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一直猜测人民币将会出现较大幅度贬值。针对这种预期,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为什么中国政府具有这样的信心呢?
一、从经济基本面判断,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
根据目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基本面判断,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按照国际金融理论,直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际收支、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都只是间接影响,通过以上因素来发挥作用。一般来说,一国如果存在国际收支盈余、利率较高、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等特征,其货币在汇率上就会具有升值的压力。反之则贬值。从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比来看,中国在上述几个方面都不具备贬值的基础。下面逐一分析各因素的影响。
(一)中国的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扩大
国际收支是影响一国汇率最直接的因素。国际收支又可以分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大部门,其中经常项目是最基本的,反映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全球贸易普遍低迷。从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看,按美元计价,2015年前10个月全球出口值下降幅度超过11%,其中美国出口下降6.5%,欧盟下降13.2%,日本下降9.5%。①
相比之下,2015年我国出口仅下降2.5%,明显好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尤其是顺差扩大,2015年进出口收支盈余5 930亿美元②,将近6 0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也提高了,由2014年的12.2%提高到13.8%,是中国出口在全球份额当中提升最快的一年。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在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7 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出口2 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4 248.1亿美元,增长18.6%,增幅均比上年提升。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及活力。商品与服务业进出口合计顺差4 579亿美元。加上差错与遗漏等因素,总计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3 695亿美元,较2014年2 138亿美元扩大73%。③
考虑到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地位,大部分工业品产能严重过剩,同时中国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持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难以逆转。这是支持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的利率水平较高
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普遍加大货币宽松政策,利率水平普遍较低。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也比较高。这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升值。
欧洲央行自2014年年中首次实行负利率以来,长期维持利率低水平。丹麦、瑞典和瑞士等国都实行负利率政策。2015年12月3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进一步下调欧元区隔夜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0.3%,维持主导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在0.05%和0.30%不变。日前瑞士央行也表示将维持目前的-0.75%利率水平不变。目前,欧元区国债的收益率已经很低。上周五,10年期德国国债的收益率仅为0.234%,10年期法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仅为0.58%。2016年2月份欧元区通胀率再度滑入负区间,为5个月来首次。迫于不断增长的压力,3月10日,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同时下调三大利率,此外欧洲央行还宣布扩大QE规模至每月800亿欧元,此前为600亿欧元。
日本央行也于2016年1月29日外宣布实施负利率政策。该行表示,从2月16日开始,商业银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1%降至-0.1%,在负利率政策的影响下,日本10年期(含)以内公债的收益率都已跌至零以下的纪录低点。
只有美元的利率在提升。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12月FOMC(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发布声明,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但是也只达到0.25%~0.5%的水平。
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利率水平则要高得多。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活期存款利率0.35%。在贷款方面,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①而美国的水平是2.25%,日本只有1%。中国的利率水平不但远高于欧洲和日本,也依然高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民间利率水平非常高。
短期来看,最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0.35%(美联储在去年12月确定加息的范围为0.25%~0.5%),同期我国隔夜SHIBOR利率为19 510%。长期来看,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 472%,中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为28 326%。不论是短期和长期,我国的利率水平均高于美国根据经济规律,既然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高于他国,应该是能够吸引套利资金流入,从而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
(三)中国的物价水平不高
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都比较低。
整个2015年,欧元区的物价水平都在0与-0.5之间震荡。美国的PPI和CPI也在略高于零的水平上徘徊,2016年1月份美国劳工部2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季调核心CPI月率上升0.3%,升幅为2011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1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上升2.2%,升幅创201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1月环比上升0.1%,同比升幅加快至1.3%,均高于市场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3%,同比升幅加快至1.7%,高于市场预期的0.2%和1.5%。
