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门源县草地鼠害的现状、分布特点及种群特性,分析了鼠虫害的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草地鼠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地鼠虫害;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青海门源
中图分类号S8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186-02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中段,总面积6 902.26 km2。天然草场面积45.73万hm2,主要分布在海拔2 400~4 000 m之间,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88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5.01%。属冷凉湿润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年日照2 264.8~2 739.8 h,总辐射量546.79~646.86 kJ/cm2,自然灾害频繁[1]。全县可分为5个草地类,分别为:山地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灌丛类、疏林类。
1鼠虫害现状及分布特点
1.1鼠害现状及分布特点
门源县草地害鼠主要为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其分布有一定的特点:中华鼢鼠主要栖居于海拔2 400~3 600 m的高寒草甸、高山灌丛及高原农田、荒坡等比较潮湿的河岸阶地、山间盆地、滩地和山麓缓坡;高原鼠兔主要栖居于海拔3 700~3 950 m的高原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甸及高寒荒漠草原带,在灌丛草原带它们只居于灌丛外围的草地上,在山间盆地、山麓缓坡等处营群居生活。据调查,全县鼠害发生面积为16万hm2,危害面积达13.73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35.01%。据2008年对全县鼠虫害调查,鼠兔的危害期平均有效洞口234.6只/hm2,平均鼠兔数量32.8只/hm2,洞口系数0.139 8。鼢鼠危害期最高密度32只/hm2,平均密度13.3只/hm2。1只鼠兔日食量按66 g计,1只鼢鼠日食量按264 g计,年食优良牧草分别为77.93 kg和126.4 kg,全县鼠兔和鼢鼠危害区1年共损失优良牧草32 701 t。据调查,每只鼢鼠每年推至地面的土丘平均为241.1个,折算干土壤量达1 023.8 kg,覆盖草地面积22.5 m2 。
1.2虫害现状及分布特点
门源县虫害种类主要为草原毛虫,其主要分布于海拔3 000~3 700 m山地草甸类草场的滩地和山地阳坡,主要危害的地区为皇城、苏吉滩、仙米、珠固四乡镇。据调查,门源县虫害累计发生面积为6万hm2,危害面积达4.13万hm2,危害区虫口最高密度达396头/m2,平均为122.9头/m2。
2鼠虫害种群特性
2.1草地害鼠种类及种群特性
2.1.1高原鼠兔。门源县高原鼠兔个体较大,上下唇均为黑色,其毛棕色或棕黄色[2]。鼠兔的洞穴分栖居洞和临时洞2类。栖居洞构造复杂,一般有4个以上洞口,窝巢的位置距地面40~54 cm,占地面积较大,洞道长平均为13 m,最长可达20 m以上;洞道平均深度为32.8 cm,有的甚至达60 cm。洞道多分枝,有的互相沟通成网状,洞径8~12 cm。鼠兔主要吃植物的嫩茎、叶、花、种子及根芽,对鲜嫩多汁的绿色部分更加喜食,多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优良牧草,日平均采食鲜草77.3 g,约为其体重的50%,56只鼠兔日耗牧草量相当于1只藏系绵羊的日食草量。繁殖盛期为5—6月。高原鼠兔在门源县内农牧业乡均有分布,但密度不同,决定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草地类型、草地退化状况、天敌数量和防治年限等。
一般正常年份鼠兔数量的高峰期在6—7月,数量最低点在翌年繁殖期间的3月。鼠兔常利用旱獭洞穴为自己出入的通道,其洞道还常与鼢鼠洞道串连,而自己的一些废弃洞道又常被鸟类营巢繁殖,栖居过冬或作为逃避敌害的避难所。
2.1.2高原鼢鼠。高原鼢鼠体形短粗,呈圆筒状,尾细短,头部扁而宽,无耳壳,四肢较短,前脚较后脚粗壮。鼢鼠营地下活动,迁移能力较差,洞系结构十分复杂,一般可分为取食洞道、交通洞道、朝天洞和主巢等部分[3]。取食洞道距地表约为6~10 cm,洞径为2~7 cm,是取食活动中所挖掘的洞道;交通洞道距地面距离约20 cm,是由主巢至取食洞道相对永久的通道,洞径较粗大、洞壁光滑,洞道附近常建有贮藏食物的洞室,位于交通洞道下方,主巢上方的是洞径明显变窄的朝天洞,每一洞系一般有1~2条向下直通或以十分陡峭的角度通达主巢的朝天洞道;主巢距地面约20~50 cm。鼢鼠挖洞时,将洞内挖出的土挤向两侧,形成土丘。鼢鼠主要以地下根为食,但有时也将地上部分的茎、叶和种子拖入洞内取食,主要取食菊科、蔷薇科等杂类草肥大的轴根根茎、根蘖等地下部分。鼢鼠1年只繁殖1次,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7月幼鼠开始独立生活,胚胎数变化幅度不大,一般2~3只。鼢鼠虽常年生活于黑暗、封闭的环境中,但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据监测资料表明,夏秋季挖掘、采食活动每日出现2次高峰。鼢鼠是典型的独居性动物,除育幼期外,每只鼢鼠均有其独立的巢区,构成独自封闭的生活防御系统,但在繁殖期雌雄的洞道互相沟通,繁殖后沟通的洞道又被堵塞,幼鼠于分居后也独居生活。
