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策略研究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长三角温州城镇化建设切入,分析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新需求和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从金融政策性扶持、构建支持体系、创新金融服务领域等方面提出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策略。
  关键词:发达地区;城镇化;银行支持策略
  一、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对金融新需求
  (一)融资规模需求不断扩大
  经济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强调质的提升,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够,需要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以浙江温州为例,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的“温州模式”实现了“村村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
  实事上,温州的村村像城镇仅是产业城镇化。从产业城镇化向高度城镇化阶段过渡,改变“镇镇像农村”的进程中,城市建设资金、经济产业资金、生活消费资金需求加大。温州有35个国字号生产基地、2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利用现有资产(权利)进行抵押融资的愿望强烈。资金的需求与运用日趋长期化、多元化,主要包括推进公共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确保中长期贷款支持;推进工业化发展,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产业链对融资的需求;农民在住房、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消费信贷需求。上述资金缺口大,银行贷款额度又较小。
  (二)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对金融差别化服务的需求
  新型城镇化涉及多类经济主体和多种经济活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有1300万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按每增一人投资10万元测算,则需要投入资金1.3亿元。随着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带动,催生了创业贷款、消费贷款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对金融服务的差别需求凸显。要求得到金融支持的主体呈现立体多元素趋势,由农民个体扩大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商业住宅等需要金融支持的项目日益增多。
  银行贷款利息高、门槛高、金融工具单一的状况迫切需要调整与改进。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民贷款除了存单、保单外,缺少与产权相应的抵押物,借贷能力不足,需要金融机构探索扩大抵押物范围,进行深入调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操作可行的金融服务措施。
  (三)快捷便利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需求
  对交易成本的节约需求,催生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产品需要不断创新。特色产品体系的创新服务需求加剧。2013年末,温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94元,同比增长10%。随着农村土地资本向货币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转移,土地出让金、拆迁补偿、养老基金、财政资金的保管和理财需求旺盛;以城市商圈为例,综合性购物中心、零售商场、协会商会、写字楼、展馆、宾馆等区域逐渐增多,具有白领密集、新产品接受程度高等特点,提供的商圈新兴市场,相应的移动金融、网络金融、自助金融等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银行需要更加注重以资产管理业务、个人业务为重要抓手,加大新型产品创新力度,主动满足新的金融需求。
  二、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分析
  (一)宏观支持政策有待到位
  1.国家虽然推出相应的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指导意见,但是期待中的城镇化建设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建立,农村城镇建设的专项贷款“直通车”、支持农村城镇建设的贷款优惠政策少之又少。
  2.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有待调整,农业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应的信贷政策指引,但是项目准入门槛依然较高,农村城镇贷款的操作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对小城镇建设有效的信贷指导和协调不到位。
  3.信息不对称,使银行难有作为。由于没有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银行不了解城镇政府设想,政府也没有有效引导银行信贷投向。政府层决策行为短期化,使银行与政府信息不衔接。
  (二)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信贷管理体制有待改善
  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三农”、农发行单一发放政策性收购贷款,业务范围收缩,支农作用弱化态势。包括国有上市银行在内各家银行信贷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贷款审批权限上收,缺乏相应的信贷奖励机制,基层机构保守经营,使农村城镇建设资金缺乏支持主体,求贷无门。
  (三)基于稳健经营目标,银行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放款有所选择
  银行更愿意把信贷资金投向项目好、科技含量高、有市场的优质客户上,而对城市基础设施类支持力度较小。对存在承贷单位难以选择、担保不易落实、还款来源受限制等不利因素的项目,慎重投放。即使投放,也定位在重点支持资本金出资能力强、现金流全覆盖、担保有效、资金封闭运行、符合外部监管要求的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等项目。
  (四)由于贷款主体缺位,银行信贷支持遇阻
  各家银行在信贷产品、支持重点、客户准入上进行了严格的风险管控,城镇化项目贷款由于贷款主体缺位,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按照相关规定,镇政府作为行政机关,不能作为贷款的主体,因此,贷款主体缺位,制约金融机构对农村城镇开发项目提供贷款支持,成为金融机构信贷投入农村城镇建设的重要障碍。
