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手拉手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嘟嘟电台简讯: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临近之际,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筹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一带一路’手拉手,‘一班一国’看世界”的主题活动。小小少年响应国家倡议,与世界手拉手。
  “一带”(白色线),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一路”(蓝色线),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中国传统文化,我展示
  朝阳区实验小学的“‘一带一路’手拉手,‘一班一国’看世界”主题活动完全以同学们为主角,由他们向中外友人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中国的传统文化。学校搭建了文化展台,让同学们来展示他们的“工作”成果,还特别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京外交人员来参加呢。秘鲁、巴西、柬埔寨、匈牙利、波兰等大使馆的驻华使节亲临现场,与同学们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中,最能展现中国几千年文化精粹的要属“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区”,同学们在各个展台展示了中国的京剧、快板、书法、剪纸等艺术,这些展示吸引了各国使馆来宾们的目光,他们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体验中国文化。
  沿途国家风采,我介绍
  同学们在了解“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后,以绘画、剪纸、手抄报、手工艺品等形式展示了各国的风采,还向大家介绍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当然,准备过程中也得到了爸爸妈妈们的帮助,他们甚至还为同学们准备了相应国家的特色民族服饰呢!
  “一带一路”知识,我宣传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同学们查资料、做手工、学表演……一番经历下来,大家差不多都成了“一带一路”知识小达人。这不,还有同学被选拔为专门的讲解员,真是了不起!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宣传员们怎么说。
  “一带一路”联系着各国,是中国连接世界的两条路。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地,北京正向世界展现着她独特的风貌,作为这座城市的小主人,我要高声对世界宣布:朋友,来吧,我在北京迎接你!
  我是一个小学生,我可以做什么?很简单。记得前不久,我们学校就在做一个关于“一带一路”的活动,让我们小学生也与世界手拉手。当天,许多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大使馆工作人员,甚至大使本人,都走进了我们学校。我们呢,则利用这个机会,这个平台,向外国的朋友们展现属于中国,属于北京的文化。同学们有的说快板,有的做毛猴,还有的写大字。会场被澎湃的热情包围。这不就是我们小学生代表北京、代表中国,在向世界问好吗?我们也大声宣布:朋友,来吧,我在北京迎接你!
  我们倡议“一带一路”,既要展现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又要了解别人并向他们学习;既要融入世界变得国际化,又要保留传统。所谓“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北京,从更干净更文明做起,与不同种族的外国人民做朋友,更好地走向世界!
  ——五(8)班 吴 悠《朋友,来吧,我在北京!》
  为了这次活动,我们拜访了十几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使馆,向他们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班去的是柬埔寨大使馆,向大使和外国友人表达了我们的感谢,并为他们表演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节目,例如:民族舞、中国乐器、京剧等等。临别之时,大使和我们互赠了各自精心准备的富有象征意义的小礼物。
  本周三(5月10日),各国朋友来到我校回访。我们代表中国接待柬埔寨的朋友们,能够作为主人招待外国大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大家热情款待,并且请他们体验我国特色文化项目,比如:书法、做扎染、剪纸等。同学们以流利的外语向外国朋友们介绍这些项目的由来和特点。这几次实践活动非常有趣,让同学们对“一带一路”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我自己也受益匪浅,增长了见识。
  通过实践活动和学校的宣传介绍,我深刻地理解了“一带一路”对中国的意义,它就是一个拥有很多兄弟国家的“朋友圈”,在这个“朋友圈”里,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大家的家园建设得更美丽。
  ——五(6)班 古 玥《小手拉大手》
  这么一看,原来国家的倡议离我们小学生并不远!看完这次主题活动,你们是否感觉到“一带一路”不再仅仅是大人口中、新闻报道里的字眼?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都可以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小使者,为“一带一路”贡献绵薄之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家國情怀种在心中!