草地害鼠种群的消长与季节、年度、气候及防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在繁殖前的2—3月數量最低,夏季繁殖期数量不断增加,秋季繁殖结束时数量最高。适宜于害鼠活动的温度为10~20 ℃,低于或超过这个范围,害鼠的活动将减少,天气变化剧烈时,如冰雹、大风时害鼠停止活动。
2.2草地毛虫的种群特性
草地毛虫成虫形态雌雄差异很大。雄蛾体长7~9 mm,体黑色,被污黄色细毛。头部较小,口器退化,不吃东西。触角发达,羽毛状。复眼卵圆形,黑色。前、后翅均发达。3对足具污黄色长毛,跗节5节,各节端部黄色。雌蛾体长圆形,较扁,体长8~14 mm,宽5~9 mm,头部甚小,黑色。复眼,口器退化,触角短小,棍棒状。不能行走,不能飞行,用身体蠕动。由于雌蛾在茧中不外出,一般在地面上见不到。草原毛虫主要为害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蓼科、蔷薇科等各种牧草,严重影响牧草生长,造成牧草产量降低,从而妨碍畜牧业的发展。
3鼠虫害的防治现状与存在问题
3.1鼠虫害防治现状
门源县鼠害防治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在防治中采用人工投饵、药物喷洒植被、器械扑杀等方法,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鼠害数量的发展。另外采取保护天敌的方法,使鼠害也有所控制。在具体灭鼠过程中,采取第1年防治、第2年扫残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对草原减灾起到很大作用,同时为保护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门源县自从1976年对草原毛虫进行灭治后,有效控制期达10年,至1985年复发,1986—1987年连续进行灭治,灭治面积2.13万hm2,灭效94.9%,有效控制期3年,1991年复发,用溴氰聚酯和少量毛虫病毒在皇城乡马营、北山、西滩三村冬春草场进行灭治,灭效98.7%;第2年在苏吉滩燕麦图乎、察汉达吾二村草场进行防治,灭治面积2 000 hm2,灭效97.4%。有效控制期10年。2003年复发,用杀灭灵进行防治,灭效90.2%,2005年进行扫残灭治,灭效96.4%,毛虫又一次得到控制。据预测,近年来不会再发生大的危害。
3.2存在的问题
3.2.1任务重,资金短缺。由于鼠虫害分布面积广、数量大,并且离县城较远,交通十分落后,防治经费标准太低,加之自筹资金困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规模和效果。
3.2.2治理规模小,群众不积极。由于治理经费不足,在每年的防治中,上级只能安排一定面积的任务。另外,牧区以藏族为主,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地牧民群众对灭治鼠虫害产生阻碍,不能大面积及时防治。加之村界、县界不太明确,没有持续的扫残工作,导致年年防治,年年发生。
3.2.3灭鼠虫器械落后,贻误防治的最佳时机。门源县在虫害防治过程中,采用原有的背负式超低量喷雾器,这种器械每天只能作业2.00~2.67 hm2,且易坏易损。近年来使用手拭夫喷酒,但这种作业只能在平地上使用。在灭鼠中只能采用弓箭、鼠夹等简单器械,捕鼠量甚微。在草地鼠害防治季节内,由于灭虫器械落后,工作效率很低,不但贻误了最佳时机,造成早发种草原毛虫产卵的后患,而且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用药量,使得虫害扩散和蔓延。
4对策与建议
4.1提高鼠虫害动态测报手段
由于鼠虫害分布种多面广、地形复杂、交通滞后,采用原始常规的测报手段,费时、费工,难以及时、准确地对鼠虫害数量动态进行监测,往往贻误防治的最佳时机,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应尽快开展3S系统(地理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鼠害的研究,并进行草地鼠虫害的短、中、长期监测,进而建立草地鼠虫害预报系统[4]。
4.2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防治工作
在贫困乡,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经济拮据。随着农药价格、汽油价格的上涨,劳动力工资的增加,原有的防治补助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今后的防治中,应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规模,减少牧草损失。
