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5年,是浙江历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浙江上下奋力搏击,经济迅速“触底回升”;面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累积的环境、资源等矛盾,浙江上下重拳出击,守护青山绿水;面对“低小散”等产业特征,浙江上下多面阻击,转变思路,腾笼换鸟……“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实施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了“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正逐渐落地;“山海协作”的深入、“城乡一体化”的构建,让民众看到了决策层破解区域差距、城乡差距难题的决心;“法治浙江”的持续推进,更是为浙江的发展筑起了稳固的制度堡垒。
5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影响深远。
转型的5年:危机之中调结构
“下滑早、跌得猛、回升快、增长实”,专家如此概括危机中的浙江经济。
“十一五”期间,全球金融海啸不期而至。作为沿海出口大省,浙江率先呛到了“海水”的苦涩:2009年初,浙江首季度经济增幅仅为3.4%。与2006、2007、2008年13.6%、14.5%、10%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专家指出,非同一般的萧瑟,源自浙江经济的特质:外向度和民营经济比重高达七成,易受国际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以终端消费为主,且多处产业链低端,核心竞争力偏弱;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增长有限……
事实上,早在危机之前,浙江就已经认识到了粗放型经济模式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然而,转型升级刚刚起步,就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自古华山一条路”,“保增长、调结构”,这已经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浙江痛下决心,在“危机”之中寻契机,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科技实力、自主创新,是决定区域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据悉,“十一五”时期,针对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浙江竭力开发智力源泉,借助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低洼效应”,“抄底”海外人才,大量引进科研院所,建立科创基地,共织智囊网。
作为一家以制作小开关起家的温州传统企业,正泰集团用25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形成温州低压电器、上海高压电器、杭州太阳能三大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正泰面向全球开展“人才抄底”,引进了近百位华人科学家、企业家。短短两年时间,他们已在光伏电池、光伏制造装备和电子电源领域取得了快速有效的进展。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话来说:“正泰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电器制造业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转型。”
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必由之路。不少专家注意到,浙江人均GDP正处于7000美元迈向1万美元的阶段,服务业的快速成长正在悄然推动三大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迈向“三二一”。目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引领风潮的“创意”产业,则更是充分地体现了服务业的高端价值。
2010年11月12日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现场1万多名运动员、9000多名记者和近3万名观众,都佩戴了一块漂亮的“志愿彩”围巾。这块在现场热情舞动的丝绸围巾,正是来自浙江的万事利集团。据了解,万事利仅2010年通过创意定制销售出去的丝绸产品就有望超过2亿元,这比简单制造、销售丝绸面料和产品赚钱得多。
5年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也开始在浙江试点。被誉为“浙江硅谷”的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开建,蓄势待发;杭州“凤凰创意园”让冰冷的水泥厂焕发出艺术的活力;各地块状经济带正升级成产业集聚区,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酝酿裂变……
砥砺奋进,曙光初现。“低小散”的传统产业格局开始向“高新尖”演变,科技创新提升了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引领“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迈进。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以来,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约12%。浙江经济在这场金融海啸中走出的“V”型漂亮路线,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
惠民的5年:安居乐业享品质
越是困难,越要关注民生。5年里,浙江始终突出执政为民,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当前浙江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了90%以上。其中,人均GDP更是超过了预定的目标,达到51600元(预计数字),居全国前列。
成绩实属不易,经验尤为可贵。浙江在民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经验和做法。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省建设和发展的一大战略,以创业来推进就业,是浙江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毋庸置疑,大学生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是创业的生力军,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让大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项目上,除了给予多种政策优惠,浙江省各地区还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等方式,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十一五”期间,浙江大力实践“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人民群众医疗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等十方面实事,有序推进低收入群众增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养老、医保、教育等社会保障指标都名列全国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方面的政策安排,更是显示出了浙江的包容和远见。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进城市,目前,浙江省外来流动人口数已接近2000万,伴随汹涌“民工潮”而来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问题。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提升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能力。据了解,2009年在浙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经超过114万人,人数与2004年相比翻了将近一番,其中80%来自外省。
解决了外来建设者子女教育的这块心病,浙江城市在吸引劳动力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优势,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社会保障是对人们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5年来,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价格上涨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等制度。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在全国最先把农村低保户纳入就业政策帮扶范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了1595元,居全国省区第一位。
面对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浙江的决策者看到了“平均数下的不平衡”。在全国率先消除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基础上,浙江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从解决区域性贫穷向实现户户小康转变。启动百万户农房改造工程。“政府出一点,集体贴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多管齐下,共建美好家园。
生态的5年:穿山涉水听绿风
2010年8月2日,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江郎山等6个代表不同时期丹霞地貌的丹霞景观申遗成功。江郎山也由此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绝妙的自然奇观在展示无与伦比的“孤峰与巷谷”的雄伟气势之外,也见证了浙江人民保护自然、珍惜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十一五”期间,浙江将生态省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探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5年来,浙江加减法并做:一方面通过“811”环保行动和“991”环保“风暴”,坚决淘汰“两高一资”项目和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格局,为生态增添内在价值。
绿色、节能、低碳、可持续……这些词汇频频出现在浙江各级各部门的报告和文件中。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低碳生活,着力形成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正越来越深地影响、渗透到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各领域。