  (五)金融产品创新动力不足与多样化需求的矛盾
  从信贷产品创新上看,国有大型银行信贷品种一律由总行开发,各分支机构难以根据属地实际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从发达地区金融需求上看,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需求多样化更为突出,“城中村”改造等新内容需要配套创新相应的信贷策略和信贷产品。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涉及银行、保险、信托、资管、证券多个领域,以及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新农民的“城镇化”转型对就业、创业和消费的信贷需求旺盛。
  (六)城镇化建设项目未来收益不确定,给银行带来多种风险
  1.政府机构对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建设有需求,但贷款偿还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是金融支持城镇建设的难题。贷款项目中的公益性项目,如城市废水处理建设项目需要财政补贴或提供政策优惠维持运营,项目不产生现金流,还款来源较难保障,贷款能否按期收回风险较大。   2.项目贷款多为中长期贷款,偿还期跨度大,若再有政府换届和政策不连续都会加大贷款风险,加重银行不良贷款担忧。
  3.项目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管理贷款难度加大。这些项目金融介入的同时就已经面临项目收益的风险。
  三、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对策
  (一)政策性金融扶持策略
  1.国家应适时推出金融体制和制度措施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让政策性金融普惠农村。一是可以先行在经济发达地区试点,鼓励民间富裕资本建立城镇化银行;二是成立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城镇化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专门对城镇化发展进行贷款、保险;三是以农业发展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代理政策性“直通车”式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相关产业。这种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应具有期限长、利息低和额度大的特点。
  2.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倡导金融责任意识。构建以政策性银行、涉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类金融)机构为主体,国有银行、城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辅的扶农金融组织体系。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扶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的设立与升级;运用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激励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城镇设
  点,与小微型企业结对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向县级延伸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服务专车巡回下乡,“接地气”般与农民面对面,实地调研金融需求,宣传金融知识,促进和提高金融产业服务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新城市人口的金融素养。
  3.政府金融办与央行联手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提高金融支持成效。央行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信息收集与反馈,建立线上线下的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金融平台”,形成互动机制。央行研究制定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建设有关政策,指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
  (二)构建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体系策略
  1.改进信贷管理体制。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扶小助弱”的社会责任意识,结合农村城镇建设实际情况,以额度授信等方式适当下放信贷审批管理权限。建立信贷奖励机制,对盘活的存量资金,基层金融机构自主发放。
  2.创建有效的信贷运作模式。金融机构可以专设城镇建设服务职能部门,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贷款操作程序和管理措施。可以探索发达地区产业龙头企业统贷统还、农村合作社直接承贷、农户分头承贷等多种方式,提高信贷资金投放效用。在城镇基础设施贷款上,可以尝试以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实力的企业或财政作担保,以费还贷操作模式。
  3.完善征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信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建设活动,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大对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打击力度,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提高金融胜诉案件的执行率,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三)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策略
  1.金融机构应发放适定比例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中长期贷款,政府给予配套财政贴息和减免税等优惠。为确保贷款安全,呼吁财政与企业建立乡镇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小城镇建设贷款提供担保,减轻银行不良贷款预期压力。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加强与产业园区的合作,搭建“贷款平台、担保平台、信用平台”建设,实现贷款投放的良性循环,促进园区内企业的发展。
