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件瑰宝。它不仅深得我国历代广大人民的喜爱和相传,而且早已远涉重洋、为世界人民所赞赏和相传。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这是责无旁贷的。重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习兴趣的培养比灌输高深的学问更重要。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勤奋的动力。书法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兴趣培养的过程。
关键词:乐趣教学;书法研究;学生兴趣
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
1.兴趣是行动的动力
初学者有的会认为书法课就是练练字,简单易学;有的可能觉得书法枯燥乏味,不愿学习。教师要动用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发出来。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人们往往是对自己喜欢和喜爱的东西常会是百看不倦,百摸不厌,爱不释手。初学书法者会因种种情绪或各种原因对其产生厌倦不愿学习,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出来,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欢与爱好,端正对书法的认识态度,让学生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的良方,向学生展示书法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从古到今就非常重视书品及人品。“品格不高,落笔无法。”练字的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大书法家颜真卿,他是唐代中期书法上杰出的和很有代表性的大书法家,曾经做过平原太守封鲁郡开国公,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较好,而且有着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他的书法以沉着键劲的笔力,丰腴开朗的气度,形成了雄伟沉厚的风格。在书法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文化塑造人,人把这种文化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去写字。
2.兴趣是写好书法的前提
(1)联系生活激趣。将写字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我在教写“鸟”字时,让学生观察“鸟”字,哪些笔画是“鸟”的头、身、尾巴、眼睛。学生马上来了兴趣,有的说“ノ”是鸟头上的羽毛,“”是鸟的头,“、”是鸟的眼睛,“ㄅ”是鸟的身子,“一”是鸟的尾巴。我再适当引导,范写,最后再让学生自己体会、书写。
(2)口诀、儿歌激趣。口诀、儿歌通俗易懂,学生边吟诵边牢记了靠说教很难做到的写字要求。例如《写字歌》:脚放平,背挺直,双手平放在胸前,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沿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姿势端正字写好,我们人人能做到。又如教写“林”字时,编儿歌“两个好弟兄,双双进林中。哥哥缩右手,让位给小弟。小弟真感动,忙托住了哥的手。”教学字体结构时,教给学生“昂头、展臂、伸腿,字才能神采奕奕”。学习书法过程变得热烈多了,兴趣能不迸发吗?
(3)树立榜样激趣。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针对这一心理,在写字教学中,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每次课评选出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学期末班级之间进行比赛。在市区举办的艺术大赛中,我校参赛作品捷报频传,看到一本本荣誉证书,学生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
二、临摹书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学生刚开始学习书法,常常为选那种帖,那种字体而头痛,在这问题上,建议学生以个人意见为主,老师意见为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实践证明,性之所近的事物,也就是人们所感兴趣的事物,学起来往往易见成效。另外,学习方法,必须从临帖入手。用心去感受去分析所临的碑帖,了解原作者当时的历史文化,以及每个字的间架结体,用笔的特点,常用字重点临。
学习书法,必从临摹入手。而临摹,需做到这样二字:“临”和“出”。初学当从一种碑帖入手,然后由渊至博,遍临诸家,一直到有自己的面目。所以这个“出”它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继承过程中对符合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洽;同时也是对不符合的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和形式的抛弃。
心临即读帖,用眼与脑观察感受分析碑帖,是精神高度集中于书作的赏析。作为初学者,临摹前一定要认真读帖摄取帖的神气,分析字势、结体及用笔特点,还可以与其他帖相比较。
实临,忠实再现原作,不走样,主要注意结体的准确,用笔灵动。可以先描字模,在掌握字型间架后,即采取对临,由浅入深,可从每个字的点画偏旁开始练起。
选临,进行字形归类,常用字重点临。如《张黑女墓志》中重点字:故南阳张说字白水人也出帝之昔徒举明无假清远和部坚新父军蒲坂行秀书风若建北岁次然等等。
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
三、以勤为径,加强辅导
书法学习方面有所进步,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的体验醒悟是不能的,但光“闷着头”苦练也不行,易走弯路。教师的课堂辅导,课堂引导,课堂辅导实践课占比重较大。明解晋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术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之大。”学生大量临,加上老师课堂指导,作业点评,课堂示范,为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自己。
因书法课特点所致,课堂辅导占比重较大。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工夫。”学生大量临帖,有教师的指导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眼力。教师要集中讲解,做出示范,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毛而追之,再学再思,再思再校。并且鼓励他们勤奋苦练。
开展作业讲评。这里面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比较,一方面是学生和自己以前的习作进行比较。教师对好的典型字例、习作进行评析,把作业中的错字、错笔、习惯性错误拿出来,让大家找原因,教师演示并写范字。
四、结语
书法教学应敢于突破旧有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探究性教学思想,并本着系统、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样、灵活地去开展教学。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书法教学模式无可借鉴,一切都得靠教师去积累、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汤大民.中国书法简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8.
