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民国时期青岛女装纹样的传承与演变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59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电视剧《青岛往事》为例,通过对剧中晚清至民国时期女装纹样的对比,从青岛社会变革的角度探讨该时期女装纹样的传承与延伸以及外来纹样的渗透与融合。通过具体纹样的题材内容、色彩特点以及纹样布局的比较分析,表明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女装纹样较多地受到西方影响,纹样造型由繁复具象趋于简约抽象,既保留了传统纹样中的兼容并蓄,又融合了西方纹样的个性之光与自然魅力。
  关键词:青岛 晚清民国 女装纹样 演变及成因
  电视剧《青岛往事》讲述的是1904年青岛开埠到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再现了从清朝晚期到民国期间青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剧中描述了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后,西方文化大量流入,改变了青岛女性传统的服装审美观念。女装纹样伴随着服饰的西化而发生变化,这一时段内的女装纹样在题材、色彩、布局等方面,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风貌。
  一、青岛社会背景对女装纹样演变的影响
  晚清时期,山东儒家礼教文化{1}依然盛行不衰,女装纹样与儒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并通过符号的形式以独有的方式体现出来。纹样的题材、色彩以及布局服务于封建礼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固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深深地影响了青岛女装纹样发展的整个过程,成为青岛根深蒂固的审美风尚。德国侵占胶州湾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女装纹样得欧风之先,率先登上了新潮的领导地位,致使原来青岛女装纹样的传统形式逐渐被打乱,呈现出纹样上的解禁与求新。
  随着德国人在青岛的商业势力扩大,德商对生丝和茧绸的输出加速了青岛缫丝业和丝绸业以及一些新兴手工业如花边业的发展。{2}面料的丰富为青岛女装纹样的演变提供了物质基础,一些新式面料的出现也为纹样的制作提供了可能。随着西方先进机器以及洋装、洋货的大量涌入,时新的外来纹样开始逐渐在女装中活跃起来。另外,在社会经济商品化的发展下,西方纺织印染技术的传入推进了青岛女装纹样西化的发展进程。
  二、晚清至民国青岛女装纹样的传承和演变
  青岛社会内部矛盾的冲突激化以及外来影响的强烈撞击,促使原本在封闭环境下运行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动荡中脱离了常态轨迹,因此也对民国时期女装纹样产生了巨大改变。
  1.传统纹样的继承与延伸。晚清时期,青岛女装纹样对西方纹样的吸收是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青岛的纺织及刺绣业和手工业发展为民国时期纹样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青岛人安于旧有的审美观念,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彻底改变;第三青岛兼容并蓄的传统文化注定民国时期的女装不会全盘摒弃旧有的纹样,而是选择延续部分、吸收部分、创新部分。
  青岛女装纹样仍旧未能脱离儒家礼教文化的束缚,主要以传统纹样为主。纹样题材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动植物为主的自然写实纹样,例如枝花纹、折枝花纹、莲纹、蔓草纹、团花、南瓜与蝴蝶组合、葡萄松鼠组合、松柏组合、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等{3},由自然界花草、鸟木组成的纹样在青岛女装中频繁出现,并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另一类以自然界客观形象的形态和象形文字结合而形成富有特定含义的抽象纹样,例如:“喜”字纹、“寿”字纹、“”字纹、“云纹”等,这些与青岛人对自然界怀有信仰崇拜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纹样色彩上,儒家比较重视正色,但不是单纯的某一种颜色,而是在五色及五色相生的间色之中求统一,在色彩中求和谐。{4}因此,青岛晚清时期的女装纹样色彩鲜艳绚丽,富有层次感,不仅色相跨度大,而且不同色彩间也有间色过渡。在纹样的布局上,融合前朝女装的纹样风格,兼收了少数民族、西方纹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致和华丽,纹样的分布面积和位置从衣领、袖口、门襟至下摆无处不在,繁琐的纹样布局古典之中透露出了新时代的气息。
  剧中浦秀乔装成晚清格格,穿着全身布满牡丹和凤凰组合的传统纹样衣服,寓意吉祥美满之意。边缘为连续的牡丹纹样,相连的牡丹花用不同的颜色相隔,每个牡丹花的色彩过渡平缓,由于中间夹杂了更为丰富的过渡色系,所以纹样显得更加生动、真实。展翅的凤凰纹样对称分布,色彩醇熟,颜色为红黄紫,是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的色彩关系。总之,晚清时期青岛女装的纹样主要以传统纹样为主,而随着社会的变化,传统女装纹样逐渐减少。
