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遣小组成立
1959年5月的一天,我在外交部大饭厅吃午饭,同桌的有西亚非洲司一处温业湛副处长。听说温副处长要去闻名全球的炎热国家苏丹,在“火炉子”喀土穆选址建馆,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要去那里“烤烤”了。听到我有点幸灾乐祸的话,温笑眯眯地说,是呀,第一次去非洲工作就赶上高温国家,接受“烤烤”的恐怕还不止我一个吧。温笑语中似有言外之意。果然,下午一上班,三处处长刘英仙找我谈话,说组织决定派你去苏丹使馆工作,当翻译。先遣组6月出发,那里环境艰苦复杂,要注意使馆的安全,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温副处长在驻外使馆工作过,有事多请教他。刘处长操着浓重的山东胶东口音,慢条斯理地给我上了一堂“上阵”前的必修课。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愣住了。1958年刚从北大东语系毕业入部,时隔半年就要出国工作,有些不知所措。我去找温副处长,他在北楼办公室为建馆做头绪繁多的准备工作。温副处长耐心地给我讲使馆工作特点、生活细节、着装要求等,听了之后我心里有了点底。几天后,我回家告别二老。老爸说了不少革命词句:“这是领导对你的信任,好好干,别给家里丢脸。”老妈嘱咐我:“注意身体,常来信,别惦记家里。”老妈是最疼我的,给我包了顿饺子,我有意多吃,不时地看着她。妈有些老了。
回到北京,首任驻苏丹大使王雨田召集大家开会。王大使是新四军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还是个医生。此前任驻民主德国使馆参赞,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不土,不傲,不摆老资格,知书达理,党性很强。王大使说,新中国成立十年了,我们在努力打开对外工作局面,现在和苏丹建交了,东北非还没有我们的工作据点(当时只和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要做好苏丹工作,也要开拓东北非工作局面。去一个新地方,要学的东西很多,要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用自己的头脑去看,去听,去说,有些书和资料可以做参考。王大使还强调,要讲团结,加强组织纪律性,不搞自由主义。对这些话,自己听得明白但也不完全明白,尤其是内部关系方面。外交部干部等级严格,自己是小小干部,一定要听领导的话。我想起刚入部时老同志嘱咐的三句话:“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后来经常想这三句话,琢磨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完全不看不听不问,也不行吧。
对苏丹了解太少赶紧补课。入部之前买了一本《非洲内幕》,作者是美國著名记者兼政治评论家约翰·根室。这本书让我对苏丹有了笼统的了解,突出的印象是:天气热(50多摄氏度),面积大(约为中国面积的四分之一),肤色黑(尤其是南苏丹人),尼罗河流经全境。
苏丹曾是英属殖民地,设总督,后为英、埃共管。1956年1月1日独立。20世纪50年代,亚非民族运动高涨,苏丹工人、妇女、学生运动发展,是阿拉伯国家中相当民主开放的国家;有人民民主党(属哈特未亚教派的政治组织)、民族联合党(知识界、中产阶级为主体),还有共产党(不公开活动)。苏丹独立后第一届政府由民族联合党组成。1958年军事政变后,易卜拉欣·阿布德中将任国家元首。军政权承认新中国,1959年2月,两国建交。
头枕匕首睡觉
6月中旬,先遣组抵达喀土穆。苏丹之热名不虚传。当地没有空调,只有一种用水降温的电风扇,晚上热得睡不着觉。白天洗了衣服第一件挂在太阳底下,挂第二件的时候第一件已经干了。千万不能用手摸大铁门,粘下一层皮不是闹着玩的。每天冒高温出去跑,一天吃两顿饭。没有办公桌,在大木箱上放块木板办公。
为了安全,先遣组带了双筒猎枪。外交官携带武器,是对驻在国不信任,除非形势需要。例如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中国大使有“神枪手”护卫。美驻外使馆有海军陆战队站岗。携带武器入境必须办理准入手续,猎枪作为打猎工具,不作武器论,必要时可防身。为试枪,去郊外椰枣林朝天放了几枪,双筒猎枪交机要员保管。我分到一把匕首,睡觉时放在枕下,听到动静立刻行动。
