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凯恩斯价格理论的研究是以“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加强对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价格规律和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动态。另外,通过对后凯恩主义价格理论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企业的价格决策活动提供依据。本文阐述了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起源,重点分析了后凯斯主义价格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古典经济学;非主流经济学
【分类号】:J523
一、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起源
后凯恩斯价格理论主要有三个核心理论——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加成价格理论、管理定价理论。
(一)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
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认为企业通过估算标准总成本、平均间接总成本、平均直接总成本,然后在标准直接平均总成本的基础上,将毛费用边际和预期利润边际纳其中,最后确定产品的价格。采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价格被称为正常或标准价格,其特点在于企业的产出流速在短期内处于稳定状态,有效避免了每日产量波动对价格造成的影响。企业在定价过程中采用了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因此,企业不会寻求降低生产费用的方法,也不会采用有可能增加生产费用的定价方式。在这种状态下,产品的价格才得以维持在正常水平。
平均成本定价派的思想对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经济学领域学者对厂商的定价方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事实上,厂商的定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定价并不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经常性的改变。卡普兰等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和论证,还发现在不同行業中厂商的定价方法也会有所区别。成本通常是指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总和,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平均直接成本或平均可变成本也是成本定价的参考因素。在上世纪末,牛津经济学研究会对影响厂商定价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利率变化等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合理解释了低工资水平对价格的影响。相关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利润边际、直接成本、管理成本等是影响厂商价格策略的主要因素。事实上,相对竞争强度、利率等因素而言,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对厂商定价的影响更大。
(二)加成价格理论
加成价格理论认为,生产主要成本和成本百分比共同构成了产品的价格,其中包括了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基础加成价格理论所确定的产品价格并不会受到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是厂家价格策略的基础,另外,成本价格的上涨也会对厂家的价格策略造成一定的影响。后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加成价格是一种非均衡的定价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业的集中化。在这种定价模式下,需求水平虽然不会对价格造成影响,但是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三)有管理的定价理论
所谓的有管理定价理论指的是企业在自由市场上,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在管理定价理论基础上确定的价格,其所处的特定时间内可以摆脱市场需求产生的影响。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内,产品的库存量随着消费者的购买而不断减少,市场不断被出清。在这种定价模式下,产品的价格是由官方决定的,而且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不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均衡的供求状态只是偶然情况,不均衡状态才是供求关系的常态。有管理的定价不会受到供给变化的影响,需求也不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但是却会影响交易的速度。
二、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发展
(一)垄断价格
19世纪末关于垄断和价格关系的研究开始出现,垄断对价格影响的研究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机构基础上的。早在1976年,斯坦德尔等人就针对垄断对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动态的分析,随后夏皮罗、杜特、布洛克等人也都对垄断价格理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不同学者对垄断和价格的关系看法也有所区别。在后来的发展中,卡莱斯基、朗格卢瓦、西蒙、戈德斯坦等人也都对垄断和价格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戈德斯坦提出了在利润挤出条件下的多寡头垄断定价模式,在经济学中,利润挤出指的是利润水平和份额受到劳动成本增加、国际间竞争加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下降的现象。戈德斯坦在垄断主义价格方面的研究,将局部和成本向价格非对称位移和加成、直接成本之间的倒数关系引入到了垄断定价理论中去。加成会受到单位劳动成本变化的影响。在最大限度避免利润增长下滑的情况下,成本最有可能向价格转移,另外,为减少外部的损失,成本也会大幅度向价格转移。
(二)工资价格理论
劳动力价值在价格研究中一直处于重要位置。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将工资加成纳入到价格模型中,重点分析了相关经济要素和工资价格的关系。里瑟提出了工资份额、原料价格和价格决定理论。里瑟的价格理论是建立在卡莱斯基价格理论基础上的,他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工资收入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在经济衰退年代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原材料价格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工资和原材料价格正相关,另外,主要成本和工资也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他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工资受到石油价格的长时间冲击时,会产生较大波动。当加成不断下降而原料和工资份额之比不断上升时,相关“贸易条款”将会对制造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又会产生经济衰退等问题,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会造成原材料和工资比下降,加成上升的现象。里瑟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原料价格上涨,而加成下调,工资水平逐渐恢复到均衡状态。原材料和工资比与加成的关系函数如下所示:
(三)相对价格理论
凯恩斯本人认为,自身资本的边际效益会引起相对工资的变化。此后,卡迪森提出了相对工资和就业理论,他在资本品、消费品之间的就业水平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决定就业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假定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相同,但是工人花光了全部收入,而经营者则实现了对全部积蓄的积累。资本品部门的工人只能生产非消费品,也就是资本品,并且还要消费“消费品部门”工人生产的产品。卡迪森假设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是劳动力产出的50%,那么消费品部门的工人就可以生产出足以两个部门工人所需的消费品。事实上,工人的工资和部门的平均劳动产出越接近,消费品部门的就业量就越大。消费品部门和资本品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L表示的就是就业水平(AC-WC/PC)表示的是实际工资和劳动力之差。下标i和c分别表示的是资本品生产部门和消费品生产部门。通过对以上公式的推导,
可以得出消费品部门的就业水平。
三、结语
后凯恩主义经济理论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加强对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实的经济活动,其应用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凯恩斯价格理论是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虽然对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但是内容仍有不完善之处,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补充。
参考文献:
[1]刘新华,李妮妮,白玫.后凯恩斯注意货币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西部金融,2010(07)
[2]范晓男,张凤林.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经济理论新进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1(01)
