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鲁迅创作的小说《社戏》以其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背景,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两次在京城看戏展现了“我”作为一个“外来者”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孤独漂泊之感;第三次是童年时期看社戏,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完成了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最终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意识到都市生存与乡村生存的双重失落.作品中身份的转变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对比结构,折射出了鲁迅作品的思想性.
【机 构】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创作的小说《社戏》以其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背景,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三次看戏的经历:前两次在京城看戏展现了“我”作为一个“外来者”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孤独漂泊之感;第三次是童年时期看社戏,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完成了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最终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意识到都市生存与乡村生存的双重失落.作品中身份的转变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对比结构,折射出了鲁迅作品的思想性.
其他文献
刘勰生活在思想交融的齐梁时期,他受传统儒学影响,也受魏晋玄学思想影响,长期居于寺庙又使得他长于佛理,在多种思想的影响下,他提出“唯务折衷”的研究方法.“折衷”即形成不偏不倚的文学观,刘勰在“折衷”的基础上又有所偏重,这就使得他在文学创作中避免了某些片面性并构建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同时他将“折衷”思想运用于《文心雕龙》之中,这对后世学者而言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思想是韩非子“以法为本”的内在根据,“由尊君而强国”思想是其外在逻辑,“因时立法,法与时转”是其理论支撑.韩非子“以法为本”思想坚持“法”“术”“势”的辩证统一,并以法为本.这一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对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依然有积极的启示,即“法不阿贵”“明主治吏不治民”“以法为教”“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
《己亥杂诗》中有许多颇具自我叙事意味的诗篇,可视为作者自传生平的诗作.其中诗44至53构成了一组小型的自传诗,既有诗人对自我形象的理想化塑造,又有清醒的现实刻画,表现了诗人不同时期的复杂心理,也体现了龚自珍政治思想的矛盾性.
《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之争由来已久,李善注释义广引,五臣注释义简明.两者所注阮籍《咏怀诗十七首》的异同展现出了各自的优长,李善注旁征博引、追本溯源,五臣注精简务实、明白畅达.但是两者又有着各自的不足,李善注过于依赖前人的注解而忽视回归文本,五臣注的题解亦有局限.不过两者“文”“质”相辅,优势互补,于《文选》的传播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我国壮族史诗《莫一大王》和英国史诗《贝奥武甫》中主人公的名字、使用的武器及反派人物都隐含着深层次的意蕴.这些意蕴与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既体现出各自民族的古老品格和形象内涵,也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文化信息,同时具有对民族历史的独特叙述.
东汉建安时期,“寡妇”这一题材的辞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现存完整的3篇《寡妇赋》分别是曹丕、王粲、丁廙妻所作,它们是在疫情冲击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下诞生的,展示了不同主体的共同书写,作者用充沛的情感抒发寡妇丧夫后的悲惨命运.同时,这3篇同题赋作体现了男女作家书写时的差异,这也是建安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俭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与个人的修身养德以及家庭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宋代士人提倡节俭,教子节俭持家,他们把节俭作为兴家治家的基础,倡导节俭养德修身,并且节俭的同时又不违背礼,做到量入为出,节俭理财.宋代士人秉持节俭的家风,是在前代历史奠基、宋代社会发展需求、名士的倡导与推进,以及宋代士人自身的内在与现实需要的基础上积淀而成的.宋代士人家庭节俭教育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弘扬节俭的传统美德依旧具有价值.
在小说《烧火工》中,作者刘慈欣以温和的笔调,叙写了一位少年为拯救心爱之人,求助于老烧火工,最终成为新一代烧火工的故事.小说从富有魅力的科幻元素、温情的故事世界与人性美、太阳意象与爱的升华三方面进行写作,彰显了文本的魅力,也凸显了小说作者刘慈欣的人文主义精神.
福克纳笔下人物的心理组织是他对人物形象直观感知的基础.小说家通过刻画小说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向读者展示人性的各种特质.小说《八月之光》中人物的自恋型人格、女性人物的男性化特质及“影子”属性,都与其成长环境障碍或身处其中的社会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而福克纳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成功塑造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