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冠军是真正的赢家吗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选定了某几个部门,希望通过特殊优惠培养出全国冠军。
  不过,依据以往经验,法国的做法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制造业再一次占据欧洲商业议程的首位。欧盟前工业事务专员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他的职务最近由伊利兹别塔·别恩科夫斯卡(Elbieta Bieńkowska)接任——设定的目标是,欧洲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将由2012年的刚超过15%提高到2020年的20%。不过,若要欧盟成员国全都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新审视欧盟内部现行的产业政策。任何一种现代产业政策都不应该只是从众多的企业中挑选出几个赢家而已。
  关于制造业,欧盟各国政府实行的政策各不相同,而且往往互相矛盾。德国专注于搭建具有竞争力的平台,以便让“隐形冠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脱颖而出,成为全球领军企业。法国则与之相反,政府选定了某几个部门,希望通过特殊优惠培养出全国冠军。例如法国政府最近披露的一项“工业爱国主义”行动计划就是参股汽车制造公司标致。
  不过,依据以往经验,法国的做法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德国垄断委员会2004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法国人对于产业政策的热情和媒体对相关部长政绩的颂扬与该政策的实际成绩完全不成比例。”
  事实上,欧盟各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对工业实行了大规模私有化,不过它们仍然对自己的产业政策爱不忍释——生产空中客车(Airbus)就是一个很能够说明问题的例子。政府支持某个工业部门的常用理由是,私营部门的独家垄断或双寡头垄断会导致市场扭曲。但是,把麦道公司赶出市场后,仍然只留下空中客车和波音两家飞机制造公司,全球飞机市场的格局依然如故。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国冠军至少仍然保留了垄断寻租。但是,德国垄断委员会也曾经指出:空中客车“只有其最终的收益表明政府投入的补贴看起来是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才能够说得上是成功的”。这在近期内大概是很难做到的。
  在这件事情上获得的经验似乎印证了限制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性。政府只能够进行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干预。可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引起的两方面的变化,使得欧盟内部这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思维受到了挑战。第一个变化是,有研究表明,现在欧盟各国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正在扩大,而在过去60年间,这一差距曾经一直在缩小,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扭转这个趋势。第二个变化是,相比以前,全世界的政策制定者对于接受统一的竞争标准的意愿已经降低了。事实上,有些国家的政府可能认为现在只能自顾自了,甚至还把向外竞争当作其产业政策的一种。
  不仅如此,面对金融危机,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自己也顾不上那些旨在限制国家干预的规定了,而政府进行的某些干预也的确取得了成功。例如,政府为置换旧车的车主提供补贴,支撑了汽车工业;发放短期津贴作为工资的补充,以避免陷于困境的企业大量裁员。
  同时,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有时候也需要有政府做后盾。比如说,一个国家的航运中心与载旗航空公司之间就存在着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虽然为私人所有,而且经营着自己的国际业务,但这个机场其实也是德国公共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机场的商业潜力离不开国家航空公司的成功,反之亦然。这就需要国家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在中东,政府和载旗航空公司干脆直接排斥竞争,为的是要建立起自己国家的航运中心,以确保外界与本国至关重要的直接联系。
  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许多本来“大而不倒”的银行在2008年危机到来之前几年便觉察到了可能会出现它们无力承担的风险,纷纷要求进行改革,而立法者和管理者也都认识到了建立强大、稳定的全国性金融机构的战略意义。例如,美国根据“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强行对几家大银行进行资本重组。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正是这些大银行重新焕发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做动用了公众的金钱,曾经遭到反对。然而,如果当地工业失去了金融来源的话,那么今后就会什么都得不到。
  不过,如果国家进行的干预总是能正当其时、恰如其分,欧洲的产业政策就不应该倾向国有化或保护主义。欧洲工业不能忽视开放的全球市场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尽管在德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中,进口中间产品的比重从1995年的大约19%上升到了现在的30%,然而这一时期价值链的全球化提高了德国的竞争力,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德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更重要的是,制造业不仅会影响价值链的结构,还能够为服务业带来可观的价值。在德国,综合投入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高达8.5%,而在其他发达经济体,这个比率仅为2%,在东亚则为零。
  欧洲制造业的下一步发展或许应是将更多的服务融入到制造过程之中,创建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大力推动创新。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可以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借助遍及整个欧洲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更广泛的科技合作开辟更多的投资机会,以此来支持制造业的发展。