穿山涉水听绿风。5年里,浙江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切实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07年发布《生态旅游区建设与服务规范》的地方标准并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之后,又出台了《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纲要》。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省已建成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个。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
5年中,浙江积极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这是2010年6月30日颁布实施的《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口号。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浙江通过打造一条条“生态产业链”,使全省一座座“化工园”变身为“生态园”。目前,浙江已有70%左右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完成生态化改造。从2010年开始,浙江又启动了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和100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浙江在淡化GDP考核同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考核。每年年初,省政府分别与全省11市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按照《浙江省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和考核评分标准进行严格考评。同时出台《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对财政困难的县市进行生态补偿。
如今,浙江已有一个国家级生态县、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个省级生态县(市、区)、13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是深入人心,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在生态文明的引导下,浙江科学发展将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文化的5年:百花竞放领风潮
“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的浙江余杭滚灯,不光在2008奥运会上大展风采,在上海世博会上更是大放异彩,作为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带给世人浑厚的艺术魅力。不仅于此,三度梅花奖得主茅威涛携新版越剧《梁祝》而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杭绣、制扇工艺,400多位农民演员演绎原汁原味的地方民俗艺术……上海世博“浙江周”向世界展示浙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传统。
“十一五”期间,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实施,“四个一批”建设顺利推进,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宁波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作品。与此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5年里,浙江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专家指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经济之“危”中看到了文化之“机”,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居民消费层次。
“横店影视城”在国内的名气之大,没有第二个影视基地可出其右。《无极》、《英雄》等等许多大片均出自这里,这座“中国好莱坞”,讲述了中国的光影传奇。
作为经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吸引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进驻,截至2010年8月,累计入驻影视企业达到了368家,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全国影视业的“龙头大哥”。在经济不景气、工业税收大幅缩水的情况下,近年来影视产业可以说处于“逆势增长”的状态。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时代永恒的话题。“十一五”时期,浙江化解观念梗阻,突破体制藩篱,同时驱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个“轮子”,有效推进事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民资源源不断进入文化领域,全省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多达4万家,一台民营歌舞《宋城千古情》,就累计拉动相关消费超10亿元。
如今,一首文化体制改革的交响曲已在浙江大地奏响,嘹亮而又和谐。
春华秋实。5年奋战,奠定了浙江今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积载了科学发展的重要经验。无疑,这些必将为“十二五”浙江经济社会再创辉煌提供宝贵财富和持续动力。
5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影响深远。
转型的5年:危机之中调结构
“下滑早、跌得猛、回升快、增长实”,专家如此概括危机中的浙江经济。
“十一五”期间,全球金融海啸不期而至。作为沿海出口大省,浙江率先呛到了“海水”的苦涩:2009年初,浙江首季度经济增幅仅为3.4%。与2006、2007、2008年13.6%、14.5%、10%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专家指出,非同一般的萧瑟,源自浙江经济的特质:外向度和民营经济比重高达七成,易受国际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以终端消费为主,且多处产业链低端,核心竞争力偏弱;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增长有限……
事实上,早在危机之前,浙江就已经认识到了粗放型经济模式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然而,转型升级刚刚起步,就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自古华山一条路”,“保增长、调结构”,这已经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浙江痛下决心,在“危机”之中寻契机,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科技实力、自主创新,是决定区域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据悉,“十一五”时期,针对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浙江竭力开发智力源泉,借助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低洼效应”,“抄底”海外人才,大量引进科研院所,建立科创基地,共织智囊网。
作为一家以制作小开关起家的温州传统企业,正泰集团用25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形成温州低压电器、上海高压电器、杭州太阳能三大基地。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正泰面向全球开展“人才抄底”,引进了近百位华人科学家、企业家。短短两年时间,他们已在光伏电池、光伏制造装备和电子电源领域取得了快速有效的进展。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话来说:“正泰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电器制造业向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转型。”
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必由之路。不少专家注意到,浙江人均GDP正处于7000美元迈向1万美元的阶段,服务业的快速成长正在悄然推动三大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迈向“三二一”。目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引领风潮的“创意”产业,则更是充分地体现了服务业的高端价值。
2010年11月12日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现场1万多名运动员、9000多名记者和近3万名观众,都佩戴了一块漂亮的“志愿彩”围巾。这块在现场热情舞动的丝绸围巾,正是来自浙江的万事利集团。据了解,万事利仅2010年通过创意定制销售出去的丝绸产品就有望超过2亿元,这比简单制造、销售丝绸面料和产品赚钱得多。
5年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也开始在浙江试点。被誉为“浙江硅谷”的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开建,蓄势待发;杭州“凤凰创意园”让冰冷的水泥厂焕发出艺术的活力;各地块状经济带正升级成产业集聚区,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酝酿裂变……
砥砺奋进,曙光初现。“低小散”的传统产业格局开始向“高新尖”演变,科技创新提升了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引领“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迈进。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以来,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约12%。浙江经济在这场金融海啸中走出的“V”型漂亮路线,生动诠释了“好”与“快”的发展辩证法。
惠民的5年:安居乐业享品质
越是困难,越要关注民生。5年里,浙江始终突出执政为民,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当前浙江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了90%以上。其中,人均GDP更是超过了预定的目标,达到51600元(预计数字),居全国前列。