  2.传统纹样的渗透与融合。五四运动爆发后,一方面,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急于摒弃封建旧俗,凸显新时期的思想和身份,或是新兴阶层凸显其高品质的生活,因此,西方纹样自然成为新时期女性的一种衣着追求。另一方面,青岛战争的爆发对女性的物质追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女性无心顾及纹样的精美,而西方传入的几何造型纹样恰好迎合了这一时期的审美需要,随着城市化和大众消费的迅速发展,西方纹样受到众多青岛女性的需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深受欧洲极简主义风潮的影响,服饰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传统纹样趋向抽象化,并且出现了极具装饰感的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例如三角形、四边形、钻石形、棋盘形、楼梯形、金字塔锯齿形、拼接补丁形、多边形及简化条格形等西式纹样。{5}这些几何纹样的使用大大超过了传统纹样,也成为女装纹样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纹样之一,深受当时青岛女性的喜爱。其次,纹样的色彩运用上,民国时期纹样色彩逐渐变得淡雅,并出现了单一色彩的纹样。此时,青岛女性正时兴“文明新装”,常采用含灰色调的配色方式,使纹样整体趋于柔和、素雅。各种浅亮的颜色如浅蓝、浅绿、鹅蛋黄色逐渐成为主流色彩,浅色底与浅色的大团花朵纹样搭配形成新的配色格调。{6}第三,纹样布局上,青岛女性追求简洁的纹样风格,摒弃了晚清时期矫饰的纹样布局。因此,女装纹样仅出现在领口、袖口等处。剧中大曼、小曼以及夏蕙是新兴阶层以及知识分子的代表,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青岛女性的审美风尚,从剧中她们的穿着可以看出,民国时期,青岛女装纹样主要以西方纹样为主,传统纹样逐渐减少,纹样的颜色趋于淡雅。
  民国末期,德日两国为夺取殖民权激烈交战,战后日军统治青岛,在政治、经济多方面进行干预,引起了青岛市民的强烈不满,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等反日运动频繁发生,之后国内战争爆发。长期的社会动荡对青岛经济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上的拮据使青岛女性在材料的选用上受到了限制,她们力求节俭,因此费时费工的传统纹样不再受欢迎。与此同时,随着青岛外国商人的大批涌入,大量的西方廉价及印制精细的机印花布在青岛市场倾销,这也加快了传统女装纹样的淡化瓦解。这一时期,女装纹样更少或消失,以洋布、花布为主。在《青岛往事》中,青岛女性更多地使用纯色素色面料,例如阴丹士林布、元青咔叽布、杂色士林比及布、硫化灰布等。颜色以黑色、白色、蓝色为主调,这些色彩成为青岛女性生活中最常用的服饰色彩。下表直观地表现出晚清民国时期青岛女装纹样的特点及变化。
  晚清民国时期青岛女装纹样的特点及变化
  三、结语
  女装纹样的演变表明了晚清至民国时期青岛纹样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各方面的影响,审美观念由代表封建阶级的象征功能转为单纯审美功能,纹样造型由繁复具象趋于简约抽象。与晚清“满、多、堆、全”相比,民国女装纹样有向“简、少、精、新”转变的趋势。青岛女装纹样在中西方的交融碰撞中找到统一,既保留传统纹样中的兼容并蓄,又具有西方纹样的个性之光与自然魅力。
  {1} 儒家礼教文化主张“中庸思想”,体现在纹样色彩上,注重在五色及五色相生的间色之中统一,在色彩中求和谐,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在纹样题材上,即是对自然界的信仰崇拜,纹样以自然界花草、鸟木组成。
  {2} 赵琪修、袁荣叟:《胶澳志》,青岛华昌印刷局铅印出版, 1928。
  {3} 欧阳碧:《探析晚清时期女子服饰纹样》,《现代装饰理论》2014年第6期。
  {4} 亓延:《近代山东服饰研究》,江南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5} 吴艳红:《晚清民国女装装饰艺术研究》,湖南工业大学2009硕士论文。
  {6} 雍自鸿:《清末至民国时期丝绸纹样的传承与变革》,《丝绸》2014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种族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严格的等级权势结构,长期以来,白人群体以强势身份占据话语主导权,肆意制造话语冲突以构建非和谐话语体系,而不礼貌话语往往是诱发冲突的导火索:积极不礼貌中负面称谓的使用削弱弱势群体成员的个体特质,直接不礼貌策略中直白命令句的使用强化弱势群体的等级意识,消极不礼貌的话语的使用进行话语内强势身份的构建。这在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最具典型性。本文基于语
摘要:《公民凯恩》的叙事迷宫为电影文本及其潜文本分析提供了可行性。童年凯恩母子分离的长镜头,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精神分析揭示了小凯恩只认同母亲而否定父亲及替身父亲的心理动机。潜文本分析出,小凯恩的童年境遇有导演自我投射的影子。小木屋回应了“从平民到总统”美国神话的想象。影片寓言性地描绘了失落的欧洲文明世界。  关键词:奥逊.威尔斯 《公民凯恩》 潜文本 精神分析 政治寓言  《公民凯恩》
