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手持折扇谈古论今的才子名士不同我国古代的闺中女子偏爱手执一柄团扇半遮素面电影 《青蛇》的开场白蛇姐妹初来人间妖气未脱想要模仿人间女子的模樣姐妹俩把发髻到鬓角勾成盘踞的小蛇形状随风扶柳一扭一扭地在岸边学走路两人身披雪纺纱裙轻盈飘逸一个粉白一个青紫都手持一把素色团扇她们练习着用团扇遮住欲望妖气减了变成了人间低眉顺首的温顺女子东方女子的含蓄之美那欲说还休的典雅和余韵悉数藏在这古朴俊逸的团扇之中
扇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商代就有“锦雉翠羽,遮尘蔽日。帝王威严,多加仪度”,南北朝的庾肩吾有“武王玄览,造扇于前。班生赡博,白绮仍传”的诗句流传。早在上古的周武王时代,人们就开始制作扇子。到东汉时,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的织品,以便点缀绣画,这大概就是团扇的雏形了。因其有明月之形、凉友招风之功,才有其名“纨扇”或“团扇”。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对于喜欢寄情于物的我国古人来说,团扇被赋予团圆和合的寓意,这非常符合闺中女子的心意。因人们对团扇的追捧,团扇从西汉到唐宋,一千多年长盛不衰。大约在宋朝,方便携带的折扇从日本流传而来,男性们转而投向便捷的折扇。团扇逐渐和女性捆绑在一起,成为古代优雅女性的标配。
团扇有“宫扇”的称号,既称“宫扇”,必定为精致贵重之物。团扇在形制上有长圆、六角、匾圆、葵花形、梅花形等,木、竹、骨等材为之柄,此外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
清人王廷鼎在《杖扇新录》中说:“团扇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洛、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团扇用料珍贵,工艺精致,再配上名人手笔,其情致意蕴不需多说。
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后来,团扇摇风送爽的功能渐渐被弱化,成为胭脂娇羞的遮蔽、情趣志向的寄托和身份地位的标榜。扇面上的书画或直接以书墨,或以刺绣,既绘山水楼台、草虫花鸟,又有诗词歌赋、名人书法,极为精巧雅致。
从魏晋开始,婚礼中有掩扇、却扇的习俗。到了唐朝,却扇之风盛行,团扇的作用相当于后来的红盖头。新娘出嫁当日必须用团扇遮面,一是遮羞,二是避邪。待到新郎赋却扇诗,用才华打动新娘后,她才会却下遮颜的团扇。
新郎做不出却扇诗怎么办?伴郎的任务就是在此时挺身而出。李商隐就是作却扇诗的高手,朋友董秀才结婚,他被邀请当伴郎。李商隐作《代董秀才却扇》诗一首:“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轻扇掩红妆,躲在扇后的新娘等待着、期盼着、畅想着。在却扇诗中,新娘把团扇一点点移开,缓缓露出含情眉目芙蓉面,那真是美好极了。
“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女子的风韵正体现在这种含蓄、细微的表露间。温庭筠在《江南曲》里写过这样的景致:“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薄薄的罗扇虽遮掩了面目,却隐约间露出脸上的红妆,引起人们对扇后容貌的无限遐想。
女子笑时,一柄团扇轻轻遮住红唇,以达笑不露齿之含蓄;害羞时,扇子轻遮粉面,微垂双目略低头,展示出无限矜持与娇柔。正如康德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所说:“她们女性很早就有一种端庄得体的作风,懂得赋予自己一种美好的风度并且自矜。”而东方女性的自我约束,则不露声色地藏在这团扇背后。
唐代刘禹锡的《团扇歌》云:“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团扇曾是闺中女子必备的摇风送爽佳品,如今接纳它、制作它的人却越来越少。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仍有少数人秉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用自身的微薄之力,将这娇羞含蓄、欲说还休的雅逸传承。来自姑苏城的85后小伙李晶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主要做古风复刻的团扇。
团扇制作要历经几十种制作工艺,反反复复多达八十几道工序。以竹为框的团扇除了传统的圆形制作起来相对简单,其他异形都是极难做的。竹条要经过火烤后弯折,折一个角就要重复烤几十次。绷上扇面后,要将扇框上多余的布料藏起来,使之看不出痕迹,这是一项极其细致和讲求技术的活。李晶通过多年来对古代实物的研究,不仅再现了古法制扇,还融入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让团扇充满现代人的趣味雅意。
