异的当下,不少人文学科的学者已经再度转向。他们认为由于电脑、网络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人文学科都要作废了,“人文”的理论论述被“去人化”之后,只能变成“后人文”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所谓“后人类”(post-human)的世界。据闻美国理论界的著名学者米勒(J. Hillis Miller)在中国演讲时已经提出“Digital Humanities”(數码人文)这个新学科的概念。
这些新的世界潮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究竟有何影响?我至今很难肯定。本书的“结语”提出“世界文学语境下的海外汉学研究”的问题,很有前瞻性。然而到底“世界文学”的发展将会如何,目前言之尚早。我认为它显然是传统西方比较文学的扩展和再生,特别看重翻译和传播的重要性。而文学文本和写作语言的地位又将如何?这也是在华文语境生长和受教育、从没有出洋留学的学者的焦虑:如果一切都经过翻译的话,中文著作的终极价值又何在?是否比得上翻译过来的海外汉学?对于有双语基础的学者,如果学术诠释的主流语言完全变成英文的话,又何必用中文写作呢?我在台湾和香港屡次听到中文系研究生的困惑:“老师,我们学习中国文学,必须套用西方理论吗?”这个困惑的背后隐含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中国文学和语言的“主体性”何在?二是为什么理论都是西方来的,难道中国文学就没有自己的理论吗?
我个人永远徘徊在中西两种语境,乃至两种学院文化之中。我同情第一个立场,因为我认为在如今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反而加重了西方学术的地位和其专业语言,而用中文写出来的学术论著却被视为“二等货”。目前香港各大学竞相提倡用英语教学和写作,甚至连中国文学也要用英文教。既然要“国际化”,为什么不可以中西并用,一视同仁?这个“国际化”的压力,使得亚洲各地的华人学者(不只是中国大陆)不知所从,于是竞相“媚外”,忘记了自己文化本身的资源。中国现代文学也有它自己的学术传统,我认为这种学术传统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开始建立的,只是没有完成。近年来王德威关于中国美学的抒情传统和它与现代的相关性,就是从这个方向有感而发的。
最近我开始对民国时代的学术史产生浓厚兴趣,这才发现我们这一代留过洋的学者对于外语的掌握,比他们那一代差远了!随便举几个例子:众所周知,鲁迅懂日文和德文,然而他讲中国小说史的时候,并没有用日本或德国的理论系统。胡适大谈科学的方法,但研究中国小说依然用传统考证—这种方法是“五四”时期“整理国故”的显学,而非欧洲的汉学(其实欧洲汉学的传统也奠基在语言—特别是古代语言—的掌握)。以介绍西方理论出名的朱光潜、梁宗岱、宗白华等人,更不用提钱锺书,他们不但精通外语,而且在自己的理论文章中处处不忘和中国传统比较。在比较文学这个学科于中国建立之前,他们已经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学术探讨了。如今比较文学在英美式微,似乎要被世界文学取代,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学术系谱何在?“五四”时期的作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对象?又如何与当代英语世界的理论“接枝”?在民国时代没有现代文学这个学科,也没有专门研究“现代性”的理论,只有“现代”这个名词。施蛰存编的《现代》杂志的外文名称是“Les Contemporains”,现代就是当代,几乎是同义词。因为那个时候还处于“现代”,尚没有“后现代”这个名词。当时也有各种西方理论(包括伯格森和克罗齐的理论),那一代人对于同时代和以前的西方理论都是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的,用以建立新的学术典范,但没有随意套用到中国文学上面。即使是王国维受叔本华的启发而研究《红楼梦》,也没有把叔本华的理论强压在他深厚的国学根基上面。我读他们的视野广博又深入浅出的学术著作,不禁慨叹: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出不了什么大师了。
经夏志清、刘绍铭等先生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海外起步,可谓筚路蓝缕。本书“绪论”的总标题是“海外汉学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言下之意似乎已经把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海外汉学的一部分,其实不然,因为这个学科的成熟,或曰“理论转向”,是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同步的。这一新的学科,几乎把文学、视觉媒体、性别、种族等议题合在一起,并以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理论”为其理论基础,但很快地就扩展到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及新一波的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的范畴。而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不能像传统汉学一样,闭关自守,其背后原因是,美国学院的现当代中国研究,本属于“地区研究”(Area Studies)的一部分,而它却是冷战时期设立的研究项目,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所谓“中国专家”(China Expert / China Watcher)者,大多如此。