2015年4月份以来,日本的通胀率都处在0.5%以下,目前更是在0附近徘徊。正是为了刺激经济,提高物价水平,日本央行才不得不宣布推行负利率政策。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物价水平也不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5年中国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比欧元区和日本略高,但是与美国相比略低。同时,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1%。②从PPI上说,中国的物价比欧洲和日本下降得还要厉害。 根据国际金融理论,中国在物价水平上与其他主体经济体相当,甚至要更低一些,所以也不存在人民币贬值的基础。
(四)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从经济增长速度上比较,人民币更加没有贬值的理由。
根据经济规律,总体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表明经济比较有活力,是有利于该国货币升值的。例如,美国近几年经济比较有活力,被很多经济学家及观察人士评价为强劲增长,所以美元具有升值的趋势,市场普遍预期美元会升值。
与之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比前些年有所下滑,但是在各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属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2015年中国全年GDP增速为6.9%。与之相比,欧元区2015年的GDP仅增长1.5%,前值为1.6%,经济持续低迷。
日本经济更是持续处于萎缩状态当中。2008、2009、2011和2014年,实际GDP分别收缩1.04%、5.53%、0.45%和0.1%。2015年,受益于日元贬值和宽松货币环境,日本经济又一次恢复增长,也仅达到0.59%的水平。尤其是2015年第4季度,日本经济产出萎缩了1.4%,比预期更加糟糕。
美国经济号称强劲复苏,2015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达到2.4%,增速与2014年相同。这在国际上属于相当好的水平,但是也只相当于中国去年经济增速的1/3左右。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去年仅勉强取得1.92%的产值增长,比发达世界1.98%的增长率还低。
不仅如此,经济增长又可以分为两种,供给驱动型增长与需求驱动型增长。一般来说,供给驱动下的高增长是与出口增加相伴随,是更加有利于该国货币升值的。中国就是这种模式。而需求驱动的增长,则是与扩大进口相伴随,可能导致该国货币贬值,美国近年来的增长就属于这种类型。所以,与美国相比,中国不但经济增速要快得多,经济增长的类型也更加有利于人民币的升值。
所以,从经济增长来对比,人民币也不具有贬值的基础。
二、从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政策意图来看,近期不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一)从贸易收支观察,中国政府不会推动人民币汇率贬值
一国主动推动本币汇率贬值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促进出口。就如日本政府近年来主动促进日元贬值,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日本的出口。有名的“广场协议”,起因于美国等国家通过国际协调机制,诱迫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以解决日本德国两国出口顺差过大,美国等国贸易逆差过大的不平衡问题。
但是对中国而言,当前并不存在这样的要求。中国近些年一直保持第一商品进出口大国和贸易第二大国的地位,同时也是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贸易收支持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累计。如前所述,2015年中国实现国际收支口径贸易顺差3 695亿美元,较2014年扩大73%。在这样良好的国际收支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贬值政策来鼓励出口。假如因为人民币的汇率贬值而造成中国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反而存在造成国际矛盾,引发贸易纠纷的可能性。所以,从国际收支,尤其是从贸易收支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的贬值不但是不必要的,反而可能是会造成麻烦的。
(二)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分析,人民币不会贬值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强调的:“人民币持续贬值一定是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这不是我们的政策取向。”①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要实现以上三个要求,前提都必须要维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人民币的正常波动是可以接受的,太大的震荡则是市场不能接受的,所以也是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目前,人民币已经形成规模比较大的离岸市场,离岸市场人民币总量近4万亿。这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月4日发表声明指出,该组织将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在其季度的全球《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报告》(COFER)中,把人民币单独列出进行统计。这既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肯定和追认,也会进一步推动对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需求。另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资产,占全球总外汇资产的1.1%,排名第7位,人民币单独在COFER进行统计,既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量度基准,还会对未持有人民币的央行构成同侪压力(peerpressure),促使其考虑有关的资产摆布。目前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规模高逾11万亿美元,那么有关对人民币资产的潜在需求就可达到数千亿美元。人民币国际化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当前中国正处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节点,保持人民币的稳定是重要影响因素,不可能允许人民币出现较大不稳定。
(三)从维持国际市场稳定分析,人民币不会贬值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则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2015年8月11日中国修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对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对人民币实施贬值,连续3天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人民币贬值可能迫使其他国家进行货币贬值,可能对全球金融和市场产生5大影响:如影响美联储的加息,利空大宗商品等,更大的可能是造成其他国家货币的震荡与贬值。如2015年“8.11”之后,人民币的贬值就造成了马来西亚林吉特、哈萨克斯坦坚戈等国货币15%~30%的贬值。
