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钱老长期致力于尖端领域科学研究,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如何养得98岁的高寿呢?
姓钱,但不爱钱
生活中钱老每天除了浏览《人民日报》等大报大刊,还喜欢听听广播,但是却从不看电视。其子钱永刚介绍说,这是他早年在美国任教时养成的习惯,那里的教授们为了专心工作,多少年来从不看电视。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财富观,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他90岁生日前夕,霍英东基金会通知钱学森去广东领奖,由他的夫人蒋英教授代领。蒋英出发前对钱学森说:“我代表你去领奖金了。”钱学森幽默诙谐地说:“那好,你要钱,我要奖。”他这是在谐音夫妻二人的姓氏“钱”和“蒋”。一句话把周围的人全逗乐了。
五谷杂粮,四菜一汤
钱学森对民间土特产颇有兴趣。他说:“中国的土特产是我国美食的基础。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美食文化事业必须同时开发我国的土特产,发展我国的土特产生产。”
钱老言行一致,在饮食方面没什么讲究,吃的是“五谷杂粮、四菜一汤”。在书信集里,他说“四菜一汤就挺好”。对于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一边抽烟,一边冥思苦想”,钱永刚特意澄清说:“父亲从不抽烟,也不喝酒,这是他一生坚持的原则。”
接受文艺熏陶
钱学森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都有造诣。他自幼热衷于水墨丹青,中学时代是有名的铜管乐手,也学过钢琴和管乐。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曾是学校铜管乐团里一位出色的圆号手。钱学森尤其喜欢弹钢琴。他家的客厅约有20平方米,一架钢琴占去1/4的面积。钱学森的夫人是著名的声乐家、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蒋英。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为了听音乐会,钱老宁肯节衣缩食。他说:“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乐观、淡泊、坦荡
钱老常说:“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才是他的“养生经”。
钱老在参与组建中国科技大学、亲自到科大力学系授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许多人连计算尺都买不起。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工程控制论》一书稿酬及奖金,共计1.15万元捐给科大力学系,给学生买学习用具。在20世纪50年代,这可是一个惊人数字啊!
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又将刚出版的《论系统工程》一书中自己的那份稿费交给了秘书王寿云,作为开展系统工程研究的活动经费。晚年,“何梁何利基金奖”与“科学成就终生奖”所获得的200万港币奖金支票还未拿到手时,他就让人代写委托书,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平时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他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有的报刊重发了他的文章,寄来稿费,他总是让人把稿费退回去,说:“重复收稿费不符合国家规定。”
在科研上建树越多,钱老的心态愈近淡泊,说:“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最好什么官都不要当。”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他主动要求辞去院长当副院长,专管科研。
钱学森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最初这“四原则” 让人不太理解,可慢慢接触多了,都为钱学森的高贵品行深感到敬佩。
姓钱,但不爱钱
生活中钱老每天除了浏览《人民日报》等大报大刊,还喜欢听听广播,但是却从不看电视。其子钱永刚介绍说,这是他早年在美国任教时养成的习惯,那里的教授们为了专心工作,多少年来从不看电视。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财富观,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他90岁生日前夕,霍英东基金会通知钱学森去广东领奖,由他的夫人蒋英教授代领。蒋英出发前对钱学森说:“我代表你去领奖金了。”钱学森幽默诙谐地说:“那好,你要钱,我要奖。”他这是在谐音夫妻二人的姓氏“钱”和“蒋”。一句话把周围的人全逗乐了。
五谷杂粮,四菜一汤
钱学森对民间土特产颇有兴趣。他说:“中国的土特产是我国美食的基础。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美食文化事业必须同时开发我国的土特产,发展我国的土特产生产。”
钱老言行一致,在饮食方面没什么讲究,吃的是“五谷杂粮、四菜一汤”。在书信集里,他说“四菜一汤就挺好”。对于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一边抽烟,一边冥思苦想”,钱永刚特意澄清说:“父亲从不抽烟,也不喝酒,这是他一生坚持的原则。”
接受文艺熏陶
钱学森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都有造诣。他自幼热衷于水墨丹青,中学时代是有名的铜管乐手,也学过钢琴和管乐。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曾是学校铜管乐团里一位出色的圆号手。钱学森尤其喜欢弹钢琴。他家的客厅约有20平方米,一架钢琴占去1/4的面积。钱学森的夫人是著名的声乐家、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蒋英。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为了听音乐会,钱老宁肯节衣缩食。他说:“音乐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乐观、淡泊、坦荡
钱老常说:“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才是他的“养生经”。
钱老在参与组建中国科技大学、亲自到科大力学系授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许多人连计算尺都买不起。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工程控制论》一书稿酬及奖金,共计1.15万元捐给科大力学系,给学生买学习用具。在20世纪50年代,这可是一个惊人数字啊!
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又将刚出版的《论系统工程》一书中自己的那份稿费交给了秘书王寿云,作为开展系统工程研究的活动经费。晚年,“何梁何利基金奖”与“科学成就终生奖”所获得的200万港币奖金支票还未拿到手时,他就让人代写委托书,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平时和别人联名发表文章,他总是把稿费都给合作者。有的报刊重发了他的文章,寄来稿费,他总是让人把稿费退回去,说:“重复收稿费不符合国家规定。”
在科研上建树越多,钱老的心态愈近淡泊,说:“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最好什么官都不要当。”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他主动要求辞去院长当副院长,专管科研。
钱学森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最初这“四原则” 让人不太理解,可慢慢接触多了,都为钱学森的高贵品行深感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