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中,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校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50名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护理专业实习生50名实验组,对比两组实习生护理专业理论成绩以及专业技能培训成绩。结果:经过不同培养模式,两组实习生均有一定成绩,其中实验组实习生护理专业综合能力以及专业实践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两组实习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实际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中,采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提升学生护理专业实践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告知护理专业;技能培训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以及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校附属医院接收的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共100名,其中男性学生24名,女性学生76名,学生平均年龄(21.79±2.19)岁。排除其他因素对于学生实践培训效果的影响,将2017年1月接收学生为对照组,2018年4月接收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学生50例,男性13例,女性37例,学生平均年龄(20.76±3.81)岁;实验组学生50例,男性11例,女性39例,学生平均年龄(21.03±2.71)岁。两组学生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学生自愿参与到研究中。
1.2 方法
依据两组学生分组不同,选择不同教学方式,其中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实验组学生采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具体如下。
1.2.1 传统教学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接受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由医院教师开展学生岗前责任意识以及相应的实际护理技能掌握水平考察,制定科学有效培养方案。对照组学生主要接受护理基础理论培训、护理专业技能操作集体培训以及临床实际专业护理技能实践培训等。
1.2.2 护士规范化护理模式
实验组学生接受护士规范化护理模式。首先由医院指定富有培训经验的内训师为组长,以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士规范化培养小组,依据当前临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时间培训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培训流程,设计具有实用意义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方案。在这一基础上针对临床护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良反应处理方式编辑成册用以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使用。
其次,带教内训师需要依据学生综合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进度开展相应的护理教学。开展从临床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注意事项、专业护理技能种类以及临床护理不良情况处理措施等方面开展理论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临床护理实践前专业能力的提升。
并且,带教内训师需要选择不同程度的实践病例,案例患者的选择需要满足病症典型、对应护理措施由简单到复杂,并开展学生临床护理实践。此过程中,带教内训师需要密切注意学生护理措施以及专业护理技能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完成当日教学实践后指出,以便于提升学生专业护理技能掌握程度。
在这一基础上,带教内训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解不同病症护理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分发不良情况处理措施手册,提升学生的专业护理技能中不良反应处理能力。最后,带教内训师需要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病例用以学生临床护理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同时需要对于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并就实践考核成绩以及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学生临床专业技能实践能力。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学生实习期综合考核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专业护理技能实践成绩,对比两组学生临床护理综合成绩。同时对于两组学生临床护理技能實践中出现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两组学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学生教学成绩对比
经过不同教学模式,两学生均有一定教学效果。其中实验组学生在实践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即采用护士规范化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护理技能掌握能力。两组学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护理技能实践中不良情况发生对比
在两组学生实际临床护理技能实践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不良情况发生。其中主要包括用药不当、穿刺护理不当以及护理态度。对照组学生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6%,实验组学生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2%。两组学生护理实践不良情况发生对比,实验组学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学生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2。
3.结论
基于当前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相应的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其中,针对学生护理专业技能的临床培训,对于促使学生投入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学生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对于提升学生护理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通过采用不同程度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实践能力,对于实现护理人才现代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阶段,传统教学使用范围相对较广,以基础性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培训,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护理能力。但是由于这一教学模式通常存在教学不到位等情况,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徐春苗[3]的研究中,采用传统护理技能实践模式,增加了学生专业护理技能提升难度。
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主要是指在依据相应的护理人员实践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开展符合规章制度的专业性高职学生临床实践护理技能。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受到专业性、综合性以及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技能实践,护理综合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张洁[4]的研究中,采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对于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职学生临床开展护理技能实践培养时,采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技能掌握能力具有重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裴维英, 薛丽娟.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 25(12):179-182.
[2]高晓琳,庞贵凤,周慧芳等.基于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04-1706.
[3]徐春苗.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 教育现代化, 2017(32):33-34.
[4]张洁.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96,198.
关键词: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告知护理专业;技能培训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以及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本校附属医院接收的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共100名,其中男性学生24名,女性学生76名,学生平均年龄(21.79±2.19)岁。排除其他因素对于学生实践培训效果的影响,将2017年1月接收学生为对照组,2018年4月接收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学生50例,男性13例,女性37例,学生平均年龄(20.76±3.81)岁;实验组学生50例,男性11例,女性39例,学生平均年龄(21.03±2.71)岁。两组学生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学生自愿参与到研究中。
1.2 方法
依据两组学生分组不同,选择不同教学方式,其中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实验组学生采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具体如下。
1.2.1 传统教学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接受高职护理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由医院教师开展学生岗前责任意识以及相应的实际护理技能掌握水平考察,制定科学有效培养方案。对照组学生主要接受护理基础理论培训、护理专业技能操作集体培训以及临床实际专业护理技能实践培训等。
1.2.2 护士规范化护理模式
实验组学生接受护士规范化护理模式。首先由医院指定富有培训经验的内训师为组长,以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士规范化培养小组,依据当前临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时间培训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培训流程,设计具有实用意义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方案。在这一基础上针对临床护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良反应处理方式编辑成册用以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使用。
其次,带教内训师需要依据学生综合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进度开展相应的护理教学。开展从临床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注意事项、专业护理技能种类以及临床护理不良情况处理措施等方面开展理论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临床护理实践前专业能力的提升。
并且,带教内训师需要选择不同程度的实践病例,案例患者的选择需要满足病症典型、对应护理措施由简单到复杂,并开展学生临床护理实践。此过程中,带教内训师需要密切注意学生护理措施以及专业护理技能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完成当日教学实践后指出,以便于提升学生专业护理技能掌握程度。
在这一基础上,带教内训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解不同病症护理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分发不良情况处理措施手册,提升学生的专业护理技能中不良反应处理能力。最后,带教内训师需要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病例用以学生临床护理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同时需要对于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并就实践考核成绩以及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学生临床专业技能实践能力。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学生实习期综合考核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专业护理技能实践成绩,对比两组学生临床护理综合成绩。同时对于两组学生临床护理技能實践中出现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两组学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学生教学成绩对比
经过不同教学模式,两学生均有一定教学效果。其中实验组学生在实践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即采用护士规范化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护理技能掌握能力。两组学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护理技能实践中不良情况发生对比
在两组学生实际临床护理技能实践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不良情况发生。其中主要包括用药不当、穿刺护理不当以及护理态度。对照组学生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6%,实验组学生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2%。两组学生护理实践不良情况发生对比,实验组学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学生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2。
3.结论
基于当前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相应的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其中,针对学生护理专业技能的临床培训,对于促使学生投入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在学生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对于提升学生护理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通过采用不同程度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实践能力,对于实现护理人才现代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阶段,传统教学使用范围相对较广,以基础性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培训,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护理能力。但是由于这一教学模式通常存在教学不到位等情况,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徐春苗[3]的研究中,采用传统护理技能实践模式,增加了学生专业护理技能提升难度。
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主要是指在依据相应的护理人员实践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开展符合规章制度的专业性高职学生临床实践护理技能。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受到专业性、综合性以及规范化的临床护理技能实践,护理综合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张洁[4]的研究中,采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对于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职学生临床开展护理技能实践培养时,采用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技能掌握能力具有重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裴维英, 薛丽娟.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 25(12):179-182.
[2]高晓琳,庞贵凤,周慧芳等.基于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04-1706.
[3]徐春苗.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 教育现代化, 2017(32):33-34.
[4]张洁.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