开始时租了一家平房小院,由于还没开馆,苏丹治安部门未派警卫把守。当时国民党在非洲的势力比我们大,苏丹邻国乌干达就有国民党的“使馆”,西方国家特务和情报部门在苏丹有活动。我驻外人员还要严防绑架,曾发生过某国绑架我使馆人员未遂事件。我有生头一次“枕戈待旦”。大家把床垫放在地上睡觉,担心哪位同志“梦游”,把自己人当不速之客,动起家伙可就惨了。
不久,使馆租到交通部部长辛迪·谢里夫的一处住宅。王雨田大使来了以后,有卫兵把守了。领导强调外事纪律,出门必须双人同行,除安全考虑外,还有出了事相互帮助相互做证。后来,我当了外交官,对外办事坚持双人同行。再后来,我被任命为大使,同官方和使团打交道一定带翻译,要求翻译做谈话记录。1991年海湾战争前,萨达姆接见美驻伊大使,这位大使通晓阿拉伯语,未带翻译。据外电称,当时萨达姆问美大使,如果在伊拉克和科威特交界处发生事端,美态度如何。美大使答,这是伊、科之间的事。萨达姆理解为伊侵科美不会做出反应,于是大举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后来谈起此事,美国务院强调大使回答未经授权,擅自做主。美大使不服,坚称她是按国务院指示谈话,但没有旁证,有口难辩。
还要防窃听。买车修车买家具,乃至接受礼品,都要防范被安装窃听装置。使馆在官邸旁租用了一座平房,与官邸一墙之隔。平房是两层楼的地基,因工作需要加盖一层。施工期间,使馆监督施工者有无异常举动。工程结束,过了一段时间,底层屋子的一面墙壁不时发出响声,引起我们的注意。为探究竟,索性把墙面打破,水泥隔层里发现了一根电线,深入地下,顺藤摸瓜在不少房间发现了窃听器。电线对外伸向何方?我们选定了可疑方向,掘地两米多深,果然发现电线通向后墙,进入邻居院内。院内住着一对夫妇,来自某大国,在某国际组织工作。我们掘地时,两人在阳台上用不安的眼光看着我们,看来心中有鬼。一位常来工地的外国工程师,同我们打交道彬彬有礼,有求必应,也暗中做了手脚。
第一次给大使当翻译
先遣组抵喀土穆后,选馆址,对外联系,购买食品用品等,经常跑外,实践中把在学校学的正统阿拉伯语“苏丹化”了,学会一些土语。大使到任后去苏丹外交部礼节性拜会,由我做翻译。第一次给大使做翻译,确实紧张,担心出原则性错误。记得刚进亚非司工作时,抄一份上呈文件,把“否则影响两国友好关系”抄成“否则影响两国外交关系”,幸好领导上报前发现了。事后,领导找我谈话:外交文件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文字表达,你第一次犯错误,可以原谅,如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就要考虑你是否有政治上的问题。领导谈话口气平和,并无恫吓之意,这句话记忆至今。 20世纪70年代初,苏丹元首尼迈里主席访华,曾同毛主席谈到南苏丹问题。毛主席说南苏丹人口并不多(当时南方人口900多万,占苏丹总人口三分之一),要发展南方经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南北战事持续多年,2011年,南苏丹共和国宣告独立。
周总理访问苏丹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2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访非洲十国,首次提出中国同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五项原则,以及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苏丹是周总理访非的第八个国家,官方热情接待。周总理和苏丹元首会谈,访问产棉区,离开时苏丹百姓夹道欢送,总理站在敞篷车上向群众挥手致意。陈毅副总理对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出访给予高度评价:“此行不虚,由此为证。”
周总理和陈老总来访,是使馆头等大事。全体馆员出动,轮流值班去机场看守总理专机。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住在共和国宫。我作为联络员住在宫里,随时同接待方官员保持联系,那几夜基本没合眼。
