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守中用中”是修炼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准则,老一辈太极拳传承者无不把这一准则视若神明,不轻意传人,谁的“守中”意识强,谁的“用中”意识强,那谁的功夫修行就高,认为他的功夫就好。
“守”《新华字典》音:shou,义:(1)保持、卫护;(2)看守、看护;(3)遵守、依照;(4)靠近、依傍。
“中”《新华字典》音:zhong,义:(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2)在一定的范围内,里面;(3)性质、等级在两端之间的;(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5)指中国;(6)适于、合于;(7)方言:成,行,好。另一音:zhong,义为:(1)正对上,恰好合上;(2)感受、受到。
“中”甲骨文字形,指事。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在先秦古籍国的常见字义有之: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也即“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的“中”;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用”《新华字典》音:yong,义:(1)使用、使人,物发挥其功能;(2)进饭食;(3)费用,花费的钱财;(4)物质使用的效果;(5)需要;(6)因。
在太极拳的个人修炼或与对手的较量当中,“守中用中”之第一层认识为:“守已之中,攻彼之中”。即守已之实,攻彼之实。即实中也。已之中,乃自己之中线,就是假定白头顶百汇穴至下部之会阴穴为一竖轴,为我之中轴,守护中轴就是守护自己之中,因为人体中轴线前后之两面,前有任脉,后有督脉,乃人的生命生存之大根本。仟、督二脉受损,则身心俱亡。所以,在太极拳修炼或与人对决当中,守护自己这中轴,即假定之中线,显得由为重要。攻彼之中,意为攻取对方中线,即攻取假定的对方身体之中线,身体要害之处,从而达到伤敌卫已之目地。此种功法秘笈,对太极拳修炼者来说,不失为道家所说“无中生有”;即智者所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为了达到攻击对方,保护自己的目地,假想一人之中轴;护已之轴,攻彼之轴。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有这一中轴,又有谁能守护住,攻击到这一不存在之轴呢?难道这不是“无中生有”吗?但是只有按此“有”行事,才能有所得。假想之中轴,无非是立出规矩,叫人有所攻,有所守,这也便是我们常说的“网者中规,方者中矩”的“中”。按此说法,便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啦!
当太极拳修炼达到见身即见轴,见人就能攻的境界。便是高手啦。但是修炼者或许在内心深处会有那么一点点疑问——当对方假定之中轴,弯曲、折叠之时,不见中轴,又当如何攻取呢?
“守中用中”之第二层认识:“看护己中心,攻取彼中心”;人生活在地球上,必然受到地球重力之影响,有质量的物体,也必然会有重心。人有形体、四肢,也必然会有形心(即,中心),当人体均衡站立之时,人的形心与重心相重合,人处于平衡状态。但当人体运动、扭转、弯曲之时,形心和重心就不一定相重合啦!这时攻取对方之形心(即中心),就会发生形心加速偏离人体重心,造成两心不合,就会打破对方身体平衡,阴阳颠倒,从而起到攻击之目地,能明白到此种程度,并加以利用,太极拳的功大可以说已修炼到妙手之境。此可谓“守已之虚,攻彼之虚”。即虚中也。这也就是道家的第二重境界“有就是尤”。智者所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通彻人体运动之规律,并加以引导、利用使太极拳的修炼更上一层楼。
“守中用中”之第二层认识:“守内外之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内中外和,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智者所言“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天地各就其位,万物孕育生命,谓之合“道”。这时太极拳的修炼通彻天地,空明万物运化,无为而有为,一切行为皆合尺度。身心合一,身手合一,天人合一,已达圣手之境。犹如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随风而动,即空中也。道法自然的本来面目得以显现,应物自然,有感皆应,是太极拳修炼的最高技击境界,忘我、无我而达神明,神勇无畏,是太极拳人道、得道之不二途径。
佛家修行之路谓之“戒,定,慧”,与道家太极拳之修炼可谓异曲同工之妙。“戒”谓之立规矩,竖法则;“定”谓之人静、守一;“慧”谓之开悟,洞察一切万物运化,至空明无我之境界。
