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9日,哥伦比亚总统大选拉开帷幕。这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并解除武装后,哥伦比亚举行的第一次总统选举。因各候选人对和平协议的不同立场悠关该国和平进程的走向,本次大选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在第一轮大选投票中,右翼的民主中心党候选人伊万·杜克和左翼的进步主义运动党候选人古斯特沃·彼得罗得票居于前两位,但均未获得半数以上选票。6月17日,哥伦比亚举行了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伊万一杜克当选为新一任哥伦比亚总统。因杜克及其所在政党长期反对和平协议,他的胜出是否意味着该国和平进程将遭遇严峻挑战?本次大选后哥伦比亚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新一届政府又将面临怎样的权力制衡与挑战?
哥伦比亚内战源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农民抵抗运动。受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和切·格瓦拉游击中心主义思想的感召,哥伦比亚国内的抵抗运动产生了多股游击队力量。以游击队形式存在的反政府武装力量因涉及毒品走私,长期从事绑架、抢劫、暗杀等非法活动,严重影响该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哥伦比亚内战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饱受战争之苦的哥伦比亚人民期盼和平。
历届哥政府都致力于从军事上挫败游击队,同时迫使其接受和平谈判。终于在现任总统桑托斯执政期间,哥国政府首先通过与“哥武”进行试探性接触,随后通过长达四年的艰苦谈判、最终在国际社会的担保和斡旋下,双方于2016年11月正式签署了和平协议。当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总统桑托斯,以表彰其为结束哥伦比亚历时50多年的内战所作出的努力。
和平协议在诞生之初,曾在全民公投中被哥伦比亚民众所否决。50.2%对49.8%的公投结果显示了哥伦比亚社会在对待和平协议立场上的分裂。和平协议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国许多民众依旧对和平进程中罪犯的量刑、受害者的补偿以及土地改革等问题持有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这种对立的态度自然也反映在了该国的政治舞台上。一方是实力强大、始终反对并阻挠和平进程的民主中心党,另一方是支持和平协议的民族团结社会党、自由党、民主选择中心党等。另外,还有由解甲归田的“哥武”新成立的“大众革命替代力量”,按照和平协议规定,该党可以在参议院和众议院各自占有至少5个席位,因而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政治战场的态势已成为影响该国和平进程走向的关键性因素。
随着和平进程的推进,哥伦比亚国内的和平重建工作也徐徐推开。数万亩非法种植物被铲除,数千名武装人员放下武器,成为农民、社区工作人员、记者等,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但由于政府力量有限,很难迅速地、高效地填充“哥武”解散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至今哥国政府尚未涉足到该国偏远的山区地带。各犯罪集团为了控制这些地区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再次造成当地人流离失所。根据官方组织“遇难者联盟”公布的数据,自和平协议签署以来,已有超过54000人再次被迫离开他们的原居住地。
因此,尽管“哥武”与政府签署了和平协议并解除了武装,但反政府武装力量所带来的恐惧依旧笼罩着哥伦比亚。当前,“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是哥境内唯一的反政府武装。2017年2月,哥政府与“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正式开始和平谈判。同年9月,双方签署临时停火协议。然而,2018年1月底,在总统桑托斯宣布已证实“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是连续三起炸弹袭击的制造者之后,哥政府决定暂停与该武装组织的和平谈判。
尽管和平议题依然是今年大选的焦点,但其对选举走向的影响已不如从前。根据哥伦比亚民意调查公司Invamer今年3月的调查结果显示,腐败、失业、医疗、教育等议题成为哥民众在大选中关注的重点,仅有3%的民众认为执行和平协议或完成同“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的谈判是大选的首要议题。另外,仅有1%的民众认为毒品犯罪是其主要的担忧。
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的两位候选人——杜克和彼得罗在和平问题、民生以及经济发展议题上的主张泾渭分明。杜克作为民主中心党的候选人,除了主张保持减税、吸引外资、创造就业等传统经济政策不变外,还提议对和平协议进行审议和修订,加大对“哥武”的惩罚力度,并加强对非法种植物的强制性根除。虽然杜克缺乏执政经验和民意基础,但凭借前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在哥国强大的影响力,杜克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相比之下,彼得罗则主张维护当前的和平协议,解决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增加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支出,减少自然资源开采,转而使用更多的新能源。两位候选人都来自反对党,所以无论谁当选都会改变哥伦比亚的政治平衡,接下来的问题是谁会成为新的主要反对势力。
