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碳理论体系的发展尚处在一个起始阶段。迄今为止,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直接指导城市规划实践活动。本小节汲取了城市规划、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应理念和研究成果,以此分析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本文对于低碳理论的选择和研究,也主要从空间、自然、经济三个层面进行。
关键词:低碳、空间、紧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空间层面主要关注的是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目前的城市规划理念认为,紧凑型的城市形态是生态、可持续的,是限制城市蔓延的有效解决途径。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城市的紧凑度也与碳排放有很大的关联:W.K.Fong等以马来西亚为例研究了城市形态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问题。研究发现:高紧凑度的城市直接减少了小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紧凑型城市减少了地区供暖冷却系统的铺设距离,大大降低了能源损失。Glaster和Kanh对城市规模和碳排放关系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城市规模越大,人均碳排放越大,说明蔓延式的城市扩张,最终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碳排放水平;然而城市规划对土地限制约束越严格,居民的碳排放水平就越低,高密度的开发显著减少碳排放量。
本文谈及的空间低碳理论,是最具备代表性的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想提出的三种低碳空间发展策略,它们的共识体现在对空间的高效利用上
区域尺度:“紧凑型城市”的空间理念
1.“紧凑型城市”的空间理念
“紧凑型城市”(Compact City)这一概念最早在1973年由Dantzig,G和ISaaty,T在其论著《紧凑城市—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中提出。这一理念虽然极具预见性,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西方城市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欧洲政府和学者对城市形态、土地功能、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日益重视,紧凑型城市的理念才得到广泛的流传,一些以建设“紧凑型城市”为发展理念的欧洲城市规划案例也逐渐被重视。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哥本哈根及伦敦的城市发展战略。
建设紧凑型城市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因城市边界的不断延伸而出现的诸多城市无序蔓延的发展问题;在现存的边界内而不是依靠扩大城市规模来解决城市问题,紧凑型城市应当脱胎于传统的欧洲城市,是一种“高密度、多用途、具备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的城市。
2.“紧凑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尽管西方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这一规划理念的阐述多种多样,但对紧凑型城市的理解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紧凑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有:
(1)紧凑型城市强调用地功能的适度混合。城市不应该再是单一功能的地块组合,而应该是众多复杂功能的地块集合体。
(2)紧凑型城市提倡城市进行高密度开发。Gordon Richardson(1997)对紧凑型城市概念指代的不同空间尺度做了划分:在宏观层面,建设高密度发展城市群,群内各个城市通过完善的公交系统相连接,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连通性。单个城市具有唯一的发展中心而不是多中心或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以高密度高强度模式组织城市形态,发展城市空间;围观层面,作为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必须具备一定建设密度。
(3)紧凑型城市的目的不是强调城市的高密度,而是基于紧凑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Wakerangel等對52个国家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除了加拿大、瑞典等少数几个国家有生态盈余,全球90%以上的国家都存在生态赤字。这说明,人类现有的生态资源已经满足当前的发展模式。传统的低密度、高能耗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持续,发展低能耗、紧凑型城市是唯一的出路。紧凑型城市的理念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提出,探讨的不是如何将城市建设成为高密度的建筑集合体,而是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现有的城市生态资源。
3.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紧凑型城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城市的碳排放
(1)紧凑型城市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和生态资源。适度的提高城市的开发密度,相当于提高了建设用地的土地承载力,在相等的建设用地上,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避免了更多的优质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资源被侵占为城市建设用地;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城区内部的荒地和闲置地,提高土地的价值。
(2)紧凑型城市有利于减少城市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IEA计算,2010年全球交通部门排放了66.05亿吨二氧化碳,占能源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22%。这其中,小汽车客运室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主体,其排放水平高达300g/人.千米,相当于自行车的150倍、公交车的6倍。紧凑型城市强调建设用地的混合使用和集中开发,采用建设密度高、城市功能混合的模块式空间,使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的区域内。当城市的尺度不再是由动辄几公里的大街区构成,当公共设施和就业机会配置在市民步行可达的范围以内时,多数人的出行模式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人们的出行距离大大缩短,步行和公交出行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在这样的城市尺度下,小汽车将得到很大的限制,无论是实用性还是现实性,驾驶小汽车都不再是出行的首选。