如今时过境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就有学界人士提倡废除“地区研究”,因为它没有专业学术训练的基础,如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所以在严格的专业学科上站不住脚。因此,“地区研究”的学者需要在另一个专业中找到栖身之处。这个现象在社会科学方面最为明显,譬如不少研究当代中國经济的专家,也必须得到经济系的认可才行。那么中国文学呢?古典文学的教授有的也在比较文学系授课,如哈佛的宇文所安;有的则置之不理。但现代文学不可能自闭,所以很快地就和“文化研究”挂上钩,开始了“理论转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也做了一点“理论转向”,然而转得不够全面,因为我至今对西方文化理论的“适用性”有所保留,因此我对理论的态度也十分暧昧。当时没有想到,“文化研究”这个新的学科(一开始就是一个“跨学科”)如今几乎凌驾文学研究本身了,经过各种理论的洗礼以后,它已经从一种“方法”变成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专业。而文化研究的趋势一向紧跟当代,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如今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学术界也难免受到影响,因此“文化研究”学科本身也要跟着转型,变得越来越“当代化”,几乎不理会任何历史传统。甚至有人认为“后现代”理论本身已经过时,要被各种全球化理论取代。生活变化日新月异的当下,不少人文学科的学者已经再度转向。他们认为由于电脑、网络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人文学科都要作废了,“人文”的理论论述被“去人化”之后,只能变成“后人文”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所谓“后人类”(post-human)的世界。据闻美国理论界的著名学者米勒(J. Hillis Miller)在中国演讲时已经提出“Digital Humanities”(數码人文)这个新学科的概念。
这些新的世界潮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究竟有何影响?我至今很难肯定。本书的“结语”提出“世界文学语境下的海外汉学研究”的问题,很有前瞻性。然而到底“世界文学”的发展将会如何,目前言之尚早。我认为它显然是传统西方比较文学的扩展和再生,特别看重翻译和传播的重要性。而文学文本和写作语言的地位又将如何?这也是在华文语境生长和受教育、从没有出洋留学的学者的焦虑:如果一切都经过翻译的话,中文著作的终极价值又何在?是否比得上翻译过来的海外汉学?对于有双语基础的学者,如果学术诠释的主流语言完全变成英文的话,又何必用中文写作呢?我在台湾和香港屡次听到中文系研究生的困惑:“老师,我们学习中国文学,必须套用西方理论吗?”这个困惑的背后隐含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中国文学和语言的“主体性”何在?二是为什么理论都是西方来的,难道中国文学就没有自己的理论吗?
我个人永远徘徊在中西两种语境,乃至两种学院文化之中。我同情第一个立场,因为我认为在如今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反而加重了西方学术的地位和其专业语言,而用中文写出来的学术论著却被视为“二等货”。目前香港各大学竞相提倡用英语教学和写作,甚至连中国文学也要用英文教。既然要“国际化”,为什么不可以中西并用,一视同仁?这个“国际化”的压力,使得亚洲各地的华人学者(不只是中国大陆)不知所从,于是竞相“媚外”,忘记了自己文化本身的资源。中国现代文学也有它自己的学术传统,我认为这种学术传统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开始建立的,只是没有完成。近年来王德威关于中国美学的抒情传统和它与现代的相关性,就是从这个方向有感而发的。
最近我开始对民国时代的学术史产生浓厚兴趣,这才发现我们这一代留过洋的学者对于外语的掌握,比他们那一代差远了!随便举几个例子:众所周知,鲁迅懂日文和德文,然而他讲中国小说史的时候,并没有用日本或德国的理论系统。胡适大谈科学的方法,但研究中国小说依然用传统考证—这种方法是“五四”时期“整理国故”的显学,而非欧洲的汉学(其实欧洲汉学的传统也奠基在语言—特别是古代语言—的掌握)。以介绍西方理论出名的朱光潜、梁宗岱、宗白华等人,更不用提钱锺书,他们不但精通外语,而且在自己的理论文章中处处不忘和中国传统比较。在比较文学这个学科于中国建立之前,他们已经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学术探讨了。如今比较文学在英美式微,似乎要被世界文学取代,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学术系谱何在?“五四”时期的作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对象?又如何与当代英语世界的理论“接枝”?在民国时代没有现代文学这个学科,也没有专门研究“现代性”的理论,只有“现代”这个名词。施蛰存编的《现代》杂志的外文名称是“Les Contemporains”,现代就是当代,几乎是同义词。因为那个时候还处于“现代”,尚没有“后现代”这个名词。当时也有各种西方理论(包括伯格森和克罗齐的理论),那一代人对于同时代和以前的西方理论都是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的,用以建立新的学术典范,但没有随意套用到中国文学上面。即使是王国维受叔本华的启发而研究《红楼梦》,也没有把叔本华的理论强压在他深厚的国学根基上面。我读他们的视野广博又深入浅出的学术著作,不禁慨叹: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出不了什么大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