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表现为孤立结节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rimary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PC)的CT特征.方法 搜集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经病理确诊、表现为孤立结节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21例(PPC组),对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免疫功能均正常.搜集同时期经病理及临床综合诊断确诊、影像表现为肺内孤立结节的肺结核球及周围型肺癌各30例,分别为结核球组和肺癌组,分别观察3组结节及其周围病灶的CT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PC组病灶分布多位于下叶(66.7%,14/21)及外带(80.9%,17/21),与结核球组(30.0%,9/30和53.3%,16/30)及肺癌组(36.7%,11/30和40.0%,12/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08,P=0.010和x2=4.449,P=0.035;x2=4.126,P=0.042和x2=8.446,P=0.004);PPC组病变边缘模糊者(81.0%,17/21)明显多于结核球组(16.7%,5/30)及肺癌组(13.3%,4/30)(x2=20.812,P=0.000和x2=23.319,P=0.000).PPC组病变边缘可出现长毛刺或索条影,以及与胸膜之间的多条状牵拉改变,与周围型肺癌的“幕状或兔耳状”的胸膜凹陷征有所不同;PPC组邻近胸膜增厚者(57.1%,12/21)明显多于结核球组(16.7%,5/30)及肺癌组(0.0%,0/30)(x2=9.107,P=0.003;x2=19.354,P=0.000);晕征在PPC组周围病灶中占比(70.6%,12/17)较高,明显高于结核球组(3.8%,1/26)及肺癌组(20.0%,1/5)(x2=21.708,P=0.000;x2 =4.090,P=0.043);增强CT扫描,PPC结节[76.2%(16/21)]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有别于结核球的无强化或包膜强化,以及肺癌的明显强化.结论 表现为肺内孤立结节的PPC,多位于下叶胸膜下,边缘模糊,伴支气管气象、空泡征及晕征,邻近胸膜多有增厚,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伴斑片状低密度区;当出现这些征象时,应考虑PPC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