城镇尺度:“精明增长”模式
精明增长模式基本上是对紧凑型城市的一种肯定和发展。所谓“精明”,一是指精明的增长效益。城市的增长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服从市场规律、尊重人的生活习惯。二是指精明的城市增长途径。城市最为合理的开发顺序应当是:现有城区的填充式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许可的区域内熟地开发——生态环境许可的其他区域内生地开发。必须严格控制城市的边界,切实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因此,精明增长是一种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1)严格控制城市边界,划定城市的增长区。增长区内可以进行城市建设,增长区外只允许从事农业、林业以及非城市建设活动。通常在边界地区设置绿化防护带,以限定增长区。
(2)城市内部采用填充式的发展,避免用地浪费。
(3)对现有社区再次开发,改良废弃厂房、污染的工业用地,从而节约土地资源及基础设施资源,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此外,为了配合城市规划,地方政府在土地规划时划定限制开发区(Sending Area)和鼓励开发区(Receing Areas),发展权的转移在两区之间进行。政府加大对鼓励开发区的投资力度和政策优惠,对限制开发区设置各种附加条款,可以有效的诱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土地开发次序。
社区尺度:TND和TOD社区模式
1.TOD 社区模式(Traditional Neightbourhood Development,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由安德雷斯.杜安尼和伊丽莎白.普拉特赞伯克夫妇提出,并成功应用于美国的肯特兰住宅区(Kentland,1988)(图2—6)和美国的海滨城(Seaside,1981)的设计中[50],TND被概括为高密度开发的“簇状社区”。
(5)尊重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2.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OD与TND模式社区的初衷一致,都是提倡生态社区、紧凑发展社区,但两者的规划手法略有不同。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Peter Calthorpe率先提出了以公交为导向的交通发展策略(图2-7),这是一种是以低碳节能导向的交通发展模式,它提倡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公共交通,而不是向汽车导向(Auto-Oriented)的方面进行[51]。TOD模式根据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城市和邻里两种模式。城市TOD策略可以减少城市小汽车的使用率,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交通队城市的污染。
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规划涉及到的空间,低碳技术进行了总结。这些理论、技术可作为低碳相关规划的指导思想,可为后续的各类城市规划实践奠定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鲍文樵.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J].中外能源,2010(3):22-25
[2]张泉等.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9.
[3]王建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J].新建筑,1994(1):14-27.
[4]陈明星. 国外城市蔓延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8:81-85
关键词:低碳、空间、紧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空间层面主要关注的是碳排放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目前的城市规划理念认为,紧凑型的城市形态是生态、可持续的,是限制城市蔓延的有效解决途径。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城市的紧凑度也与碳排放有很大的关联:W.K.Fong等以马来西亚为例研究了城市形态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问题。研究发现:高紧凑度的城市直接减少了小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紧凑型城市减少了地区供暖冷却系统的铺设距离,大大降低了能源损失。Glaster和Kanh对城市规模和碳排放关系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城市规模越大,人均碳排放越大,说明蔓延式的城市扩张,最终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碳排放水平;然而城市规划对土地限制约束越严格,居民的碳排放水平就越低,高密度的开发显著减少碳排放量。
本文谈及的空间低碳理论,是最具备代表性的新城市主义规划思想提出的三种低碳空间发展策略,它们的共识体现在对空间的高效利用上
区域尺度:“紧凑型城市”的空间理念
1.“紧凑型城市”的空间理念
“紧凑型城市”(Compact City)这一概念最早在1973年由Dantzig,G和ISaaty,T在其论著《紧凑城市—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中提出。这一理念虽然极具预见性,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西方城市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欧洲政府和学者对城市形态、土地功能、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日益重视,紧凑型城市的理念才得到广泛的流传,一些以建设“紧凑型城市”为发展理念的欧洲城市规划案例也逐渐被重视。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哥本哈根及伦敦的城市发展战略。
建设紧凑型城市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因城市边界的不断延伸而出现的诸多城市无序蔓延的发展问题;在现存的边界内而不是依靠扩大城市规模来解决城市问题,紧凑型城市应当脱胎于传统的欧洲城市,是一种“高密度、多用途、具备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的城市。
2.“紧凑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尽管西方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这一规划理念的阐述多种多样,但对紧凑型城市的理解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紧凑型城市”的主要特征有:
(1)紧凑型城市强调用地功能的适度混合。城市不应该再是单一功能的地块组合,而应该是众多复杂功能的地块集合体。