杜克在本次大选中的胜出并不令人意外,哥伦比亚有着右翼执政的传统,是南美洲唯一一个未曾由左翼总统和政党执政的国家。目前学界对此有三种解释:一是地理原因,哥国的首都和主要城市都远离海岸线,过去的交通状况也比较差,这样便阻碍了新移民的融入以及“自由、革命”思想的传播;二是历史上哥国政府比较软弱,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资源和财富,杀害了大量进步人士;三是有着激进左派意识形态的反政府武装力量在该国的长期存在,对战争的记忆和反感容易使人们将左翼力量与武装、暴力联系起来,影响了进步左派、民主左派的巩固。而当前右翼胜出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在拉美左翼力量整体受挫的背景下,人们担心哥伦比亚成为下一个深陷政治、经济危机的委内瑞拉。
尽管如此,彼得罗——哥伦比亚左派的“幸存者”,仍成为了哥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大选第二轮的左翼候选人。虽然彼得罗在大选中失败了,但他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了超过80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1%,相较于第一轮选举增加了300多万张选票。这样的结果足以说明哥伦比亚左派的崛起:合法的、进步的左派力量在哥国大选中有获胜的可能性。彼得罗在年轻时曾参加过哥伦比亚M-19游击队,而后担任过参议员和波哥大市市长。在竞选过程中,为了转变自己在公众心中因早年参加游击队可能产生的“鲁莽和暴力”的形象,彼得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喜欢武器也不喜欢制服,游击队生活中的军事管理使我厌烦。我不认同人们只靠这种方式就能赢得革命。”此外,彼得罗称自己是进步的,而不是激进的左派。
哥伦比亚左派影响力的增强,可归功于和平进程的推进。和平协议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民众对该国左派的成见。基于对国内传统精英政治的特权、腐败、帮派纷争的厌恶与疲惫,和平协议签署后,哥国民众将目光转向了推崇改革、具有反建制意图的左派候选人。彼得罗虽然败选,但其支持率并不低。根据哥伦比亚新修订的宪法,在总统选举中得票排名第二的候选人,可在参议院获得一个席位。再次进入议会的彼得罗或将领导一个具有潜力的反对派势力。
右翼的胜出会对当前的和平局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造成和平进程的倒退。不同于强硬的前总统乌里韦,杜克在执政过程中或将会更加的温和与务实。杜克在赢得大选后强调,他不会撕毁和平协议,但将对和平协议进行修正,以保障受害者得到真相、公正和赔偿。“哥武”所在的“大众革命替代力量”也发表声明,提醒新政府要保持理性,并强调民众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和平。就今年三月新成立的哥伦比亚国会组成来看,虽然反对和平协议的民主中心党是主要的政治力量,但维护和明确支持和平协议的政党在国会中占大多数。在此情况下,杜克或将以安全和发展为目的强化和扩大政府权力,把当前的和平协议转化为一种新的妥协与共识。
与此同时,“哥武”遣散人员的安置工作,特别是其中层指挥官的复员问题,以及该国农村地区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仍有待妥善解决。和平来之不易,各方力量都将维护和平,共同铸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公正的哥伦比亚。
难得的和平
哥伦比亚内战源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农民抵抗运动。受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和切·格瓦拉游击中心主义思想的感召,哥伦比亚国内的抵抗运动产生了多股游击队力量。以游击队形式存在的反政府武装力量因涉及毒品走私,长期从事绑架、抢劫、暗杀等非法活动,严重影响该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哥伦比亚内战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饱受战争之苦的哥伦比亚人民期盼和平。
历届哥政府都致力于从军事上挫败游击队,同时迫使其接受和平谈判。终于在现任总统桑托斯执政期间,哥国政府首先通过与“哥武”进行试探性接触,随后通过长达四年的艰苦谈判、最终在国际社会的担保和斡旋下,双方于2016年11月正式签署了和平协议。当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总统桑托斯,以表彰其为结束哥伦比亚历时50多年的内战所作出的努力。
和平协议在诞生之初,曾在全民公投中被哥伦比亚民众所否决。50.2%对49.8%的公投结果显示了哥伦比亚社会在对待和平协议立场上的分裂。和平协议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国许多民众依旧对和平进程中罪犯的量刑、受害者的补偿以及土地改革等问题持有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这种对立的态度自然也反映在了该国的政治舞台上。一方是实力强大、始终反对并阻挠和平进程的民主中心党,另一方是支持和平协议的民族团结社会党、自由党、民主选择中心党等。另外,还有由解甲归田的“哥武”新成立的“大众革命替代力量”,按照和平协议规定,该党可以在参议院和众议院各自占有至少5个席位,因而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政治战场的态势已成为影响该国和平进程走向的关键性因素。
和平议题已非哥民众首要关注
随着和平进程的推进,哥伦比亚国内的和平重建工作也徐徐推开。数万亩非法种植物被铲除,数千名武装人员放下武器,成为农民、社区工作人员、记者等,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但由于政府力量有限,很难迅速地、高效地填充“哥武”解散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至今哥国政府尚未涉足到该国偏远的山区地带。各犯罪集团为了控制这些地区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再次造成当地人流离失所。根据官方组织“遇难者联盟”公布的数据,自和平协议签署以来,已有超过54000人再次被迫离开他们的原居住地。