人民币贬值还将直接损害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8.11”让世界范围内仰仗中国市场的汽车类股、奢侈品类股应声下跌。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第一天,苹果(NASDAQ:AAPL)股价暴跌5.2%,百胜餐饮(NYSE:YUM)股价跌4.9%,奶粉品牌美赞臣(NYSE: MJN)下跌2.7%,蒂芙尼(NYSE:TIF)下跌1.9%,蔻驰(NYSE:COH)跌1.6%,通用汽车(NYSE:GM)、福特汽车(NYSE:F)均跌超2.2%。除了上述美股,在其他地区上市的国际知名品牌当日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宝马汽车在德国股价下跌4%,路威酩轩(LVMH)跌5.4%,斯沃琪(瑞士表品牌)跌3.6%,制鞋企业Tod股价下跌3.8%,Gucci母公司Kering股价下跌3.3%。 人民币贬值还可能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8月12日,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第二天,全球股市遭到抛售。当日,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大跌2.7%至382.99点;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下跌369.04点,跌幅为3.27%;法国股市CAC40股指下跌3.4%,收于4 925.43点;英国《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1.4%,报6 571.19点。
因此,从维持国际市场稳定的目的出发,人民币也不会轻易贬值。
(四)为了促进国际投资,人民币不会贬值
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重大任务,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都是必要的。
近年来中国继续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 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 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①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全年,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111.53亿美元,流出30.46亿美元,净流入81.06亿美元。②假如人民币出现贬值,对于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外资是不利的。所以,为了促进外商投资,中国政府不会愿意看到人民币贬值,至少不希望人民币较大幅度的贬值。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推进“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 180.2亿美元。①2016年1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增加很快。②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存量1 711.89亿美元。③人民币的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对外投资的损失。为了保证中国对外投资的利益,也不应该让人民币贬值。
三、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实力与手段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从何而来
如上所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那么,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关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一直存在的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外贸盈余居高不下,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直很高,尤其是美国政府多次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也的确长期保持升值的态势。经济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普遍不振,各国货币都不稳定,而美元一枝独秀,不断升值,人民币由于采取盯住美元的策略,所以也跟随美元不断升值。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自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上升了15%。”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数据,2005年初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82.84,而到2015年8月份这一数值已经上升至130.08。10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涨近60%。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相伴随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其中就存在套汇资金流入的因素。
自2014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多国货币相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不得不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由盯住美元转为参考一篮子货币。2015年8月11日到13日,人民币3天内相对美元贬值4%。央行随即入市干预,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避免过大的波动。但也由此开启了人民币贬值的强烈预期,国际市场普遍预期在各国货币普遍贬值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也会推动人民币汇率逐渐贬值。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就开启了中国外汇储备大量流失的过程。
伴随着国际市场关于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逆转,外汇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加速下降。201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了大约5 130亿美元,减少到33 303亿美元。加上2015年中国的外贸盈余,中国的外汇实际上流出约1万亿美元。尤其是2015年12月中国外储大降1 079亿美元,为历史上最大单月降幅。今年1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又继续下降了994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至32 309亿美元。
实际上,近半年来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和中国外汇储备的较大幅度下降就是一个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问题,受制于市场情绪及自我强化,并不是真实的市场反映。
(二)中国政府有足够的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虽然国际市场上存在比较强烈的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外汇储备的减少速度也比较快,但是人民币有足够的理由保持稳定。除了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保持健康,与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保持人民币稳定之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足以应对人民币贬值所造成的外汇流出。