  到那时,不再支持全国冠军也许才是正确的做法。
其他文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68期“经济每月谈”于2015年2月26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影响”。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巡视员郝福庆谈到老龄化对新常态的影响时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无声的革命,足以影响和改变未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三高”(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转向“三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中国老龄人口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并
期刊
一部畅销书将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推向学术舞台的中心。《21世纪资本论》在美国上市不到一个月即脱销,并名列亚马逊图书销量榜榜首,成为为数不多的专著型畅销书。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评价称,这是一部能够改变舆论走向的严肃经济学著作。  如果简单地把这本书划分为政治经济学著作,恐怕并不符合作者本意。皮凯蒂始终认为自己是
期刊
“一带一路”是否能真正达到中国的战略目的目前还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带一路”计划将付诸具体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比“马歇尔计划”更有全球影响力  詹尼斯坎巴耶夫(哈萨克斯坦管理经济战略研究院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  习近平曾用狮子比喻当代中国的国际角色,他说中国雄狮是一个“和平友好和文明”的动物,并无恶意去威胁任何人。中国正在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
期刊
新西兰是非常小的经济体,对农业依赖程度很高。我们需要分享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说应对气侯所致和收割后的损失,还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粮食安全标准。  现在我们的监管政策需要应对很多挑战,粮食安全是我们必须要保障的。粮食安全涉及研发、生产、全球物流等。食品原料通常来自很多国家,这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供应链。要使得食品在全球安全、便利、畅通地流动,就要保证所有相关要素都具备。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
期刊
编者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撰写关于美国社会经济分化的文章。他在《不平等的代价》一书中认为,这种分化阻碍着美国的发展,其研究的课题和结论也得到了新经济思维研究院(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的支持。2014年12月4日,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召开了第八届新经济思维研究院系列研讨会,会上他提交了一篇论文——《收
期刊
2015年最大的危险是这场地区危机蔓延到沙特阿拉伯和约旦  有一天,历史学家将会争论如今肆虐中东大部的混乱的根源。他们或许会问,这场混乱是该地区众多社会和政治制度共有的深刻缺陷的必然结果吗?它在多大程度上是拜外部国家选择(或没有选择)的政策所赐?  但我们必须应对该地区无序的现实和结果。无论如何,我们都已经把中东变成了这副样子,而这副样子已经糟透了。  现状所涉及的人道、经济和战略利益不可谓不巨。
期刊
杨小凯与林毅夫关于“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之争,引起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场发生在13年前的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争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摆上了议事日程,其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中国政府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杨小凯的前瞻与误区  杨小凯认为,落后国家可以利用技术模仿发展经济,因此缺乏动力做有利于长久发展的制度变革,长此以往,这种发展路径的选择会付出极
期刊
应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的邀请,美国大西洋协会(Atlantic Council)、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学者谢伟森(David Sedney)近日来华访问。谢伟森曾任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在东亚、南亚和中亚事务、前苏联、大国间政治和反恐战略等领域有深入研究。谢伟森在访华期间接受了《中国经济报告》记
期刊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最终确定为67个。这些城市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黄金十年”的终结,迫切期盼摆脱“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亡”的命运。  资源过度开采、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这类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上述规划指出,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
期刊
无论从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国企选择主动退出竞争性领域要比被动退出和被迫退出好得多。当然,对退出的方式方法和时机要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和难啃的硬骨头,国资国企改革终于到了加速方案制定和推进顶层设计的关键时刻。  两会期间,官方确认成立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由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和人社部等多部委分工形成“1+34”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