因此,尽管“哥武”与政府签署了和平协议并解除了武装,但反政府武装力量所带来的恐惧依旧笼罩着哥伦比亚。当前,“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是哥境内唯一的反政府武装。2017年2月,哥政府与“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正式开始和平谈判。同年9月,双方签署临时停火协议。然而,2018年1月底,在总统桑托斯宣布已证实“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是连续三起炸弹袭击的制造者之后,哥政府决定暂停与该武装组织的和平谈判。
尽管和平议题依然是今年大选的焦点,但其对选举走向的影响已不如从前。根据哥伦比亚民意调查公司Invamer今年3月的调查结果显示,腐败、失业、医疗、教育等议题成为哥民众在大选中关注的重点,仅有3%的民众认为执行和平协议或完成同“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的谈判是大选的首要议题。另外,仅有1%的民众认为毒品犯罪是其主要的担忧。
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的两位候选人——杜克和彼得罗在和平问题、民生以及经济发展议题上的主张泾渭分明。杜克作为民主中心党的候选人,除了主张保持减税、吸引外资、创造就业等传统经济政策不变外,还提议对和平协议进行审议和修订,加大对“哥武”的惩罚力度,并加强对非法种植物的强制性根除。虽然杜克缺乏执政经验和民意基础,但凭借前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在哥国强大的影响力,杜克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相比之下,彼得罗则主张维护当前的和平协议,解决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增加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支出,减少自然资源开采,转而使用更多的新能源。两位候选人都来自反对党,所以无论谁当选都会改变哥伦比亚的政治平衡,接下来的问题是谁会成为新的主要反对势力。
右翼再次胜出,左翼崛起
杜克在本次大选中的胜出并不令人意外,哥伦比亚有着右翼执政的传统,是南美洲唯一一个未曾由左翼总统和政党执政的国家。目前学界对此有三种解释:一是地理原因,哥国的首都和主要城市都远离海岸线,过去的交通状况也比较差,这样便阻碍了新移民的融入以及“自由、革命”思想的传播;二是历史上哥国政府比较软弱,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资源和财富,杀害了大量进步人士;三是有着激进左派意识形态的反政府武装力量在该国的长期存在,对战争的记忆和反感容易使人们将左翼力量与武装、暴力联系起来,影响了进步左派、民主左派的巩固。而当前右翼胜出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在拉美左翼力量整体受挫的背景下,人们担心哥伦比亚成为下一个深陷政治、经济危机的委内瑞拉。
尽管如此,彼得罗——哥伦比亚左派的“幸存者”,仍成为了哥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大选第二轮的左翼候选人。虽然彼得罗在大选中失败了,但他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了超过80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1%,相较于第一轮选举增加了300多万张选票。这样的结果足以说明哥伦比亚左派的崛起:合法的、进步的左派力量在哥国大选中有获胜的可能性。彼得罗在年轻时曾参加过哥伦比亚M-19游击队,而后担任过参议员和波哥大市市长。在竞选过程中,为了转变自己在公众心中因早年参加游击队可能产生的“鲁莽和暴力”的形象,彼得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喜欢武器也不喜欢制服,游击队生活中的军事管理使我厌烦。我不认同人们只靠这种方式就能赢得革命。”此外,彼得罗称自己是进步的,而不是激进的左派。
哥伦比亚左派影响力的增强,可归功于和平进程的推进。和平协议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民众对该国左派的成见。基于对国内传统精英政治的特权、腐败、帮派纷争的厌恶与疲惫,和平协议签署后,哥国民众将目光转向了推崇改革、具有反建制意图的左派候选人。彼得罗虽然败选,但其支持率并不低。根据哥伦比亚新修订的宪法,在总统选举中得票排名第二的候选人,可在参议院获得一个席位。再次进入议会的彼得罗或将领导一个具有潜力的反对派势力。
右翼的胜出会对当前的和平局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造成和平进程的倒退。不同于强硬的前总统乌里韦,杜克在执政过程中或将会更加的温和与务实。杜克在赢得大选后强调,他不会撕毁和平协议,但将对和平协议进行修正,以保障受害者得到真相、公正和赔偿。“哥武”所在的“大众革命替代力量”也发表声明,提醒新政府要保持理性,并强调民众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和平。就今年三月新成立的哥伦比亚国会组成来看,虽然反对和平协议的民主中心党是主要的政治力量,但维护和明确支持和平协议的政党在国会中占大多数。在此情况下,杜克或将以安全和发展为目的强化和扩大政府权力,把当前的和平协议转化为一种新的妥协与共识。
与此同时,“哥武”遣散人员的安置工作,特别是其中层指挥官的复员问题,以及该国农村地区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仍有待妥善解决。和平来之不易,各方力量都将维护和平,共同铸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公正的哥伦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