[2]中国书法.1987.2.
作者简介:杨旸(1985-8-),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3级美术学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乐趣教学;书法研究;学生兴趣
一、激发兴趣,培养感情
1.兴趣是行动的动力
初学者有的会认为书法课就是练练字,简单易学;有的可能觉得书法枯燥乏味,不愿学习。教师要动用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发出来。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人们往往是对自己喜欢和喜爱的东西常会是百看不倦,百摸不厌,爱不释手。初学书法者会因种种情绪或各种原因对其产生厌倦不愿学习,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出来,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喜欢与爱好,端正对书法的认识态度,让学生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的良方,向学生展示书法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明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从古到今就非常重视书品及人品。“品格不高,落笔无法。”练字的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大书法家颜真卿,他是唐代中期书法上杰出的和很有代表性的大书法家,曾经做过平原太守封鲁郡开国公,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较好,而且有着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他的书法以沉着键劲的笔力,丰腴开朗的气度,形成了雄伟沉厚的风格。在书法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文化塑造人,人把这种文化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去写字。
2.兴趣是写好书法的前提
(1)联系生活激趣。将写字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我在教写“鸟”字时,让学生观察“鸟”字,哪些笔画是“鸟”的头、身、尾巴、眼睛。学生马上来了兴趣,有的说“ノ”是鸟头上的羽毛,“”是鸟的头,“、”是鸟的眼睛,“ㄅ”是鸟的身子,“一”是鸟的尾巴。我再适当引导,范写,最后再让学生自己体会、书写。
(2)口诀、儿歌激趣。口诀、儿歌通俗易懂,学生边吟诵边牢记了靠说教很难做到的写字要求。例如《写字歌》:脚放平,背挺直,双手平放在胸前,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沿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姿势端正字写好,我们人人能做到。又如教写“林”字时,编儿歌“两个好弟兄,双双进林中。哥哥缩右手,让位给小弟。小弟真感动,忙托住了哥的手。”教学字体结构时,教给学生“昂头、展臂、伸腿,字才能神采奕奕”。学习书法过程变得热烈多了,兴趣能不迸发吗?
(3)树立榜样激趣。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针对这一心理,在写字教学中,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每次课评选出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学期末班级之间进行比赛。在市区举办的艺术大赛中,我校参赛作品捷报频传,看到一本本荣誉证书,学生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
二、临摹书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学生刚开始学习书法,常常为选那种帖,那种字体而头痛,在这问题上,建议学生以个人意见为主,老师意见为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实践证明,性之所近的事物,也就是人们所感兴趣的事物,学起来往往易见成效。另外,学习方法,必须从临帖入手。用心去感受去分析所临的碑帖,了解原作者当时的历史文化,以及每个字的间架结体,用笔的特点,常用字重点临。
学习书法,必从临摹入手。而临摹,需做到这样二字:“临”和“出”。初学当从一种碑帖入手,然后由渊至博,遍临诸家,一直到有自己的面目。所以这个“出”它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继承过程中对符合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洽;同时也是对不符合的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和形式的抛弃。
心临即读帖,用眼与脑观察感受分析碑帖,是精神高度集中于书作的赏析。作为初学者,临摹前一定要认真读帖摄取帖的神气,分析字势、结体及用笔特点,还可以与其他帖相比较。
实临,忠实再现原作,不走样,主要注意结体的准确,用笔灵动。可以先描字模,在掌握字型间架后,即采取对临,由浅入深,可从每个字的点画偏旁开始练起。
选临,进行字形归类,常用字重点临。如《张黑女墓志》中重点字:故南阳张说字白水人也出帝之昔徒举明无假清远和部坚新父军蒲坂行秀书风若建北岁次然等等。
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
三、以勤为径,加强辅导
书法学习方面有所进步,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的体验醒悟是不能的,但光“闷着头”苦练也不行,易走弯路。教师的课堂辅导,课堂引导,课堂辅导实践课占比重较大。明解晋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术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之大。”学生大量临,加上老师课堂指导,作业点评,课堂示范,为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自己。
因书法课特点所致,课堂辅导占比重较大。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工夫。”学生大量临帖,有教师的指导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眼力。教师要集中讲解,做出示范,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毛而追之,再学再思,再思再校。并且鼓励他们勤奋苦练。
开展作业讲评。这里面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比较,一方面是学生和自己以前的习作进行比较。教师对好的典型字例、习作进行评析,把作业中的错字、错笔、习惯性错误拿出来,让大家找原因,教师演示并写范字。
四、结语
书法教学应敢于突破旧有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探究性教学思想,并本着系统、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样、灵活地去开展教学。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书法教学模式无可借鉴,一切都得靠教师去积累、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汤大民.中国书法简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8.
[2]中国书法.1987.2.
作者简介:杨旸(1985-8-),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3级美术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