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春节刚过,网络上最大的事情,恐怕就是柴静自掏腰包百万,历时一年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了。说它是纪录片,但实际上看着也不太像。我第一次得知这个片子,是某天早上醒来,微信朋友圈就被柴静两个字刷爆了。都说她拍了一部有关雾霾的纪录片云云,但是点开视频链接,都是一个她在参加“TED演讲”一样的东西。不知她在搞什么,以为刚出来纪录片,就获邀在什么场合进行演讲,于是也没往心里去,毕竟雾霾来雾霾去,听了已经太多。不过……手机在后面几个小时持续被刷屏,好像视频尽是这段“TED演讲”,别无其它。登时心下感觉事情不对,恐怕这个“怪家伙”就是纪录片本身吧。于是仔细看了视频的时长,1小时43分,没错,估计就是他了。
现在想想,当时之所以有这种错觉,应该是跟纪录片固有的形式感有关。整整一年之前,同是央视名嘴,同是辞职出来单飞的崔永元,也是靠着一己之力,自费去美国走访打探,推出了一部讲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纪录片。但是实话讲,当时压根就没有费很多神看完,只是看了几个评论性的文章,大概了解了一下结论而已。
现在回想起来,究其原因可能正是跟纪录片的形式感有关。说来,无论是“转基因”还是“雾霾”,都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几乎都是普通人早就被媒体狂轰滥炸、辩论反驳一溜够的议题了,再出来什么片子,也就是随便看个结论也就够了,况且每部纪录片动辄一两个小时,信息碎片化时代谁会有这么多的耐性呢?
柴静很聪明,她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纪录片的策划阶段,她就向崔永元仔细咨询过拍摄经验。而当柴静的成片推出之后,也确实是让崔永元自叹弗如了一下。那么这次,我们就抛开纪录片的内容不谈,只说说它的形式。想来,这应该是全球首部以演讲形式来串联起来的纪录片了吧,可以说,这是柴静的首创。那么它好不好、好在何处、为什么纪录片需要选择这样一种形式,深究下来相信还是大有学问的。
要想谈柴静,最好还是从崔永元的那部纪录片开始。
再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图表,在崔永元的纪录片中是被访者拿着一张(明显是已经精心打印了的)图表,坐在家中对着镜头比划。
但是在柴静的纪录片中,她是这样站在前台展示一张精心准备的图表的。在这张图中,可以清晰看到曲线图以及数据引用来源。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解释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必须要留给观众相对长的时间仔细看图,但是一旦画面长时间静止,又会引起视觉上的枯燥感;可是如果把它搬到演讲台上,背景的图表可以慢慢看,而前景的人物举手投足都可以带来新鲜感,碰巧演讲者又比较会讲故事的话,比如柴静,那就更好了。
对于所要引用的文件,也大有学问。无论你引用的源文件来自何方主流科学家,也尽量不要用网页截图的形式直接贴到镜头前,比如崔永元的纪录片就犯了这个大忌。
而如果把它放到大屏幕上,再配上主讲人的解说,怎么样看起来是不是效果截然不同。
当然,如果你手头真的有更加专业的报告的话,不惜一切代价把它精美的装订出来,越厚越好,拿在手里向观众展示,这可以极大增加可信度,因为现场观众的临场反应可以带动纪录片的观众的情绪,这就是现场感赋予你的绝佳优势。最后,论文毕竟是密密麻麻的枯燥文字,为了证明结论,像柴静一样把重要段落重新放大显示出来,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做过纪录片的制作的话,多半会遇到过引用的素材处于某个学术论坛,里面投影机打出的PPT曝光同现场室内曝光严重不协调,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焦糊的画面和模糊不清的PPT演示稿。