综合IMF《外汇储备充足性评估》框架四项指标,对中国外汇储备水平的要求大致在1.3~2.3万亿美元左右。同时考虑到“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战略方面对外汇储备的需求,2.7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足可应付需求。中国当前依然持有超过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照每年约5 000亿美元的外汇消耗速度,至少还有1~2年才能达到2.7万亿美元的充足性要求上限。
更普遍的研究结论是:目前中国外汇减少的过程是不可持续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分析称,中国外汇储备史无前例的下降,更多地是由于人民币套利交易平仓及中国企业偿还美元债务,而不是由于陷入恐慌的中国人绝望地想办法把资金带出中国。考虑到中国企业向境外清偿债务不是可持续性的,套利交易的平仓与市场的恐慌也不是可持续性的,2016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还有可能继续扩大。对比中国现有外汇储备数量,可以判断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总额足以轻松应对短期外部冲击。
根据以上种种因素分析,可以确认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至于短期随机性的汇率波动,既是正常的,也是合理,而且也是必要的。
2月份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下降286亿美元,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并出现小幅度升值,这说明市场上对于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强烈预期已经有所减弱,资本外逃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合理的对外支付将继续保持并有可能继续扩大,综合判断未来中国较长时期内的外汇储备将保持缓慢下降的态势,但是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三、结论
2014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及2015年8月以后外汇储备的迅速减少,反映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外投资及境外消费迅速扩大,藏汇于民的政策也增加了外汇的对外支付,这些都增加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损耗。但这些是合理的,也在可控范围内。二是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导致的恐慌及投机性外汇流出。这些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虽然这样的外汇减少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也将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无论是从基本经济因素观察,还是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观察,中国政府都不会允许人民币持续贬值。而且,中国政府也有足够的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另外,考虑到引起外汇加速外流,对人民币汇率稳定造成压力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不恰当的市场预期,所以央行也有必要直接针对市场预期施加影响。如果央行能够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对市场给出更加清晰的前瞻指引,在允许市场适度波动和进行非经常性的底线干预之间保持平衡,从而引导市场稳定预期,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不难实现的。
一、从经济基本面判断,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
根据目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基本面判断,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按照国际金融理论,直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际收支、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都只是间接影响,通过以上因素来发挥作用。一般来说,一国如果存在国际收支盈余、利率较高、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等特征,其货币在汇率上就会具有升值的压力。反之则贬值。从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比来看,中国在上述几个方面都不具备贬值的基础。下面逐一分析各因素的影响。
(一)中国的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扩大
国际收支是影响一国汇率最直接的因素。国际收支又可以分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大部门,其中经常项目是最基本的,反映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全球贸易普遍低迷。从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看,按美元计价,2015年前10个月全球出口值下降幅度超过11%,其中美国出口下降6.5%,欧盟下降13.2%,日本下降9.5%。①
相比之下,2015年我国出口仅下降2.5%,明显好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尤其是顺差扩大,2015年进出口收支盈余5 930亿美元②,将近6 0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也提高了,由2014年的12.2%提高到13.8%,是中国出口在全球份额当中提升最快的一年。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在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7 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出口2 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4 248.1亿美元,增长18.6%,增幅均比上年提升。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及活力。商品与服务业进出口合计顺差4 579亿美元。加上差错与遗漏等因素,总计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3 695亿美元,较2014年2 138亿美元扩大73%。③
考虑到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地位,大部分工业品产能严重过剩,同时中国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持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难以逆转。这是支持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的利率水平较高
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普遍加大货币宽松政策,利率水平普遍较低。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也比较高。这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升值。