摘要:近代中国,由于华夏文明衰落、西方殖民者入侵等因素,使传统“华夷”观念发生了深刻嬗变。“夷”已经不再指称华夏族以外的国内各少数民族,而是转变成为—种对西方侵略者的界定概念。传统的“华夷”观逐渐走向淡化。魏秀仁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其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其华夷观的变迁。魏秀仁对“外夷”的态度由—开始轻视、排斥逐步转变为客观、平等地列待。  摘要:魏秀仁 华夷观 鸦片战争 转变  一、引言  魏秀
摘 要:通过《四川好人》 中的主人公沈黛这一艺术形象,布莱希特让我们去思考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沈黛(隋达) 通过作恶而扬善,恶的表象有着善的动机,善的动机需要恶的手段,沈黛在善恶之间纠结徘徊。可见,善与恶并不是界限分明的;相反,让人感到吊诡的是,善与恶在内部常常交织在一起,既然善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展现为恶,那么表现为善的恶更加危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识别出它的真正目的,反而更容易被它可人的
这些年,我们听得最多的是“空巢老人”,如今“空巢青年”也成为了当下一个高频词。那么“空巢青年”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今天,我们把视角对准“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就是那些离开父母亲人,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人生,一个人居住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与父母亲人分离分居,过着茕茕孑立的生活,他们看似是城市里的孤岛,一个人也生活出了一群人的模样。他们踌躇满志、心怀理想地在城市里努力生活,有些信念揣在他們心中,或许他
摘 要:悲剧的本质是φοβοc(恐懼)。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φοβοc不仅是道德情感,还是审美情感,只有综合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才能重新认识φοβοc,理解它的政治学、社会学价值。集体层面的恐惧,是一种积极资源,唤醒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认同感,促进政治共同体的建立,激活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 恐惧
摘 要:在诗词中,“下”字由于形象性比较弱,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其本身带有的速度感和力量感,使其常常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和比较,具体展示“下”字在诗词中的活法妙用。  关键词:下 力量 速度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剖析了“木”字的语言暗示性在意境构建方面的特殊效果a,眼光是非常独到的,而且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于“木叶”的关注
摘 要: 对回忆和时间的关注构成了张曙光诗歌的特质之一。面对已经消逝的时间和生命,诗人感到无助、忧郁甚至恐惧。他试图凭借诗歌的力量,让现实与过去产生双向的联系,但这种努力带来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朗,因此在一种确定的枯燥、死亡和不确定的时间、回忆中,诗歌被染上了无法驱除的忧郁气质。  关键词:追忆 时间 死亡 忧郁气质  张曙光的《日子或对一位死者的回忆》是对其《1965年》 《岁月的遗照》 《给女儿》
摘 要:李商隐诗歌中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意绪,成为晚唐诗歌感伤意绪的代表。置身“悲涼之雾,遍被华林” 的晚唐,经历着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压迫,李商隐用一切无法常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盛衰和人世荣落,伤逝不仅以具体人事的方式大量出现在诗中,更作为精神意绪感染物态人情,使义山诗的情调充满了感伤。伤逝是构成义山诗感伤意绪的一部分,但程度往往更甚于感伤。  关键词:李商隐 伤逝 伤春  引 言  美好或有价值的
摘 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的提出,冲击了此前以政治事件划分文学史分界的文学史观,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提出的打通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思路激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肯定与质疑声随之而至。本文在理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内核的基础上,以现代文学的主心骨——鲁迅——为原点,以鲁迅研究脉络(1913—1989)为主线,以学界质疑的政治背景和世界性为切口,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内部建构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