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多处提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教育”的含义被大大地拓展了,它不仅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那些益智动脑、培养全面能力的动手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我省许多城市中小学开设《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等地方课程,农村普通中学实行“绿色证书”教育,坚持对学生进行包括劳动技能、社会实践在内的综合教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但从大范围看,这些课程的开设还很不平衡,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重视不够,有些学校在师资、场地、教学设备方面缺乏,社会对开设这些课程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劳动技能教育等仍然是晋通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
被扭曲的劳动教育
去年秋季,笔者曾对某县10多所农村初中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调查手记之一:地方课程尚未登上“大雅之堂”。在少数学校,诸如《花卉栽培与营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经济动物饲养》《优质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名优林果栽培新技术》等课本,包括任课老师都很少翻阅。这些课程虽然纳入了教学计划,也排上了课程表,但因没有确定专、兼职教师,也不要求教师备课,实际上形同虚设。问起地方课程开设情况,有位校长喟叹:“难开展啊!升学压力大,这些地方课程很难顾得上。咱们关起门来说,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这些课程,不就是以前劳动课的翻版吗?它能堂堂正正地登上大雅之堂吗?”
调查手记之二:家长越俎代庖。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能考大学,把孩子必要的劳动,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全包下来,个别家长还到学校替学生做值日。一位高三“尖子生”接到某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邻居们前来祝贺,其父却眼眶湿润。“孩子从小没了娘,他是家里的独苗,我能不心疼吗?为了使他将来有出息,大小家务活儿我全揽了,连袜子、裤头也没让他洗过一次。孩子这次远离家门,我担心他生活上难以自理……”这位家长边说边抹眼泪。
调查手记之三:地方课程教师被看作“矮人半截”。某教师这学期改教“绿色证书”教育课,几位好友讪笑说:“农村人谁不会种菜种庄稼,还要老师教?莫不是不务正业,领着学生闲玩?”家里人也时常嘀咕:“教了十几年书,越教越差劲儿,往后晋级、评先,能挂边儿吗?”朋友家的独生女圆圆放学后戴着小红花一蹦一跳回到家里,高兴地说:“今天班里打扫卫生我表现得好,老师奖给我一朵小红花……”话没说完,其母上前扯下小红花摔在地上:“真是个榆木疙瘩脑袋!人家学习上争第一名,你却只会出笨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你们老师也太缺德了,老是让学生干活儿!”
调查手记之四:劳动被作为惩罚的手段。有些学校的个别老师,对违纪学生实行劳动体罚。某教师立下班规:哪位同学旷课一天,罚他值日一周;损坏桌凳、门窗,罚他打扫一周厕所;打架斗殴,罚浇半学期花圃。这种所谓的“劳动教育”,往往被学生视为“劳动改造”,导致他们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鄙视、厌恶劳动。
忽视劳动教育的后遗症
削弱、轻视劳动技能教育,势必给青少年学生留下“后遗症”。
“后遗症”一:四体不勤,自理能力差。“如今的孩子真懒!”不少家长虽为此怨气满腹,但仍“乐为子孙做马牛”,使孩子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成了生活上的弱者。现在不少孩子到了十三四岁连叠被子都不会,连内裤、袜子都不洗,连家常便饭都不会做。孩子进了大学还需父母轮流打扫寝室的怪事也屡见不鲜。在某市勤工俭学工作座谈会上,一位农村中学校长谈到学校组织学生到新校舍建筑工地搬砖,两位女生掏出新手绢,衬在砖下,二人合抬一块砖。“现在的学生大多娇气,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既碰不得,又害怕风吹日晒。”一些老师这样说。
“后遗症”二:不尊重劳动人民。工人紧张繁忙八小时,农民面向黄土背朝天,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平凡的劳动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得以保证。然而有些学生却嫌弃劳动人民,说他们“黑、脏、傻、粗”。某示范性高中一位女生,其父和叔父均在矿区工作。五一劳动节期间,矿区放假,其叔父、婶母到她家做客,中午吃饭她说啥不肯入座,独自跑到外面的饭馆里吃。晚上看电视,众人正看到热闹处,她上前将电视机关掉。客人走后,她嚷着说:“挖煤的,来这干啥哩!”