欧洲央行自2014年年中首次实行负利率以来,长期维持利率低水平。丹麦、瑞典和瑞士等国都实行负利率政策。2015年12月3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进一步下调欧元区隔夜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0.3%,维持主导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在0.05%和0.30%不变。日前瑞士央行也表示将维持目前的-0.75%利率水平不变。目前,欧元区国债的收益率已经很低。上周五,10年期德国国债的收益率仅为0.234%,10年期法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仅为0.58%。2016年2月份欧元区通胀率再度滑入负区间,为5个月来首次。迫于不断增长的压力,3月10日,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同时下调三大利率,此外欧洲央行还宣布扩大QE规模至每月800亿欧元,此前为600亿欧元。
日本央行也于2016年1月29日外宣布实施负利率政策。该行表示,从2月16日开始,商业银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1%降至-0.1%,在负利率政策的影响下,日本10年期(含)以内公债的收益率都已跌至零以下的纪录低点。
只有美元的利率在提升。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12月FOMC(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发布声明,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但是也只达到0.25%~0.5%的水平。
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利率水平则要高得多。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活期存款利率0.35%。在贷款方面,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①而美国的水平是2.25%,日本只有1%。中国的利率水平不但远高于欧洲和日本,也依然高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民间利率水平非常高。
短期来看,最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0.35%(美联储在去年12月确定加息的范围为0.25%~0.5%),同期我国隔夜SHIBOR利率为19 510%。长期来看,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 472%,中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为28 326%。不论是短期和长期,我国的利率水平均高于美国根据经济规律,既然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高于他国,应该是能够吸引套利资金流入,从而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
(三)中国的物价水平不高
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都比较低。
整个2015年,欧元区的物价水平都在0与-0.5之间震荡。美国的PPI和CPI也在略高于零的水平上徘徊,2016年1月份美国劳工部2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季调核心CPI月率上升0.3%,升幅为2011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1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上升2.2%,升幅创201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1月环比上升0.1%,同比升幅加快至1.3%,均高于市场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3%,同比升幅加快至1.7%,高于市场预期的0.2%和1.5%。
2015年4月份以来,日本的通胀率都处在0.5%以下,目前更是在0附近徘徊。正是为了刺激经济,提高物价水平,日本央行才不得不宣布推行负利率政策。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物价水平也不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5年中国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比欧元区和日本略高,但是与美国相比略低。同时,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1%。②从PPI上说,中国的物价比欧洲和日本下降得还要厉害。 根据国际金融理论,中国在物价水平上与其他主体经济体相当,甚至要更低一些,所以也不存在人民币贬值的基础。
(四)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从经济增长速度上比较,人民币更加没有贬值的理由。
根据经济规律,总体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表明经济比较有活力,是有利于该国货币升值的。例如,美国近几年经济比较有活力,被很多经济学家及观察人士评价为强劲增长,所以美元具有升值的趋势,市场普遍预期美元会升值。
与之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比前些年有所下滑,但是在各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属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2015年中国全年GDP增速为6.9%。与之相比,欧元区2015年的GDP仅增长1.5%,前值为1.6%,经济持续低迷。
日本经济更是持续处于萎缩状态当中。2008、2009、2011和2014年,实际GDP分别收缩1.04%、5.53%、0.45%和0.1%。2015年,受益于日元贬值和宽松货币环境,日本经济又一次恢复增长,也仅达到0.59%的水平。尤其是2015年第4季度,日本经济产出萎缩了1.4%,比预期更加糟糕。
美国经济号称强劲复苏,2015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达到2.4%,增速与2014年相同。这在国际上属于相当好的水平,但是也只相当于中国去年经济增速的1/3左右。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去年仅勉强取得1.92%的产值增长,比发达世界1.98%的增长率还低。
不仅如此,经济增长又可以分为两种,供给驱动型增长与需求驱动型增长。一般来说,供给驱动下的高增长是与出口增加相伴随,是更加有利于该国货币升值的。中国就是这种模式。而需求驱动的增长,则是与扩大进口相伴随,可能导致该国货币贬值,美国近年来的增长就属于这种类型。所以,与美国相比,中国不但经济增速要快得多,经济增长的类型也更加有利于人民币的升值。
所以,从经济增长来对比,人民币也不具有贬值的基础。
二、从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政策意图来看,近期不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一)从贸易收支观察,中国政府不会推动人民币汇率贬值
一国主动推动本币汇率贬值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促进出口。就如日本政府近年来主动促进日元贬值,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日本的出口。有名的“广场协议”,起因于美国等国家通过国际协调机制,诱迫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以解决日本德国两国出口顺差过大,美国等国贸易逆差过大的不平衡问题。
但是对中国而言,当前并不存在这样的要求。中国近些年一直保持第一商品进出口大国和贸易第二大国的地位,同时也是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贸易收支持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累计。如前所述,2015年中国实现国际收支口径贸易顺差3 695亿美元,较2014年扩大73%。在这样良好的国际收支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贬值政策来鼓励出口。假如因为人民币的汇率贬值而造成中国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反而存在造成国际矛盾,引发贸易纠纷的可能性。所以,从国际收支,尤其是从贸易收支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的贬值不但是不必要的,反而可能是会造成麻烦的。
