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共9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36/48),两组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时,选用蒙脱石散灌肠辅助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升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 腹泻 患儿 蒙脱石散灌肠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10-01
小儿腹泻發病年龄集中在2岁以下,超过1岁患儿约占50%,小儿腹泻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原而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有文献报道[1],全球每年死于腹泻的患儿高达500万。而在我国,小儿腹泻仅此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加,出现蛋花或水样便[2],通常患儿会伴有发热、恶心、呼吸道感染或不同程度的脱水情况,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院对96例腹泻患儿中的48例采用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共9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男25例,女23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16.2±2.1)个月;观察组患儿再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男28例,女20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18.3±1.9)个月。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每日排便均在3-10次,30例脱水患儿中,15例轻度脱水,10例中度脱水,5例重度脱水。所有患儿中50例为非感染性腹泻,46例为感染性腹泻。两组患儿无论是年龄、病情以及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患儿给予等量米汤或水稀释脱脂奶,疑似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采用微生态疗法;大便培养发现细菌感染的患儿可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同时加用蒙脱石散3g灌肠辅助治疗,(国药准字H20046483 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同时将30ml生理盐水通过细肛管插入肠内13cm注入保留灌肠,保留灌肠30min,2次/d。
1.3 疗效判定
根据我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将其分为显效: 患儿在接受治疗72h后粪便性状以及次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儿接受治疗72h后排便次数出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儿接受治疗72h后,排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均无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36/48),两组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我国小儿腹泻协作组将小儿腹泻分成感染性腹泻以及非感染性腹泻,以前者多见。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非感染性腹泻通常由于喂养不定时、饮食量把握不准等导致[3]。各种产毒性细菌以及病毒均可导致小儿出现腹泻,其发病季节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发病患儿以2岁以下婴幼儿较多,根据各种研究发现,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和呼吸道传播,在公共场所以及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病。小儿腹泻具有季节性、全球性、流行性等诸多特点。
蒙脱石散的主要结构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含有非均匀性电荷分布以及层纹状结构,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让病原菌丧失致病作用。除此之外,蒙脱石散对消化道还具备较强的覆盖保护功能,进而提升、修复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预防能力,因此蒙脱石散具备局部止痛以及平衡正常菌群的作用,还能够有效提升黏膜质量,对病原微生物的攻击进行抑制;蒙脱石散与口服补液进行同时应用止泻效果更加,不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4]。
蒙脱石散通常是用来口服治疗止泻,本次研究采用对患儿进行灌肠治疗,将药物直接注入直肠深部,通过肠道吸收药物,对腹泻进行治疗。灌肠治疗历史悠久,操作简单,患儿吸收速度较快,且疗效明显。同时灌肠疗法能够防止某些药物对患儿胃肠粘膜的不良刺激,因此采用蒙脱石散灌肠法能够使药物达到乙状结肠部位,可以更快、更直接对病变黏膜进行修复,防止攻击因子的进一步损伤,从而减轻症状。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在使用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5%,两组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时,选用蒙脱石散灌肠辅助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升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魏众新,李盈.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689.231-233
[2]张翔.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 现代养生,2013,18:22.148-149
[3]张志兰. 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2011,04:123-124.
[4]黄敦燕,孔燕南,陈绍辉. 325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 当代医学,2013,13:296-297.
【关键词】 腹泻 患儿 蒙脱石散灌肠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10-01
小儿腹泻發病年龄集中在2岁以下,超过1岁患儿约占50%,小儿腹泻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原而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有文献报道[1],全球每年死于腹泻的患儿高达500万。而在我国,小儿腹泻仅此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多发病和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加,出现蛋花或水样便[2],通常患儿会伴有发热、恶心、呼吸道感染或不同程度的脱水情况,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院对96例腹泻患儿中的48例采用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共9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男25例,女23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16.2±2.1)个月;观察组患儿再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男28例,女20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18.3±1.9)个月。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每日排便均在3-10次,30例脱水患儿中,15例轻度脱水,10例中度脱水,5例重度脱水。所有患儿中50例为非感染性腹泻,46例为感染性腹泻。两组患儿无论是年龄、病情以及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患儿给予等量米汤或水稀释脱脂奶,疑似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采用微生态疗法;大便培养发现细菌感染的患儿可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同时加用蒙脱石散3g灌肠辅助治疗,(国药准字H20046483 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同时将30ml生理盐水通过细肛管插入肠内13cm注入保留灌肠,保留灌肠30min,2次/d。
1.3 疗效判定
根据我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将其分为显效: 患儿在接受治疗72h后粪便性状以及次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儿接受治疗72h后排便次数出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儿接受治疗72h后,排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均无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36/48),两组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我国小儿腹泻协作组将小儿腹泻分成感染性腹泻以及非感染性腹泻,以前者多见。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非感染性腹泻通常由于喂养不定时、饮食量把握不准等导致[3]。各种产毒性细菌以及病毒均可导致小儿出现腹泻,其发病季节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发病患儿以2岁以下婴幼儿较多,根据各种研究发现,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和呼吸道传播,在公共场所以及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病。小儿腹泻具有季节性、全球性、流行性等诸多特点。
蒙脱石散的主要结构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含有非均匀性电荷分布以及层纹状结构,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让病原菌丧失致病作用。除此之外,蒙脱石散对消化道还具备较强的覆盖保护功能,进而提升、修复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预防能力,因此蒙脱石散具备局部止痛以及平衡正常菌群的作用,还能够有效提升黏膜质量,对病原微生物的攻击进行抑制;蒙脱石散与口服补液进行同时应用止泻效果更加,不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4]。
蒙脱石散通常是用来口服治疗止泻,本次研究采用对患儿进行灌肠治疗,将药物直接注入直肠深部,通过肠道吸收药物,对腹泻进行治疗。灌肠治疗历史悠久,操作简单,患儿吸收速度较快,且疗效明显。同时灌肠疗法能够防止某些药物对患儿胃肠粘膜的不良刺激,因此采用蒙脱石散灌肠法能够使药物达到乙状结肠部位,可以更快、更直接对病变黏膜进行修复,防止攻击因子的进一步损伤,从而减轻症状。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在使用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5%,两组间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时,选用蒙脱石散灌肠辅助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升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魏众新,李盈.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689.231-233
[2]张翔. 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 现代养生,2013,18:22.148-149
[3]张志兰. 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2011,04:123-124.
[4]黄敦燕,孔燕南,陈绍辉. 325例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意义[J]. 当代医学,2013,13: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