笔者前不久随平顶山市职成教育考察团到河北省某县考察,路过天津在一家饺子馆就餐。尽管考察团成员多为处、科级干部,可由于“衣着朴素”,引起一个娃娃的反感:有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拉着其母的手踏进饺子馆,扫视一下我们几位,生气地说:“真烦人!今天遇到的都是农村人。妈,咱不在这儿吃啦……”
“后遗症”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观念淡薄,不珍惜劳动成果。由于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孩子们很难有“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体会。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比穿戴,赶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成为家里的“消费中心”。
一位中学教师反映,有些学生吃鸡蛋、馒头或面包时,咬一口感到不对味,就随手扔弃。他所在的学校学生每顿饭都要扔掉两三桶饭菜。不少学生学习上不愿吃苦动脑筋,一味追求吃喝享受,不良风气便逐渐滋长起来。有些学生凑到一块儿就比谁的服装面料好,谁的皮鞋、运动鞋款式新,谁的手机高档。一位农民告诉笔者,他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寒假回到家里,饭后竟用半个白面馒头擦碗,擦过后一扔了之……老人气愤地说:“我当时训斥他,他还说我不懂什么‘物质不灭定律’。这孩子扔父母的劳动果实毫不害羞,日后能不挥金如土,能不扔公家的财物吗?”
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
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劳动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技能、社会实践等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术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技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纲要》提出:“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一位著名教育家也说过:“教育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一切;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劳动创造一切,劳动使人体魄健壮,劳动使人幸福愉快。适宜的体力劳动能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不仅学到了生产、生活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开发了智力。“少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指尖上。”这话很有道理。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可以锻炼体力,培养毅力,磨炼意志,增强体质。
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 编 莫 荻)
近几年来,我省许多城市中小学开设《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等地方课程,农村普通中学实行“绿色证书”教育,坚持对学生进行包括劳动技能、社会实践在内的综合教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但从大范围看,这些课程的开设还很不平衡,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重视不够,有些学校在师资、场地、教学设备方面缺乏,社会对开设这些课程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劳动技能教育等仍然是晋通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
被扭曲的劳动教育
去年秋季,笔者曾对某县10多所农村初中进行了调查,发现了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调查手记之一:地方课程尚未登上“大雅之堂”。在少数学校,诸如《花卉栽培与营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经济动物饲养》《优质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名优林果栽培新技术》等课本,包括任课老师都很少翻阅。这些课程虽然纳入了教学计划,也排上了课程表,但因没有确定专、兼职教师,也不要求教师备课,实际上形同虚设。问起地方课程开设情况,有位校长喟叹:“难开展啊!升学压力大,这些地方课程很难顾得上。咱们关起门来说,我们一直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这些课程,不就是以前劳动课的翻版吗?它能堂堂正正地登上大雅之堂吗?”
调查手记之二:家长越俎代庖。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能考大学,把孩子必要的劳动,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全包下来,个别家长还到学校替学生做值日。一位高三“尖子生”接到某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邻居们前来祝贺,其父却眼眶湿润。“孩子从小没了娘,他是家里的独苗,我能不心疼吗?为了使他将来有出息,大小家务活儿我全揽了,连袜子、裤头也没让他洗过一次。孩子这次远离家门,我担心他生活上难以自理……”这位家长边说边抹眼泪。
调查手记之三:地方课程教师被看作“矮人半截”。某教师这学期改教“绿色证书”教育课,几位好友讪笑说:“农村人谁不会种菜种庄稼,还要老师教?莫不是不务正业,领着学生闲玩?”家里人也时常嘀咕:“教了十几年书,越教越差劲儿,往后晋级、评先,能挂边儿吗?”朋友家的独生女圆圆放学后戴着小红花一蹦一跳回到家里,高兴地说:“今天班里打扫卫生我表现得好,老师奖给我一朵小红花……”话没说完,其母上前扯下小红花摔在地上:“真是个榆木疙瘩脑袋!人家学习上争第一名,你却只会出笨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你们老师也太缺德了,老是让学生干活儿!”