小小的团扇里还藏着榫卯结构。扇框和柄之间的连接,李晶用的是古代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相互咬合的结构为扇骨均匀地承担受力提供基础,特殊配方的胶水填满所有缝隙,让整个扇骨融为一体,牢不可破。所以说,中国古代手工艺蕴含着很大的智慧。
掌握一门手工艺,必须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在李晶眼中,团扇虽小,却蕴藏着众多传统工艺,也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器有价,心无价;物有形,心无形。美好不会随时代更迭而改变,历史如此,团扇如此,传统手艺亦如此。
扇面所到之处,不过方寸,却在这方寸之间藏着一个清远、精致的中国。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成扇类文物近万件,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清宫旧藏。清宫成扇以纸质及绢、绸、缎、纱、缂丝等织物质地的折扇和团扇为主,同时亦有少量竹扇、羽扇、象牙扇以及芭蕉扇等。故宫博物院藏有的团扇绝大部分为清代晚期作品,少数为清代中期作品,主要分两大类:绢质(少量为纸质)的书画团扇和织绣类团扇。
绢质的书画团扇中最具特色的是乾隆时期的藏经纸扇,用藏经纸制作而成,此纸即金粟山藏经纸。相传浙江海盐西南有金粟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曾藏北宋大藏经数千件,每幅纸背上均钤有“金粟山藏经纸”朱文印,金粟山藏经纸以此得名。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旨用藏经纸制扇,并赋有诗句赞之。
清代所用织绣团扇有多种质地,其中尤以缂丝最为精美。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由于其制作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故多为宫廷御用。
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紫禁城早已物是人非,唯有这些艺术品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与审美,留存至今。历史的长河从不会停止流淌,所幸的是美可以留存,更幸运的是我们能够看到。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扇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商代就有“锦雉翠羽,遮尘蔽日。帝王威严,多加仪度”,南北朝的庾肩吾有“武王玄览,造扇于前。班生赡博,白绮仍传”的诗句流传。早在上古的周武王时代,人们就开始制作扇子。到东汉时,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的织品,以便点缀绣画,这大概就是团扇的雏形了。因其有明月之形、凉友招风之功,才有其名“纨扇”或“团扇”。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对于喜欢寄情于物的我国古人来说,团扇被赋予团圆和合的寓意,这非常符合闺中女子的心意。因人们对团扇的追捧,团扇从西汉到唐宋,一千多年长盛不衰。大约在宋朝,方便携带的折扇从日本流传而来,男性们转而投向便捷的折扇。团扇逐渐和女性捆绑在一起,成为古代优雅女性的标配。
团扇有“宫扇”的称号,既称“宫扇”,必定为精致贵重之物。团扇在形制上有长圆、六角、匾圆、葵花形、梅花形等,木、竹、骨等材为之柄,此外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
清人王廷鼎在《杖扇新录》中说:“团扇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洛、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团扇用料珍贵,工艺精致,再配上名人手笔,其情致意蕴不需多说。
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
后来,团扇摇风送爽的功能渐渐被弱化,成为胭脂娇羞的遮蔽、情趣志向的寄托和身份地位的标榜。扇面上的书画或直接以书墨,或以刺绣,既绘山水楼台、草虫花鸟,又有诗词歌赋、名人书法,极为精巧雅致。
从魏晋开始,婚礼中有掩扇、却扇的习俗。到了唐朝,却扇之风盛行,团扇的作用相当于后来的红盖头。新娘出嫁当日必须用团扇遮面,一是遮羞,二是避邪。待到新郎赋却扇诗,用才华打动新娘后,她才会却下遮颜的团扇。
