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于如何定性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以期有益于相关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 追诉期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51-01
  
  简要案情:1995年7月,黄某的女儿被本村黄某某家摆放的打谷机绊倒,双方由此发生争吵并扭打,后被他人劝开。当晚,黄某感觉气愤,就到本村长辈家说理,不曾想遇到同样来说理的黄某某,两人又发生争吵扭打,此时,黄某拿起一把尖刀朝黄某某胸、腹部猛刺数刀,后逃离现场。1999年双方在当地司法所主持下,进行了调解,达成了赔偿协议并进行了赔偿,此案直到2008年,公安机关办理他案时发现该案并立案追诉。
  分歧意见:对于黄某的行为应该定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该案有无过追诉期产生了如下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黄某的行为应该定故意伤害,本案已过追诉时效。理由是:黄某虽然有拿刀刺杀黄某某的行为,但其主观上不具有杀人的故意,从其到长辈家说理到两人又发生扭打,可见该案的起因系邻里纠纷,对此类案件的定罪应综合全案事实证据考虑,而不能只考虑行为人的具体伤害手段是用刀还是其他的,一般以结果来定比较合适,出现死亡的结果定故意杀人,出现重伤或轻伤的结果定故意伤害。从本案来看,黄某主观上伤害的故意更加明显,加之其极力辩解自己属于正当防卫来判断黄某的主观应该没有剥夺他人生命权的故意,故本案应判定黄某涉嫌故意伤害罪。该案发生在1995年,按照从旧兼从轻的刑法理论,应该适用1979年刑法,当时的《刑法》第1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量刑是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又根据当时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可判断其追诉时效是10年,而2008年距离案发已13年了,超过了追诉的最长时效期限,对黄某不应再追诉。
  第二种意见认为,黄某的行为应该定故意伤害,本案没有过追诉时效。理由是:黄某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主观故意,理由同第一种意见。但本案并没有过追诉时效,因1979年刑法实施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83年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该决定明确讲到: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必须予以严惩,可以在最高法定刑以上量刑,直至处以死刑。其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就包括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情节恶劣的情形,根据本案黄某用刀朝黄某某胸部、腹部连刺数刀的行为来看,应当属于情节恶劣的范畴,其应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故其追诉时效至少20年,没有过追诉时效。
  第三种意见认为,黄某的行为应该定故意杀人,本案没有过追诉时效。理由是:黄某的主观上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不能仅凭其自己的辩解,应该通过他的行为来分析,其在朝被害人胸部、腹部刺了一刀后,为何还不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继而又朝被害人要害部位连刺数刀,从这一行为来看,黄某当时的主观上要么就希望杀死被害人,要么就放任自己行为可能产生死亡的后果,由此,可以判断黄某的主观上至少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的意思,故应认定黄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因1979年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的量刑幅度最低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故其追诉时效最短也要15年,该案没有过追诉期。
  评析意见: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从黄某使用的作案工具上看,黄某用的是刀,应该预料到刺杀被害人可能产生死亡的结果;从黄某的行为上看,朝被害人胸部、腹部连刺数刀,反映其主观上也是希望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从黄某的刺杀的部位来看,其连刺数刀,刀刀刺中要害,反映其不计后果的发生;从黄某的行为有无控制来看,黄某在其他人的拉劝制止下,仍实施了残忍的犯罪,反映其主观上的坚决性;从黄某刺伤被害人之后的表现来看,其刺伤被害人之后没有感觉到后悔,没有实施积极的抢救行为,反而选择逃离,致被害人可能死亡于不顾,反映其主观上是希望死亡结果的发生的,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黄某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知道用刀连刺他人要害部位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希望他人死亡,其行为应定故意杀人。
  根据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黄某故意杀害他人,量刑幅度至少在三至十年有期徒刑,故其追诉时效至少在15年以上,本案发生至今尚不足15年,可判定本案没有过追诉时效。
其他文献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培养
[摘要]信息产品用户界面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它以用户界面认知的“社会文化”“交互情感”为基础,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情感化设计。本文从用户界面的民族传统文化需求出发,研究了用户界面的文化构成和整个界面的文化情感设计的实现过程。最后,用相关设计软件绘制手机界面文化情感设计产品效果图,展示产品设计方案。   [关键词]信息产品 用户界面 文化情感 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
摘要根据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是发展经济体中吸引外资数量最多的国家。外商投资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涌入的外资更唤起了我们对内资企业发展的担忧,我国对外资的优惠是否直接影响了内资的发展呢?本文从现行的外资优惠措施出发,力求在优惠外资和发展内资之间寻找平衡点,并提出可选择的路径。  关键词外商投资 内资企业 外资优惠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化思维模式的不同,影响了英语演讲者的语篇组织模式。本研究以中国和美国大学生的英语演讲稿作为语料,根据对比修辞理论,从句法结构、主题阐述和论述视角三个方面,对二者的
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教师,应该把激趣、启思、导疑,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界定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核心目标和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个核心,我们需对当下如何安排语文教学的内容
[摘要]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它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故也称“彩陶文化”。本文从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层面上,站在当时历史的平台上,对仰韶文化陶器美学进行了思考,得出仰韶文化的一些美学特征——自然美、功能美、装饰美、工艺美。  [关键词]仰韶文化 陶器 美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J5[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人格是较为抽象的物质,如何明确一个完善的人格标准以及该标准在定罪量刑中如何运用,一直是我国众多刑法学者正在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盗窃罪为研究视角,从人格量刑标准的界定入手,分析了人格引入盗窃罪定罪量刑的必要性,最后系统论述了人格标准在盗窃罪定罪量刑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人格 盗窃罪 定罪量刑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39-0
受传统语文教学“知识中心论”观念和影视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考试获得高分,但语文综合素养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语感更没有得到重视。而语感是语文教学中
摘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其确立之日起便一直争议不断,甚至很多人对该罪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特别是在举证责任方面,无论是在刑事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分歧,本文将就该罪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的立法价值以及如何重构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举证责任分配 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44-03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