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影响的后评价研究

来源 :水力发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乌江干流已建的11座梯级电站对征地区域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造成的不利影响,开展了乌江流域水电站建设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影响的后评价工作,进一步认识了乌江干流水电工程建设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树的实际影响,并对采取的移栽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进措施,可为今后类似水电工程建设植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低温烟气热量对脱硫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和蒸发干燥,从而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具有系统简单、投资运行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脱硫废水低温烟气蒸发浓缩系统和主烟道蒸发干燥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受废水水质、机组负荷、烟气温度、烟气流场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根据某300 MW燃煤机组的烟气参数和脱硫废水水质水量情况,对脱硫废水烟气蒸发浓缩系统和主烟道蒸发干燥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低温烟气蒸发浓缩处理装置平均处理废水量为10.44 m3/h,浓缩减量后的浓水水
“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的低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通过梳理国外碳中和目标及采取的路径和措施,结合我国“双碳”目标及预期路径,分析了传统火电企业面临的可再生能源消纳、传统火电退役困难等问题.传统火电结合储能技术可提升灵活性,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传统火电可融合化工产业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等构建火电新型产业链.传统火电转型发展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民生保障,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过程中应克服新能源消纳和储能障碍,同时,火电的兜底作用和基荷作用不可忽视.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爆发式增长、规模化并网已是大势所趋,基于传统化石能源电力系统正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变.结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安全稳定、优化调度、送出消纳等多重挑战,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以促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如期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