新郎做不出却扇诗怎么办?伴郎的任务就是在此时挺身而出。李商隐就是作却扇诗的高手,朋友董秀才结婚,他被邀请当伴郎。李商隐作《代董秀才却扇》诗一首:“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轻扇掩红妆,躲在扇后的新娘等待着、期盼着、畅想着。在却扇诗中,新娘把团扇一点点移开,缓缓露出含情眉目芙蓉面,那真是美好极了。
“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女子的风韵正体现在这种含蓄、细微的表露间。温庭筠在《江南曲》里写过这样的景致:“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薄薄的罗扇虽遮掩了面目,却隐约间露出脸上的红妆,引起人们对扇后容貌的无限遐想。
女子笑时,一柄团扇轻轻遮住红唇,以达笑不露齿之含蓄;害羞时,扇子轻遮粉面,微垂双目略低头,展示出无限矜持与娇柔。正如康德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所说:“她们女性很早就有一种端庄得体的作风,懂得赋予自己一种美好的风度并且自矜。”而东方女性的自我约束,则不露声色地藏在这团扇背后。
器有价,心无价;物有形,心无形
唐代刘禹锡的《团扇歌》云:“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团扇曾是闺中女子必备的摇风送爽佳品,如今接纳它、制作它的人却越来越少。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仍有少数人秉承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用自身的微薄之力,将这娇羞含蓄、欲说还休的雅逸传承。来自姑苏城的85后小伙李晶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主要做古风复刻的团扇。
团扇制作要历经几十种制作工艺,反反复复多达八十几道工序。以竹为框的团扇除了传统的圆形制作起来相对简单,其他异形都是极难做的。竹条要经过火烤后弯折,折一个角就要重复烤几十次。绷上扇面后,要将扇框上多余的布料藏起来,使之看不出痕迹,这是一项极其细致和讲求技术的活。李晶通过多年来对古代实物的研究,不仅再现了古法制扇,还融入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让团扇充满现代人的趣味雅意。
小小的团扇里还藏着榫卯结构。扇框和柄之间的连接,李晶用的是古代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相互咬合的结构为扇骨均匀地承担受力提供基础,特殊配方的胶水填满所有缝隙,让整个扇骨融为一体,牢不可破。所以说,中国古代手工艺蕴含着很大的智慧。
掌握一门手工艺,必须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在李晶眼中,团扇虽小,却蕴藏着众多传统工艺,也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器有价,心无价;物有形,心无形。美好不会随时代更迭而改变,历史如此,团扇如此,传统手艺亦如此。
扇面所到之处,不过方寸,却在这方寸之间藏着一个清远、精致的中国。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团扇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成扇类文物近万件,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清宫旧藏。清宫成扇以纸质及绢、绸、缎、纱、缂丝等织物质地的折扇和团扇为主,同时亦有少量竹扇、羽扇、象牙扇以及芭蕉扇等。故宫博物院藏有的团扇绝大部分为清代晚期作品,少数为清代中期作品,主要分两大类:绢质(少量为纸质)的书画团扇和织绣类团扇。
绢质的书画团扇中最具特色的是乾隆时期的藏经纸扇,用藏经纸制作而成,此纸即金粟山藏经纸。相传浙江海盐西南有金粟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曾藏北宋大藏经数千件,每幅纸背上均钤有“金粟山藏经纸”朱文印,金粟山藏经纸以此得名。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旨用藏经纸制扇,并赋有诗句赞之。
清代所用织绣团扇有多种质地,其中尤以缂丝最为精美。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由于其制作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故多为宫廷御用。
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紫禁城早已物是人非,唯有这些艺术品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与审美,留存至今。历史的长河从不会停止流淌,所幸的是美可以留存,更幸运的是我们能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