4.3加大宣传力度,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
牧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鼠虫害及毒草带来的危害性还没有意识到。因此,加强牧区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是今后防治“三害”的重点。特别是对生物灭鼠虫药品C型肉毒杀鼠素、如克虫、微孢子虫效果的宣传力度,对受益的牧民群众耐心讲解生物药品的水平、垂直和隔带传染等性能,建设大面积的生防示范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生物灭虫、人工招鹰、保护天敌等综合防治技术。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牲畜暖棚,在草地养殖草原牧鸡,不仅能有效控制虫害,减少牧草损失,而且不污染草地生态环境和畜产品,对促进牧草生长和提高经济收入有积极作用。
4.4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
草地资源是牲畜赖以生存的主要饲料基地,要加大草地保护和建设力度,杜绝超载和滥牧、滥采、滥挖现象的发生,“灭鼠 补播 封育”的措施,可逐步恢复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是防止鼠害发生的主要途径。
4.5搞好高原鼠兔鼢鼠的开发利用
高原鼠兔数量多,肉质鲜嫩,鼢鼠的骨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今后在开发利用上应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以取得新突破。如试验成功,不但能有效控制全县草地害鼠的危害,而且可以变害为利,开发资源,增加经济收入。
5参考文献
[1]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保护学[M].北京:中國农业出版社,1997.
[2]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兽医总论:草地鼠害防治100问[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3]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保护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84.
[4]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兽医总论:草原虫害防治100问[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关键词草地鼠虫害;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青海门源
中图分类号S8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186-02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中段,总面积6 902.26 km2。天然草场面积45.73万hm2,主要分布在海拔2 400~4 000 m之间,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88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5.01%。属冷凉湿润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年日照2 264.8~2 739.8 h,总辐射量546.79~646.86 kJ/cm2,自然灾害频繁[1]。全县可分为5个草地类,分别为:山地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灌丛类、疏林类。
1鼠虫害现状及分布特点
1.1鼠害现状及分布特点
门源县草地害鼠主要为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其分布有一定的特点:中华鼢鼠主要栖居于海拔2 400~3 600 m的高寒草甸、高山灌丛及高原农田、荒坡等比较潮湿的河岸阶地、山间盆地、滩地和山麓缓坡;高原鼠兔主要栖居于海拔3 700~3 950 m的高原草原、草甸草原、高寒草甸及高寒荒漠草原带,在灌丛草原带它们只居于灌丛外围的草地上,在山间盆地、山麓缓坡等处营群居生活。据调查,全县鼠害发生面积为16万hm2,危害面积达13.73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35.01%。据2008年对全县鼠虫害调查,鼠兔的危害期平均有效洞口234.6只/hm2,平均鼠兔数量32.8只/hm2,洞口系数0.139 8。鼢鼠危害期最高密度32只/hm2,平均密度13.3只/hm2。1只鼠兔日食量按66 g计,1只鼢鼠日食量按264 g计,年食优良牧草分别为77.93 kg和126.4 kg,全县鼠兔和鼢鼠危害区1年共损失优良牧草32 701 t。据调查,每只鼢鼠每年推至地面的土丘平均为241.1个,折算干土壤量达1 023.8 kg,覆盖草地面积22.5 m2 。