(二)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分析,人民币不会贬值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强调的:“人民币持续贬值一定是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这不是我们的政策取向。”①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要实现以上三个要求,前提都必须要维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人民币的正常波动是可以接受的,太大的震荡则是市场不能接受的,所以也是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目前,人民币已经形成规模比较大的离岸市场,离岸市场人民币总量近4万亿。这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月4日发表声明指出,该组织将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在其季度的全球《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报告》(COFER)中,把人民币单独列出进行统计。这既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肯定和追认,也会进一步推动对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需求。另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资产,占全球总外汇资产的1.1%,排名第7位,人民币单独在COFER进行统计,既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量度基准,还会对未持有人民币的央行构成同侪压力(peerpressure),促使其考虑有关的资产摆布。目前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规模高逾11万亿美元,那么有关对人民币资产的潜在需求就可达到数千亿美元。人民币国际化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当前中国正处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节点,保持人民币的稳定是重要影响因素,不可能允许人民币出现较大不稳定。
(三)从维持国际市场稳定分析,人民币不会贬值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则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2015年8月11日中国修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对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对人民币实施贬值,连续3天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人民币贬值可能迫使其他国家进行货币贬值,可能对全球金融和市场产生5大影响:如影响美联储的加息,利空大宗商品等,更大的可能是造成其他国家货币的震荡与贬值。如2015年“8.11”之后,人民币的贬值就造成了马来西亚林吉特、哈萨克斯坦坚戈等国货币15%~30%的贬值。
人民币贬值还将直接损害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8.11”让世界范围内仰仗中国市场的汽车类股、奢侈品类股应声下跌。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第一天,苹果(NASDAQ:AAPL)股价暴跌5.2%,百胜餐饮(NYSE:YUM)股价跌4.9%,奶粉品牌美赞臣(NYSE: MJN)下跌2.7%,蒂芙尼(NYSE:TIF)下跌1.9%,蔻驰(NYSE:COH)跌1.6%,通用汽车(NYSE:GM)、福特汽车(NYSE:F)均跌超2.2%。除了上述美股,在其他地区上市的国际知名品牌当日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宝马汽车在德国股价下跌4%,路威酩轩(LVMH)跌5.4%,斯沃琪(瑞士表品牌)跌3.6%,制鞋企业Tod股价下跌3.8%,Gucci母公司Kering股价下跌3.3%。 人民币贬值还可能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8月12日,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第二天,全球股市遭到抛售。当日,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大跌2.7%至382.99点;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下跌369.04点,跌幅为3.27%;法国股市CAC40股指下跌3.4%,收于4 925.43点;英国《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1.4%,报6 571.19点。
因此,从维持国际市场稳定的目的出发,人民币也不会轻易贬值。
(四)为了促进国际投资,人民币不会贬值
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重大任务,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都是必要的。
近年来中国继续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 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 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①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全年,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111.53亿美元,流出30.46亿美元,净流入81.06亿美元。②假如人民币出现贬值,对于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外资是不利的。所以,为了促进外商投资,中国政府不会愿意看到人民币贬值,至少不希望人民币较大幅度的贬值。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推进“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 180.2亿美元。①2016年1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增加很快。②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15年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存量1 711.89亿美元。③人民币的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对外投资的损失。为了保证中国对外投资的利益,也不应该让人民币贬值。
三、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实力与手段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从何而来
