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ngfeng3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施工人员急需解决的。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l、蜂窝
  1.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等到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1.3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l: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
  2.1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破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2.3防治的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
  3.1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较大尺寸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或振捣不实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2)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3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卜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处,应两侧…I、¨、‘料,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木块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1,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凿除,用压力水冲洗。
  4、露筋
  4.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4.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4.3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2)表面漏筋处应冲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l: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缝隙、夹层
  5.1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5.2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未经接缝处理、未清除水泥表面的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5.3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缺棱掉角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6.2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2)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6.3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I砌【1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l: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表面不平整
  7.1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7.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7.3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不符合混凝土强度评定规定。
  8.2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施工中计量不准,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加料順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2)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8.3防治措施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严禁使用过期水泥;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搅拌均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总之,混凝土严重的质量通病,影响结构安全,一般的质量通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评定质量。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各工序应严格把关,克服人为的不定影响,按规范、规程进行操作,把混凝土的质量通病降低到最低限度。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应进一步突出应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通过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多年来实践教学经验,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进行创新型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构建了集常规实验教学、设计实训、创新活动三位一体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新实验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大型分析仪器在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等领域中大量应用,《现代环境分析》逐渐成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本研究将基于该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即将传统板书、多媒体演示等线下课堂及微课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等线上课堂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并将此模式应用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际教学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探索,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1957-2021.3期间关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可视化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式进行分析.共检索到906篇文献,从年度发文量来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的发文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从作者发文量来看,国内外学者对此技术均有应用,发文量居前三的作者分别为黄善松、吴晶晶、张欣敏;从相关学科发文量来看,化学、中药学、轻工业手工业学科居前3名,累计发文量占该领域文献总发文量的55.99%,化学学科累计发文量占到了总发文量的25.72
在厘清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评价内涵基础上,构建一套基于CIPP模型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参与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于参与项目的研究基础、资源配置、实施过程和项目成果等各个环节的评价,其调查结果为广州大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提供改进依据.针对化工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加注重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跨学科合作,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
为了培养“德优品正、业精致用、拓新笃行”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基于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以提高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和强化学生工程素养为宗旨,本文针对目前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和教学考评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和优质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建设、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通过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创新,对课程进行项目化实践的教学改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课程理解的同时,收获职业道德和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提升.通识素养、理论和实验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体现了“课程思政”的理念探索与实践创新,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优秀美德,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药学专业人才.
课程诊改是职业院校全方位诊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建设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教师提升职业素养的衡量标尺.乘着我校实施全方位诊改工作的东风,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中药化学技术的课程诊改得以顺利开展.本文从课程概述、课程诊改目标与标准、课程周期性诊改实施路径、课程诊改成效、课程诊改存在的问题及短板等五个方面,探索中药化学技术课程诊断与改进的实施路径.
结合地方高等院校环境监测实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主学习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翻转课堂+项目管理"的新型教学模式用于环境监测实验的教学实验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了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质量。
双一流“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中的热门关键词,而生物化学是”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课程.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从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考核环节等方面着手发掘和建设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素质不断提高.
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伴生放射性矿普查要求,对湖北省境内465家涉及17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开展调查,并对21家详查企业采选、冶炼过程中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实验分析。分析表明,纳入详查的矿产类型主要为煤、铜、铅/锌、钒、铝、铁和页岩矿,其中铅/锌矿和煤矿企业的原料,固体废物中238U、226Ra的平均比活度大于1 Bq·g-1;湖北省铀(钍)系单个核素活度浓度平均值超过1 Bq·g-1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共有8家,主要分布在恩施州和宜昌市;截至2017年底,伴生放射性物料及固体废物的贮存方式主要为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