(2)紧凑型城市提倡城市进行高密度开发。Gordon Richardson(1997)对紧凑型城市概念指代的不同空间尺度做了划分:在宏观层面,建设高密度发展城市群,群内各个城市通过完善的公交系统相连接,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连通性。单个城市具有唯一的发展中心而不是多中心或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以高密度高强度模式组织城市形态,发展城市空间;围观层面,作为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必须具备一定建设密度。
(3)紧凑型城市的目的不是强调城市的高密度,而是基于紧凑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Wakerangel等對52个国家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除了加拿大、瑞典等少数几个国家有生态盈余,全球90%以上的国家都存在生态赤字。这说明,人类现有的生态资源已经满足当前的发展模式。传统的低密度、高能耗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持续,发展低能耗、紧凑型城市是唯一的出路。紧凑型城市的理念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提出,探讨的不是如何将城市建设成为高密度的建筑集合体,而是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现有的城市生态资源。
3.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紧凑型城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城市的碳排放
(1)紧凑型城市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和生态资源。适度的提高城市的开发密度,相当于提高了建设用地的土地承载力,在相等的建设用地上,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避免了更多的优质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资源被侵占为城市建设用地;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城区内部的荒地和闲置地,提高土地的价值。
(2)紧凑型城市有利于减少城市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IEA计算,2010年全球交通部门排放了66.05亿吨二氧化碳,占能源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22%。这其中,小汽车客运室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主体,其排放水平高达300g/人.千米,相当于自行车的150倍、公交车的6倍。紧凑型城市强调建设用地的混合使用和集中开发,采用建设密度高、城市功能混合的模块式空间,使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的区域内。当城市的尺度不再是由动辄几公里的大街区构成,当公共设施和就业机会配置在市民步行可达的范围以内时,多数人的出行模式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人们的出行距离大大缩短,步行和公交出行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在这样的城市尺度下,小汽车将得到很大的限制,无论是实用性还是现实性,驾驶小汽车都不再是出行的首选。
城镇尺度:“精明增长”模式
精明增长模式基本上是对紧凑型城市的一种肯定和发展。所谓“精明”,一是指精明的增长效益。城市的增长应当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服从市场规律、尊重人的生活习惯。二是指精明的城市增长途径。城市最为合理的开发顺序应当是:现有城区的填充式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许可的区域内熟地开发——生态环境许可的其他区域内生地开发。必须严格控制城市的边界,切实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因此,精明增长是一种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1)严格控制城市边界,划定城市的增长区。增长区内可以进行城市建设,增长区外只允许从事农业、林业以及非城市建设活动。通常在边界地区设置绿化防护带,以限定增长区。
(2)城市内部采用填充式的发展,避免用地浪费。
(3)对现有社区再次开发,改良废弃厂房、污染的工业用地,从而节约土地资源及基础设施资源,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此外,为了配合城市规划,地方政府在土地规划时划定限制开发区(Sending Area)和鼓励开发区(Receing Areas),发展权的转移在两区之间进行。政府加大对鼓励开发区的投资力度和政策优惠,对限制开发区设置各种附加条款,可以有效的诱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土地开发次序。
社区尺度:TND和TOD社区模式
1.TOD 社区模式(Traditional Neightbourhood Development,传统邻里发展模式)
由安德雷斯.杜安尼和伊丽莎白.普拉特赞伯克夫妇提出,并成功应用于美国的肯特兰住宅区(Kentland,1988)(图2—6)和美国的海滨城(Seaside,1981)的设计中[50],TND被概括为高密度开发的“簇状社区”。
(5)尊重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2.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交主导发展模式)
TOD与TND模式社区的初衷一致,都是提倡生态社区、紧凑发展社区,但两者的规划手法略有不同。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Peter Calthorpe率先提出了以公交为导向的交通发展策略(图2-7),这是一种是以低碳节能导向的交通发展模式,它提倡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公共交通,而不是向汽车导向(Auto-Oriented)的方面进行[51]。TOD模式根据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城市和邻里两种模式。城市TOD策略可以减少城市小汽车的使用率,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交通队城市的污染。
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规划涉及到的空间,低碳技术进行了总结。这些理论、技术可作为低碳相关规划的指导思想,可为后续的各类城市规划实践奠定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鲍文樵.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J].中外能源,2010(3):22-25
[2]张泉等.低碳生态与城乡规划[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9.
[3]王建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J].新建筑,1994(1):14-27.
[4]陈明星. 国外城市蔓延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08: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