1.2虫害现状及分布特点
门源县虫害种类主要为草原毛虫,其主要分布于海拔3 000~3 700 m山地草甸类草场的滩地和山地阳坡,主要危害的地区为皇城、苏吉滩、仙米、珠固四乡镇。据调查,门源县虫害累计发生面积为6万hm2,危害面积达4.13万hm2,危害区虫口最高密度达396头/m2,平均为122.9头/m2。
2鼠虫害种群特性
2.1草地害鼠种类及种群特性
2.1.1高原鼠兔。门源县高原鼠兔个体较大,上下唇均为黑色,其毛棕色或棕黄色[2]。鼠兔的洞穴分栖居洞和临时洞2类。栖居洞构造复杂,一般有4个以上洞口,窝巢的位置距地面40~54 cm,占地面积较大,洞道长平均为13 m,最长可达20 m以上;洞道平均深度为32.8 cm,有的甚至达60 cm。洞道多分枝,有的互相沟通成网状,洞径8~12 cm。鼠兔主要吃植物的嫩茎、叶、花、种子及根芽,对鲜嫩多汁的绿色部分更加喜食,多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优良牧草,日平均采食鲜草77.3 g,约为其体重的50%,56只鼠兔日耗牧草量相当于1只藏系绵羊的日食草量。繁殖盛期为5—6月。高原鼠兔在门源县内农牧业乡均有分布,但密度不同,决定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草地类型、草地退化状况、天敌数量和防治年限等。
一般正常年份鼠兔数量的高峰期在6—7月,数量最低点在翌年繁殖期间的3月。鼠兔常利用旱獭洞穴为自己出入的通道,其洞道还常与鼢鼠洞道串连,而自己的一些废弃洞道又常被鸟类营巢繁殖,栖居过冬或作为逃避敌害的避难所。
2.1.2高原鼢鼠。高原鼢鼠体形短粗,呈圆筒状,尾细短,头部扁而宽,无耳壳,四肢较短,前脚较后脚粗壮。鼢鼠营地下活动,迁移能力较差,洞系结构十分复杂,一般可分为取食洞道、交通洞道、朝天洞和主巢等部分[3]。取食洞道距地表约为6~10 cm,洞径为2~7 cm,是取食活动中所挖掘的洞道;交通洞道距地面距离约20 cm,是由主巢至取食洞道相对永久的通道,洞径较粗大、洞壁光滑,洞道附近常建有贮藏食物的洞室,位于交通洞道下方,主巢上方的是洞径明显变窄的朝天洞,每一洞系一般有1~2条向下直通或以十分陡峭的角度通达主巢的朝天洞道;主巢距地面约20~50 cm。鼢鼠挖洞时,将洞内挖出的土挤向两侧,形成土丘。鼢鼠主要以地下根为食,但有时也将地上部分的茎、叶和种子拖入洞内取食,主要取食菊科、蔷薇科等杂类草肥大的轴根根茎、根蘖等地下部分。鼢鼠1年只繁殖1次,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7月幼鼠开始独立生活,胚胎数变化幅度不大,一般2~3只。鼢鼠虽常年生活于黑暗、封闭的环境中,但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据监测资料表明,夏秋季挖掘、采食活动每日出现2次高峰。鼢鼠是典型的独居性动物,除育幼期外,每只鼢鼠均有其独立的巢区,构成独自封闭的生活防御系统,但在繁殖期雌雄的洞道互相沟通,繁殖后沟通的洞道又被堵塞,幼鼠于分居后也独居生活。
草地害鼠种群的消长与季节、年度、气候及防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在繁殖前的2—3月數量最低,夏季繁殖期数量不断增加,秋季繁殖结束时数量最高。适宜于害鼠活动的温度为10~20 ℃,低于或超过这个范围,害鼠的活动将减少,天气变化剧烈时,如冰雹、大风时害鼠停止活动。
2.2草地毛虫的种群特性
草地毛虫成虫形态雌雄差异很大。雄蛾体长7~9 mm,体黑色,被污黄色细毛。头部较小,口器退化,不吃东西。触角发达,羽毛状。复眼卵圆形,黑色。前、后翅均发达。3对足具污黄色长毛,跗节5节,各节端部黄色。雌蛾体长圆形,较扁,体长8~14 mm,宽5~9 mm,头部甚小,黑色。复眼,口器退化,触角短小,棍棒状。不能行走,不能飞行,用身体蠕动。由于雌蛾在茧中不外出,一般在地面上见不到。草原毛虫主要为害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蓼科、蔷薇科等各种牧草,严重影响牧草生长,造成牧草产量降低,从而妨碍畜牧业的发展。
3鼠虫害的防治现状与存在问题
3.1鼠虫害防治现状
门源县鼠害防治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在防治中采用人工投饵、药物喷洒植被、器械扑杀等方法,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鼠害数量的发展。另外采取保护天敌的方法,使鼠害也有所控制。在具体灭鼠过程中,采取第1年防治、第2年扫残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对草原减灾起到很大作用,同时为保护草原植被、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门源县自从1976年对草原毛虫进行灭治后,有效控制期达10年,至1985年复发,1986—1987年连续进行灭治,灭治面积2.13万hm2,灭效94.9%,有效控制期3年,1991年复发,用溴氰聚酯和少量毛虫病毒在皇城乡马营、北山、西滩三村冬春草场进行灭治,灭效98.7%;第2年在苏吉滩燕麦图乎、察汉达吾二村草场进行防治,灭治面积2 000 hm2,灭效97.4%。有效控制期10年。2003年复发,用杀灭灵进行防治,灭效90.2%,2005年进行扫残灭治,灭效96.4%,毛虫又一次得到控制。据预测,近年来不会再发生大的危害。