同苏丹领导人阿布德中将举行会谈时,为尊重对方讲阿拉伯语,要我当翻译。我没有思想准备,自己做事务性工作方面的翻译尚可,怎能做政治会谈翻译?“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没有商量余地,只能硬着头皮上。我紧张极了,总理说的话我听得清楚,阿布德将军讲官方阿语我也能听懂,但当他激动起来语速很快还夹着土语时,我懵了。从来没有给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水平低,既无经验也无技巧,也不敢要求对方再说一遍。这时冀朝铸同志坐了过来,用英语翻译,帮我解了围。我羞愧难当,坐在一旁,心中特别不是滋味。国宴时,周总理和阿布德的講话都有稿子,我只需“照本宣科”。回想会谈时没有完成任务,很感不安,但又很兴奋,因为给周总理当过翻译了。
时间过了0时,共和国宫二层楼一间宽大的房屋尚未熄灯,灯光透过白色百叶窗照在走廊上,那是总理的卧室。总理离开北京近20天了,旅途劳顿,每天会谈参观,深夜仍阅读文件思考工作。我方警卫人员昼夜值班,他们之间也常问,总理太累了怎么还不休息?等到总理屋内灯熄了,他们才坐下来轮流打个盹。
第二天凌晨,天蒙蒙亮,共和国宫前的尼罗河两岸一片寂静,河水缓缓地向北流去,大地还在沉睡中,此时是凌晨4点。我们看见总理已站在走廊,面向尼罗河,身披中山装,活动手臂,在做晨练。警卫立即走上前去说:我们去叫醒陈老总吧。周总理立即阻止,并轻声地说:“让他多睡会儿吧。”总理也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这一幕,生动感人,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永生难忘。总理精力过人,严于律己,体贴入微地关心老战友。这短短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多么深厚的革命友谊和情怀,这是贯穿总理一生的美德。
周总理在非洲享有崇高声誉。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参加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工作时,在开罗街头听到埃及百姓高呼“周恩来!周恩来!”的名字。60年代,屈武率领上海杂技团到苏丹访问演出,游览喀土穆商业街,街道两旁行人驻足招手欢迎。有一群人高喊:“周恩来!周恩来!”在亚非人民心目中,周恩来就是新中国,周恩来的形象就是新中国的形象。他的名字超越国界,跨越亚洲,响彻在非洲城市的上空。
总理在苏丹的时候,时值凉爽季节,白天万里无云气温仍高,使馆熬了绿豆汤给代表团解暑。总理和陈老总的衣服拿回使馆清洗。他们的内衣已经穿得很旧了,陈老总的文化衫上面有洞。使馆女同事洗着衣服深情地说,看看,我们的领导出国还穿旧的破了洞的衣服。陈老总说话不多,同代表团成员交流看法时,我在旁观察,他有刚直果断的将帅风度,一身正气。陈老总敬重周总理,有时二人谈笑风生,在紧张工作中出现了轻快放松的气氛。
新中国培养年轻一代外交官,把他们派往亚非拉艰苦地区,经受锻炼,增长知识和才干。我在苏丹一干就是六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不仅看到苏丹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又透过苏丹看阿拉伯国家外交和西方外交,这是学习国际政治和外交业务极具实践意义的生动大课堂。
苏丹是我从事外交工作的启蒙地,六年的喀土穆生活使我对这块土地和人民怀有一种特殊情怀。后来,在也门、伊拉克和沙特使馆工作,苏丹大使都是我的好朋友。苏丹驻伊拉克大使在海湾战争中留守巴格达,患白血病不治故去。每当看到他赠送的黑木雕刻小象和蛇皮便鞋,就会想起他真挚友好的音容笑貌。
在苏丹建馆的故事,是新中国外交史册的点点滴滴,反映出外交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才干。如今,中国外交已登上大国外交舞台,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挑战无处不在。祝愿我们的外交事业风雨无阻,大展宏图!