太极拳修炼经历实中,虚中,空中二层境界,便可达到置身事外,超然无我的大境界,太极拳术之修炼已变为“道”之修行,“禅”之开悟,宇宙大道得以遵循。这也便是我们修炼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守”《新华字典》音:shou,义:(1)保持、卫护;(2)看守、看护;(3)遵守、依照;(4)靠近、依傍。
“中”《新华字典》音:zhong,义:(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2)在一定的范围内,里面;(3)性质、等级在两端之间的;(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5)指中国;(6)适于、合于;(7)方言:成,行,好。另一音:zhong,义为:(1)正对上,恰好合上;(2)感受、受到。
“中”甲骨文字形,指事。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在先秦古籍国的常见字义有之: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也即“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的“中”;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用”《新华字典》音:yong,义:(1)使用、使人,物发挥其功能;(2)进饭食;(3)费用,花费的钱财;(4)物质使用的效果;(5)需要;(6)因。
在太极拳的个人修炼或与对手的较量当中,“守中用中”之第一层认识为:“守已之中,攻彼之中”。即守已之实,攻彼之实。即实中也。已之中,乃自己之中线,就是假定白头顶百汇穴至下部之会阴穴为一竖轴,为我之中轴,守护中轴就是守护自己之中,因为人体中轴线前后之两面,前有任脉,后有督脉,乃人的生命生存之大根本。仟、督二脉受损,则身心俱亡。所以,在太极拳修炼或与人对决当中,守护自己这中轴,即假定之中线,显得由为重要。攻彼之中,意为攻取对方中线,即攻取假定的对方身体之中线,身体要害之处,从而达到伤敌卫已之目地。此种功法秘笈,对太极拳修炼者来说,不失为道家所说“无中生有”;即智者所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为了达到攻击对方,保护自己的目地,假想一人之中轴;护已之轴,攻彼之轴。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有这一中轴,又有谁能守护住,攻击到这一不存在之轴呢?难道这不是“无中生有”吗?但是只有按此“有”行事,才能有所得。假想之中轴,无非是立出规矩,叫人有所攻,有所守,这也便是我们常说的“网者中规,方者中矩”的“中”。按此说法,便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啦!
当太极拳修炼达到见身即见轴,见人就能攻的境界。便是高手啦。但是修炼者或许在内心深处会有那么一点点疑问——当对方假定之中轴,弯曲、折叠之时,不见中轴,又当如何攻取呢?
“守中用中”之第二层认识:“看护己中心,攻取彼中心”;人生活在地球上,必然受到地球重力之影响,有质量的物体,也必然会有重心。人有形体、四肢,也必然会有形心(即,中心),当人体均衡站立之时,人的形心与重心相重合,人处于平衡状态。但当人体运动、扭转、弯曲之时,形心和重心就不一定相重合啦!这时攻取对方之形心(即中心),就会发生形心加速偏离人体重心,造成两心不合,就会打破对方身体平衡,阴阳颠倒,从而起到攻击之目地,能明白到此种程度,并加以利用,太极拳的功大可以说已修炼到妙手之境。此可谓“守已之虚,攻彼之虚”。即虚中也。这也就是道家的第二重境界“有就是尤”。智者所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通彻人体运动之规律,并加以引导、利用使太极拳的修炼更上一层楼。
“守中用中”之第二层认识:“守内外之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内中外和,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智者所言“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天地各就其位,万物孕育生命,谓之合“道”。这时太极拳的修炼通彻天地,空明万物运化,无为而有为,一切行为皆合尺度。身心合一,身手合一,天人合一,已达圣手之境。犹如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随风而动,即空中也。道法自然的本来面目得以显现,应物自然,有感皆应,是太极拳修炼的最高技击境界,忘我、无我而达神明,神勇无畏,是太极拳人道、得道之不二途径。
佛家修行之路谓之“戒,定,慧”,与道家太极拳之修炼可谓异曲同工之妙。“戒”谓之立规矩,竖法则;“定”谓之人静、守一;“慧”谓之开悟,洞察一切万物运化,至空明无我之境界。
太极拳修炼经历实中,虚中,空中二层境界,便可达到置身事外,超然无我的大境界,太极拳术之修炼已变为“道”之修行,“禅”之开悟,宇宙大道得以遵循。这也便是我们修炼太极拳的最高境界。