调查手记之四:劳动被作为惩罚的手段。有些学校的个别老师,对违纪学生实行劳动体罚。某教师立下班规:哪位同学旷课一天,罚他值日一周;损坏桌凳、门窗,罚他打扫一周厕所;打架斗殴,罚浇半学期花圃。这种所谓的“劳动教育”,往往被学生视为“劳动改造”,导致他们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鄙视、厌恶劳动。
忽视劳动教育的后遗症
削弱、轻视劳动技能教育,势必给青少年学生留下“后遗症”。
“后遗症”一:四体不勤,自理能力差。“如今的孩子真懒!”不少家长虽为此怨气满腹,但仍“乐为子孙做马牛”,使孩子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成了生活上的弱者。现在不少孩子到了十三四岁连叠被子都不会,连内裤、袜子都不洗,连家常便饭都不会做。孩子进了大学还需父母轮流打扫寝室的怪事也屡见不鲜。在某市勤工俭学工作座谈会上,一位农村中学校长谈到学校组织学生到新校舍建筑工地搬砖,两位女生掏出新手绢,衬在砖下,二人合抬一块砖。“现在的学生大多娇气,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既碰不得,又害怕风吹日晒。”一些老师这样说。
“后遗症”二:不尊重劳动人民。工人紧张繁忙八小时,农民面向黄土背朝天,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平凡的劳动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得以保证。然而有些学生却嫌弃劳动人民,说他们“黑、脏、傻、粗”。某示范性高中一位女生,其父和叔父均在矿区工作。五一劳动节期间,矿区放假,其叔父、婶母到她家做客,中午吃饭她说啥不肯入座,独自跑到外面的饭馆里吃。晚上看电视,众人正看到热闹处,她上前将电视机关掉。客人走后,她嚷着说:“挖煤的,来这干啥哩!”
笔者前不久随平顶山市职成教育考察团到河北省某县考察,路过天津在一家饺子馆就餐。尽管考察团成员多为处、科级干部,可由于“衣着朴素”,引起一个娃娃的反感:有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拉着其母的手踏进饺子馆,扫视一下我们几位,生气地说:“真烦人!今天遇到的都是农村人。妈,咱不在这儿吃啦……”
“后遗症”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观念淡薄,不珍惜劳动成果。由于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孩子们很难有“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体会。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比穿戴,赶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成为家里的“消费中心”。
一位中学教师反映,有些学生吃鸡蛋、馒头或面包时,咬一口感到不对味,就随手扔弃。他所在的学校学生每顿饭都要扔掉两三桶饭菜。不少学生学习上不愿吃苦动脑筋,一味追求吃喝享受,不良风气便逐渐滋长起来。有些学生凑到一块儿就比谁的服装面料好,谁的皮鞋、运动鞋款式新,谁的手机高档。一位农民告诉笔者,他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寒假回到家里,饭后竟用半个白面馒头擦碗,擦过后一扔了之……老人气愤地说:“我当时训斥他,他还说我不懂什么‘物质不灭定律’。这孩子扔父母的劳动果实毫不害羞,日后能不挥金如土,能不扔公家的财物吗?”
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
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劳动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技能、社会实践等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术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技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纲要》提出:“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一位著名教育家也说过:“教育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一切;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劳动创造一切,劳动使人体魄健壮,劳动使人幸福愉快。适宜的体力劳动能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不仅学到了生产、生活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开发了智力。“少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指尖上。”这话很有道理。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可以锻炼体力,培养毅力,磨炼意志,增强体质。
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