1959年5月的一天,我在外交部大饭厅吃午饭,同桌的有西亚非洲司一处温业湛副处长。听说温副处长要去闻名全球的炎热国家苏丹,在“火炉子”喀土穆选址建馆,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要去那里“烤烤”了。听到我有点幸灾乐祸的话,温笑眯眯地说,是呀,第一次去非洲工作就赶上高温国家,接受“烤烤”的恐怕还不止我一个吧。温笑语中似有言外之意。果然,下午一上班,三处处长刘英仙找我谈话,说组织决定派你去苏丹使馆工作,当翻译。先遣组6月出发,那里环境艰苦复杂,要注意使馆的安全,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温副处长在驻外使馆工作过,有事多请教他。刘处长操着浓重的山东胶东口音,慢条斯理地给我上了一堂“上阵”前的必修课。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愣住了。1958年刚从北大东语系毕业入部,时隔半年就要出国工作,有些不知所措。我去找温副处长,他在北楼办公室为建馆做头绪繁多的准备工作。温副处长耐心地给我讲使馆工作特点、生活细节、着装要求等,听了之后我心里有了点底。几天后,我回家告别二老。老爸说了不少革命词句:“这是领导对你的信任,好好干,别给家里丢脸。”老妈嘱咐我:“注意身体,常来信,别惦记家里。”老妈是最疼我的,给我包了顿饺子,我有意多吃,不时地看着她。妈有些老了。
回到北京,首任驻苏丹大使王雨田召集大家开会。王大使是新四军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还是个医生。此前任驻民主德国使馆参赞,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不土,不傲,不摆老资格,知书达理,党性很强。王大使说,新中国成立十年了,我们在努力打开对外工作局面,现在和苏丹建交了,东北非还没有我们的工作据点(当时只和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要做好苏丹工作,也要开拓东北非工作局面。去一个新地方,要学的东西很多,要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用自己的头脑去看,去听,去说,有些书和资料可以做参考。王大使还强调,要讲团结,加强组织纪律性,不搞自由主义。对这些话,自己听得明白但也不完全明白,尤其是内部关系方面。外交部干部等级严格,自己是小小干部,一定要听领导的话。我想起刚入部时老同志嘱咐的三句话:“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后来经常想这三句话,琢磨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完全不看不听不问,也不行吧。
对苏丹了解太少赶紧补课。入部之前买了一本《非洲内幕》,作者是美國著名记者兼政治评论家约翰·根室。这本书让我对苏丹有了笼统的了解,突出的印象是:天气热(50多摄氏度),面积大(约为中国面积的四分之一),肤色黑(尤其是南苏丹人),尼罗河流经全境。
苏丹曾是英属殖民地,设总督,后为英、埃共管。1956年1月1日独立。20世纪50年代,亚非民族运动高涨,苏丹工人、妇女、学生运动发展,是阿拉伯国家中相当民主开放的国家;有人民民主党(属哈特未亚教派的政治组织)、民族联合党(知识界、中产阶级为主体),还有共产党(不公开活动)。苏丹独立后第一届政府由民族联合党组成。1958年军事政变后,易卜拉欣·阿布德中将任国家元首。军政权承认新中国,1959年2月,两国建交。
头枕匕首睡觉
6月中旬,先遣组抵达喀土穆。苏丹之热名不虚传。当地没有空调,只有一种用水降温的电风扇,晚上热得睡不着觉。白天洗了衣服第一件挂在太阳底下,挂第二件的时候第一件已经干了。千万不能用手摸大铁门,粘下一层皮不是闹着玩的。每天冒高温出去跑,一天吃两顿饭。没有办公桌,在大木箱上放块木板办公。
为了安全,先遣组带了双筒猎枪。外交官携带武器,是对驻在国不信任,除非形势需要。例如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中国大使有“神枪手”护卫。美驻外使馆有海军陆战队站岗。携带武器入境必须办理准入手续,猎枪作为打猎工具,不作武器论,必要时可防身。为试枪,去郊外椰枣林朝天放了几枪,双筒猎枪交机要员保管。我分到一把匕首,睡觉时放在枕下,听到动静立刻行动。
