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部分城市存在内涝或者热岛效应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要节点。由此就需要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的运用,这样可以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首先对于海绵城市的效能进行归结,接着归结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也提出了对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1海绵城市的效能分析
海绵城市的效能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可以减少城市出现内涝。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使得城市渗水能力得以提升,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生态系统,确保做好水能源的配置,这样就可以减少出现内涝的情况;其二,可以使得城市自身水资源的配置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尤其对于一些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的城市而言,水资源使用量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也存在一些浪费的倾向,此时水资源就成为城市急需要解决的能源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水资源的来源会更加多样化的,水资源的供应量会增加,可供支配的水资源也会更加多。
2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分析
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技术类别,不同的技术类别在实际系统中起着不同的效能。
2.1雨水存储技术
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将可用的水资源进行存储,确保可以与实际供水系统实现连接,以保证城市水资源处于充足的储备状态。详细来讲述,实际的技术实现路径为:对于建筑旁边的植物进行保护,确保周边生态可以发挥其效能,屋顶和地下车库要建立对应的储水系统,屋顶还需要做好对应的防水处理,确保设置好隔层之后,能够实现水的分离,此时建筑的散热处于更加理想的状态,对于地下车库而言,实际的储水系统会与供水系统连接起来,构造体地下水资源的供应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雨水存储技术的价值。
2.2雨水转化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是以源头分散为基本思路的,其补偿到实现集中水供应,因此就需要高度重视雨水转化技术的使用,从当前实践来看这种技术在实际施工工程中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索,以确保实际雨水转化技术可以很好的发挥其在城市雨水转化中的效能。
2.3雨水循环技术
雨水循环技术的应用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在此方面的技术成果也比较多元化。从当前实际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实际雨水循环技术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节点:其一,依靠建筑本身的保水技术。理论上来讲每个建筑都有一定的储水能力,尤其是很多城市一年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雨季,此时如果不能做到有效排水,或者在干旱的季节,不能找到充足的水资源,就可能使得城市水资源供应出现问题。其二,使用墙体附水技术来处理。就是将雨水留驻在建筑的墙体上,这样在出现旱季的时候,高温就不会使得室内温度不断提升,还可以使得墙体的功能得以更持久的发挥,水蒸气的蒸发对于城市空气净化也起到良好的效能。处于长时间干旱的时候,可以借助屋顶或者地下储水箱的水资源,给予墙体水分补充,这样死水就处于流动的状态,对于墙体还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效能[1]。
3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策略
3.1给予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足够的资金支撑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需要使用多种技术,需要协调不同城市资源之间的关系,此时就需要对此有着夯实的资金支撑。为此需要积极主动做好如下工作:其一,要确定打造海绵城市战略之后,要将其放在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层次上,鼓励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打造海绵城市目标,设计可行性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对于实际海绵城市建设中所需要的资金规模进行界定,并且建立对应的预算管理系统,这样就可以使得各项资金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培育,继而步入到理想的海绵城市建设格局中去;其二,要确保建立专门的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确保政府可以给予积极支撑之外,还可以实现源头的拓展,鼓励更加多的市场主体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其中,这样可以使得实际的资金资源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2]。
3.2强化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使用很多的建设工程技术,这就需要在此方面加大投入,鼓励更加多的专家和学者可以融入到实际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去,积极主动去学习国外在此方面使用的技术,对于其技术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然后尝试将其作为实际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系统构建重要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原则,将实际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新技术和新理论使用到试点区域中去,对于试点区域的经验进行归结和反思,看看其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全面的研判,然后步入到理想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发格局。对于其中价值比较高的技术可以积极将其引入到实践中去,以确保技术向实践的转化能够步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3]。
3.3注重专业化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团队的打造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不同于一般性的工程,其对于实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正确看待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懂得各种海绵城市建設的工程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对应的技术,并且能够结合实际城市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方案。除了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强化此方面人才培养之外,还可以积极将其纳入到高等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去,确保更加多的人能够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确保后续的发展可以有着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
4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需要使用大量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这些需要对应的工程主体能够形成完善的研发投入机制,人力资源机制和规范机制,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实际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的积极效能。
参考文献:
[1]蔡云楠,温钊鹏,雷明洋.“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6,32(12):12-18.
[2]张建云,王银堂,胡庆芳,贺瑞敏.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J].水科学进展,2016,27(6):793-799.
[3]于洪蕾,曾坚.适应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3):76-82.