成绩实属不易,经验尤为可贵。浙江在民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经验和做法。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省建设和发展的一大战略,以创业来推进就业,是浙江发展的一张金名片。毋庸置疑,大学生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是创业的生力军,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让大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项目上,除了给予多种政策优惠,浙江省各地区还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等方式,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十一五”期间,浙江大力实践“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人民群众医疗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等十方面实事,有序推进低收入群众增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养老、医保、教育等社会保障指标都名列全国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方面的政策安排,更是显示出了浙江的包容和远见。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进城市,目前,浙江省外来流动人口数已接近2000万,伴随汹涌“民工潮”而来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难问题。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提升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能力。据了解,2009年在浙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经超过114万人,人数与2004年相比翻了将近一番,其中80%来自外省。
解决了外来建设者子女教育的这块心病,浙江城市在吸引劳动力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优势,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社会保障是对人们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5年来,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价格上涨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等制度。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在全国最先把农村低保户纳入就业政策帮扶范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了1595元,居全国省区第一位。
面对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浙江的决策者看到了“平均数下的不平衡”。在全国率先消除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基础上,浙江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从解决区域性贫穷向实现户户小康转变。启动百万户农房改造工程。“政府出一点,集体贴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多管齐下,共建美好家园。
生态的5年:穿山涉水听绿风
2010年8月2日,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江郎山等6个代表不同时期丹霞地貌的丹霞景观申遗成功。江郎山也由此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绝妙的自然奇观在展示无与伦比的“孤峰与巷谷”的雄伟气势之外,也见证了浙江人民保护自然、珍惜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十一五”期间,浙江将生态省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积极探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5年来,浙江加减法并做:一方面通过“811”环保行动和“991”环保“风暴”,坚决淘汰“两高一资”项目和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格局,为生态增添内在价值。
绿色、节能、低碳、可持续……这些词汇频频出现在浙江各级各部门的报告和文件中。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低碳生活,着力形成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正越来越深地影响、渗透到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各领域。
穿山涉水听绿风。5年里,浙江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切实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07年发布《生态旅游区建设与服务规范》的地方标准并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之后,又出台了《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纲要》。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省已建成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个。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
5年中,浙江积极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这是2010年6月30日颁布实施的《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口号。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浙江通过打造一条条“生态产业链”,使全省一座座“化工园”变身为“生态园”。目前,浙江已有70%左右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完成生态化改造。从2010年开始,浙江又启动了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和100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浙江在淡化GDP考核同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考核。每年年初,省政府分别与全省11市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按照《浙江省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及奖励办法》和考核评分标准进行严格考评。同时出台《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对财政困难的县市进行生态补偿。
如今,浙江已有一个国家级生态县、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个省级生态县(市、区)、13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总数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的生态文明理念已是深入人心,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在生态文明的引导下,浙江科学发展将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文化的5年:百花竞放领风潮
“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的浙江余杭滚灯,不光在2008奥运会上大展风采,在上海世博会上更是大放异彩,作为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带给世人浑厚的艺术魅力。不仅于此,三度梅花奖得主茅威涛携新版越剧《梁祝》而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杭绣、制扇工艺,400多位农民演员演绎原汁原味的地方民俗艺术……上海世博“浙江周”向世界展示浙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传统。
“十一五”期间,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实施,“四个一批”建设顺利推进,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宁波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作品。与此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5年里,浙江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专家指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经济之“危”中看到了文化之“机”,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居民消费层次。
“横店影视城”在国内的名气之大,没有第二个影视基地可出其右。《无极》、《英雄》等等许多大片均出自这里,这座“中国好莱坞”,讲述了中国的光影传奇。
作为经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吸引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进驻,截至2010年8月,累计入驻影视企业达到了368家,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全国影视业的“龙头大哥”。在经济不景气、工业税收大幅缩水的情况下,近年来影视产业可以说处于“逆势增长”的状态。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时代永恒的话题。“十一五”时期,浙江化解观念梗阻,突破体制藩篱,同时驱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个“轮子”,有效推进事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民资源源不断进入文化领域,全省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多达4万家,一台民营歌舞《宋城千古情》,就累计拉动相关消费超10亿元。
如今,一首文化体制改革的交响曲已在浙江大地奏响,嘹亮而又和谐。
春华秋实。5年奋战,奠定了浙江今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积载了科学发展的重要经验。无疑,这些必将为“十二五”浙江经济社会再创辉煌提供宝贵财富和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