开始时租了一家平房小院,由于还没开馆,苏丹治安部门未派警卫把守。当时国民党在非洲的势力比我们大,苏丹邻国乌干达就有国民党的“使馆”,西方国家特务和情报部门在苏丹有活动。我驻外人员还要严防绑架,曾发生过某国绑架我使馆人员未遂事件。我有生头一次“枕戈待旦”。大家把床垫放在地上睡觉,担心哪位同志“梦游”,把自己人当不速之客,动起家伙可就惨了。
不久,使馆租到交通部部长辛迪·谢里夫的一处住宅。王雨田大使来了以后,有卫兵把守了。领导强调外事纪律,出门必须双人同行,除安全考虑外,还有出了事相互帮助相互做证。后来,我当了外交官,对外办事坚持双人同行。再后来,我被任命为大使,同官方和使团打交道一定带翻译,要求翻译做谈话记录。1991年海湾战争前,萨达姆接见美驻伊大使,这位大使通晓阿拉伯语,未带翻译。据外电称,当时萨达姆问美大使,如果在伊拉克和科威特交界处发生事端,美态度如何。美大使答,这是伊、科之间的事。萨达姆理解为伊侵科美不会做出反应,于是大举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后来谈起此事,美国务院强调大使回答未经授权,擅自做主。美大使不服,坚称她是按国务院指示谈话,但没有旁证,有口难辩。
还要防窃听。买车修车买家具,乃至接受礼品,都要防范被安装窃听装置。使馆在官邸旁租用了一座平房,与官邸一墙之隔。平房是两层楼的地基,因工作需要加盖一层。施工期间,使馆监督施工者有无异常举动。工程结束,过了一段时间,底层屋子的一面墙壁不时发出响声,引起我们的注意。为探究竟,索性把墙面打破,水泥隔层里发现了一根电线,深入地下,顺藤摸瓜在不少房间发现了窃听器。电线对外伸向何方?我们选定了可疑方向,掘地两米多深,果然发现电线通向后墙,进入邻居院内。院内住着一对夫妇,来自某大国,在某国际组织工作。我们掘地时,两人在阳台上用不安的眼光看着我们,看来心中有鬼。一位常来工地的外国工程师,同我们打交道彬彬有礼,有求必应,也暗中做了手脚。
第一次给大使当翻译
先遣组抵喀土穆后,选馆址,对外联系,购买食品用品等,经常跑外,实践中把在学校学的正统阿拉伯语“苏丹化”了,学会一些土语。大使到任后去苏丹外交部礼节性拜会,由我做翻译。第一次给大使做翻译,确实紧张,担心出原则性错误。记得刚进亚非司工作时,抄一份上呈文件,把“否则影响两国友好关系”抄成“否则影响两国外交关系”,幸好领导上报前发现了。事后,领导找我谈话:外交文件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文字表达,你第一次犯错误,可以原谅,如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就要考虑你是否有政治上的问题。领导谈话口气平和,并无恫吓之意,这句话记忆至今。 20世纪70年代初,苏丹元首尼迈里主席访华,曾同毛主席谈到南苏丹问题。毛主席说南苏丹人口并不多(当时南方人口900多万,占苏丹总人口三分之一),要发展南方经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南北战事持续多年,2011年,南苏丹共和国宣告独立。
周总理访问苏丹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2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访非洲十国,首次提出中国同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五项原则,以及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苏丹是周总理访非的第八个国家,官方热情接待。周总理和苏丹元首会谈,访问产棉区,离开时苏丹百姓夹道欢送,总理站在敞篷车上向群众挥手致意。陈毅副总理对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出访给予高度评价:“此行不虚,由此为证。”
周总理和陈老总来访,是使馆头等大事。全体馆员出动,轮流值班去机场看守总理专机。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住在共和国宫。我作为联络员住在宫里,随时同接待方官员保持联系,那几夜基本没合眼。
