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效应在学生教育中的反思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ur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并已泛化为一个社会常用名词。本文尝试把从众效应引入教育领域,总结学生日常中的从众现象,分析从众效应对学生的正负效应,找出原因并形成对策。
  关键词: 从众效应 学生教育 反思
  1.从众概述
  从众效应,也称羊群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研究从众效应最有名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告诉实验者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实验共进行了18次,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作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实验说明了从众的普遍性。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会受到群体影响,我们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为了一致,或者服从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或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使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原理产生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成为普遍的社会行动原则。于是,思维领域的从众定势就形成了。
  2.学生的从众现象及原因
  2.1学生的从众现象
  (1)学习从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平行班级、随机的宿舍,一段时间之后,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极大不同,出现明显的差别。班级与班级之间在学风、班风、课堂纪律、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宿舍与宿舍之间在纪律、作息、卫生等方面存着明显的差距。
  (2)消费从众。进入现今学校,可谓是大开眼界。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出生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开始建立,商品经济已经极大发展,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家庭经济条件已经极大好转。在这个大背景下消费从众出现了,穿要穿耐克阿迪达斯,聚会要在肯德基麦当劳,还有生日会,party……
  (3)恋爱从众。“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对笔者说。现今文化产品丰富,言情电视剧泛滥,铺天盖地的包围使原本极富传染性的校园恋爱传播速度加快,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
  (4)作弊从众。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较快,但原始化程度很高,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下,部分人投机成功。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部分学生心思不在学习而在考试作弊,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助长了学校不良风气,歪曲了考试最初的目的。
  2.2从众的原因
  (1)个体原因。
  个体的年龄、经验、学识、自我认知是影响个体从众的重要原因。
  ①客观条件局限。个体的年龄、大脑发育、智力、情绪等客观生理条件直接影响人的从众行为。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大脑发育水平越高,自我认知能力越强,其行为和思维越有独立性,从众性随之降低。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处于心理幼稚期,认识能力不足,又太理想化,当个人认识与现实产生差距,甚至相悖时很可能意味着被集体认识所抛弃,而这不是学生个体愿意看到的,因而从众是其必然选择。
  ②主观条件局限。个人的学识、经验、自我认知能力等的影响。当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与知识与日俱增,自我意识强烈后,其从众行为也会减少。当个体这些主观能力增强时,随之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个体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周围的事件、电视电影等音像资料的故事情节有免疫力,减少盲目的模仿和学习,其独立性和自主性随之增强,成为抵制从众心理的强有力武器。
  (2)社会原因。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孩子的许多习惯与父母惊人地相似。由于学生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成长影响巨大。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缺乏正确的成长教育,从小让孩子在家长安排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和学习,导致学生缺乏自理能力,不能自主自立。而在校园里,缺乏自主能力的学生出现从众心理和行为的比例是很高的。
  ②校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狭义的教育内涵也指向学校教育。学校本身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使学校教育往往搞一刀切,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便是缺少独立人格,丧失自主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③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从而作用于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当前中国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许多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社会投机现象的存在及他们的成功,对在校学生起到了极强的示范效果,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了从众者。
  3.从众的正负效应及负效应的转化
  从众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并无好坏之分,但当与具体事情相结合后,则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研究学生从众现象,目的就是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   3.1从众的正效应
  (1)正确的目标确定后,利用从众效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从众有利于集中全力,至少使成员不拖后腿。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抓住先机,真正发挥团体的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有利于团体意识培养。在团体中当个人意识有悖于团体意志时,通常会受到团体的排挤和孤立,进而迫使个体接受团体意志。而在团体中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有利于交流互补,事半功倍。
  (3)有利于良好作风、道德、习惯的养成。利用从众效应,树立典型,可以发挥其带动作用,利用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继而影响一大片,这对于建立优秀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很有帮助。
  3.2从众的负效应
  (1)瓦解创新意识。青少年本是无知无畏的年龄,正是因为对事物有着丰富的不拘泥于旧观点的认识,才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也迫切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如果得不到认可,甚至得到的是冷嘲热讽、无尽的压力,长此以往就必然会隐藏观点,放弃想象,创新只会成为头脑中机械的两个大字。
  (2)弱化自主能力。个体的自主能力的弱化就在于独特性的消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是一味的从众,势必失去独立的人格。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定势,势必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丧失独立性自主性,人生陷入巨大困惑,继而走向自暴自弃。
  3.3从众负效应的转化
  (1)在集体活动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其中,养成坚持真理、有主见的习惯。君子和而不同。即使行为从众,但仍能辨清自己的路线,就会使我们无论身处任何困境,都能克服困难,直达目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有助于抵挡环境的不利影响。良性的学习环境对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起到强化作用,因此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必需的。科学的管理,良好的氛围,和谐的班风,会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教师应该注重和谐班级的建设,给学生以发表主见和思想的机会。
  (2)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不至于盲目跟从。正是基于对自己正确的定位,才能有效地辩清实质,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角度。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立场,注重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看问题的机会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学生打破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创造条件让学生争辩,各讲各的理,不仅能克服从众性格,塑造学生人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消除团体对个体的从众负影响。从众有时是源于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的原因就是陌生或疏远。由此可见,知识积累往往有助于发挥个人的优势,树立强大的自信。从众多数是一种思维定势。如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那就需要学生博采众长、学识广泛,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取长补短。
  (4)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榜样。这种导向和榜样就是无声的语言,学生在这种导向和群体的压力下,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趋同于一致。如果一个学生仍要坚持违背团体舆论的做法,他就会遭到团体的排斥,甚至是惩罚,使他体验脱离团体的孤独和游离于团体之外的种种困难,从而充分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宏.运用集体教育个体——基于从众的正效应[J].科教文汇,2009(4·下旬刊).
  [2]王星.如何消除学生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仁[J].湖南教育,2001(6).
  [3]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王利霞.基于认同理论下的从众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3).
  [5]张乘袆.对青少年从众性的辩证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2).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水泥挡土墙在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益。
本文简单阐述了伐区基本调查,对两种类型的伐区面积、林木株数和蓄积的求算和关键技术要求作了分析,为处理无证采伐及其它破坏林地事件的鉴定工作提供方法。
在经济全球全化、文化多元化与无锡建设国际化的背景下,江苏太湖高级中学积极主动融入教育国际化潮流,率先创办出国留学实验班,逐步探索出一条教育国际化之路。本文着力从确
软件在设计上以互联网为操作平台,这样可为用户节省设立网络的开支,并可让多用户同时分享资讯。本文向您介绍PCFT-JXC软件的远程网络办公功能及在林业部门的应用实例。
本文介绍了岭澳核电站常规岛安装工程压力容器的现场运输、安装、安装期间的防护、安装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措施等。
广东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确定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分析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探讨广东实施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