3.2存在的问题
3.2.1任务重,资金短缺。由于鼠虫害分布面积广、数量大,并且离县城较远,交通十分落后,防治经费标准太低,加之自筹资金困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规模和效果。
3.2.2治理规模小,群众不积极。由于治理经费不足,在每年的防治中,上级只能安排一定面积的任务。另外,牧区以藏族为主,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地牧民群众对灭治鼠虫害产生阻碍,不能大面积及时防治。加之村界、县界不太明确,没有持续的扫残工作,导致年年防治,年年发生。
3.2.3灭鼠虫器械落后,贻误防治的最佳时机。门源县在虫害防治过程中,采用原有的背负式超低量喷雾器,这种器械每天只能作业2.00~2.67 hm2,且易坏易损。近年来使用手拭夫喷酒,但这种作业只能在平地上使用。在灭鼠中只能采用弓箭、鼠夹等简单器械,捕鼠量甚微。在草地鼠害防治季节内,由于灭虫器械落后,工作效率很低,不但贻误了最佳时机,造成早发种草原毛虫产卵的后患,而且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用药量,使得虫害扩散和蔓延。
4对策与建议
4.1提高鼠虫害动态测报手段
由于鼠虫害分布种多面广、地形复杂、交通滞后,采用原始常规的测报手段,费时、费工,难以及时、准确地对鼠虫害数量动态进行监测,往往贻误防治的最佳时机,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应尽快开展3S系统(地理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鼠害的研究,并进行草地鼠虫害的短、中、长期监测,进而建立草地鼠虫害预报系统[4]。
4.2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防治工作
在贫困乡,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经济拮据。随着农药价格、汽油价格的上涨,劳动力工资的增加,原有的防治补助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今后的防治中,应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规模,减少牧草损失。
4.3加大宣传力度,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
牧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鼠虫害及毒草带来的危害性还没有意识到。因此,加强牧区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是今后防治“三害”的重点。特别是对生物灭鼠虫药品C型肉毒杀鼠素、如克虫、微孢子虫效果的宣传力度,对受益的牧民群众耐心讲解生物药品的水平、垂直和隔带传染等性能,建设大面积的生防示范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生物灭虫、人工招鹰、保护天敌等综合防治技术。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牲畜暖棚,在草地养殖草原牧鸡,不仅能有效控制虫害,减少牧草损失,而且不污染草地生态环境和畜产品,对促进牧草生长和提高经济收入有积极作用。
4.4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
草地资源是牲畜赖以生存的主要饲料基地,要加大草地保护和建设力度,杜绝超载和滥牧、滥采、滥挖现象的发生,“灭鼠 补播 封育”的措施,可逐步恢复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是防止鼠害发生的主要途径。
4.5搞好高原鼠兔鼢鼠的开发利用
高原鼠兔数量多,肉质鲜嫩,鼢鼠的骨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今后在开发利用上应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以取得新突破。如试验成功,不但能有效控制全县草地害鼠的危害,而且可以变害为利,开发资源,增加经济收入。
5参考文献
[1]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保护学[M].北京:中國农业出版社,1997.
[2]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兽医总论:草地鼠害防治100问[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3]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保护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84.
[4]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兽医总论:草原虫害防治100问[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