同苏丹领导人阿布德中将举行会谈时,为尊重对方讲阿拉伯语,要我当翻译。我没有思想准备,自己做事务性工作方面的翻译尚可,怎能做政治会谈翻译?“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没有商量余地,只能硬着头皮上。我紧张极了,总理说的话我听得清楚,阿布德将军讲官方阿语我也能听懂,但当他激动起来语速很快还夹着土语时,我懵了。从来没有给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水平低,既无经验也无技巧,也不敢要求对方再说一遍。这时冀朝铸同志坐了过来,用英语翻译,帮我解了围。我羞愧难当,坐在一旁,心中特别不是滋味。国宴时,周总理和阿布德的講话都有稿子,我只需“照本宣科”。回想会谈时没有完成任务,很感不安,但又很兴奋,因为给周总理当过翻译了。
时间过了0时,共和国宫二层楼一间宽大的房屋尚未熄灯,灯光透过白色百叶窗照在走廊上,那是总理的卧室。总理离开北京近20天了,旅途劳顿,每天会谈参观,深夜仍阅读文件思考工作。我方警卫人员昼夜值班,他们之间也常问,总理太累了怎么还不休息?等到总理屋内灯熄了,他们才坐下来轮流打个盹。
第二天凌晨,天蒙蒙亮,共和国宫前的尼罗河两岸一片寂静,河水缓缓地向北流去,大地还在沉睡中,此时是凌晨4点。我们看见总理已站在走廊,面向尼罗河,身披中山装,活动手臂,在做晨练。警卫立即走上前去说:我们去叫醒陈老总吧。周总理立即阻止,并轻声地说:“让他多睡会儿吧。”总理也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这一幕,生动感人,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永生难忘。总理精力过人,严于律己,体贴入微地关心老战友。这短短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多么深厚的革命友谊和情怀,这是贯穿总理一生的美德。
周总理在非洲享有崇高声誉。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参加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工作时,在开罗街头听到埃及百姓高呼“周恩来!周恩来!”的名字。60年代,屈武率领上海杂技团到苏丹访问演出,游览喀土穆商业街,街道两旁行人驻足招手欢迎。有一群人高喊:“周恩来!周恩来!”在亚非人民心目中,周恩来就是新中国,周恩来的形象就是新中国的形象。他的名字超越国界,跨越亚洲,响彻在非洲城市的上空。
总理在苏丹的时候,时值凉爽季节,白天万里无云气温仍高,使馆熬了绿豆汤给代表团解暑。总理和陈老总的衣服拿回使馆清洗。他们的内衣已经穿得很旧了,陈老总的文化衫上面有洞。使馆女同事洗着衣服深情地说,看看,我们的领导出国还穿旧的破了洞的衣服。陈老总说话不多,同代表团成员交流看法时,我在旁观察,他有刚直果断的将帅风度,一身正气。陈老总敬重周总理,有时二人谈笑风生,在紧张工作中出现了轻快放松的气氛。
新中国培养年轻一代外交官,把他们派往亚非拉艰苦地区,经受锻炼,增长知识和才干。我在苏丹一干就是六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不仅看到苏丹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又透过苏丹看阿拉伯国家外交和西方外交,这是学习国际政治和外交业务极具实践意义的生动大课堂。
苏丹是我从事外交工作的启蒙地,六年的喀土穆生活使我对这块土地和人民怀有一种特殊情怀。后来,在也门、伊拉克和沙特使馆工作,苏丹大使都是我的好朋友。苏丹驻伊拉克大使在海湾战争中留守巴格达,患白血病不治故去。每当看到他赠送的黑木雕刻小象和蛇皮便鞋,就会想起他真挚友好的音容笑貌。
在苏丹建馆的故事,是新中国外交史册的点点滴滴,反映出外交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才干。如今,中国外交已登上大国外交舞台,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挑战无处不在。祝愿我们的外交事业风雨无阻,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