(作者单位:上海东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1海绵城市的效能分析
海绵城市的效能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可以减少城市出现内涝。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使得城市渗水能力得以提升,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生态系统,确保做好水能源的配置,这样就可以减少出现内涝的情况;其二,可以使得城市自身水资源的配置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尤其对于一些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的城市而言,水资源使用量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也存在一些浪费的倾向,此时水资源就成为城市急需要解决的能源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水资源的来源会更加多样化的,水资源的供应量会增加,可供支配的水资源也会更加多。
2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分析
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技术类别,不同的技术类别在实际系统中起着不同的效能。
2.1雨水存储技术
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将可用的水资源进行存储,确保可以与实际供水系统实现连接,以保证城市水资源处于充足的储备状态。详细来讲述,实际的技术实现路径为:对于建筑旁边的植物进行保护,确保周边生态可以发挥其效能,屋顶和地下车库要建立对应的储水系统,屋顶还需要做好对应的防水处理,确保设置好隔层之后,能够实现水的分离,此时建筑的散热处于更加理想的状态,对于地下车库而言,实际的储水系统会与供水系统连接起来,构造体地下水资源的供应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雨水存储技术的价值。
2.2雨水转化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是以源头分散为基本思路的,其补偿到实现集中水供应,因此就需要高度重视雨水转化技术的使用,从当前实践来看这种技术在实际施工工程中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探索,以确保实际雨水转化技术可以很好的发挥其在城市雨水转化中的效能。
2.3雨水循环技术
雨水循环技术的应用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在此方面的技术成果也比较多元化。从当前实际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实际雨水循环技术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节点:其一,依靠建筑本身的保水技术。理论上来讲每个建筑都有一定的储水能力,尤其是很多城市一年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雨季,此时如果不能做到有效排水,或者在干旱的季节,不能找到充足的水资源,就可能使得城市水资源供应出现问题。其二,使用墙体附水技术来处理。就是将雨水留驻在建筑的墙体上,这样在出现旱季的时候,高温就不会使得室内温度不断提升,还可以使得墙体的功能得以更持久的发挥,水蒸气的蒸发对于城市空气净化也起到良好的效能。处于长时间干旱的时候,可以借助屋顶或者地下储水箱的水资源,给予墙体水分补充,这样死水就处于流动的状态,对于墙体还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效能[1]。
3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策略
3.1给予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足够的资金支撑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需要使用多种技术,需要协调不同城市资源之间的关系,此时就需要对此有着夯实的资金支撑。为此需要积极主动做好如下工作:其一,要确定打造海绵城市战略之后,要将其放在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层次上,鼓励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打造海绵城市目标,设计可行性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对于实际海绵城市建设中所需要的资金规模进行界定,并且建立对应的预算管理系统,这样就可以使得各项资金资源可以得到很好的培育,继而步入到理想的海绵城市建设格局中去;其二,要确保建立专门的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确保政府可以给予积极支撑之外,还可以实现源头的拓展,鼓励更加多的市场主体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其中,这样可以使得实际的资金资源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2]。
3.2强化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的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使用很多的建设工程技术,这就需要在此方面加大投入,鼓励更加多的专家和学者可以融入到实际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去,积极主动去学习国外在此方面使用的技术,对于其技术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然后尝试将其作为实际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系统构建重要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原则,将实际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新技术和新理论使用到试点区域中去,对于试点区域的经验进行归结和反思,看看其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全面的研判,然后步入到理想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研发格局。对于其中价值比较高的技术可以积极将其引入到实践中去,以确保技术向实践的转化能够步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3]。
3.3注重专业化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团队的打造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不同于一般性的工程,其对于实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正确看待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懂得各种海绵城市建設的工程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对应的技术,并且能够结合实际城市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方案。除了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强化此方面人才培养之外,还可以积极将其纳入到高等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去,确保更加多的人能够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确保后续的发展可以有着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
4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需要使用大量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这些需要对应的工程主体能够形成完善的研发投入机制,人力资源机制和规范机制,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实际海绵城市建筑工程技术的积极效能。
参考文献:
[1]蔡云楠,温钊鹏,雷明洋.“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6,32(12):12-18.
[2]张建云,王银堂,胡庆芳,贺瑞敏.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J].水科学进展,2016,27(6):793-799.
[3]于洪蕾,曾坚.适应性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3):76-82.
(作者单位:上海东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