如上所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那么,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关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一直存在的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外贸盈余居高不下,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直很高,尤其是美国政府多次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也的确长期保持升值的态势。经济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普遍不振,各国货币都不稳定,而美元一枝独秀,不断升值,人民币由于采取盯住美元的策略,所以也跟随美元不断升值。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自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上升了15%。”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数据,2005年初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82.84,而到2015年8月份这一数值已经上升至130.08。10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涨近60%。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相伴随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其中就存在套汇资金流入的因素。
自2014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多国货币相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不得不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由盯住美元转为参考一篮子货币。2015年8月11日到13日,人民币3天内相对美元贬值4%。央行随即入市干预,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避免过大的波动。但也由此开启了人民币贬值的强烈预期,国际市场普遍预期在各国货币普遍贬值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也会推动人民币汇率逐渐贬值。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就开启了中国外汇储备大量流失的过程。
伴随着国际市场关于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逆转,外汇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加速下降。201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了大约5 130亿美元,减少到33 303亿美元。加上2015年中国的外贸盈余,中国的外汇实际上流出约1万亿美元。尤其是2015年12月中国外储大降1 079亿美元,为历史上最大单月降幅。今年1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又继续下降了994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至32 309亿美元。
实际上,近半年来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和中国外汇储备的较大幅度下降就是一个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问题,受制于市场情绪及自我强化,并不是真实的市场反映。
(二)中国政府有足够的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虽然国际市场上存在比较强烈的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外汇储备的减少速度也比较快,但是人民币有足够的理由保持稳定。除了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保持健康,与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保持人民币稳定之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也足以应对人民币贬值所造成的外汇流出。
综合IMF《外汇储备充足性评估》框架四项指标,对中国外汇储备水平的要求大致在1.3~2.3万亿美元左右。同时考虑到“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战略方面对外汇储备的需求,2.7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足可应付需求。中国当前依然持有超过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照每年约5 000亿美元的外汇消耗速度,至少还有1~2年才能达到2.7万亿美元的充足性要求上限。
更普遍的研究结论是:目前中国外汇减少的过程是不可持续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分析称,中国外汇储备史无前例的下降,更多地是由于人民币套利交易平仓及中国企业偿还美元债务,而不是由于陷入恐慌的中国人绝望地想办法把资金带出中国。考虑到中国企业向境外清偿债务不是可持续性的,套利交易的平仓与市场的恐慌也不是可持续性的,2016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还有可能继续扩大。对比中国现有外汇储备数量,可以判断中国当前的外汇储备总额足以轻松应对短期外部冲击。
根据以上种种因素分析,可以确认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的基础。至于短期随机性的汇率波动,既是正常的,也是合理,而且也是必要的。
2月份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下降286亿美元,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并出现小幅度升值,这说明市场上对于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强烈预期已经有所减弱,资本外逃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合理的对外支付将继续保持并有可能继续扩大,综合判断未来中国较长时期内的外汇储备将保持缓慢下降的态势,但是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三、结论
2014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及2015年8月以后外汇储备的迅速减少,反映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外投资及境外消费迅速扩大,藏汇于民的政策也增加了外汇的对外支付,这些都增加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损耗。但这些是合理的,也在可控范围内。二是由于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导致的恐慌及投机性外汇流出。这些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虽然这样的外汇减少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也将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无论是从基本经济因素观察,还是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观察,中国政府都不会允许人民币持续贬值。而且,中国政府也有足够的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另外,考虑到引起外汇加速外流,对人民币汇率稳定造成压力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不恰当的市场预期,所以央行也有必要直接针对市场预期施加影响。如果央行能够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对市场给出更加清晰的前瞻指引,在允许市场适度波动和进行非经常性的底线干预之间保持平衡,从而引导市场稳定预期,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不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