  2.借力资本市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发展股票、长短债、基金、信托等市场化工具,摆脱“土地财政”弊端。大力推动经济发达地区知名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发行创投基金、产业转移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推动中小涉农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二是借鉴境外成功经验,发行城镇化建设债券、公用事业发展债券,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筹措长期资金,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中国政府提出发行城镇化建设债券四年来进展缓慢,应加大公共财政体制的透明性和监管有效性,解决城镇化建设债券发行困局;三是为避免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可以在经济较发达的城镇展开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吸引民间私人资金。一是以商养“鱼”。温州建立的海内外商人回乡创业机制,以ABS(项目融资)、BOT(建设-经营-移交)等形式吸引私人资金参与 “准公共产品”的投资;二是互联网线上融资。互联网银行线上融资,经济发达地区个人、小微型企业等群体更易接受,同时以电子签名方案防范交易风险。
  (四)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1.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对“拟上市”公司,提供包括财务顾问、资产重组、资金托管、现金管理等系列融资融智专业服务,并根据企业需求创新各类融资产品。
  2.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探索开办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农业大型机具设备金融租赁业务,努力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资金需求。对首次购房农民住房贷款采取相应利率下浮政策。
  3.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发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等金融产品,不断健全优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农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实现涉农信贷的集约化投放;二是支持社区展业、创业模式。设计标准化小额信贷产品,将贷款支持家庭花卉、渔业养殖、果业培育、宠物繁育、美容美颜、家电维修、纺织编织等市场项目,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三是加大对经济强镇、省级中心镇、农村工业园区物理网点战略性布局,建立产业园区、社区金融服务站,增强农民体验。围绕发展建设项目,推行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以园区开发、特色城镇建设、流通市场建设等城镇化项目为平台,提供包括项目融资、投融资及理财顾问、农村医保、社保代理等综合化金融服务;围绕农民市民化,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移动支付网络和金融IC卡为载体,整合居民结算支付、理财、社保、医保等“一卡通”需求,并提供个人贷款、各种消费贷款、财富管理金融产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伟军,地区行政层级、信息基础与金融集聚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11)
  [2]贾康,孙洁.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与公私合作[J].中国金融,2011,(19).
  [3]张炯玮.浅谈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N].金融时报,2010-09-20.
  [4]厉以宁.城镇化建设可设立公用事业基金[J].农村工作通讯,2011,(1).
  [5]王建威,何国钦.城镇化发展与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协同创新的效率分析[J].上海金融,2012,(6).
  [6]马松伟,逢希滨.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之潍坊案例——基于财政视角[J].地方财政,2012,(4).
  [7]王召.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点何在[N].上海证券报,2013-04-2
其他文献
化学合成的卫生用杀虫剂,是农用杀虫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过去.现在及其今后发展,必然和化学农药的发展相一致。一、杀虫剂的过去和现在十九世纪60年代前后,农药就开始进
为了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篇文章或资料应标志1个文献标志码。一般设置以下5种标准:
本文从广州市增城区某居住小区的项目概况入手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了居住小区的地下室结构布置原则,进而对居住小区的结构设计中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设计、PKPM系列结构软件分
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增进公共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全国性基础建设,关系到社会保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国社保基础设施建设在覆盖范围、信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在武术散打学校中教授学员学习《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之自卫防身术课程。不但学会了以散打内容的体育健身运动,还学会了普通人遇到危机情况的防卫能力。也可以在段位晋段中
碱矿渣水泥应用于修补材料具有快硬、早强、黏结性能优异等特点,研究了不同粗糙程度基底对碱矿渣修补砂浆黏结性能的影响,对黏结界面过渡区进行了微观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碱矿
发动机冷却液是维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不可或缺的流动介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冷却液的性能会渐渐丧失。本文论述了冷却液的重要性,介绍了冷却液性能检测技术,及更换冷却
本文通过对生物蛋白止血纤维干法纺丝溶液的粘流性、稳定性、可纺性、助剂品种及添加量等性能的实验研究,初步确定了能够较好满足该纤维干法纺丝成形要求的纺丝溶液制备工艺
社会对审计人才需求量较大,而审计专业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无法胜任审计工作,形成双方需求错位。通过审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和高校培养现状实施分析,得出G省审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