因此如果有可能,就尽量把PPT中的内容要来,单独截屏插入到纪录片中。看一看柴静的现场演讲风格纪录片,如此复杂的煤炭燃烧动态图,都能够清晰展示给观众,同时又不失现场的临场参与感。
最后,还有几个小技巧也一并说一下。
第一,被访对象职位的字幕包装,上面是崔永元的,明显是过时的电视台包装;下面是柴静的,简单直接,不做过多特效,这样观众会更加留意访谈的内容,真有必要的话回来细看人物身份即可。
第二,既然使用了演讲的形式,就大可带入一些主观的个人感受,尤其是对于相对枯燥的科学论述议题。一个好的亲历故事,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第三,能用图片就不用文字说话。一图胜千言,想尽办法把图片美观展示出来,而把要解释的内容通过演讲者的声音说出,这样观众留下的记忆更深刻。
第四,历史资料的引用,可以在现场银幕和视频素材中交替出现。如果你拍摄的是一部纪录片,难免要用到许多画质不好的历史素材,它们的画面比例、像素清晰度、色彩曝光都不尽相同,很多导演都会尝试在后期进行精调色,但实际上这是费力不讨好的。远不如在现场大银幕展示一段,然后再切换到历史素材,观众自会接受这样的剪辑。而且,演讲现场统一的视频格式,永远能够以最清晰的格式呈现在纪录片中。
第五,借鉴网络流行的草根视频形式。既然我们谈的是形式,那就必须要有新媒体的意识。柴静在现场展现一段电话暗访的录音时,就借鉴了曾经在网上最流行的一种戏虐的贴字幕的形式,这样就可以避免单纯引用声音文件带来的枯燥感。而且这也能把观众的全部吸引力集中起来,远比插入任何视频的注解素材更合适。
第六,熟悉的Flash动画。在柴静的纪录片中,无所不用其极,真可以说已经穷尽了能用的所有外在展示形式。在这里,她邀请知名的Flash团队制作,左小祖咒来配音,完成了一段枯燥的雾霾危害的讲解。但是,这里也要提醒大家,Flash动画因为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等原因,其实不是所有纪录片都用得起、用的好的。因此,建议在你最熟悉的条件下,才可考虑应用。
第七,观众反映是最珍贵的镜头。要说不同,演讲形式的纪录片可能和传统纪录片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场有了听众,而它们的反映,一哭一笑一思考,都是可以瞬间产生带入感的。留意这些镜头,巧妙地插入到或幽默、或愤怒的段落中,会产生奇效的。
总之,柴静是媒体人,她以最擅长的方式向我们讲了一个最熟悉的故事。纪录片有很多天然的局限,例如素材画质参差不齐、科学数据枯燥难懂、访谈的素材不能产生观众的带入感等等,但是公开演讲的形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现场的高画质拍摄素材,再配上一块合适亮度的投影屏幕,以及认真聆听的观众,就可以把一个过去编导们费尽心思剪辑修改的纪录片完整地搬到台前了。当然,演讲风格的纪录片有诸多好处,但是毕竟造价不菲,所有的前期拍摄流程一概不能省略,还要再外加一次演讲现场的经济和时间管理成本,这对本就不富裕的纪录片拍摄团队来说,是否负担得起就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在想想,当时之所以有这种错觉,应该是跟纪录片固有的形式感有关。整整一年之前,同是央视名嘴,同是辞职出来单飞的崔永元,也是靠着一己之力,自费去美国走访打探,推出了一部讲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纪录片。但是实话讲,当时压根就没有费很多神看完,只是看了几个评论性的文章,大概了解了一下结论而已。
现在回想起来,究其原因可能正是跟纪录片的形式感有关。说来,无论是“转基因”还是“雾霾”,都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几乎都是普通人早就被媒体狂轰滥炸、辩论反驳一溜够的议题了,再出来什么片子,也就是随便看个结论也就够了,况且每部纪录片动辄一两个小时,信息碎片化时代谁会有这么多的耐性呢?