[3]张凤林.后凯恩斯学派微观基础研究的新进展[D].学术月刊,2009(04)
[4]孙成方.后凯恩斯价格理论及其新进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5]董梅.凯恩斯国际贸易理论和思想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2009
关键词: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古典经济学;非主流经济学
【分类号】:J523
一、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起源
后凯恩斯价格理论主要有三个核心理论——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加成价格理论、管理定价理论。
(一)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
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认为企业通过估算标准总成本、平均间接总成本、平均直接总成本,然后在标准直接平均总成本的基础上,将毛费用边际和预期利润边际纳其中,最后确定产品的价格。采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价格被称为正常或标准价格,其特点在于企业的产出流速在短期内处于稳定状态,有效避免了每日产量波动对价格造成的影响。企业在定价过程中采用了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因此,企业不会寻求降低生产费用的方法,也不会采用有可能增加生产费用的定价方式。在这种状态下,产品的价格才得以维持在正常水平。
平均成本定价派的思想对正常或标准价格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经济学领域学者对厂商的定价方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事实上,厂商的定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定价并不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经常性的改变。卡普兰等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和论证,还发现在不同行業中厂商的定价方法也会有所区别。成本通常是指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总和,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平均直接成本或平均可变成本也是成本定价的参考因素。在上世纪末,牛津经济学研究会对影响厂商定价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利率变化等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合理解释了低工资水平对价格的影响。相关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利润边际、直接成本、管理成本等是影响厂商价格策略的主要因素。事实上,相对竞争强度、利率等因素而言,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对厂商定价的影响更大。
(二)加成价格理论
加成价格理论认为,生产主要成本和成本百分比共同构成了产品的价格,其中包括了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基础加成价格理论所确定的产品价格并不会受到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是厂家价格策略的基础,另外,成本价格的上涨也会对厂家的价格策略造成一定的影响。后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加成价格是一种非均衡的定价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业的集中化。在这种定价模式下,需求水平虽然不会对价格造成影响,但是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三)有管理的定价理论
所谓的有管理定价理论指的是企业在自由市场上,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在管理定价理论基础上确定的价格,其所处的特定时间内可以摆脱市场需求产生的影响。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内,产品的库存量随着消费者的购买而不断减少,市场不断被出清。在这种定价模式下,产品的价格是由官方决定的,而且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不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均衡的供求状态只是偶然情况,不均衡状态才是供求关系的常态。有管理的定价不会受到供给变化的影响,需求也不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但是却会影响交易的速度。
二、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发展
(一)垄断价格
19世纪末关于垄断和价格关系的研究开始出现,垄断对价格影响的研究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机构基础上的。早在1976年,斯坦德尔等人就针对垄断对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动态的分析,随后夏皮罗、杜特、布洛克等人也都对垄断价格理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不同学者对垄断和价格的关系看法也有所区别。在后来的发展中,卡莱斯基、朗格卢瓦、西蒙、戈德斯坦等人也都对垄断和价格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戈德斯坦提出了在利润挤出条件下的多寡头垄断定价模式,在经济学中,利润挤出指的是利润水平和份额受到劳动成本增加、国际间竞争加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下降的现象。戈德斯坦在垄断主义价格方面的研究,将局部和成本向价格非对称位移和加成、直接成本之间的倒数关系引入到了垄断定价理论中去。加成会受到单位劳动成本变化的影响。在最大限度避免利润增长下滑的情况下,成本最有可能向价格转移,另外,为减少外部的损失,成本也会大幅度向价格转移。
(二)工资价格理论
劳动力价值在价格研究中一直处于重要位置。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将工资加成纳入到价格模型中,重点分析了相关经济要素和工资价格的关系。里瑟提出了工资份额、原料价格和价格决定理论。里瑟的价格理论是建立在卡莱斯基价格理论基础上的,他通过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工资收入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在经济衰退年代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原材料价格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工资和原材料价格正相关,另外,主要成本和工资也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他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工资受到石油价格的长时间冲击时,会产生较大波动。当加成不断下降而原料和工资份额之比不断上升时,相关“贸易条款”将会对制造业造成不利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又会产生经济衰退等问题,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会造成原材料和工资比下降,加成上升的现象。里瑟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原料价格上涨,而加成下调,工资水平逐渐恢复到均衡状态。原材料和工资比与加成的关系函数如下所示:
(三)相对价格理论
凯恩斯本人认为,自身资本的边际效益会引起相对工资的变化。此后,卡迪森提出了相对工资和就业理论,他在资本品、消费品之间的就业水平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决定就业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假定两个部门的工资水平相同,但是工人花光了全部收入,而经营者则实现了对全部积蓄的积累。资本品部门的工人只能生产非消费品,也就是资本品,并且还要消费“消费品部门”工人生产的产品。卡迪森假设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是劳动力产出的50%,那么消费品部门的工人就可以生产出足以两个部门工人所需的消费品。事实上,工人的工资和部门的平均劳动产出越接近,消费品部门的就业量就越大。消费品部门和资本品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L表示的就是就业水平(AC-WC/PC)表示的是实际工资和劳动力之差。下标i和c分别表示的是资本品生产部门和消费品生产部门。通过对以上公式的推导,
可以得出消费品部门的就业水平。
三、结语
后凯恩主义经济理论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加强对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实的经济活动,其应用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凯恩斯价格理论是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虽然对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但是内容仍有不完善之处,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补充。
参考文献:
[1]刘新华,李妮妮,白玫.后凯恩斯注意货币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西部金融,2010(07)
[2]范晓男,张凤林.后凯恩斯学派转轨经济理论新进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1(01)
[3]张凤林.后凯恩斯学派微观基础研究的新进展[D].学术月刊,2009(04)
[4]孙成方.后凯恩斯价格理论及其新进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5]董梅.凯恩斯国际贸易理论和思想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