  (责任编辑 郑 奎)
其他文献
本期“七彩星”: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四(10)班 洪思畅  推荐理由:善于观察生活,时刻保持创作热情,字里行间充  满幽默感  推荐作品:《三(4)班的欢乐时光》  我读过一本伍美珍写的小说《我是学霸我怕谁》。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主人公江冰蟾是一个标准的学霸,发生在她和同学们身上的故事十分有趣,比如方乐天把“抓阄”说成了“抓瘪”,秦大博大喊老师的大名被加作业,等等。江冰蟾虽然是学霸,但也会有苦恼
期刊
小导游: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心小学五(2)班 余凤珍  语文老师带着我们前往土楼开展“土楼楹联书法欣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兴高采烈地排队前往。  同学们在土楼里一边欣赏一边记录,时间过得很快,生动有趣的“土楼楹联书法欣赏”汇报开始了。  班长小辉像每次课堂作答一样,抢先发言:“我们欣赏楼内墙壁上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题写的五幅楷书墨宝,分别是‘里党观型’‘承基衍庆’‘义行可风’‘志洁行芳’‘义
期刊
最美人间四月天,有一种声音叫花开。当然,这花不一定都开在校园里,还可能开在你家楼下的花坛里,或者马路中间的绿化带里。哦,除了花开的声音,你还会听到书中一只瞎眼山羊最动听的歌声。  《瞎眼山羊把歌唱》是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的震撼之作,感动了很多小读者,也包括我。  《歌声嘹亮》是其中的一篇,主人公叫丁丁。  白天,全山村的孩子都上学去了,只有丁丁一个人在放羊,但他并不感到孤独。天空的云,
期刊
我们读过很多书,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像这个小作者一样,把书中的故事进行一次大串烧?这不仅需要丰厚的阅读积累,更需要充满想象力的大脑!  (一)  从前,有个叫馬良的人,他拿他的神笔画了十个太阳,十个太阳把庄稼晒得颗粒无收。这时,后羿站了出来,前九箭射下九个太阳,最后一箭射歪了,把天空射出一个口子。此时,风云变色,那个太阳跑了。女娲用七彩石把口子补上,而夸父去追太阳,可是没追上,他变成了两座大山,挡在
期刊
你肯定听说过羊肠小路、通天大路、水泥路、柏油路……可你听说过“玉米路”吗?哈哈,这个暑假我和妹妹就在家里铺了一条“玉米路”。来吧,跟我一起去走走这条新奇的“路”。  这天,我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棒装在一个大木箱子里面,运到家里,在门口堆起了一座小小的“玉米山”。我和妹妹突发奇想,用它们“筑”一条路该多好呀!这条路从大门口开始铺,小妹负责帮我递玉米棒,我负责铺路。我把一根根颗粒饱满的玉米棒整齐而紧密地码
期刊
书里的很多故事令我们沉醉。疑惑牵扯着思绪,擦亮了想象的火花,于是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开始了无限畅想,所以又多出那么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新故事……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夜晚,我正熟睡着,隐隐约约感觉被一块磁铁吸住。我睁开惺松的双眼,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周围死沉沉的一片,荒无人烟,到处杂草丛生,我的床已经不见了,再低头一看,自己竟穿着古人的衣裳。  莫非我穿越了?这里看起来倒像是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带
期刊
周末闲暇无事,好朋友李龙如约来到我家。我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相册,与他一起翻看起来,任由时光萦绕身边,任由快乐随意流淌。  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映入眼帘,“这是谁啊?”李龙指着推着自行車的大叔问道。“噢,这是我爷爷。”我热情地介绍着,“听爷爷说,我爸12岁那年,有一天看到邻居买了一辆自行车,心里便痒痒的,一会儿跨上车架儿,一会儿按几下车铃,即使听到爷爷的呼唤也不愿回家。爷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省吃俭用买
期刊
我是一个昆虫迷,一和昆虫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星期天,爸爸常带我到野外去捉一些小昆虫,因此我家里的昆虫可多了,蚂蚱、螳螂、蝈蝈……简直就是一个昆虫大世界。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又带着小罐子出发了。干吗去?这还用说,捉昆虫呗。  我们在草地上仔细地搜寻着。忽然,我发现有一只黑色的甲虫正慢慢悠悠地向一棵大树爬去。我赶紧用两个手指轻轻地把它捏起来,装进小罐子里,然后把盖子盖好。可
期刊
“喊鹞(yào)婆”  小导游: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心小学六(1)班 江 怡  在永定客家土楼里,至今流传着许多古老而又有趣的习俗。众多的习俗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要数“喊鹞婆”了。  孩子满月前一天,外婆就会做好红米粄(用大米和红粬做成的粄),这叫“满月粄”,并按九个米粄数分给亲朋好友,告知孩子满月了,同时还要准备好新衣新帽等,第二天早早地挑到女儿家里,在土楼大厅摆上烛台香案,献上“三牲”、斋果
期刊
小导游: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心小学六(1)班 李佳静  “走进土楼我的家,大家里面有小家,爸爸的爸爸在这里出生,娃娃的娃娃在这里成长。同饮一口老井水,同在这个屋檐下……”我兴高采烈地唱着。是啊,我是土楼人,生活在土楼里,你们想了解我的日常生活吗?  生活篇  土楼人勤劳,黎明即起。我的卧室在四楼,起床走下楼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水井旁边,用水桶吊上满满一桶冬暖夏凉的水,快速地洗漱完毕。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