柴静很聪明,她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纪录片的策划阶段,她就向崔永元仔细咨询过拍摄经验。而当柴静的成片推出之后,也确实是让崔永元自叹弗如了一下。那么这次,我们就抛开纪录片的内容不谈,只说说它的形式。想来,这应该是全球首部以演讲形式来串联起来的纪录片了吧,可以说,这是柴静的首创。那么它好不好、好在何处、为什么纪录片需要选择这样一种形式,深究下来相信还是大有学问的。
要想谈柴静,最好还是从崔永元的那部纪录片开始。
再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图表,在崔永元的纪录片中是被访者拿着一张(明显是已经精心打印了的)图表,坐在家中对着镜头比划。
但是在柴静的纪录片中,她是这样站在前台展示一张精心准备的图表的。在这张图中,可以清晰看到曲线图以及数据引用来源。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解释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必须要留给观众相对长的时间仔细看图,但是一旦画面长时间静止,又会引起视觉上的枯燥感;可是如果把它搬到演讲台上,背景的图表可以慢慢看,而前景的人物举手投足都可以带来新鲜感,碰巧演讲者又比较会讲故事的话,比如柴静,那就更好了。
对于所要引用的文件,也大有学问。无论你引用的源文件来自何方主流科学家,也尽量不要用网页截图的形式直接贴到镜头前,比如崔永元的纪录片就犯了这个大忌。
而如果把它放到大屏幕上,再配上主讲人的解说,怎么样看起来是不是效果截然不同。
当然,如果你手头真的有更加专业的报告的话,不惜一切代价把它精美的装订出来,越厚越好,拿在手里向观众展示,这可以极大增加可信度,因为现场观众的临场反应可以带动纪录片的观众的情绪,这就是现场感赋予你的绝佳优势。最后,论文毕竟是密密麻麻的枯燥文字,为了证明结论,像柴静一样把重要段落重新放大显示出来,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做过纪录片的制作的话,多半会遇到过引用的素材处于某个学术论坛,里面投影机打出的PPT曝光同现场室内曝光严重不协调,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焦糊的画面和模糊不清的PPT演示稿。
因此如果有可能,就尽量把PPT中的内容要来,单独截屏插入到纪录片中。看一看柴静的现场演讲风格纪录片,如此复杂的煤炭燃烧动态图,都能够清晰展示给观众,同时又不失现场的临场参与感。
最后,还有几个小技巧也一并说一下。
第一,被访对象职位的字幕包装,上面是崔永元的,明显是过时的电视台包装;下面是柴静的,简单直接,不做过多特效,这样观众会更加留意访谈的内容,真有必要的话回来细看人物身份即可。
第二,既然使用了演讲的形式,就大可带入一些主观的个人感受,尤其是对于相对枯燥的科学论述议题。一个好的亲历故事,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第三,能用图片就不用文字说话。一图胜千言,想尽办法把图片美观展示出来,而把要解释的内容通过演讲者的声音说出,这样观众留下的记忆更深刻。
第四,历史资料的引用,可以在现场银幕和视频素材中交替出现。如果你拍摄的是一部纪录片,难免要用到许多画质不好的历史素材,它们的画面比例、像素清晰度、色彩曝光都不尽相同,很多导演都会尝试在后期进行精调色,但实际上这是费力不讨好的。远不如在现场大银幕展示一段,然后再切换到历史素材,观众自会接受这样的剪辑。而且,演讲现场统一的视频格式,永远能够以最清晰的格式呈现在纪录片中。
第五,借鉴网络流行的草根视频形式。既然我们谈的是形式,那就必须要有新媒体的意识。柴静在现场展现一段电话暗访的录音时,就借鉴了曾经在网上最流行的一种戏虐的贴字幕的形式,这样就可以避免单纯引用声音文件带来的枯燥感。而且这也能把观众的全部吸引力集中起来,远比插入任何视频的注解素材更合适。
第六,熟悉的Flash动画。在柴静的纪录片中,无所不用其极,真可以说已经穷尽了能用的所有外在展示形式。在这里,她邀请知名的Flash团队制作,左小祖咒来配音,完成了一段枯燥的雾霾危害的讲解。但是,这里也要提醒大家,Flash动画因为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等原因,其实不是所有纪录片都用得起、用的好的。因此,建议在你最熟悉的条件下,才可考虑应用。
第七,观众反映是最珍贵的镜头。要说不同,演讲形式的纪录片可能和传统纪录片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场有了听众,而它们的反映,一哭一笑一思考,都是可以瞬间产生带入感的。留意这些镜头,巧妙地插入到或幽默、或愤怒的段落中,会产生奇效的。
总之,柴静是媒体人,她以最擅长的方式向我们讲了一个最熟悉的故事。纪录片有很多天然的局限,例如素材画质参差不齐、科学数据枯燥难懂、访谈的素材不能产生观众的带入感等等,但是公开演讲的形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现场的高画质拍摄素材,再配上一块合适亮度的投影屏幕,以及认真聆听的观众,就可以把一个过去编导们费尽心思剪辑修改的纪录片完整地搬到台前了。当然,演讲风格的纪录片有诸多好处,但是毕竟造价不菲,所有的前期拍摄流程一概不能省略,还要再外加一次演讲现场的经济和时间管理成本,这对本就不富裕的纪录片拍摄团队来说,是否负担得起就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